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

发布时间: 2021-08-23 03:14:15

1. 如何上好小学一年级第一节数学

先让孩子接触书本,家长可以先辅导一下,要把加减法搞懂,在预习一下,去学校听课专,注意要让他属注意力集中,认真一点,第一次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否则老师会记住你的这一点,到了5年纪是老师再说以前的旧事,很.......回到家家长应该问孩子今天学得怎么样,学到什么,跟家长做沟通,这样才能学好,再让孩子复习一下,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复习,然后再预习明天的课,再以此类推

2.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第一节课怎么上

从一年级数学课本形式上看,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更为贴近学生的认知环境。打开教材,它就像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入手,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是学好数学的根本。对于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大部分已经接受到了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能看到的数,例如数人数、桌子等,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都有哪些数。还让学生说出那些和自己有关的数字,看谁说得多、说得好,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生永远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 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上《认识钟表》一课时,先让学生再让学生观察钟表三兄弟的不同长短,后让学生戴上12个数字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我们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到:“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9加几》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这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不是这样算的”“那你是怎样算的?”,他把算法说出来以后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算法很多,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四、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学习了“位置”这一课,让学生说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认清前后左右的相对性。认识钱这一方面的知识时,进行游戏表演,让学生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本”、或买“笔”等,让学生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余多少,买了多少东西等实践性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了他们现实生活之中。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人们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是生活实践中必不可缺少的,是改造自然必要的武器之一,要教育学生学好数学是为了未来更方便的应用,以获得更好的生活。

3. 小学一年级数学一般都学什么一年级数学

第一重点:认识图形(二)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 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第二重点: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第六重点:小括号

1.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 一个算式里没有括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第七重点:找规律

1.重复出现的规律:○□□○□□○?○□□(每组规律要用圆圈圈起来)

2.变化的规律:

2 5 8 11 14 □ □ □ 18 15 12 □3 4 6 9 □ □

3.数列里的规律:写出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再观察、间隔两个数之间是否有规律、三个数之间是否有联系。标出每组规律,再根据规律填数。

4. 如何上好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

我有点没弄懂 您是老师还是学生 学生的话没问题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就好了老师的话也没什么上课不要紧张 和同学交个好朋友来个快乐学习法吧比如100分奖励个什么比如铅笔啦 上二年级时98分以上奖励当然要奖励比以前好的也可以奖励一些 橡皮啦、铅笔啦 三年级是97分以上奖励比如自动铅啦 四年级是97以上的奖励东西比如碳素笔啦 五年级96分以上奖励个小笔记本啦 六年级96分以上奖励个笔袋啦书啦 当然学习进步奖励个东西比如激励的书啦 。

5. 一年级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要养成哪些好习惯

我觉得首先是孩子的注意力要集中,能注意倾听老师和同学的话,从中学习知识,有的孩专子看着是坐在那里,但属是没有听讲,这就是老师说的听课效果不好,如果你是家长,那就在家里训练孩子注意听大人的说话内容,训练他复述你讲的内容重点,
其次是能坐得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的孩子认为听会了,就坐不住,结果学习不扎实,或者一写就错。

6.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第一节课怎么上明天就要上课了!焦急啊!

对一群小学生首先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再好好自我介绍,重要的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7.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堂课怎么上上什么该讲些什么

可以做一个自己的简单的介绍,但不能显得特别亲切也不能特别严厉,主要是先让同学认识知道你,但一年级的同学比较小,可能会不好管理,但觉得应该慢慢的来,不要着急!可能学生还是比较喜欢有趣的老师(主要还是自己把握)相信你的第一节课会好好的!( ̄∇ ̄)

8.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上,

这需要你掌握学生的平衡点 每个学生的认真程度不一样 尤其是小学生 他们爱玩 所以我感觉要从玩这方面下手

9. 如何上好一年级数学课

刚进入小学的一年级新生,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的变化,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种:1.规章制度的不适应;2.正规课程的不适应;3.人际关系的不适应;4.集体生活的不适应。
事实上,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适应问题,既反映了新生的一般性适应问题,也包含学科特点的特殊问题。因此,对一年级新生数学学习适应性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各种不适应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反思教学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适应性辅导,同时也可以为家长和学生本人更好地应对学习适应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NO.1 对数学学习环境的不适应——不会倾听
【案例1】
亮亮,男,在进入小学前已经将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全部学完了,平时上数学课基本不听,轻轻松松便能达到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要求。但他却让老师们很伤脑筋,老师讲课时,他总是在下面做小动作,不是翻书,就是摆弄文具盒,还经常乱翻别人的东西,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
【分析】
(1)幼儿园与小学学习环境的差异
幼儿园环境漂亮,游玩、学习、生活设施丰富多彩;而小学的环境比较成人化,活动设施多以体育运动场地为主,多数教室都只有桌椅,座位也比较固定,且没有玩具和其他设备,对孩子没有吸引力。
(2)儿童身心发展的不成熟
一年级新生年龄小、心智发育尚不成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而数学知识又比较抽象、枯燥,因而很难做到专心听讲。
(3)家长、教师的重视度不够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听说能力的训练属于语文英语等语言类学科方面的活动,而数学教学过程中无需注重听说的训练,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数学的听说能力,造成学生片面地认为数学学习只要会做、会算、会写就行了。
另外,由于有些孩子学前数学准备过于充分(如上述案例1中的亮亮),上课不听,数学学习的测试也会有相当不错的表现,家长和老师就会被成绩迷惑了,不一定会对其提出上课要认真倾听的要求,久而久之,一旦坏习惯养成要改正就困难了。
【教育干预策略 】
(1)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不断地运用新颖实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如把图画、课件、游戏等引入课堂。低年级的教材中,增加了不少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整个教学中。
(2)适当评价,鼓励学生认真倾听
一年级学生的情绪色彩很浓,常常由于兴奋,不听同学发言而大声说话。这时,教师可以对那些能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瞧,XXX今天听得多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听出来了,你听得真专注!”“大家看,XXX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补充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 ……这样的评价,既表扬了认真听的学生,又给其他同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正确适当的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3)示范引导,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我们说,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其老师身上找到影子,要让他们学会倾听,教师在课堂内外就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
比如,在课堂上当学生发表意见时,哪怕发言断断续续、细如蚊吟,教师除了鼓励学生放开声音,大胆地说,同时也应以听众的角色,以一种呵护、欣赏和宽容的心态,用心去与学生交流,边听可以边肯定,诸如“嗯,你能按一定的顺序数,真不错!”“好的,数得很清楚,也能把怎么数的说清了。”当学生感受到老师也在倾听自己的发言时,便会对自己充满信心,而其他学生看见老师在那么专心地倾听,当然也会学着仔细倾听。教师的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可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倾听的能力
听之前,要提出听的要求。告诉学生,倾听时要“眼睛看,耳朵听,脑袋想”。教师提出诸如“仔细听,一会儿请你做做小裁判,说说他哪儿说得好”“注意老师说话的语气,你能告诉大家老师要强调什么吗”“一会儿要请你把XX的话重复一遍哦”“注意听,我敲的声音有轻有重,能数清楚吗”等要求。

10.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前3分钟

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活动课教学工作计划_一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活动课教学工作计划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活动课教

热点内容
2017年四川数学卷 发布:2025-05-18 00:16:14 浏览:719
中国社会科学院暑期 发布:2025-05-17 23:31:35 浏览:687
简单广场舞教学 发布:2025-05-17 20:37:48 浏览:13
二级学科博士点 发布:2025-05-17 19:10:15 浏览:125
永兴教师招聘 发布:2025-05-17 19:10:15 浏览:664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发布:2025-05-17 16:29:17 浏览:52
小学教师的条件 发布:2025-05-17 16:21:01 浏览:419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 发布:2025-05-17 16:14:16 浏览:819
夏威夷群岛地理位置 发布:2025-05-17 16:10:46 浏览:949
奴隶老师漫画全集 发布:2025-05-17 16:01:34 浏览: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