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考研数学复习方法

考研数学复习方法

发布时间: 2021-08-21 18:03:08

① 考研数学什么好的复习方法规划

可以参考新东方抄网袭络课的听课讲义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全面复习
主要目标:基本教材阶段。吃透考研大纲的要求,可以先用往年的大纲做参考,因为每年不会有太大变化。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大纲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数学思维,掌握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为下一个阶段的题型突破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熟悉题型,前后贯通
主要目标:复习全书阶段。大量习题训练,熟悉考研题型,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分清重难点,让复习周期尽量缩短,把握整体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和解题技巧。
第三阶段查缺补漏,模拟训练
主要目标:套题、模拟训练题阶段。练习答题规范,保持卷面整洁,增加信心,练习掌握考试时间的分配,增强临场应变的能力,要对自己前两个阶段复习中出现含糊不清,掌握不牢的地方重点加强。
第四阶段强化记忆,保持状态
主要目标:查漏补缺,回归教材。强化记忆,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② 求考研数学复习方法

先做真题集

这里有一份最全的考研数学历年真题资料分享给你

链接:

提取码:dhpq

通过不断研究和学习历年真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做真题,做历年真题集,对照考纲查缺补漏,提高实战素养,制定做题策略,规划方向;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③ 考研数学怎样复习

数学三本教材要吃透,书中的定理及重要结论要做到不仅会用,更要知道其来源即熟练推导,习题选择书上例题以及课后习题即可,每道题目均要认真将解题过程写出,对比标准答案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返回书上与相应知识点进行对比,并及时弥补此知识上的不足。题不在于多,在于精。近20年真题和李永乐等题目钻研,并总结归纳规律,对每个概念均会推导,并融会贯通。对做题过程中不会的,较难的,较好的等题目整理在笔记中,一题多解,巧解等规律进行归纳。 数学: 重点放在之前的笔记上,回归书本和真题。
先说这么多,需要更多帮助,可以联系盛世清北官网在线咨询师帮你解答,祝好运!

④ 考研数学怎么进行复习

强化复习阶段:考研数学该如何复习?
万学•海文
“对工科生而言,得数学者得天下。”有这样一句话,虽然不精准,却能表达出数学成绩对考研成功与否的重要性。考研数学的复习过程是一根长线,在现阶段,暑假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着手准备了。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强化复习阶段考研数学要如何进行复习。
我们把考研数学强化阶段的时间定为:7月中旬到10月底,大约三个半月时间。这一阶段通常是通过做一本高质量的辅导材料把课本上的三基转化为自己的做题能力,复习的具体阶段也分为两轮。我们具体来看看着两轮中大家应该如何来强化自己之前在初级复习阶段所掌握的知识点。
第一轮:学习时间是7月中旬到9月底两个半月。
这个阶段给大家推荐的资料是李永乐编写的《复习全书》和王式安的《标准复习全书》,大家可以选择其中一本用于该阶段的学习,有精力的同学则建议两本同时进行学习。
市面上的复习资料很多,选择好的复习资料会让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事半功倍。李永乐编写的《复习全书》和王式安的《标准复习全书》把考研考核的知识点罗列讲解的非常清楚,让大家充分了解考研要考的内容,不做无用功。让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对考试大纲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在每个知识点的后面,有知识点对应的题型,随后附了相应的例题和习题。
这两本参考书的都是标准教程练习,难度略大于考研题的难度。这对于大家在考研复习中是非常有益的。大家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做适量难度稍大的题,会有助于大家在考试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遇到难题不会慌。但这并不是说让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就只钻研难题,而对于容易的题和中等难度的题不屑一顾,这样只会导致考研失败。我们做题难度要适当,题量要适当。所以,大家不要进入做题的误区,要难度适当地练习,不要死扣难题,毕竟考研考察的是基础知识,使大家都能接受的水平。
第二轮:大概用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9月中旬到10底,把复习全书或标准复习全书再复习一遍。
本轮复习方法采用 “两端看法”就是对李永乐复习全书、王式安标准复习全书进行全面复习,采用高等数学、概率论一起交叉、轮流来看,最后汇集到线性代数上。我们也把这个阶段用一个字来形容“啃”,所以也可以叫做“啃”辅导书阶段。这里的“啃”是来形容这个阶段的艰难程度,大家到了这个阶段普遍感到压力陡增,即使那些在第一阶段认真完成的同学也一样,这里的主要原因是这一阶段大家看的辅导书普遍特点是对知识点的总结是高度的概括的,所选的题目不论是例题还是课后的练习题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这些题目不再是只考查单一的知识点,单一的解题能力,而是对同学们能力的全方位考查,不仅考查同学们的计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还考查同学们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这个阶段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无论你多累都是值得的,通过这个阶段洗礼,无论是你对三基的掌握程度,还是你的解题能力都会有质的提高。这是大家考研数学复习备考路上第一次质的飞跃。
这个阶段完后,要求同学们能够做到,给你一道题目,如果给你足够的时间,无论这道题目有多难都可以把它解决。这个阶段我们不会盲目的追求大家的解题速度,而是强调你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对各种题型解题思路的形成。我们不重视解题速度并不等于我们就忽视解题速度的训练,这里要求大家在这阶段对一道题目积累多种解题方法并能够找出最优的解题方法,这是为以后以最快的速度做完考研试题做得最好的准备。
最后万学•海文祝所有考生复习顺利!

⑤ 考研数学怎么复习呢

我2010年参加的金融联考,数学就是考了140。
高等数学第一步就是先看课本啊。有人认为考得题目,都不是课本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啊,你内力高了,飞花捻叶皆能伤人,课本就是基础、就是内功。
3月份高等数学上,4月份高等下,5月份线性代数,6月份概率论。
每到例题,每道课后题都整明白的。
然后暑假中侧重点在专业课了(失误了,当年金融联考内容太多,感觉最后复习还不充分,考试前还很郁闷)
10月之前,还是把李永乐复习全书整了2遍。这个感觉很关键,内力强了,也得有点招数啊,每一个题目都抠得很清楚。
10.1过后大概用3个星期看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这个绝对强,很多之前概念不清楚的,一下子都厘清了。
再然后做了660题,几乎是一半对一半错的磕磕绊绊熬下来了,让后错题又看了一遍。
最后考研前两周,2天一套真题(从来没做过模拟题)的飘过。最后就上战场了,稀里糊涂就考完了。
每个人特点不同,别人的经验也只是参考,未必适合自己。只要自己有自己的复习思路,就好。

⑥ 考研数学怎么复习

复习总天数:31(7月1日至31日)+30(8月)+31(9月)+30(10月)+31(11月)+30(12月1日至30日) =183天
复习任务:高等数学(上下册)60%,概率论30%,线性代数10%
英语单词及词组6178个和阅读24部英文名著80%,语法10%,练习10%
政治:10月份以后再说
专业课:10月份以后再说
复习计划:
7,8,9月
一,总揽:7月高等数学,8月1日至20日概率论,8月20日至30日线性代数,9月〈〈2000年考研数学复习指南〉〉
7,8,9月24篇名著及名著内单词,另外随时复习回顾大纲单词。
二,细则:1,数学三。
高等数学 7月
函数,极限,连续 4天
一元函数微分学 6天
一元函数积分学 6天
常微分方程 3天
多元函数微分学 2天
多元函数积分学 6天
无穷级数 4天
31天 截止日期8月5日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
随机事件和概率 4天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4天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4天
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 3天
大数定理与中心极值定理 1天
数理统计初步 4天
20天 截止日期8月30日
————————————————
线性代数 8月20日至30日
行列式 1天
矩阵及其运算 2天
向量与线性方程组 3天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2天
二次型 2天
10天 截止日期9月15日
————————————————
两千年考研数学复习指南 9月
注:考虑到休息时间的使用,上述计划的完成的最后截止日期是10月15日
2,英语
阅读
每月8部
4天1部
到9月底共阅读24部
————————————————
单词及词组
每天210个单词或词组,并时时反复复习
到九月底共记6178个单词及词组,并能熟练运用。
作息安排:上午:8:30至11:30 数学三
中午:11:30至2:00 休息
下午:2:00至5:00 英语
其它时间 自由支配
星期天休息

要注意的几点:
一、坚持坚持再坚持,要想今天我一定要做完什么,做不完不睡觉。
二、专心,学习就是学习,不要一会干这一会干那,特别是看flash的时候。
三、集中,不要相信什么细水长流,就像背单词,你一天背50个,第二天再背50个,几天下来后边没记住,前边又忘了,你一天背200个,连背五天肯定记住很多。其他复习也一样,不要一天复习一章,而是一天复习一本。
四、不要用太厚的书,天天背着很累,干学习就是不见书变薄是很打击信心的事,非要用厚书可以拆成几本,一天一本有成就感
五、不要怕累,没有任何人是轻轻松松考上研的,不付出努力就是不行
六、别说郁闷,郁闷是偷懒不想干活的代词
七、别相信考研辅导班的什么宣传,说什么押题、猜题都是假的,你怎么说,我就是不去
八、不要跟别人比,人比人气死人,自己按部就班复习,不要被别人影响
九、上网、玩游戏能不玩就不玩,考上再说

[转载] 考研数学规划
课本+复习指导书+习题集+模拟题+真题= KO
数学是与专业课并列的最重要的科目,用时最长。一般总分高的学生数学分数都高,即数
学是提分的一门科目。只凭数学一门课,拉十到二十分是比较容易的,而十到二十分对于
考研是相当大的差距。学习数学的要点是: a. 注重基本概念、定理(就像练武时的扎马
步,一定要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 b. 多动手做题(不能只看不动笔, 1 + 1 = 2 这
样简单的东西也要写出来)。
1. 我的考研之路
我数学复习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大致分六轮:
1) 3 月初开学—— 6 月 15 日 :看一章课本,做课后题和陈文登《复习指南》对应章
节(平均四天一章)。这一遍最仔细,也耗时最多。弄完之后基本掌握了各种题型的解法
和考研大纲的要求。这一轮完成后基本上数学考高分就有了信心,因为很多人连《复习指
南》的书还没看过呢。
2) 6 月 15 日 —— 8 月 11 日 :这段时间我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同时把从上
一届学姐那里买的《数学大纲解析》做了一遍。这一轮完成后,虽然不能全部融会贯通,
但基本建立了数学的框架体系,考研数学的信心更足了。因为很多人《复习指南》第一遍
还没完呢。
3) 8 月 11 日 —— 10 月 1 日 :数学弄了两遍,基本题型已经能够解决了(《复习指
南》太熟了,看着就要吐)。这时感觉做的题不多,急切希望作些题练练手,提高自己的
计算能力。于是从图书馆借了本陈文登的《题型集粹》,做了一遍(平均 1 、 2 天一章
)。因为这段时间准备并参加了一个比赛,有些分神,所以进度较慢。
4) 10 月 1 日 —— 11 月 11 日 :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主要目的是在很短时
间内,完全建立数学框架体系,达到融会贯通。因为有了前三轮的基础,所以这一轮完成
的比较顺利。但由于去外地参加那个比赛的答辩以及准备期末考试,进度依然不快。
5) 11 月 11 日 ——考前一周:基本没什么事了,全心全意备考。这段时间主要是做模
拟题和真题。把买来的李永乐《 400 题》连续做了两遍,又把十年真题做了一遍(留着去
年真题到考前一周做)。这时已经信心十足了。
6) 考前一周——考试:才发现时间有些紧了。迅速把《复习指南》扫了一遍,卡着时间
做了一下去年真题(不管好坏,千万别忘心里去),剩下一、两天把以前总结在本子上的
公式、解题方法看了一遍,感觉效果不错。
2. 参考捷径
本人是数学专业学生(今年考数一),对数学要求较高。比如我第一轮的复习
其实速度是比较快的,一般人难以做到(当然,数二、数三、数四内容少,努力学完全有
可能),有些也不必做到。下面是我和其他一些研友共同探讨出来的一条路,按照这条路
走完,正常的话,数学应该能拿 140 分左右。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 3 月初开学——暑假前:课本、课后题、复习指导书(李永乐、陈文登、其他人的也
行。如果用陈的指南,现代部分做李的《现代辅导讲义》)做一遍。可以先把课本做完再
做复习指导书,也可以像我一样一章一章做过去,关键是做完就行(数一可以迟一些,但
不能超过放假后两周)。当然,此时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刚刚做完一章,回头再看已经
忘了。不用担心,这是刚开始做题少的缘故,随着数学复习的深入,自然会有质的提高(
想看到整个森林,你要先一棵一棵的把树栽上)。目的:掌握各知识点和大纲基本要求。

2) 暑假放假—— 9 月 1 日开学:复习指导书再做一遍。目的:初步建立框架体系,更
深入的掌握各知识点。
3) 9 月 1 日 —— 11 月初:找本习题集做一遍。有时间再把复习指导书做一遍,时间
短的话看一遍课本也行。目的:提高计算能力,融会贯通。
4) 11 月初——考前一周:模拟题、真题(留一套)至少各做一遍。有时间把课本再扫一
遍。目的:和考研挂钩,探寻历年出题规律,提高考研分数。
5) 考前一周——考试:看总结的东西,做一套真题。目的:查漏补缺,保持良好状态,
迎接考试。
在每一遍之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思考过程 ,看看这一遍下来与上一遍有什么不同,如果发
现了赶紧记下来,若没有什么变化,这一遍相当于白看。
3. 书评
1) 陈文登《复习指南》★★★:强烈推荐。此书将不少东西模式化,优点是条理清楚,
解题步骤明了,尤其是高数,相当经典。缺点是一些活的、新的题型没有跟上变化、及时
修订,尤其是线代,故认为线代复习不要看《复习指南》。总体来说此书相当不错。
2) 李永乐《复习全书》★★:一直有人把《复习指南》和李的《复习全书》做比较。普
遍看法是李的简单、陈的难。个人认为不能用简单、复杂来评判。李的书知识点划分的更
为精细,应用的方法更为基础,或者说是让人更容易想到,这一点在 400 题中体现的更为
明显。同时,由于太细,也就导致稍嫌繁琐。总体来说此书不错。
3) 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强烈推荐。此书我没做过,但做过的人都说不
错,且刚好弥补陈《复习指南》的不足。优点是题型多而全,一些方法比较经典,归纳的
也不错。缺点是难度不够,而且过细。
4) 《考研数学大纲解析》:适合用作参考,不做也罢。上边有错误解法讲解,可以看一
下。和指导书不一样的地方以此书为准(如数理统计区间估计方、圆括号等)。
5) 陈文登《题型精粹》★★:推荐一下。目前同类型的习题书不多。相比较而言,还算
可以的。做完后基本能达到练手的目的。和复习指南思路相同,更难一些。总结了更多的
公式和技巧,但考研一般不考。
6) 李永乐《 400 题》★★★:强烈推荐。与陈的书风格不同,是一本创新性质的模拟题
。有一定难度。做完陈的复习指南,再做此书,效果相当不错。做此书重点不是看答了多
少分,而是看从每一套题中学会了什么,找到了哪些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这个时候发
现比考试时发现好的多,建议每一套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总结过程。
7) 李永乐《历年试题解析》★★:推荐一下。主要是没发现更好的真题书。优点是有错
误解法,书比较厚,解析的还行。缺点是没有采纳各家之长而达到经典的地步,个别题解
析方法不全。选真题书要慎重,解析一定要详细,即选“厚”一点的。做真题一定要注意
在 03 年前后的题型变化,也就是 03 年及其以后的要重点研究(各科都是如此)。
作者的话:考研结束了。本人以较高的分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在近一年的备考过程中,
不断有人问我:“考研有没有什么捷径?”(其实,不走弯路就是捷径)。“怎么复习才
能考上?”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些考研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在考研路上行
走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本文由五篇文章组合而成,写作目的是:尽我个人的最大努
力帮助愿继续深造的人才们少走弯路,顺利考上研究生。

⑦ 考研数学复习方法

考研数学由:高数、线代及概率统计三大科目组成。

高数、线代及概率是考研数学的三大难,数学科目要掌握其科目规律及命题规律才能更好的去规划安排强化阶段的学习,需要分析数学的突破口。
三大科目规律
一、高数
(1)知识多
高等数学从大的方面分为一元函数微积分和多元函数微积分。
一元微积分中包括极限、导数、不定积分、定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包括多元函数微分学(主要是二元函数)和多元函数积分学。另外还有微分方程和级数,这两章内容可看成是微积分的应用。
除此之外还有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其中数一单独考查的内容为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和多元函数积分学中的三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另外是数一数二数三公共部分,公共部分中也有一些细微差别。
总的来说:高数复习需花费最多的时间,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考研的成败。
(2)模块感清晰
高数的题会了一道,一类的就会了。如幂级数求和展开,记住常见的几个泰勒级数公式,会通过基本变形或求导求积把已知函数(或级数)朝常见公式转化,这类问题就基本解决了。而线代不是这样,基本类型题目会了,考得深入些就心里没底了。

二、概率
概率的知识结构是个倒树形结构。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是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随机变量,而分布是随机变量的描述方式。第二章和第三章介绍随机变量及分布。分布描述了随机变量全部的信息,而数字特征仅描述了部分信息(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可以理解成该随机变量在概率意义下的平均值)。
之后讨论整个概率的理论基础——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概率论部分就到此为止了。数理统计看成对概率论的应用。
三、线代
线代的知识结构是个网状结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非常多,交错成一个网状。以矩阵A可逆为例,请大家考虑一下有哪些等价条件。从向量组的角度,为矩阵A的列向量组(或行向量组)线性无关;从行列式的角度,为矩阵A的行列式不为零;从线性方程组的角度,为Ax=0仅有零解(或Ax=b有唯一解);从二次型的角度,为A转置乘A正定从秩的角度,为矩阵的秩为矩阵的阶数;从特征值的角度,为矩阵的特征值不含零。不难发现,以矩阵可逆这个基本的概念可以把整个线代串起来。

三大科目复习方法及重难点
●高等数学
(1)复习要点:极限的求法;变限积分的应用;导数应用;重积分的计算。
(2)复习方法:
高等数学要加强解综合性试题和应用题能力的训练,力求在解题思路上有所突破。注意综合题的考察。一般说来,综合题的考查内容可以是同一学科的不同章节,也可以是不同学科的。近几年试卷中常见的综合题有:级数与积分的综合题;微积分与微分方程的综合题;求极限的综合题;空间解析几何与多元函数微分的综合题;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的综合题;以及微积分与微分方程在几何上、物理上、经济上的应用题等等。在解综合题时,迅速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是关键一步,为此需要熟悉规范的解题思路。
(3)高数重点题型汇总
●线性代数
(1)复习要点:行列式、矩阵公式;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相似对角化问题.
(2)复习方法:
线性代数的概念很多,重要的有:代数余子式,伴随矩阵,逆矩阵,初等变换与初等矩阵,正交变换与正交矩阵,秩(矩阵、向量组、二次型),等价(矩阵、向量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出,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极大线性无关组,基础解系与通解,解的结构与解空间,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相似与相似对角化,二次型的标准型与规范形,正定,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
线性代数中运算法则多,应整理清楚不要混淆,重要的有:行列式(数字型、字母型)的计算,求逆矩阵,求矩阵的秩,求方阵的幂,求向量组的秩与极大线性无关组,线性相关的判定或求参数,求基础解系,求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求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定义法,特征多项式基础解系法),判断与求相似对角矩阵,用正交变换化实对称矩阵为对角矩阵(亦即用正交变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型)。
线性代数从内容上看纵横交错,前后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相互渗透,因此解题方法灵活多变,复习时应当常问自己做得对不对?再问做得好不好?只有不断地归纳总结,努力搞清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接口与切入点多了,熟悉了,思路自然就开阔了。
例如:设A是m×n矩阵,B是n×s矩阵,且AB=0,那么用分块矩阵可知B的列向量都是齐次方程组Ax=0的解,再根据基础解系的理论以及矩阵的秩与向量组秩的关系,可以有r(B)≤n-r(A)即r(A)+r(B)≤n,进而可求矩阵A或B中的一些参数。
正是因为线性代数各知识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代数题的综合性与灵活性就较大,大家复习时要注重串联、衔接与转换。
(3)线性代数重点题型汇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复习要点:常见分布;数字特征;点估计问题;
(2)复习方法:
最近几年理工类数学考试重点内容的顺序是:①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②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③随机事件和概率;④数理统计。最近4年数学三考试重点内容的顺序是: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②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③随机事件和概率;④数理统计。最近几年年经管类数学考试重点内容的顺序是: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②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③随机事件和概率;④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与"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不同的是,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对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所占的比例相当大,而其中解题的方法并不多,涉及到的技巧是很少的(甚至可以说没有技巧)。要结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自身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强化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熟悉考研题型,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分清重难点,让复习周期尽量缩短,把握整体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和解题技巧。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重点题型汇总(上)、(下)
2021考研大纲已经出来了,同学们可以按照新的考试大纲来进行复习,对于有变化的部分,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⑧ 考研数学一要怎么复习

考研数学应该怎么复习?这四个步骤要做好,很关键,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1)考研数学复习初期
考研数学复习初期的任务是有些繁重的,需要将数学教材认真看一遍,重要定理和概念必须熟悉熟悉再熟悉。考研期间每天都要规划好复习时间,数学比重要占最大的一部分。数学是走向考研成功的第一步,数学在考研里地位是占半边天,不好好复习数学,意味着成功的几率几乎没有,除非保研。
2)考研数学复习中期
这个阶段是因人而异的。数学复习较好的同学可以刷别的资料题库了,并且严格按照考试要求去做,可能题目会难,但一定不要轻易放弃,这样做是训练你合理把控考试时间,同时查漏补缺。
复习不太好的同学则要格外注意,对于目前的你而言,这个阶段尤为重要。你需要将重点依然放在初期阶段的教材题目上,并着重看做了标记的题目,这样做是训练你主动分析出题思路的能力,同时记下知识点。
3)考研数学复习后期
这个时间段里,大家就要去做真题了,一天一套或两天一套,严格自己考自己,控制时间。不过这个时间里复习的科目就更多了,时间会很紧张,但切忌分给数学的时间太少或放下数学。每天合理安排数学复习时间,把之前做过的真题拿出来,针对不会的或错了的题目再仔细做一遍,查漏补缺,也就是把握思路和方法。

⑨ 考研数学如何复习有什么方法

首先说的,研究生数学考试这种难度,天赋起的作用很小,实在难的题,绝大多数人都做不起。我有同学对理科悟性不是很好,他仍然考了高分,希望不要拿天赋做学不好的理由。
具体到复习,我主要谈自己的复习方法。我主要用学校发的课本和上课时的配套辅导书。课本看了n遍,除了暑假比较有计划完整看完一遍,其他时候都是决定自己忘记了就又再看的。课后题做了一半,辅导书做了1遍,看了2遍,陈文登的辅导书,顺手翻了下,几乎没看。李永乐的660题做了200道后,实在做不下去,丢了。最后做了几套模拟题,其他的就没做。
说一下这样复习的效果吧。暑假前看书,做课后习题,效果不好。暑假有一天,突然算了下,时间不多了,放下英语,只看数学,每天都是,看教课书,做课后题,看辅导书,暑假完,检测效果,04年真题没有做错一道。然后开始得意,不重视了,后面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数学的郁闷:10月底11月初开始做真题时,困难出现了,准确率低,经常看错题。数学真题有些年还是比较难的,不过我并不怕难。我的问题是,难的题做得起,简单的题也要做错,计算准确度极低。我懂得一个简单道理,考试做题不在于难度,而在于准确度,于是自信心被打击惨了。 如果简单的都做不对,怎么有精力有信息去做难题?
开始我用无格作业本,一道道规范的做,后来和同学交流这种情况,他建议我用有格子的本子认真写,接下来12月、1月,我都按照这么做。准确度也慢慢提高了。不过还达不到高三时的那种状态,做了题根本不用检查,现在是检查几遍都不放心,都要错。这种问题也反映在06年的真题当中,算错,看错题都出现。
经验与建议:
我觉得数学主要是概念问题,做题也是为了更深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大家可以参考去年,某兄问概率中一般概率、条件概率方面那个问题,对照下,自己对这些概念理解到哪个程度)。这就是我选择以上复习方法的理论依据,还有一个原因上面已经提到过,我很懒,这样比较省事。重视基础,不要追求难题,举个例子,微积分中的一个总复习(积分证明方面)中有几道题,我一看,自己没有能力做出来,直接跳过,一直到最后考试前,我都没有看过它们。关于数学教材,我觉得最好选自己以前用过的,那样可减少难度,数学复习辅导用书,自己视情况选择,实际上我觉得哪本书,只要弄透了,求精不求多,就能考一个好的分数。数学课本后的习题,如果能全部做对(不是凭记忆做出),考分上120,一点问题都没有。当然也有做题特别多的,比如我知道有同学,基础好,做了大量题,最后考了149,总之复习方法是依照个人而定。
准确率是保证,从一开始复习就要注意。我的准确率变低,也应该是在前中期复习中做题不规范,慢慢形成的。有了准确率才能有精力追求其他难度题。
另外说一下做真题(其他题与真题差别太大)经验,真题比较多,做和分析要花很长时间,我花了一个多月才弄完,而且很多都没有弄熟,弄懂。一般每年都有难题(个别年份除外),要考高分,就得留足够的时间给难题,那些题是要花时间去解决的,其他题不是要解决,而只需要快速反应过来即可。
错题也要重视。对于一般同学,经常看错题可以提高准确度,熟悉知识,而对于高手,反复看错题可以学到新的解题方法,提升自己能力。
还有,遇到其他问题时,千万记得思考,寻找解决之道!

以上的就是了,考研都不容易,祝你成功吧~~

热点内容
泰安一中教师招聘 发布:2025-05-20 04:20:27 浏览:231
兵佣哪里 发布:2025-05-20 01:47:42 浏览:170
一年级语文拼音练习题 发布:2025-05-20 00:57:44 浏览:91
教学管理培训 发布:2025-05-20 00:56:58 浏览:889
师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发布:2025-05-20 00:37:15 浏览:824
课堂整老师 发布:2025-05-19 23:37:16 浏览:919
天才的英语 发布:2025-05-19 19:40:53 浏览:547
2016继续教育考试答案 发布:2025-05-19 17:57:30 浏览:128
学生喜欢的教师 发布:2025-05-19 17:55:49 浏览:778
白凉粉是什么原料做的 发布:2025-05-19 17:32:44 浏览: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