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语文预习作业

语文预习作业

发布时间: 2021-08-29 05:45:37

① 五年级语文预习作业的格式怎么

用荧光笔画出重要词语,写课文后面字的组词,我们老师是叫我们拿一个预习本然后抄字词句篇的东西,不知道你们一不一样

② 初一语文预习作业

1)丫杈(chà):即桠杈,形容树枝分杈歧出。

(2)风轮:风筝上能迎风转动发声的小轮。

(3)寂寞(jì):孤单冷清。

(4)伶仃(1íng dīng):孤独,没有依靠。

(5)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6)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7)诀别(jué):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8)荡漾(yàng):(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9)嫌恶(wù):厌恶。

(10)笑柄: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

(11)可鄙(bǐ):令人鄙视。

(12)恍然大悟(huǎng):形容忽然醒悟。
OK 太简单了 呵呵

③ 一年级学生如何做好语文预习作业

高效课堂呼唤师生的互动。教师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而是和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间不是站在讲台,而是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参与学生的学习,去聆听学生的发言和思维的碰撞。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有所思考,有所发现和收获;教师是组织者,组织学生共同为课堂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每个孩子倾听、交流的氛围。教师是促进者,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给每个孩子以鼓舞和鞭策,同时“推波助澜”促使全体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快乐。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心灵交流、情感共鸣、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而学生充分的预习是保证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针对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孩子的心理特点,一接触课文,我注意引导孩子用“十个字”学会预习。 (一)读书 借助拼音或家长的帮助把课文读通顺。要求做到不丢字,不添字,就像平时说话那样,把课文里的语句变成自己的声音。读几遍因人而异,慢的估计得10遍8遍,快的估计一遍即可。能背下来当然更好。 (二)看图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没有看图学文,但每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利用这些插图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图文结合,还有助于理解课文。所以会看图,看懂图,应是预习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三)圈字 一年级孩子的学习任务主要是识字。几乎每篇课文后都有10个以上的生字,这些生字要在一节课内全部消化,如果没有孩子自己的提前见面,那课堂上就有可能是“走马观花”,印象不深。“不动笔墨莫读书”让孩子在课文中圈出生字,一方面孩子将会在找、圈的过程中动手、动脑,另一方面生字圈上了圈会更加醒目,以后再翻开书,首先刺激他视觉的就是这些圈圈,有助于巩固复习。 (四)注音 给课后生字在书上注音有两个目的:一、复习巩固拼音。拼音的学习需要不断的巩固练习。在组词、写句的过程中,孩子们出错最多的还是拼音。轻声的加了声调,不是轻声的丢了声调,该是整体认读音节却只写成了一个声母或韵母让你啼笑皆非。二、认准生字。如果说前面的圈生字是和生字的初次见面,那么注音就好比是和老朋友打招呼了。是否认识,能否叫的出名字就看你会不会注音了。不会的,没关系,从前面课文里找找查查,又是一次学习巩固。 (五)提问 新课改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再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课堂是开放的。培养孩子提问、质疑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唯有创新才有未来,创新型的人才是每个企业和我们这个时代最欠缺的。 “读书、看图、圈字、注音、提问”十个字,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又好记,又好操作,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操作方法。从检查反馈的信息看,一多半孩子照着这一方法做了,还有部分没有行动起来。 从课堂反馈的效果看,有效的预习,个个有备而来,使孩子们发言更积极,课堂气氛更活跃,以前一节课完不成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都能有效地解决。 不过这种预习对生字的学习还是只停留在认知阶段,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要想学会生字必须从“音、形、义”三方面要求,圈字注音只是为了会读,对于课后的二类字(横线上汇总的字)还可以引导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记住他的形并口头组几个词。比如:熟字加一加,换个偏旁、形象记忆、编字谜等等。昨天的课堂上,孩子们识记生字的方法让人拍案叫绝。如:“冬”字想到了上面是天空,下面两点儿是飘着雪花,把“是”分成了日、下、人三个字;“雪”想到了上面一个雨字下面是歪了的山。“一半红一半绿”是“秋”,“三人同日生”是“春”。 课后田字格里的字是要求会写的字。这些字一般不是本课的,是孩子在课本的前面已接触过的。这些字除了要达到上面的要求外,还必须会写,会一笔一笔排笔顺。目前有些“折”笔个别学生还没有意识到一笔写成的概念,把折和前面的笔画分开。如“口日四台去”的“横折、横折钩、和撇折”三个笔画。所以让孩子学会观察也是要培养的一项重要的能力。观察书上范字每个笔画的位置和长短,观察个别笔画的变化和异同。比如:同样是撇,有长撇、短撇、竖撇之分,像“禾、天”中三个撇都是不同的。口的第二笔是“横折”不带钩,而“日、四”的第二笔带钩,是“横折钩”。只有让孩子自己学会了观察才能把字写的正确、美观。 有效的预习才能保证有效的课堂,随着孩子能力的不断提高,指导孩子预习的方法也会逐步完善。“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教会孩子学习、预习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习惯,更多的还需家长的配合。

④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作业课后拓展作业怎么设计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作业课后拓展作业怎么设计
一、预习作业设计应注重多变性
传统的预习作业,大都形式较为单一,基本上是学生按老师指定的题目进行“回答式”或“抄写式”的训练。单调枯燥的作业形式成了学生学习的包袱,查找答案、抄袭作业甚至请人代劳的现象屡屡发生,这不利于学科教学。针对如此现象,教师应“抓纲靠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多改变些作业类型,多改变些作业方式,吸引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地完成每一课时的预习作业。
如预习《变色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口头训练型”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先行体会小说中人物语言描写的重要性,从中感悟到人物的形象特征,体会文章的主旨。当然,预习作业的“多变性”并非指“乱变性”,它应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借助于教材内容,作用于教师引导。要做到三者合一,万变不离其“本”,增加预习作业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预习兴趣。
二、预习作业设计应注重实践性

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语文学科中字、词、句,以及篇章的基础知识,对学语文的欲望已转入到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的尝试阶段。因此,语文预习作业的设计应投其所好,多趋向于实践运用的题型训练,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求学需要。
如《紫藤萝瀑布》,教师可让学生到学校的花园里去观赏紫藤萝,观察它的藤、叶、花。尤其是花,观赏它的形态、颜色、光泽,触摸它的质地,闻闻它的香味。产生了怎样的想象或联想,把观赏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再阅读课文,把自己所写和文中所写比较比较,思考谁写得好,好在哪里。实践性预习作业,彻底打破了应试教育中的“模仿题型”、“题海战役”的作业形式,避免了作业中的机械性与烦琐性,使学生在亲身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三、预习作业设计应注重差异性
语文预习作业,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因生而异。由于班级学生的语文水平不可能完全等同,优、中、差生的语文能力仍有一定差异,因此,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也不可等同地对待。
预习虽是教学的起始阶段,却影响着教学的终端效果。没有有效的课前预习,没有学生对文本的前期准备,就没有高效的语文课堂。那么教师对预习作业设计就成为学生预习的关键,故预习作业设计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言学习水平,本着“省时、高效、减负”的原则,使预习作业不但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更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⑤ 初三语文的预习作业

1111111。一、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由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本文的题目,再加上文章前几段,用大量的篇幅来说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问题,所以大家认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可能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再加上,时下我们对以前的考试中出现的那种客观性试题较多,如单项选择题,答案唯一,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大家都对这种客观性试题存有敌意,用在这里可能就是对那种客观性的单项选题的否定,也表现了人们对那种客观性的单项选择题的反感。

或者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的论点究竟是什么?

从论文的结构来看,一般情况下,都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论证问题、得出结论。那么本文中是如何提出问题的呢?如何非要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中心论点,那么,从文章开头到“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个地方这篇文章就应该结束了。因为实质上,在这段话里,作者已经得出了一个论断,已经说明清楚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也就是:“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而文章从这之后的段落,实质上都是在讲:“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22222.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他本人正是因为提出了解决牛顿力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或矛盾而建立了相对论。
那么,创造力和发现问题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无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都对很多事情习以为常,认为事情本来就是这样子。但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却不这么想,他们反其道而行之,从思维上,从处理问题的方法上。这就说到创造力的重要性了。
很多时候呢,我们可能觉得自己发现的难题只是一件小事情,但却不知道要解决这样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很困难的,而解决的结果,你可能因此得到丰厚的回报,也就是你说的金矿了,即便有时候这种回报和钱没关系。

好了,我就简单地说这么多了,呵呵。

“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就是作者在本文中提出来所要解决的论题。只不过,他用了一个大家都很关注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事例,引出论题,可以引起大家加倍的重视,同时,这个事例也为引出来后,为“创造性思维”的“必需的要素”论证,也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论据。然后引用别人的话:“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论证了“创造性思维”的“必需的要素”之一,也就是知识的重要性。再指出创造性因素应该具备的如何运用知识,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要有信心等因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⑥ 做语文预习作业的好处有那些 至少三点!!!最好多一些! 各位大虾帮帮忙呀! 好的追加悬赏!!!!

1.预习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

2.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

3.预习可以让你有时间可以多思考一些问题,钻研得深入一些。

⑦ 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预习

一、转变思想观念,克服心理障碍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大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过分依赖自己的“讲”,一切都由自己包办、代替,于是“讲风之盛,盛不可已”。因此,必须转变思想观念,真正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变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
同时,教师要有自学克服以下心理障碍:①预习是学生的事,与教师无关;②预习会加重学生的负担。第一种错误认识没有意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其实预习效果的好坏,良好的预习习惯能否养成,教师的指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种错误认识对预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认识不够。预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听课前,对新知识的内容和重点有初步的理解,并找出不懂的问题,以便带着问题听课。这就为深入学习创造了条件,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可见抓好课前预习,不仅不会加重学生负担,反而会减轻学生负担,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依据实际,计划先行
从实际出发,是一切工作遵循的规律,教师在组织预习时,必须认真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情况,依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从教材的具体内容出发,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布置预习作业。凡是学生有能力完成的预习,就一定让学生独立去钻研;凡是经教师指导也能完成的,教师作必要的指示,指导学生去钻研;对于学生力不能及的预习则绝不能布置。所以,抓课前预习,教师必须对教材的难易、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智能情况加以了解。另外,学期之初教师要制订出抓课前预习的计划,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以便一步一个脚印地检查落实。
三、抓好三个环节,确保收到实效
1.出好预习提示和预习作业
中学语文教材一般有“预习提示”部分,或“训练重点”部分,它们或提供背景材料,或梳理文脉思路,或揭示文章内容,或点出含义深刻的语句,或指出学习的重点。教师就应整合相关信息,拟出明确的提示。有些篇目没有相关提示,教师也应作出提示。出好预习作业也有讲究。要围绕文章的重点、难点,布置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在预习中把自己发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求助于同学、老师。总之要抓好导向。
2.要抓好预习情况的反馈
课前要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对于那些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可通过提问加以检查巩固;鼓励学生把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供教师参考,以增强讲课的针对性。对任务完成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发现学生预习方法有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指导,以提高预习效果。
3.抓好经验交流
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课前预习的典型,帮助其总结经验,定期交流加以推广。特别对那些坚持预习,克服困难,成效明显的好典型要大力宣传,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抓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十分重要,如果不熟悉教材,上课时,学生就会感到很茫然。预习时,用圈点、勾画、批注等形式先扫除字、词障碍,掌握文章主题内容,对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听课时质疑。通过预习,听课才有目的性,才能分清主次,使学习处于主动地位,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吧!指导预习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这里总结经下一种课前预习的方法,和大家交流。
第一 提纲法
即运用预习提纲,为学生安排一条理解课文的探索路,使学生在提纲的“定向”作用下,独立地进行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对课文内容有所领会、有所发现,久而久之,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如《为学》一文结合考试的考点,可以制定这样的预习提纲:
1、朗读。朗读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学生在课下充分的朗读即可以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又可以解决生字词,为教师上课扫清障碍。
2、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文题相关的内容。
3、重点实词。通过工具书和书后注解掌握相关内容,不明白的进行标注。
4、重点句。将自己不明白的句子标注,有助于课上听讲。
5、文章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提出相关问题。

⑧ 语文预习作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3.学者和革命家
我是初二的!!

⑨ 今天的语文作业预习

1.学习了并经常去温习,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2.三个人之中,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3.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便会对思想有害。
4.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就要到来。
5.温习过去所学的知识,能有新收获,新发现,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6.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可是不能恰当地说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反复地个他举例了。

⑩ 语文预习作业太多,有必要吗!!

当然了,因为有用老师才让作,所以要好好作才哟小。不要烦,这样正好锻炼了你的忍耐力加油吧,只要坚持你学习一定会好。O(∩_∩)O

热点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试卷 发布:2025-05-15 03:39:22 浏览:833
叶开语文 发布:2025-05-15 03:38:08 浏览:879
北京假体隆鼻多少钱 发布:2025-05-15 02:49:41 浏览:117
年度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5-15 02:16:35 浏览:334
是在下输了是什么梗 发布:2025-05-15 01:59:54 浏览:289
教育课 发布:2025-05-15 00:39:16 浏览:887
笔画视频教学 发布:2025-05-15 00:06:14 浏览:99
小班幼儿英语 发布:2025-05-15 00:00:31 浏览:854
思教育网 发布:2025-05-14 22:14:17 浏览:988
师德师纪自查小结 发布:2025-05-14 21:09:36 浏览: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