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数英语 » 数学沪科版

数学沪科版

发布时间: 2021-09-01 23:57:22

1. 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第1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数轴
1.3 有理数的大小
1.4 有理数的加减
1.5 有理数的乘除
1.6 有理数的乘方
1.7 近似数
第6章 实数

6.1 平方根 立方根
6.2 实数

第2章
整式加减

2.1 用字母表示数
2.2 代数式
2.3 整式加减
第7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7.2 一元一次不等式
7.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2 二元一次方程组
3.3 消元解决方程组
3.4 用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
)
第8章 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

8.1 幂的运算
8.2 整式乘法
8.3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
8.4 整式除法
8.5 因式分解

第4章 直线与角

4.1 多彩的几何图形
4.2 线段、射线、直线
4.3 线段的长短比较
4.4 角的表示与度量
4.5 角的大小比较
4.6 作线段与角
第9章 分式

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9.2 分式的运算
9.3
分式方程

第5章
数据处理

5.1 数据的收集
5.2 数据的整理
5.3 统计图的选择
5.4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第10章
相交线 平行线与平移

10.1 相交线
10.2 平行线的判定
10.3 平行线的性质
10.4 平移

第11章 频率分布

11.1 频数与频率
11.2 频数分布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第12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12.1 平面上点的坐标
12.2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第17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13章
一次函数

13.1 函数
13.2 一次函数-
13.3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
1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
第18章 二次根式

18.1 二次根式
18.2 二次根式的运算―――――――()

第14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4.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4.2 命题与证明
第19章 一元二次方程

19.1 一元二次方程
19.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9.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19.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19.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第15章
全等三角形

15.1 全等三角形
15.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20章 四边形

20.1 多边形内角和
20.2平行四边形
20.3 矩形 菱形 正方形
20.4 梯形

第16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16.1 轴对称图形
16.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6.3 等腰三角形
16.4 角的平分线
第21章 数据的集中趋势

21.1 平均数
21.2 中位数与众数
21.3
从部分看总体
第22章
数据的离散程度
22.1极差
22.2 方差、标准差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第23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23.1 二次函数
23.2 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
23.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
23.4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23.5.二次函数的应用
23.6反比例函数
第26章 圆

26.1 旋转
26.2 圆的对称性
26.3 圆的确定
26.4 圆周角
26.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6.6 三角形的内切圆
26.7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6.8 正多边形与圆
26.9 弧长与扇形面积

第24章
相似形

24.1 比例线段
24.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4.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4.4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24.5 位似图形
第27章 投影与视图

27.1 投影
27.2 三视图

第25章
解直角三角形

25.1 锐角三角函数
25.2 锐角三角函数值
25.3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第28章 概率初步

28.1 随机事件
28.2 等可能情形下的概率计算
28.3 用频数估计概率

2. 17年上海数学是人教版还是沪教版

17年上海数学用的是沪教版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简称沪教版)也有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简称沪科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58年,是一家面向全国的教育专业出版社,出版品种包括各类教材、教学辅导读物、教学挂图、工具书、学术专著、教师读物、学生读物、幼儿读物、各类教学期刊、学具、以及声像读物和电子出版物。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上海教育出版社与香港、台湾以及国外一些出版社进行广泛的版权贸易和合作,一方面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粹输出到国外,另一方面将世界上科学教育、文化、艺术的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引进给国内读者。

近年来,版权贸易的区域、品种逐渐扩大,主要有港台地区和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德国、奥地利、法国、英国等国家。

(2)数学沪科版扩展阅读:

一、“人教版”一般是就教科书意义而言的,是相对于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而言的。如长春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长春版”、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粤教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沪教版”。可见所谓“人教”指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成立于1950年,其前身是华北联合出版社,上海联合出版社和华北教科书编审委员会,1961年与高教出版社合并,是教育部直属的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教材和其他各级各类教材、教育图书的研究、编写、出版、发行的专业出版社。

根据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先后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社名,编写、出版了九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2014年,人教版第十套教材,即按照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研究、编写的21世纪义务教育全套新教材正在陆续出版之中,其中一部分已在教育部确定的实验区进行实验。建社至今,累计出版各种出版物万余种,总印数达数百亿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上海教育出版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人教版

3. 沪科版数学与人教版数学内容是否一样”

比较分析普通初中数学教材沪科版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可以通过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对初中阶段较为重要的“三角形全等”知识点呈现的过程和特征,从而为初中数学教材的修订提供参考意义。研究表明,两版本呈现“三角形全等”的过程基本一致,但在内容编排、教材栏目、习题和信息技术等环节各具特色。其中沪科版的章节划分和习题设置更为合理,但在其他版块尤其在信息技术和数学文化版块的设置上,人教版显然更有优势。
一、 引言
我国现行使用中的初中数学教材有各种不同的版本,各个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都各有特色,在内容的编排上也都有所不同。先前已有大量学者对于这些初中数学教材做过比较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针对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对比,而针对沪科版的对比研究则相对较少。现今安徽省绝大多数地区的初中数学教学都使用沪科版教材,如此多的受众可见对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而三角形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基本和常见的直线图形,无论是其学习内容对其他平面图形知识学习的基础意义,还是其广泛的应用意义,都意味着其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全等三角形作为一种常见的特殊三角形,又是三角形研究乃至几何图形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它能够培养初中学生严格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推理论证能力。也是学生在未来对立体几何学习的基础,在整个几何体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主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章节为例,从内容编排,教材栏目,例题习题,数学文化与信息技术,章末小节五个方面对人教版与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为使用这两类教材进行教学工作的任课教师带来一定的教学参考意义。
二、 内容编排
从整体角度来看,沪科版的“全等三角形”章节安排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章节之后,章节内涵盖“全等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两小节。而人教版也在“全等三角形”章节之前安排了“三角形”章节。但不同的是人教版的“全等三角形”章节包含了“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三个小节;而沪科版则是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这一部分加入了后面的“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章节。
人教版的设计便于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后,利用判定方法去学习和研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这便于学生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但不符合知识内容整体结构的合理划分性。相反沪科版的“全等三角形”章节划分就较为合理,只介绍全等三角形并对其判断方法进行研究,有利于学生对全等三角形整体概念的掌握,也从整体上保持了内容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将角的平分线内容划入“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章节从整体内容上而言也非常合理。
从各小节内容编排上看,关于第一小节“全等三角形”的内容编排,人教版和沪科版并无较大的不同。但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小节的内容编排,在判定条件的推出上,人教版的顺序依次为“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和“斜边直角边”(SSS,SAS,ASA,AAS,HL);而沪科版的顺序则依次为“边角边”“角边角”“边边边”“角角边”和“斜边直角边”(SAS,ASA,SSS,AAS,HL)。
相比之下,人教版的排版顺序更为合理:从难度上而言,先从“边边边”的判定条件入手首先更为直观更容易使学生理解,而且也符合学生之前学习中对三角形稳定性和相关性质的了解基础;在此之后再逐步增加判定条件中对“角”的判断条件的要求也更为合理,尤其是可以在得出“角边角”判断条件之后,可以顺势很轻易地推出“角角边”判定定理,这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三、 教材栏目
人教版的教材栏目主要有:引言——问题——知识探究——正文——练习——思考——习题——信息技术应用——数学活动——章小节——复习题
沪科版的教材主要栏目有:操作——问题——知识探究——正文——练习——习题——数学活动——章小节——复习题
通过以上栏目总结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以上两种教材栏目都主要包括:问题,知识探究,正文,练习,习题,章小节,复习题等。他们的结构设置都较为合理,知识的引入都先从提出问题开始进行探究,再引入正文抛出知识点,并加以例题习题的巩固与应用,再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和复习。这种结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而两种教材的不同之处在于,沪科版的知识点引入采用操作栏目,这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深度,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相比之下,人教版的版块内容则更加丰富,还包含“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版块。可以看出,人教版与沪科版教材在教材栏目设计上的主要区别来源于学生对具体章节内容的实践运用考量上的不同。沪科版的“数学活动”章节更注重于让学生在经历了“三角形全等”知识学习后,如何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的日常生活相连接,这样的内容设置较为开放,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意识培养。而人教版的数学活动章节在开展之前,设置的“思考”模块有助于教师带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提炼和总结,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习题训练与数学活动训练显然效果要更好,也容易培养学生养成总结学习内容的好习惯。另外,人教版还将信息技术应用添加在了“习题”版块之后,数学活动版块之前,这样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在进行完一定的习题训练后,逐渐将训练成果与信息技术操作进行有序的结合,也能够使得学生能够在后续更好的进行数学活动的探索。然而这样的设置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一是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内容在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篇幅较少且没有逻辑性和连贯性,这使得学生对其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也缺少一定的兴趣,而教师也可能对该模块的重视程度存在不足;二是将“信息技术应用”板块设置在“数学活动”版块之前,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数学活动内容选择的思考开放性。
四、 例题习题
在习题安排的梯度上,两个版本教材的习题都分为“例题”“练习题”“习题”“复习题”四个级别。人教版将习题和复习题都分为了“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括广探索”三个层次,有利于学生解题的循序渐进性和选择性。而沪科版则是将复习题分为A,B两个部分,其中A部分难度适中而B部分难度有所提高。
在习题的数量上:
从表中可以看出,人教版和沪科版教材的习题例题总量差别不大。但考虑到本章人教版有三个小节而沪科版只有两个小节,故可以发现沪科版的习题例题量要明显高于人教版。而在各类习题的权重上,人教版和沪科版也有很大不同。人教版的练习题量相对较少,而习题量相对较多。沪科版则更注重各个小知识点的练习题的设置,在习题的设置数量上相对不多。总的来说,沪科版相比人教版更注重对学生习题的设置训练。
在习题的难度上,人教版和沪科版都做到了对复习题的分类或分组。人教版的习题难度相对适中,题型种类也更丰富。而沪科版的习题相对题型较少但难度系数更高,适合学习能力更强基础更好的学生学习和使用。
在习题的内容设置上,人教版和沪科版的习题都能够做到带有一定的现实情境背景。有助于学生的现实运用能力培养。沪科版习题的开放性相对较大,对学生的建模思维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教版的习题设置在这一方面则稍显不足。
五、 数学文化与信息技术
在数学文化上,人教版和沪科版都主要是在知识点的引入和总结时,会运用一些数学与自然,生活的之间的关系实例来传播数学文化,也会在章末的数学活动版块引入相关内容。但这些实例也都相对较少。在数学文化层面两本教材的差异不大。
在信息技术方面,人教版有信息技术应用版块去介绍如何运用几何画板等软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探究性学习,在给出详细操作步骤的同时也循序渐进的提升操作难度,并带领学生得出总结结论。而沪科版在信息技术方面内容相对缺失,无法满足当今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需求。
六、 章末小节
人教版的章末小节包含“本章知识结构图”和“回顾与思考”两个板块。而沪科版章末小节则包含了“内容整理”“主要知识回顾”“自评与互评”三个部分。
相同点:两种教材都采用了先以知识结构框架图来展示本章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和教师从整体上掌握本章知识的发展脉络,也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接着也都在章末小节的最后带领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了提问性的学习总结和自我评价。
不同点:人教版章末小节的主体部分“回顾与思考”,完整的表述了本章知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脉络,带领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再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进行自我思考的复习方法。而沪科版章末小节的“主要知识回顾”则采用了对主要知识点的“填空题”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并且加深了学生的复习参与程度,但是回顾的过程较为单薄。而在“互评与自评”环节的提问,虽然问题不多,但兼顾了知识点的回顾,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同学交流学习三个环节。
七、 总结
对比人教版和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整体上人教版教材的内容更丰富,教材难度适中,有利于学生多方面数学素养的培养以及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而沪科版教材的整体难度较大,且注重对学生习题练习的训练,但在信息技术运用等侧面的内容相对不足。对比沪科版的使用区域主要为基础教育水平较高,升学压力较大的安徽省大部分初中学校,这种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是较为合适的。但其应用性不足以及信息技术运用等新型教学手段方面的不足,也需要我们学校和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加以重视,弥补不足。

4. 沪科版数学和哪个版本比较接近

数学全国使用版本较多的是:人教版、北师版、华师版、苏教版
浙江省金华市:内 初、高中所用的教材多为人容教版、浙教版教材。
浙江省温州市: 中、小学使用各版本的新课标教材,以人教版用的最多。
内蒙古赤峰市: 中、小学使用的新课标教材版本多为人教版、华东师大版等版本。
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 主要有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教科版、湘教版、语文版。
内蒙古赤峰市: 主要有人教版、北师大版、教科版、语文版、沪科版。
山东省青岛市: 使用中小学教材版本主要有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青岛出版社等。
福建省龙岩市: 主要教材版本有湘教版、人教版、沪教版等。
重庆市:主要有人教版、北师版、华师版。
只能给你这些参考,因为有的地方同一个省市也有使用不同版本课程的情况,何况现在很多学校都有自主选择教材的权利。

5. 高考数学,人教版和沪教版有什么区别吗

你要看你当地的考区是要什么版本,是做什么类型的题目,看自己当地。

6. 沪科版数学 教师用书

大型的书城

7. 数学沪科版和人教版哪一个难

应该是人教版比较难,在上学的时候,我们都是用鲁教版的,后来进了一批人教版的书,老师说这教版太难了还是给我们讲原来的教版,他怕我们学和前面教版不一样。

8. 沪科版数学内容带*是什么意思

大多数指的是 不一定需掌握级别 可能需达到了解或记忆的级别即可 一般有注解 仔细观察下

9. 急求初中数学教材电子版,要沪科版。我找了好久。。。

http://jc.sstp.cn/online-textbook/
照这个网址收索,下载

10. 初中数学沪科版难还是人教版难

人教版= = 我就呵呵了。我们2017届中考福建这边省考用人教版 那个圆等弧不能直接转角等要先转圆心角表面上给我们减轻负担 实际上都tm无形加重负担 题目变难书变简单了 学生不是更累?

热点内容
高二会考生物 发布:2025-05-03 08:54:05 浏览:868
金生什么 发布:2025-05-03 08:47:25 浏览:22
生物伴性遗传 发布:2025-05-03 08:15:34 浏览:890
九年级化学笔记 发布:2025-05-03 07:47:58 浏览:581
历史上的双胞胎 发布:2025-05-03 07:32:05 浏览:692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 发布:2025-05-03 07:04:45 浏览:77
武汉晴川学院地理位置 发布:2025-05-03 07:02:27 浏览:473
乙烷的化学式 发布:2025-05-03 06:19:06 浏览:489
生物膜系统作用 发布:2025-05-03 05:28:51 浏览:514
福建英语培训 发布:2025-05-03 04:59:05 浏览: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