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高考数学说明

高考数学说明

发布时间: 2021-08-25 14:22:33

㈠ 高考数学考试大纲

高考数学考试大纲,
省市不同,大纲会有些许不同的,
建议你直接问你们数学老师,这样才不会走冤枉路的。

㈡ 高考数学知识点

高考数学知识点汇总

https://wenku..com/view/6861014de518964bcf847c86.html

㈢ 高考数学解答题需要写很多文字说明吗

只要写明步骤,让阅卷老师明白你写的这个步骤就可以了,不用写很多的文字说明的!

㈣ 高考数学要注意什么

不同水平的学生需要注意的重点不同。

1、数学在110分以下的同学,属于基本功不扎实,需要多练多总结,夯实基本功。

2、数学在125分以下难以突破的同学,基本属于欠缺分析问题能力并且不擅长自我总结套路的同学,需要靠解题方法的套路总结降低考场上的思维难度。这类同学并非没有套路,大部分是欠缺自行总结的套路, 总希望直接照搬参考书,但是自己总结才是这部分同学提升之关键。

3、高考数学能达到130分以上140分以下,偶尔也能上一下140的同学,又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况:

  • 第一种情况:大题难题基本能做,但大题会花一些时间,其他题目上失分;

  • 第二种情况:不会做大题难题,但基本功扎实,前面题目失分较少或基本不丢分。

  • 对于第一种情况的学生,注意不要忽视小题中的“难题”,这种难并不一定是思维上多难,但是却充满陷阱,要重视且增强计算能力,进行一些专项的突破。

    对于第二种情况的学生,基本上你需要拓展你的能力上限,需要学习一些自主招生难度、竞赛难度的内容,去稍微拓展一下,再回到高考的范围来,对难题会有新的理解。

㈤ 2017高考数学绘图说明

全国各地方每年在高考前都会发布最新的《高考考试说明》,《高考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参考依据,它从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和要求等多个方面对高考试题做出了规范,对于各位参加高考的考生而言,多花点时间了解考试说明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考试大纲在16年的8月就出了,可以网络到。考试说明得等到17年的上半年才会出,慢慢等待吧。

㈥ 高考数学的150个考点是什么详细说明,谢谢!

一、集合、简易逻辑(14课时,8个)

1.集合; 2.子集; 3.补集;

4.交集; 5.并集; 6.逻辑连结词;

7.四种命题; 8.充要条件.

二、函数(30课时,12个)

1.映射; 2.函数; 3.函数的单调性;

4.反函数; 5.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6.指数概念的扩充;

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 8.指数函数; 9.对数;

10.对数的运算性质; 11.对数函数. 12.函数的应用举例.

三、数列(12课时,5个)

1.数列; 2.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4.等比数列及其通顶公式; 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四、三角函数(46课时17个)

1.角的概念的推广; 2.弧度制; 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 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7.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8.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0.周期函数; 11.函数的奇偶性; 12.函数 的图象;

13.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15.正弦定理;

16余弦定理; 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五、平面向量(12课时,8个)

1.向量 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3.实数与向量的积;

4.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5.线段的定比分点; 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7.平面两点间的距离; 8.平移.

六、不等式(22课时,5个)

1.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不等式的证明;

4.不等式的解法; 5.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七、直线和圆的方程(22课时,12个)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 3.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4.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5.两条直线的交角; 6.点到直线的距离;

7.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8.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9.曲线与方程的概念;

10.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11.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12.圆的参数方程.

八、圆锥曲线(18课时,7个)

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3.椭圆的参数方程;

4.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5.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6.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7.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九、(B)直线、平面、简单何体(36课时,28个)

1.平面及基本性质; 2.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3.平面直线;

4.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与性质;

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7.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8.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 9.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

10.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11.直线的方向向量; 1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3.异面直线的公垂线; 14异面直线的距离; 1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

16.平面的法向量; 17.点到平面的距离; 18.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9.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 20.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21.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22.二面角及其平面角; 23.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24.多面体;

25.棱柱; 26.棱锥; 27.正多面体; 28.球.

十、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8课时,8个)

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2.排列; 3.排列数公式’

4.组合; 5.组合数公式; 6.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7.二项式定理; 8.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十一、概率(12课时,5个)

1.随机事件的概率; 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3.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4.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5.独立重复试验.

选修Ⅱ(24个)

十二、概率与统计(14课时,6个)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 3.抽样方法;

4.总体分布的估计; 5.正态分布; 6.线性回归.

十三、极限(12课时,6个)

1.数学归纳法; 2.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 3.数列的极限;

4.函数的极限; 5.极限的四则运算; 6.函数的连续性.

十四、导数(18课时,8个)

1.导数的概念; 2.导数的几何意义; 3.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4.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 5.复合函数的导数; 6.基本导数公式;

7.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 8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十五、复数(4课时,4个)

1.复数的概念; 2.复数的加法和减法; 3.复数的乘法和除法;

4.数系的扩充.

㈦ 高考数学说明 这ABC 分别是考到什么方面。

ABC代表的是要求层次,A最高,C最低。
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知道(了解、模仿)、理解(独立操作)、掌握(运用、迁移),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括低一级的层次要求。
1.知道(了解、模仿):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理解(独立操作):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表示,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判断,初步应用等.
3.掌握(运用、迁移):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能够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

㈧ 高考数学有多大把握说明a与b相关

那个时侯分A、B卷,其实题目都是一样的,只是选择题的选项的顺序打乱了,没有文理之分当时是大综合,3+X+综合,不是文理综合,所以数学大家考的都一样的

热点内容
2017年四川数学卷 发布:2025-05-18 00:16:14 浏览:719
中国社会科学院暑期 发布:2025-05-17 23:31:35 浏览:687
简单广场舞教学 发布:2025-05-17 20:37:48 浏览:13
二级学科博士点 发布:2025-05-17 19:10:15 浏览:125
永兴教师招聘 发布:2025-05-17 19:10:15 浏览:664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发布:2025-05-17 16:29:17 浏览:52
小学教师的条件 发布:2025-05-17 16:21:01 浏览:419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题库 发布:2025-05-17 16:14:16 浏览:819
夏威夷群岛地理位置 发布:2025-05-17 16:10:46 浏览:949
奴隶老师漫画全集 发布:2025-05-17 16:01:34 浏览: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