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答案
『壹』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庐山》和《萌芽》答案!急需!!!
《庐山》:
1、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文中指庐山的云雾景观与众不同。
近在咫尺:很近的距离,文中指游人之间的距离很近。
2、竖着来:探望,俯视,环视,注视;眺望,仰望,浏览,窥视。
3、太简单了,自己做
4、宋朝苏轼写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不合适。我会用《庐山的云雾》
6、因为眼前的景象气势磅礴,变幻莫测,非常神奇,我不敢相信是真的。
7、画出:一座座山峰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游人致敬:叮咚,叮咚……回荡着。仿写:略
8、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贰』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的第53篇的答案
你把题目打出来吧,我现在读初中,也许看过这篇文章,把不懂得题目打出来吧。
『叁』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
真题备考3:1、chou(第二声)lei(第三声)gu(第三声)shen(第一声)2、(1)根据自己的事迹能力来做事或出力。(2)自己感觉不如人,过低的估计自己。3、提示:本题的关键不在对错,只要言之有理即可。4、因为小男孩的家庭并不富有,捐出5元钱,已经可以代表自己的心意了。妈妈说得对,对于捐款这样的事,只要尽了力,有这一份爱心在,就是可贵的,并不有捐款多少来定。5、因为小男孩捐的自己和家庭在捐款上已经尽了全力,虽然比其他同学捐的少,可自己的爱心并不比其他同学少,所以仍然感到助人为乐的快乐,所以能自信面对老师宣读的成绩。6、这“独一无二的价值”就是他明白了捐款的意义,在于尽全力地表达自己的爱心,而不是为了老师的表扬而躲捐,金钱的多少并不是衡量爱心的标准,只要尽力了,就应该为自己感到自豪。7、量力而行,捐的意义应在于此。当然,能捐100却捐50,就是没有尽力而行了。
真题备考4:1、cui(第四声)e(第四声)2、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普通少年”,即文中的“儿子”。因为文章通过对他的语言描写和父亲心理神态的侧面描写,叙述他锁定一个高目标,并愉快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情形。3、(1)儿子的资质并不算是出类拔萃的。(2)儿子说:“我以前的时间都是浑浑噩噩,全部浪费了。”(3)能锁定一个高目标,愉快地为实现这个目标后发生的巨大变化,突出了儿子为实现目标努力奋斗的执着精神。5、目标越高成就会越大。6、(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古诗文)(2)有志者事竟成。(警局)
训练24:1、湿润 融化 摇曳 广阔2、略3、那么温柔,那么真情,难道不像是一位慈爱的祖母爱抚着她的儿孙们吗?4、微风 薄冰 鸭子 小数、田野 燕子 阳光 排比 历任 比喻5、略6、提示:《咏柳》《游园不值》等。
『肆』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故乡晨曲答案
父母对我们的谆谆教导以及下课时同学们的欢声笑语,都是我们身边的美妙的旋律
『伍』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五年级答案急啊!明天交啊!!!!!!!!!!!!!!!
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lin,1706~1790)美国科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1706年1月27日生于波士顿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英国移民,从事肥皂和蜡烛制造。由于家庭贫严寒,从8岁起只上了两年学就辍学当了学徒,从12岁起到他大哥的印刷所里当学徒,以后长期从事印刷工作。他刻苦自学,他说:"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他常常去找别人或书店借书,利用深夜读书,清晨就去回还。他曾以笔名Richard Saunders投稿,报纸编辑以为文章"出自名家手笔"。他不仅从书本上学习各种知识,还辗转到纽约、伦敦、费城等地流浪,在社会生活中学习。21岁时,他在费城创办了北美第一个青年自学团体"共读社",组织工人、技师、鞋匠、瓦匠、诗人等每周星期五来讨论哲学、科学、技巧、文艺问题。这个团体后来发展为1743年创立的美利坚哲学会。1769年他被选为该会的会长。25岁时他又在费城创办了北美第一个公共图书馆,以后发展为北美公共图书馆。45岁时,他又创办费城学院(即后来的宾夕法尼亚大学)。
『陆』 小学生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人日思归参考答案 五年级
魂
听老人说,人是有魂儿的。但我不信世界上会有什么魂儿。
可最近我却看到了。
我乘坐的火车呼啸着开出了石家庄。车厢里人挨人,人挤人,满满登登。
刚上车的一个小伙子,看到一个座位上放着本又脏又破的消遣性的杂志,抄起来,扔到茶几上,便旁若无人地坐下了。
邻座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说:“对号入座,这儿有人。”
那小伙子眼一瞪,鼻子一抽,脸上肌肉一抖,怪怕人的望着对面座位上的一位穿红色上衣的十来岁的小姑娘,问:“是吗?”
小姑娘点点头说:“是。那也是一位大哥哥,他好像是去打开水了。”
话音刚落,那去打水的精壮小伙子回来了,他凶神恶煞般地吼道:“滚起来!没长眼睛吗?”
坐着的小伙子连头都不抬,一只手在裤兜里摆弄着,那分明是一把匕首。一会儿,他眼睛往上一翻,
说:“少犯傻!老子有票。座儿空着,就要坐,坐定了!”
火车的轰鸣声夹杂着不堪入耳的争吵和谩骂,像冰水一样灌人们耳中,让人肌寒血凝,心都凉透了。我暗自想,假如人有魂的话,那这种人大概只剩一个躯壳了。
四只手揪在一起,一场厮打迫在眉睫。A没有人劝,也没有人去拉。忽然,那个穿红色上衣的小姑娘站起来,眨眨有着双眼皮的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声音像银铃般似的说:“别打架啦!
________________。你们过来一个人坐这儿吧。”
四只手松开了。一个小伙子坐到小姑娘的座位上。B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才把目光集中到那个小姑娘身上,C她那胖乎乎的白净净的好看的脸刹那间红了,红得跟苹果似的。她抿抿嘴,甩了一下脑后油黑的头发,提着一个不大的旅行袋向车门走去。
火车在保定站停了。我想,她肯定在这一站下车。这趟车终点是北京。到站了,我下了车,在人流中穿行。出了站口,我快步走向公共汽车站。
天啊!我忽然看到了那个小姑娘:大眼睛、双眼皮、好看的脸、油黑的头发、红上衣……
她不是两个小时前在保定站一车了吗?难道我看到了魂儿?我不信。难道是看花了眼?决不会!那么,她是躲到别的车厢,一直站到了北京?
我想追上她,真诚地对她说:“你真好,我不如你。”可终于没有追上,她提着那只不大的旅行袋挤上了公共汽车,门关上了,车开走了。我久久站立着,目送那远去的汽车。心中又忽然想起,老人说,人是有魂的。
我相信了:人有魂,国有魂,民族有魂……
1、结合语言环境,补上文章中空缺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文中A处写“没有人劝,也没有人去拉”有什么用意?(2分)
3、文中B处写“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有什么作用?(2分)
4、文中C处“她那胖乎乎的白净净的好看的脸刹那间红了,红得跟苹果似的”这句话从描写人物的角度看叫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3分)
5、老人讲的“魂”和“我”赞颂的“魂”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6、在文章的结尾处写“我”夸赞小姑娘“你真好,我不如你”。结合当时的情景想想:小姑娘“好”在哪里?(2分)
7、假如文中的两个小伙子也发现小姑娘撒了个善意的谎,他们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结合选文有关情节合理想像一下,简要写在下边。(2分)
8、找出文中与最后一段话相照应的句子,并说说“人有魂,国有魂,民族有魂”这句话的含义。(3分
《魂》答案
1、我要下车了
2、表现人们的麻木冷漠,为小姑娘的挺身而出作了铺垫。
3、从侧面描写了当时的紧张气氛。
4、肖像描写,突出了小姑娘的纯真可爱。
5、老人讲的“魂”是指鬼魂;“我”赞颂的的是人可贵的精神和品德。
6、机智勇敢,舍己为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
7、提示:可能会有两种心理:因为没有“魂”,所以无动于衷;或者“灵魂附体”,受到震撼。
8、“我暗自想,假如人有魂的话,那这种人大概只剩一个躯壳了。”提示:结尾一段话中的“魂”就是指内在的精神品质,行为的卑劣直接反映出人道德的低下,用“躯壳”一词来形容再恰当一过了
据说还有个版本
(空旷)的山野 (沉甸甸)的柿子 (美丽)的水墨画\x0d2.(1)不甘示弱 (2)垂涎欲滴 (3)载歌载舞 (4)一望无际\x0d3.(略)\x0d4.田野是翡翠.\x0d⒌详见第5自然段.\x0d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秋夜的一种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