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上册数学
① 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人教版)
上这个网站,一定是你想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师用书,上面有答案和教案,估计你们老师也是用这本http://www.pep.com.cn/czsx/jszx/qnjsc/jsys/
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一、有理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整数、负整数、0统称为整数。
整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周三要素。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仍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 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4、两个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
数,都得0。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0的任何次正整数次幂都是0。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 a×10n 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计数方法叫做科学计数法。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这个数的整数位数减1。
四舍五入后的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
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者略少些),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
二、整式
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
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单项式的系数是指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单项式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
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合并同类项: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三、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未知数的式子都是
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两边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左边(右边)移到右边(左边),这种
变形叫做移项。
卖价=进价+利润
利润=卖价-进价
利润率=利润÷进价×100%
卖价=进价×(1+利润率)
利润=进价×利润率
四、图形
直线
(1)概念:向两方无限延伸的的一条笔直的线。如代数中的数轴,就是一条直线(它只规定了原点、方向和长度单位)。
(2)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也可以简单地说“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特点:①直线没有长短,向两方无限延伸;②直线没有粗细;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④两条直线相交有唯一一个交点。
射线
(1)概念: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2)特点:只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无法度量。
线段
(1)概念:直线上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长度。
(2)基本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特点: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任何一方延伸,可以度量,可以较长短。
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角的概念: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
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角度制及换算:
(1)角度制的概念: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
(2)角度制的换算:
1°=60′ 1′=60″ 1周角=360° 1平角=180° 1直角=90°
(3)换算方法:
把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要乘进率;把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角的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余角和补角:
(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其中一个角是另
一个角的余角;
(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余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
等角的性质:同角的补角相等。
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习题解答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以移项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四章 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2 直线、射线、线段
4.3 角
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全册.
初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考试题
班次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45分钟完成)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⑴一个数的相反数是-2.5,则这个数为________。 ⑵3400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
⑶已知a=3,则|5-a|+|1-a|=________。 ⑷单项式-6x2y3z的次数是________。
⑸多项式2-3xy2+4x2是______次______项式。 ⑹化简:4xy -3(2x+xy)- 2xy=__________。
⑺某商品的进价为40元,售价为60元,则其利润率为_________。
⑻计算:-14-(-2)2 =__________。 ⑼已知方程ax-5=0的解为x= ,则a=__________。
⑽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是____________。 ⑾当x= ,y=2时,代数式2x2-y+3=_________。
(12)若a、b互为相反数,则2a+2b = 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
1、方程y - = 5的解是 ( )
A.y=9, B.y=-9, C.y=3, D.y=-3。
2、某数的3倍减去6等于3,则这个数是 ( )
A.0, B.1 , C.2 , D.3
3、一个多项式与x2-2x+1的和等于-3x+2,则此多项式是 ( )
A.-x2+x+1 B.-x2+x-1 C.-x2-x-1 D.-x2-x+1
4、下列结果为正的是 ( )
A.-|-2| B.-|-(-3)| C.-|-(+1)| D.-(-3)
5、近似数2.30103保留的有效数字有 ( )
A.两个, B.三个, C.五个, D.六个
6、下列各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
A.5x+y=1 B. +5x=3
C.x2-3x +2=0 D.x+2y=y+z
三、解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计算:-2 +(-3) -(-1) ( - 0.5)
(2)化简求值:(1 + a - 5a)-(- a +2a ),其中a= - 3
(3)解方程:4(3y+1)-4(y+2)=3(1-y)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每小题8分)
1、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3倍,如果把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对调,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18。求对调后的两位数。
2、小王原计划用6小时从甲地到乙地,因为有急事,他每小时加快2千米,结果5小时就到了,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