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叶开语文

叶开语文

发布时间: 2025-05-15 03:38:08

① 关于语文的新闻

△ 阅读新闻要的“三五六”(即新闻三个特点,结构的五个部分,记叙的六个要素)。
(1)新闻三个特点: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2)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3)记叙的六个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 新闻的语言特点:
(1)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2)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 新闻的特点:
(1)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2)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3)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4)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与名师同行
----初中语文教研组活动
2011年10月27日上午,李冰校长和我校初中语文教研组九位教师一同前往西北大学附属中学参加了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的公开授课和学术报告活动。
余映潮老师是湖北荆州市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创造者,中学语文“活动充分、积累丰富”代表人。全国中语会两任理事长张定远先生和陈金明先生誉之为“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中青年语文教育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余映潮老师与西北大学附中初一、初二学生分别合作,带给我们了两节精彩的语文课。《咏雪》一课以朗读训练串起整个课堂,从“读得清楚”、“读得好听”、“读得有味”三个层次角度出发,训练学生“文序停顿”、“音步停顿”、“特殊句式停顿”三种朗读方法。《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则选择将阅读能力训练作为整节课的中心,精致品析寓言中人物对话,令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主动体验朗读以获得阅读经验,用训练推进课堂。这两节课课堂设计不同,却都处处渗透着余老师作为一个“语文人”的智慧。
随后,大家又倾听了余映潮老师《怎样的课才是好课》的专题报告。报告中谈到我们一般的授课大都是解读性质的课,而真正的好课应该是有知识的课,有训练的课,有深度的课,有美度的课。好课应该有以下八个标准:(一)充分有效利用课文的课,充分设计学生有效活动的课;(二)让学生真有收获的课,让学生大有收获的课;(三)关注语言教学的课,关注能力训练的课;(四)得体的课,得法的课;(五)着力于思路清晰的课,着力于提问简洁的课;(六)内容集中深入的课,学生集体训练的课;(七)注重细化角度的课,注重深化方法的课;(八)讲求教师素养的课,讲求教师教学艺术的课。
当日下午的学科教研活动中,参加听课的老师积极热情地介绍了听课和报告的内容,全组老师积极研讨,都表示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促进专业的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这条路没有止境,在教学这条路上,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有智慧的教育者!

② 作家叶开强烈声称语文课违背什么

为此,他在专栏里写了《好词好句与陈词滥调》。但批判归批判,为了减轻女儿的痛苦,他和妻子还是得耐着性子帮乔乔划好词好句。

在杂志社编审稿件时,叶开给国内很多知名作家提过修改意见,但他对女儿的作文指导,大都以失败告终。

他经常告诉乔乔,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把意思表达清楚。然而几乎每次老师的批语都是,“再多用些好词好句”。

这时候,叶开会安慰女儿,“不是把所有色彩斑斓的颜料泼到墙上,就会成为一幅画。做一个诚实真诚的孩子就好。”

更详细的内容网络一下“作家叶开强烈声称语文课违背语言规律”,或者点我名字进空间查看

③ 语文是什么的内容简介

继《抄对抗语文》《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之后,《收获》杂志副编审叶开又一全新力作!
《语文是什么》记录了作者的所行所思,围绕“人的教育”这一理念,对“语文教材”“母语教育”“阅读美好”加以深刻阐发。此外,“自我成长”一部分是作者及家人的一些生活记录,生动有趣且不乏暖意,是一本值得教师、家长细细品读的好书。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阿来郑重推荐:
从任何文本中榨干所有可以庸俗阐释的意义,从字词,到段落,到全文本,以至使感悟,趣味,审美能力消失,是国人远离审美阅读的根本原因。因此之故,语文需要重新岀发。

④ 叶开的介绍

廖增湖(1969年~),笔名叶开,广东省廉江县人,现居上海。1987年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4年获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经发表和出版长篇小说五部,作品语言风格独特,幽默有趣,被评论界称为“上海的王朔,中国的拉伯雷”。叶开涉足领域广泛,在编辑、研究、创作各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他对语文教材的研究与批判,引发了全国性的巨大影响,出版的专著《对抗语文》《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语文是什么》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得到广大多教师和家长的推荐。叶开还被誉为莫言研究第一人,《莫言评传》《莫言的文学共和国》都是奠基性研究专著,并广受好评,《莫言的文学共和国》还曾荣获教育部和《光明日报》十大推荐书。因此,叶开的写作姿态成为了一个新的现象。

⑤ 著名作家叶开:什么是真正的语文素养

“语文”含两种概念:一是小语文,二是大语文。
小语文指语文教材、语文课、语文考试构成的三位一体,通过逐级的系统化考试来测定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这些考试: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名词解释和写作文,是核心内容。
大语文超越学校与课堂,根植于母语文化,通过阅读、思考、写作,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决定一个人的发展与未来。
这种判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也因此,更多的人不再单纯地满足于小语文教育模式,盼望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培养孩子们具有真正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想写作能力。
1仅把语文看作工具,不能真正学好语文
小语文教育以教材范文基础,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分析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大量做练习,不断地考试,终极目标是培养语文考试小能手。
大语文则要培养孩子们具有真正的阅读与思考能力,良好的写作与表达能力——在每个人的一生中,综合语文素养一直在潜移默化地起着基础作用。在各行各业、无论政治领袖还是商业精英,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是达到事业成功的核心驱动力,他们以精彩的演讲、生动的写作,表达思想,说服别人,整合资源,提升个人与团对的综合竞争力。
把“语文”还原为语言和文学,才能更好地认识语文这门学科的核心内容,我们也会更加深刻地明白,古今中外的文史哲名著,才是语文的主要学习目标,而强烈的人文气息,不仅开阔我们的心智,陶冶我们的情怀,更能赋予我们与众不同的观察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我们的综合表达和写作能力。
那些仅仅把语文看作一种工具的人,不可能真正地学好语文。
除了语言和文学的阅读思考的学习外,汉语还有特殊的象形文字构造,是有别于西方拼音文字的语言体系。因此,从文字开始学习,一直是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汉字具有特殊的构造方法,是以“六书”方式创造出来的特殊文字符号,每个文字符号都具有实际的涵义,有些基本文字,则包含了中国上古祖先对天文地理人类社会的深刻理解。因此,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对汉字的学习是不能绕过的一个重要过程。很遗憾,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已经失去了对文字进行分析和理解的教学过程。
大语文学习包括文字和语言在内,其最高表现形式是文学作品:诗、词、歌、赋、志怪、传奇、话本、小说等等类型,是不同时代中国最高文学成就的体现。两千年前搜集整理的诗歌总集《诗经》,至今读来仍优美,动人,其中表现力强的句子,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执子之手,与尔偕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运用得当时,仍有很强烈的情感传递能力。
语言文学是人类文明的底层操作系统。没有语言文学,则不会存在现在的人类文明。就语言与文学的角度来谈语文,无论怎么强调语文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2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和未来
语文是融合文史哲社科各门知识在内的综合人文修养。这种综合的人文修养,会表现为一个人的外在气质吸引力和语言表达说服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对语文做过精彩的定义:一辈子的道路,决定于语文。
说到底,我们对于语文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是培养善于阅读、写作与表达的现代人。
英国剑桥大学教育系博士生濮实在一篇文章里说:
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和未来。就思想层面来说,这个论断毫无问题;即便就功利目的而言,语言的运用能力在绝大多数的场合下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包括申请、报告、贸易、谈判等,无不需要语言表达能力做基础支撑。当然,这种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需要广泛有效的阅读基础和一定的写作训练,才能培养出来。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经典学习和修辞训练,从而训练自己能在面对面、面对整个世界的情况下,真正有效地调动对方,说服对方。
3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现行的学校课堂上极为匮乏
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新世代,交通与信息的变化突飞猛进,地球村概念已基本实现。人与人之间要学会取得互信,并在信任基础上彼此合作互惠。所以,在强调合作的时代,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更显得尤其重要。
写作能力并不特指虚构文学作品的创作,而是广泛地指我们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包括书信、解说词、游记、书评、影评,以及会议演说稿,产品说明书等各个方面。
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现行的学校课堂上极为匮乏,大多数的语文教师也缺乏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意愿,因此,中国的学生普遍外在表现都是木讷羞怯,说话吞吞吐吐,没有自信心。相反,欧美学生在表达上都充满自信,也因此有更强的说服力。
这样的语文教育结果,不是我们希望的,对孩子们走上社会更是会造成负面影响。
由此,我们应该把对语文的认识,从课堂语文、语文考试与语文教材的狭隘概念中脱离出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并没有“语文”,世界上也没有“语文”,之前我们有“国文”,世界上很多国家有“语言与文学”。但自从把“语言与文学”简化为“语文”之后,这门学科就既不能有效训练我们的语言能力,又没有培养我们普遍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语文仅仅是一个工具,让我们能识字,可以写字条,具备初步的脱离大猩猩的能力。很多人中学毕业后,就把语文扔回给老师了。不少年轻人连一封信都写不好,连一封情书都不会表达。
我们长期以来被中小学语文教育所塑造,一想到语文就想到语文课和语文教材,一想到语文就想到语文考试。我们记忆中的文章,全都是高大上的忧国忧民范儿,《出师表》《岳阳楼记》《满江红》,我们学会的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我们日常学习生涯,烙下了做作业的毛病,就像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得了痛风病。病症一发作,就想到自己讨厌语文。
我知道大部分的中学生都极其头痛古文,既感到无趣,又不能理解。
这跟现行的语文教材过分强调政治教化,以道德选文而造成的恶果。在不同语文教材里,我们看到的都是相同的篇目,一致的解释,没有差异的教学。很多古文都是大道理,闻鸡起舞、凿壁偷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文里先辈们天天忧国忧民,夜夜悲愤交加。但我们还有《红楼梦》,还有《镜花缘》,还有《浮生六记》,还有“唐传奇”,这些都被华丽丽地忽略了。
4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大量作业训练,并不能获得真正的语文能力。我跟很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交流过这个问题,大家都发现,仅仅熟读语文教材里的课文,仅仅做语文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即便是每天埋头苦干,这些学生也不一定能在应试中获得好成绩。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太一样,不能仅仅通过大量的作业训练而真正提高能力。即便是为应试的目的,语文学习也应该脱开教材的局限,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与文化作品中,通过阅读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学会综合,而进一步为我所用。
语文学习,通常主要涉及了两个方面,一是阅读,二是写作。
高考语文有个说法: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基本上,大多数优秀语文教师都承认,只有广泛有效地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才能真正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才能在语文应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广泛的阅读会让读者养成特殊的语感,这种语感是通过在阅读中被那些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优秀作品所熏陶出来的。你很难在文章中用句子表达清楚什么叫做语感,就像你很难跟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说什么叫做水性,跟不会打乒乓球的人说什么叫做球感。那种感觉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即使教练反复示范,你也知道弧圈球是怎么回事,但在大量的击球训练,积累丰富的实际比赛经验之前,你很难感受到什么叫做球感。比如踢足球,你知道什么叫做内脚背什么外脚背什么叫做弧圈什么叫做下沉,你名词说得头头是道,但是让你到足球场里一站,一抬腿,就知道你有没有球感。
语感就是这样来的,是大量的有效阅读(不是消遣阅读)积累,再加上一定量的有效写作,以实际的感受来体会并体味语言组合的不同感受,而慢慢地获得的。语言看着松散,尤其是现代汉语,语法并不规范,句子也不严整,但是一名优秀作家所表达出来的准确、生动、有力的语言,仍能直接有效地打动你。
北京高考语文状元孙婧妍说:“我从来都认为语文是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
要提高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就是要尽可能地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那些你感兴趣的名著,不妨反复阅读,直至深深地体味到其中的妙处。言情小说、参考书固然也是书,但是前者只能给你片刻的愉悦,而不能持久;后者则是一次性用品,用过就忘记了。经典名著则不一样,经典名著浓缩了人类文明精华,你可以反复回味而不会感到乏味。
然而,与流行作品不同,经典作品的阅读是需要引导和训练的。我们可能一眼就能看出漫画的有趣与否,但是没有专家的介绍和引导,我们不会自然而然地就能体会到伦勃朗笔下那些绘画杰作的美好之处。
因此,我们要区分快餐阅读和经典阅读,而让经典阅读成为人生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成为孩子们塑造自己未来的基础动力。
作者:叶开

热点内容
教师三年个人发展规划 发布:2025-05-15 08:59:20 浏览:116
校长师德师风情况总结 发布:2025-05-15 07:26:18 浏览:72
科高教育 发布:2025-05-15 04:51:38 浏览:764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试卷 发布:2025-05-15 03:39:22 浏览:833
叶开语文 发布:2025-05-15 03:38:08 浏览:879
北京假体隆鼻多少钱 发布:2025-05-15 02:49:41 浏览:117
年度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5-15 02:16:35 浏览:334
是在下输了是什么梗 发布:2025-05-15 01:59:54 浏览:289
教育课 发布:2025-05-15 00:39:16 浏览:887
笔画视频教学 发布:2025-05-15 00:06:14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