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小报
Ⅰ 地理手抄报
题目:趣味地理
资料:1.亚洲地理
亚洲地形总的特点是中部一带地势高,周围低,地表起伏大,半岛和岛屿多,全洲大致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脉伸延至大陆边缘。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75%,在山地和高原外侧分布着一些平原。
亚洲许多大河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方奔流,形成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四大水系,内陆河主要分于亚洲中西部干旱区,有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等。亚洲的湖泊分布大致可分为北亚、中亚、西亚、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五大湖畔,湖泊类型多样。
由于亚洲所跨纬度宽广,缺少伸入内地的海湾,广大内陆地区和高纬度地区具有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各地受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影响不同,又有季风性显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特点。
2.欧洲概况
位于亚洲西面,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是欧亚大陆西部向大西洋伸出的一个大半岛。
欧洲海岸曲折多港湾,主要内海有南部的里海、爱琴海、亚得里亚海和北部的波罗的海;主要海峡有西南端的直布罗陀海峡和西部的英吉利海峡。
欧洲主要半岛有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和伊比利亚半岛;主要岛屿有大西洋中的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冰岛,南部的西西里岛和撒丁岛。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海,直布罗陀海峡是欧非两洲的分界线
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占全洲面积的2/3,阿尔卑山是欧洲南面的年轻褶皱山系。欧洲有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和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冰川地形广布。
欧洲的气候温和湿润,西欧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气候,向东过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 欧洲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北冰洋沿岸为苔原气候。
欧洲河网稠密,水量丰富,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也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
欧洲的居民绝大部分属白色人种,语言属印欧语系,分拉丁语、日耳曼语、斯拉夫语三个语族。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组成的一个政治和经济联盟。目前已有12个国家参加。欧洲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城市人口比重大、人口增长率低的一洲。
欧洲现共有44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分为五部分:东欧、西欧、南欧、北欧与中欧。
2.南欧
南欧指巴尔干、亚平宁和伊比利亚三个半岛和附近一些岛屿。有西班牙、葡萄牙、摩纳哥、安道尔、意大利、圣马力诺、梵蒂冈、马耳他、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南斯拉夫、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等17个国家。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巴尔干半岛的罗马尼亚等国是面积较大的国家。摩纳哥安道尔、梵帝冈、圣马力诺、马耳他等是世界上面积少、人口最少的几个国家。
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
意大利:首都罗马位于半岛四侧,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文化中心;有许多古罗马帝国的古迹,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威尼斯位于东北部沿海,是著名的水上城市。
3.西欧
西欧:濒临大西洋和北海,范围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六国。北海是世界著名渔场。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二次大战期间,西欧受到消弱。战后,西欧一些国家在经济贸易方面采取了一些共同政策,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英国: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四部分组成。英国是西欧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伦敦跨泰晤士河两岸,是英国首都和最大港口,也是全国新兴工业、金融、贸易。交通和文化中心。著名工业中心: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
法国:整个领土大致呈六边形。法国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农业,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洛林铁矿区和里尔煤矿区是传统的钢铁工业区。钢铁工业中心有敦刻尔克和福斯。法国的铁、铝、铀的藏量居欧洲前列。法国是欧洲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首都巴黎,马赛是地中海沿岸的最大港口和炼铝工业中心。
4.北欧
北欧:地处高纬,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冰岛五国和法罗群岛(丹)。北极因通过挪威、瑞典和芬兰的北部,芬兰因境内湖群密布,所以被称为“千湖之国”。北欧五国部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以瑞典面积最大人口最多,首都斯德哥尔摩绿化面积大,环境幽美。经济以冶金、木材加工和造船为主。挪威的渔业、航运久负盛名,石油为新兴工业。芬兰是纸浆和纸张的重要出口国。丹麦的经济支柱是乳肉畜牧业和家禽养殖业。冰岛是以渔业为主的国家。
5.中欧
中欧位于阿尔卑斯山脉和北海、波罗的海之间,由德国、瑞土、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等九国组成。
德国:二战后,德国分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部分。1990年10月3日,两德重新统一,称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首都柏林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德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主要工业区为鲁尔区和萨尔区,工业中心有慕尼黑、科隆、汉堡、莱比锡和柏林。
瑞士:瑞士经济发达,以技术水平高的钟表、精密仪器、精密机床等著名。日内瓦是著名游览城市,首都为伯尔尼。
6.东欧
东欧也就是前苏联的欧洲部分。它们是: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
俄罗斯:面积170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1.5亿中,俄罗斯人占81%以上,有100多个民族中通用语言是俄语。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处高纬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位于西伯利亚南部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俄罗斯欧洲部分是它的政治、经济核心地区,全国大部分工业、人口和城市集中在那里。两大工业区:一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二是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
首都莫斯科是俄罗斯最大城市和综合工业中心也是交通中心,主要港口圣彼得堡滨芬兰湾,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太平洋沿岸主要港口,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终年不冻港。
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乌克兰:首都基铺。
摩尔多瓦:首都基希必乌。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
Ⅱ 地理手抄报的资料
美国版图及各州州名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是一个由五十个州和一个联邦直辖特区组成的宪政联邦共和制国家。其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美国国土面积超过962万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三。其人口总量也超过三亿人,少于中国和印度。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国诞生。自1870年代以来,美国国民经济就高居全球第一。今天的美国则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其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娱乐等众多领域的庞大影响力更是其他国家所无法匹敌的。
中文名称: 美利坚合众国
英文名称: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简称: 美国、U.S.A.
所属洲: 北美洲
首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主要城市: 纽约市、洛杉矶、芝加哥、休斯敦
国庆日: 1776年7月4日
国歌: 《星条旗永不落》
国家代码: USA
官方语言: 无
货币: 美元(USD)
时区: 西五区至西十区
政治体制: 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贝拉克·奥巴马、约瑟夫·拜登、南希· 佩洛西
人口数量: 3.07179亿(2009年)
人口密度: 32人/平方公里(2009年)
主要民族: 白人、拉美裔、非洲裔、亚裔
主要宗教: 新教、天主教、摩门教、犹太教
国土面积: 9,629,091平方公里
水域率: 6.76%
GDP总计: 14.2662万亿美元(2009年)
人均GDP: 46,442.664美元(2009年)
国际电话区号: +1
国际域名缩写: .us .gov .mil .e
道路通行: 靠右行驶
基尼系数: 0.450(2007年)
人类发展指数: 0.942(极高,2007年)
国花: 玫瑰花
国石: 蓝宝石
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 如有错误请见谅
Ⅲ 地理小报素材
魏格纳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身体欠佳,躺在病床上。百无聊赖中,他的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他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凹入大陆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自此往南,巴西海岸每一个突出部分,恰好对应非洲西岸同样形状的海湾;相反,巴西海岸每一个海湾,在非洲西岸就有一个突出部分与之对应。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这位青年学家的脑海里突然掠过这样一个念头: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是不是曾经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从前它们之间没有大西洋,是由于地球自转的分力使原始大陆分裂、漂移,才形成如今的海陆分布情况的?
第二年,魏格纳开始搜集资料,验证自己的设想。他首先追踪了大西洋两岸的山系和地层,结果令人振奋:北美洲纽芬兰一带的褶皱山系与欧洲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褶皱山系遥相呼应,暗示了北美洲与欧洲以前曾经“亲密接触”;美国阿巴拉契亚山的褶皱带,其东北端没入大西洋,延至对岸,在英国西部和中欧一带复又出现;非洲西部的古老岩石分布区(老于20亿年)可以与巴西的古老岩石区相衔接,而且二者之间的岩石结构、构造也彼此吻合;与非洲南端的开普勒山脉的地层相对应的,是南美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的山脉中的岩石。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对此,魏格纳作了一个很浅显的比喻。他说,如果两片撕碎了的报纸按其参差的毛边可以拼接起来,且其上的印刷文字也可以相互连接,我们就不得不承认,这两片破报纸是由完整的一张撕开得来的。除了大西洋两岸的证据,魏格纳甚至在非洲和印度、澳大利亚等大陆之间,也发现有地层构造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都限于中生代之前即2.5亿年以前的地层和构造。看来,报纸的版面规模巨大。
沉浸在喜悦中的魏格纳又考察了岩石中的化石。在他之前,古生物学家就已发现,在目前远隔重洋的一些大陆之间,古生物面貌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例如,中龙是一种小型爬行动物,生活在远古时期的陆地淡水中,它既可以在巴西石炭纪到二叠纪形成的地层中找到,也出现在南非的石炭纪、二叠纪的同类地层中。而迄今为止,世界上其它大陆上,都未曾找到过这种动物化石。淡水生活的中龙,是如何游过由咸水组成的大西洋的?
更有趣的是,有一种园庭蜗牛,既发现于德国和英国等地,也分布于大西洋对岸的北美洲。蜗牛素以步履缓慢著称,居然有本事跨过大西洋的千重波澜,从一岸传播到另一岸?当时没有人类发明的飞机和舰艇,甚至连鸟类还没有在地球上出现,蜗牛是怎么过去的?
再来看一看植物化石——舌羊齿,这是一种古代的蕨类植物,广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南美、非洲等地的晚古生代地层中,即现代版图中比较靠南方的大陆上。植物没有腿,也不会游泳,如何漂洋过海的?
为解释这些现象,魏格纳之前的古生物学家曾提出“陆桥说”,他们设想在这些大陆之间的大洋中,一度有狭长的陆地或一系列岛屿把遥远的大陆连接起来,植物与动物通过陆桥远涉千万里,到达另外的大陆;后来这些陆桥沉没消失了,各大陆被大洋完全分隔开来。这种观点被称为“固定论”,即大陆与海洋是固定不动的。而魏格纳的解释则是“活动论”的,各大陆之间古生物面貌的相似性,并不是因为它们之间曾有什么陆桥相连,而是由于这些大陆本来就是直接连在一起的,到后来才分裂漂移,各奔东西。固定论与活动论的争论,与火成论与水成论的争论、渐变论与灾变论的争论一道,被人们称为地质学三大论战。作为活动论的先驱,魏格纳一开始几乎是孤军奋战。
古代冰川的分布也支持魏格纳的想法。距今约3亿年前后的晚古生代,在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印度和南极洲,都曾发生过广泛的冰川作用,有的地区还可以从冰川的擦痕判断出古冰川的流动方向。从冰川遗迹分布的规模与特征判断,当时的冰川类型是在极地附近产生的大陆冰川。而且南美、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古冰川遗迹残留在大陆边缘地区,冰川的运动方向是从海岸指向内陆,显然冰川是不会登陆向高处运动的,这说明这些大陆上的古冰川不是源于本地。面对这种古冰川的分布及流向特征,过去的地质学家一筹莫展。然而正是这些特征,却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11月1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了。
李四光
李四光在地质科学上为祖国赢得的第一荣誉,就是发现了中国内地有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大量的实据,推翻了那些国内外学术权威认为在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理论,为我国进行地质研究,奠定了真实可靠的理论基础。李四光根据自己对中国地质的深入钻研,认为“中国贫油论”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在1928年的时候,李四光就曾写文章指出: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开。中国西北方出油的希望虽然最大,然而还有许多地方并非没有希望。李四光从构造地质角度出发,认为油区是生油和储油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而油田是储油条件特别好的地区。找油要先找油区再找油田。他认为,我国石油勘探远景最大的区域有以下三个:一是青、康、滇、缅大地槽;一是阿拉善—陕北盆地;另一是东北—华北的平原地区。他说首先应该把柴达木盆地、黑河地区、四川盆地、伊陕台地、阿宁台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作为寻找石油的对象。
李四光的报告极大地鼓舞了石油战线的广大工作者。1954年初,地质部成立了全国石油、天然气普查委员会。1955年1月20日,地质部召开第一次全国石油普查工作会议,决定组成新疆、柴达木、鄂尔多斯、四川、华北5个石油普查大队。经过艰苦工作,终于发现了很多可能储油的构造。
1956年1月下旬,地质部召开第二次全国石油普查工作会议,决定1956年将派93个地质队,430多名地质人员奔赴12个地区进行普查和细测。这样经过3年的石油普查工作,在新疆、青海、四川、江苏、贵州、广西及华北、东北等有希望的含油远景区,找到了几百个可能的储油构造,并在柴达木等构造上,探到了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流。
著名的活火山
火山地质总是能形成壮美奇特的景观,成为旅游胜地,有时我们陶醉其中,却忘记了那里还有随时会喷发的活火山。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观赏性:★★★★★危险性:★★★★★黄石公园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的国家公园,最初吸引人们的兴趣并使黄石成为国家公园的显著特征是地质方面的地热现象,这里拥有比世界上其他所有地方都多的间歇泉和温泉、彩色的黄石河大峡谷、化石森林,以及黄石湖。但是,很多年来黄石国家公园的游客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看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所有这些温泉、间歇泉和蒸气孔都需要巨大的地核熔岩能量来维持,在黄石公园熔岩散发出的热量已经非常接近地表。专家表示,黄石火山喷发周期为60-80万年,而至今距离上次喷发时间已经有64.2万年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超级活火山已经进入了红色预警状态,就算在不受外力(指太阳活动以及人工钻探)的情况下它也随时都可能喷发。一旦喷发,那么美国将会遭受重创,三分之二的国土会被火山灰淹没,破坏力度将是1980年喷发的圣海伦斯火山的1千倍。届时,火山喷发还会向空中释放有毒气体,令数以千计的航班停飞,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日本富士山观赏性:★★★★★危险性:★★★★☆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整个山体呈圆锥状,一眼望去,恰似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日本诗人曾用“玉扇倒悬东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阳”等诗句赞美它。富士山其实是一座休眠火山。据传是公元前286年因地震而形成的。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记载以来,共喷发过18次,最后一次是1707年,此后变成休眠火山。1707年的喷发是由于地震引起,而当时的地震有8.4级。
巴厘岛观赏性:★★★★☆危险性:★★★★☆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活火山,又称巴厘峰。海拔3140米,为岛的最高峰,当地人奉为圣山。火山位于岛的东北部,喷发周期一般约50年。1963年的一次喷发是百余年来最猛烈的一次,热浪高达1万米,火山灰在4000米高空弥漫全岛,人畜伤亡惨重。
菲律宾吕宋岛观赏性:★★★☆☆危险性:★★★★☆吕宋岛南部的马荣火山支配著莱加斯皮市。号称世界上最完美的火山锥,日本富士山仅次于它,经常被人拿来和日本的富士山相媲美,是菲律宾著名的旅游景点,近来的多次濒临喷发,虽然菲律宾政府疏散了附近居民,却反而吸引了许多欲一睹完美火山爆发景象的火山爱好者及摄影爱好者。1616年以来有30次以上的爆发记录,1993年的爆发导致75人死亡;最具破坏力的一次发生在1814年,当时卡格沙瓦城遭掩埋。
长白山天池观赏性:★★★★☆危险性:★★★☆☆长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据史籍记载,自16世纪以来它又爆发了3次,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现在的天池。
台湾阳明山国家公园观赏性:★★★★☆危险性:★★★☆☆大屯山群属于阳明山国家公园的一部份,包括了大屯主峰、南峰、西峰、面天山、向天山、中正山、二子山、菜公坑山、枕头山及烘炉山等山峰。由于天然环境极佳,形成了这里独特的美丽风景。2009年,台湾中研院研究员对大屯火山群地表结构进行分析,推翻大屯火山群是“休火山”的说法,并将最近一次爆发时间从20万年前修正到5,000年前,属于国际火山学会定义的“活火山”,指出大屯火山群若爆发,灾情可能比“921地震”还严重,威胁台北地区600万人。
惊人细数世界上惊人的活火山:
克留切夫斯克山火山,堪察加半岛,俄罗斯。克留切夫斯克山火山是亚洲最高的一座活火山,首次爆发是在1697年,而最近的一次是在2011年。最初喀拉喀托火山只有一小部分露出海面,经过数次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如今的喀拉喀托火山岛。
瑞尼尔火山,皮尔斯县,华盛顿。瑞尼尔火山确实漂亮,但同时却存在着十年一次的火山爆发隐患,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潜在破坏性的活火山。
基拉韦厄火山,夏威夷,美国。基拉韦厄火山是世界最大的活火山体,位于夏威夷岛东南部,被誉为“夏威夷火山女神”。
埃格蒙特山,北岛,新西兰。虽然在新西兰人们都称它为“埃格蒙特山”,然而“塔拉纳基山”才是它真正的名字,与日本的富士山甚是相像,曾出现在电影《最后的武士》中。
阿雷纳尔火山,阿拉胡埃拉省,哥斯达黎加。尽管阿雷纳尔火山还处于休眠期,但该地区丰富的温泉资源已经说明了火山内部的活跃运动。
富士山,日本。富士山自18世纪以来就从未爆发过。斯特龙博利火山,斯特龙博利火山岛,意大利。活跃的斯特龙博利火山已经吸引了众多地质学家到此考察研究。
帕里纳科塔火山,智利/玻利维亚。坐落于拉乌卡国家公园的帕里纳科塔火山,附近有包括羊驼、美洲狮等众多的野生动物。
波阿斯火山,哥斯达黎加。蒸腾着烟雾的波阿斯火山的确令人印象深刻,但更吸引人的是该该地区独有的黄绿色松鼠。
婆罗摩火山,爪哇东部,印度尼西亚。如果您来参加爪哇当地的传统节日,便能发现当地人都将贡品投入婆罗摩火山,而这个习俗已从15世纪延续至今。
哥伦布错把美洲作印度
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后来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回到西班牙。此后他又三次重复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许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后来,一个叫做亚美利哥的意大利学者,经过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伦布到达的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个原来不为人知的新的大陆。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是,这块大陆却用证实它是新大陆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亚美利加洲。
Ⅳ 地理小报
世界十大
世界十大平原
名 称 面积(平方千米) 所属大洲
亚马孙平原 5600000 南美洲
东欧平原(俄罗斯平原) 4000000 欧 洲
西西伯利亚平原 2600000 亚 洲
拉普拉塔平原 1500000 南美洲
北美大平原 1500000 北美洲
圈兰平原 1500000 亚 洲
恒河平原 450000 亚 洲
印度河平原 300000 亚 洲
中欧平原 300000 欧 洲
松辽平原 250000 亚 洲
世界上最小的十个国家
国家 面积(平方千米)
梵蒂冈(欧洲) 0.44
摩纳哥(欧洲) 1.9
瑙鲁(大洋洲) 22
图瓦卢(大洋洲) 26
圣马力诺(欧洲) 61
列支敦士登(欧洲) 160
马绍尔群岛(大洋洲) 181
圣基茨和尼维斯(北美洲) 269
马尔代夫(亚洲) 298
马耳他(欧洲) 316
世界十大山峰
名 称 海拔高度(米) 所属山脉 所属国家或地区
珠穆郎玛峰 8848.13 喜马拉雅山脉 中国--尼泊尔
乔戈里峰 8611 喀喇昆仑山脉 中国--克什米尔
干城章嘉峰 8586 喜马拉雅山脉 尼泊尔--锡金
洛子峰 8516 喜马拉雅山脉 中国--尼泊尔
马卡鲁峰 8463 喜马拉雅山脉 中国--尼泊尔
卓奥友峰 8201 喜马拉雅山脉 中国--尼泊尔
道拉吉里峰 8172 喜马拉雅山脉 尼泊尔
马纳斯卢峰 8156 喜马拉雅山脉 尼泊尔
南伽峰 8125 喜马拉雅山脉 克什米尔
安那布尔纳峰 8091 喜马拉雅山脉 尼泊尔
Ⅳ 从生活中学习地理的手抄报
题材 以生活为中心 可分为衣食住行四类
衣:就拿我国南方与北方人的衣着为例进行对比,体现南北方因为纬度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致使人们穿衣在相同的季节有款式与厚薄的差别。
食:南方适宜水稻的生长,故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北方人因适宜小麦和玉米生长,北方人就喜食面食,爱喝玉米面粥。
住:北方人的墙壁越往北越厚,屋顶也越平,南方人的房屋则多为木质结构的竹楼,屋顶倾斜度较大适合雨季排水。
行:北方人因河道少出行多为汽车和火车,南方河道纵横则更适宜河运。
Ⅵ 地理小报(图)急需
没图,给点资料国文字里有些词是一看就让人心旷神怡的,如蓝天,如草原,如轻风,如阳光。
阳光是我的最爱。单是想起它,心头就登时暖起来。阳光之于我,就如同希望一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只要看到阳光,想到阳光,就有了不放弃的勇气。香港有个电台节目,叫做《今夜阳光灿烂》。不合逻辑,却符合人的心情。
一直以来,都很易被自然界的一些简单的事物感动,这也是我宣传环保的原因。从小就很喜欢画水彩风景画。大凡学过画画的人都知道,绘画需要对自然界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每次看到喷薄而出的太阳,壮丽的蓝天白云,鲜花大树小动物们,都会觉得很感动。拙诗《给我一捧阳光》即是早晨上学路上,在温暖的阳光中有了灵感的。
因为感动于自然,所以想保存这份美丽,这份用大师之手也表现不出的美丽。这才是令人发自内心保护环境的动力啊。实在无法想象,我们的后人看到"阳光"眼中仍是冰冷的两字。就是这样简单的想法,大人却是很难感受得到的。
不过,即使是现在,也有很多人忘掉了身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温暖,忘掉了小时候对自然的感动和感触。自然对于他,不过是资源,是财富,是掠夺的对象。他们,已经失掉了一颗赤子之心。而环保,也只是他们发现继续破坏环境已不再有利时的挽救罢了。
还记得小学时在学校生物园发现的一只刚从蝌蚪变来的拇指大的青蛙,还有七年级上课时窗外停留的小黄鸟,八年级春游去虎门时看见的一棵参天的巨树。无可避免的,那些日子已经远了。但那时的惊喜,却是至今还历历在目。我们已经不是把宝石当作玻璃弹子玩弄而不在意它的价值的年纪,但对自然的感动,仍是值得每一个人保存在心。生活在钢筋水泥之中,身边是车水马龙,耳边是流行音乐,自然的鸟语花香已几乎被湮没,只有静心凝听,不仅仅用耳朵,而且用心去听,才能感受到。
不然,我们就会失去地球这颗最瑰丽的宝石,以及
赤子之心。 【简介】 族名 “土家”在当地汉语中是本地人的意思。土家族人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 1956年才被识别为单一民族,1990年统计人口为570.422万人,2007年为802万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及四川省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与汉、苗等族杂居。 土家族织锦以其色彩斑斓、织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 【服饰】 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民居】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习俗】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廷。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境做不同等级的道场,有“小十王”、“大十王”、“隔夜素堂”、“一竖桅”、“二竖桅”、“七竖桅”等名称。一般道场都履行下柳床、开路、荐亡、交牲、上熟、散花辞解、解灯、打烧棺、辞灵、扫堂等具体操作程序。死者亲属披麻戴孝,跟随道士行丧礼,还请人唱孝歌,以哀悼亡人。新中国成立后,土老司、道士停止活动,以开追悼会唱丧歌代替道场。 【饮食习惯】 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苞谷饭最为常见。有时也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苞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 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等食品,还有合菜;团馓;绿豆粉(米粉);油炸粑。 吊脚楼 【特点】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人还在屋前屋后栽花种草,各种果树,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 【结构】 依山的吊角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有的吊脚楼为三层建筑,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房子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房子四壁用杉木板开槽密镶,讲究的里里外外都涂上桐油又干净又亮堂。 底层不宜住人,是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的。 第二层是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内。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里设有火塘,一家人就围着火塘吃饭,这里宽敞方便。由于有窗,所以明亮,光线充足通风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侧有一道与其相连的宽宽的走廊,廊外设有半人高的栏杆,内有一大排长凳,家人常居于此休息,节日期间妈妈也是在此打扮女儿。 第三层透风干燥,十分宽敞,除作居室外,还隔出小间用作储粮和存物。 【形式】 吊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单吊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单吊式和双吊式并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单吊式和双吊式常常共处一地。 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 二屋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支撑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土家族吊脚楼】 到了张家界,都想看看土家吊脚楼。由于历代朝廷对土家族实行屯兵镇压政策,把土家人赶进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条件十分恶劣,《旧唐书》说:“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蛩腹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加上少田少地,上家人只好在悬崖陡坡上修吊脚楼。 土家吊脚楼多为木质结构,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差瓦,只许益杉皮、茅草,叫“只许买马,不准差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归流”后才兴盖瓦。一般为横排四扇三间,三柱六骑或五柱六骑,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据地形,楼分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洞吊,富足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之意境。
Ⅶ 地理手抄报怎么做要图!!
http://eblog.cersp.com/UploadFiles/2007-11/112178082.jpgⅧ 怎样写中国地理手抄报
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古代的地理学主要探索关于地球形状、大小有关的测量方法,或对已知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一般来讲,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人类生活的各种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层,由此就产生了地理的各个分支,例如气候现象、水文现象以及水环境、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态现象,土壤的分布以及类型等等很多现象,除了这些以外,自然地理现象还关注于由于样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统现象以及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环境现象、气候现象。因此学者把这样的学科叫做自然地理。除了自然地理,人类具有社会性所以还包括各种人类社会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例如农业的分布、工业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现象,尤其注重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但是关于这个方面的内容比较广阔,涉及的范围很多而且和其他的不好区分,姑且称之为人文地理(包括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有一个最突出的理念就是要实现人类的各种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可持续发展。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Ⅸ 地理小报怎么制作
把报头用大字写,然后把纸张分块来写,可以写一些地理小知识,比如世界之最,我们未知的世界等。
Ⅹ 地理小报内容
《趣味地理》二则仅供参考:一、地理考试时, 老师要学生简略描述下列各地:阿拉伯、新加坡、好望角、罗马、名古屋、澳门。
其中小明这样写:从前有个老公公, 大家叫他阿拉伯,有一天他出去爬山, 当他爬
到新加坡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只头上长著好望角的罗马直冲过来,吓的他拔腿跑进名古
屋, 赶紧关上澳门。
二、辽宁“怪坡”
最早被发现的“怪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新城子区清水台镇周家村东北方的寒坡岭。
1990年5月,一辆面包车途经此地,司机下车小歇;回来时发现熄火的面包车已自行从坡底“滑行”到了坡顶。
在这条长约90米、宽约15米、坡度为1.85度的“怪坡”上,坡道平坦,两边长满小草,并无任何异常现象。
但就在这“怪坡”上,汽车下坡必须加大油门,而上坡即使熄火也可到达坡顶;骑自行车,下坡要使劲蹬,上坡却要紧扣车闸;人行坡上,也是上去省力,下来费劲。
◇山东“怪坡”
济南市东南外环路也有一段“怪坡”,引来人们竞相探奇。
当时,有人驾车途经外环路省经济学院以南约1.5公里处一段下坡路时,驶过下坡的汽车一旦熄火,竟又慢慢地自动爬上了坡。
不少人闻讯赶来,目睹了同一现象:几辆汽车驶到坡底,车与车相距1.2米,熄火;结果,汽车均“倒行逆驶”,缓慢地爬上坡去。
◇西安“怪坡”
在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东南方,1997年人们又发现了一个“怪坡”。
“怪坡”长约120米,是一段盘山公路的上坡段,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到此,不用加力踩油门,都会自动地慢慢爬上去。
◇台湾“怪坡”
在台东县东河乡,有一个名叫“都兰”的旅游胜地,其最吸引游人处,便是“水往高处流”的奇景。“怪坡”旁有一股小山溪,溪水流到山脚下的农田,而靠近山脚旁的另一股溪水,不往下流,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向山坡上流去,观者无不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