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物理
A. 高一期中考试物理总结
高一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公式
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重力: G = mg (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的合力的公式:
F=
合力的方向与F1成角:
tg=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x=0 Fy=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N
说明 : 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f静 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Vg (注意单位)
7、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 ma 或者 Fx = m ax Fy = m ay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
8、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Vt = V0 + a t S = vo t +a t2几个重要推论:
(1) Vt2 - V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2) A 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Vt/ 2 == (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s/2 =
匀速:Vt/2 =V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 <Vs/2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
……n2; 在第1s 内、第 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2n-1); 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米内的时间之比为1::
……(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 = aT2 (a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O、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上升最大高度: H =
(2) 上升的时间: t=
(3)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4)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
(6) 适用全过程的公式: S = Vo t 一g t2 Vt = Vo一g t
Vt2 一Vo2 = 一2 gS ( S、Vt的正、负号的理解)
10、 直线运动公式: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水平分运动: 水平位移: x= vo t 水平分速度:vx = vo
竖直分运动: 竖直位移: y =g t2 竖直分速度:vy= g t
tg = Vy = Votg Vo =Vyctg
V = Vo = Vcos Vy = Vsin y Vo
在Vo、Vy、V、X、y、t、七个物理量中,如果 x ) vo
已知其中任意两个,可根据以上公式求出其它五个物理量。 vy
B. 初二期中物理复习资料。
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发声体在振动——实验;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
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
计算——和行程问题结合
2.音调、响度和音色
客观量——频率(注意人听力范围和发声范围)、振幅
主观量——音调、响度(高低大小的含义);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分散程度
音色——作用;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不规则振动,生活-影响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噪声等级:分贝(0dB-刚引起听觉);减小噪声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四大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
1.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一);可在真空中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长度单位
3.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反射定律(现象解释:抛光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镜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图5-40;应根据现象回答)
4.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规律(等距、等大、正立、虚像);能看见(看不见)像的范围;潜望镜
5.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
1.光的折射
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侧、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解释(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
2.光的传播综合问题
注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注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
3.透镜
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和“使光线会聚”的区别:“会聚光线”是能聚于一点的光线,“使光线会聚”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比原来接近主光轴)
透镜的原理——多个三棱镜组合;光线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
变化了的凸透镜——玻璃球、盛水的圆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
黑盒问题
4.凸透镜成像
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和物距的关系;像移动的快慢(依据:光路图);实际应用
1.温度计
温度计——常见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理、量程(体温计:35~42℃;寒暑表:-20~50℃)
使用方法——体温计构造及使用(缩口部分;甩体温计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后果-只影响测低温)、温度计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选择);校正温度计;读数(一般地,读数时不能离开物体)
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及换算;绝对零度;常见温度
2.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水浴加热);常见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图象
汽化——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实验装置;蒸发和沸腾的联系、区别(都是汽化;剧烈程度、发生条件等);酒精灯的使用(可参照化学相关内容)
液化——两种途径(降温一定可使气体液化;压缩可能使气体液化)
升华和凝华——实例
3.物态变化中的热量传递
吸热——固→液→气(即使温度不变也有热量的传递);放热——气→液→固
4.其他
现象解释——例:P3图0-3、纸锅烧水、“白气”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发和升华)、樟脑等;电冰箱原理;物态变化中的热量计算;注意名词的写法(汽、气;溶、融、熔;化、华;凝)以及字母(t和T;℃和K)
第四章 电路
1.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静电——电荷种类的判断;验电器结构(P45图);电量(单位:库仑C)
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可与化学中原子概念对照);摩擦起电原因(核外电子的转移)
2.电路相应概念
电流(及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见电路(楼道电路;电冰箱电路:第一册P60图4-18)
等效电路的判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再做判断
1.各个物理量(I、U、R、P)的定义、单位(单位符号)及含义、换算
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选择、串并联、正负极、能否直接接电源两端)及其构造
2.电阻的测量(基本方法及变化);影响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使用(P94图7-7);变阻箱的使用及读数(P95图7-9、7-10;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变形(如P101图7-19)
3.欧姆定律及变形(注意物理意义)
4.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公式(注意条件。如串联时功率和电阻成正比,并联时成反比;焦耳定律求功率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求热量时适用于一切电路)
常用结论(各比例式;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时,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注意推导顺序)
5.电功——W=UIt=UQ;电能表及利用电能表测功率(P130);
电器铭牌;电冰箱工作时间系数(P130)
6.电学计算——①画等效电路图(几个状态画几个图);②按串联、并联找等量关系和比例关系;③求解(注意电流、电压、电功率均应取同一状态下的值)
行吗,拿我的吧
C. 初二上物理期中考试总结
物理期中考试总结
半个学期过去了,当我看到物理成绩时,我的心中不由的涌起了一阵阵的伤感,试卷上那可怜的分数时刻撞击着我那脆弱的心灵。我没有从试卷上的红钩钩中找到成功的快乐!物理期中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已经成为事实,同时我更多的把心思放在了反思上。通过分析自己的试卷上的答题情况,本人做如下总结:
1、 自己对一些基础问题概念和理论,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 对一些基础的物理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分析,迁移能力,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不能正确完成解答实验题
3、 阅读能力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的能力较差,导致解题时不能排除干扰信息,而出现错误
4、 考试中自己粗心大意,数学知识,计算能力不强。
今后后努力的方向:
1、 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课堂做好笔记,课后一定做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 上课听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
3、 努力做到单元过关,节节课的知识过关。
4、养成科学探究的好习惯,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着重学生实验分析,迁移能力的培养,使自己形成良好的实验能力。
5、加强良好习惯的培养,避免学生的过失性失分。如:计算欠准确,格式不规范,审题不认真,语言表达不够准确,不能排除干扰信息等导致一些学生过失性失分。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使自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考试中的过失性失分。
D.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总结
本次期中考试我物理科目没有考好,主要是:
1、上课听讲不够仔细。
2、做作业时不认真,对题理解不够。
3、课后预习不彻底,对物理科目重视度不够。
针对以上3点,我在今后学习中一定加强学习,做到认真、仔细。
E.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要记住点什么
物理关键要悟性……首先是最基础的公式,把公式尽量熟练运用,能熟到看到题目脑子里就可以弹出可以用的公式。如果你有能力的话,可以试着去自己推导公式,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运用公式。该理解的语句比如: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力等于浮力(有点忘了,大概就这样)。类似于这样的语句要熟练掌握,不要看他是句子就不像公式那样关注,一定要根据这句话写公式,公式不用硬背,自己推一遍,做几道题就背出来了,初中物理很简单的。
最后祝你物理考试成功!
F. 期中考试物理 反思
如果想写好,你得分析试卷和学生考试成绩两个方面。
试卷出得如何要分析它的信度、效度。学生成绩是否正态分布等。
学生考得如何要认真统计学生各项的得分,当然可以采取抽样的方法,分析学生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能力的形成情况,答题的方法的掌握得,最后根据分析下出自己的结论,基本就可以了。
G. 初三物理 期中
1、拉力拉的是下面的砖块,由于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下方的砖头收到12N的摩擦力,如果上面的砖头受到摩擦力,那么由于处于平衡状态,上面的砖头必须受到一个拉力作用,但是没有,所以上面砖头所受的摩擦力为0
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初中所说的滑动摩擦力只与摩擦系数与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有关),所以第二次仍为12N
2、物体漂浮,所以所受浮力不变。水中撒盐,水密度变大,F_浮=ρ_液 gV_排
所以排开液体体积变小,所以液面下降。
H. 初二物理期中反思500字
我对物理没有什么兴趣的,更谈不上热爱,只是当做一个必须学的科目,学些基本知识罢了。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基本知识我也没有学好。上课听着老师讲题,当堂记得很清楚的,但过一段时间就不好说了,明明已经遗忘一些,自己却丝毫不知,还以为什么都会的;作业有时写的认真,有时就有些怠慢了,等到发回来再看,不是不审题就是抄错数,总之再看一遍就都会了,甚至有的能说的头头是道;考试,自然不用说,成绩起伏很大,认真做了,成绩就高些,倘是疏忽一点,那成绩便不堪入目了。总而言之,还是没有从根本上重视物理。
针对这次月考来讲,可以当作反面典型了。第一,复习没有到位。总觉得物理没有什么可以复习的,翻翻卷子也就放下不管了,一门心思扑在语文和英语上。忽地想起父亲说的话来:“你擅长的,再怎么提高,也就是1、2分的事,有那个时间,倒不如去琢磨自己的弱项,提高的空间还很大,和1、2分比起来,那个划算?”总听人家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现在真正自己体会到了。倘若考前认真温习一下书本,或许结果会比现在更好些。第二,做题速度太慢。和以前的考试比较,这次的题目做起来并非那么得心应手,很多题目都不会,然后一个一个跳过去,做后面的题,最后还剩15分钟的时候,左侧还有半面是空白,心里真是慌了,也就顾不得对不对,发疯一样地往上写,终归是在考试结束前做完了。但发下卷子,错的几乎都是这些题目,可见不经大脑的答案有多可怕。第三,审题不够细致。有些题目并非不会,就是马虎。这错不知犯过多少次,但似乎是屡教不改,尤其是一着急,就更别说了,错的离谱的很。第四,做题想当然,看到题目想也不想,提笔就写,回过头来再看真觉得自己愚蠢、可笑。就像这次,人家明明标的R却被我当做电压来看。每次都觉得自己错的很冤,但就如小学老师常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错老师强调过的题,也真是可恨。
这个学期还有大半,这个局面也并不是无可挽回的,只是我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罢了。以上的缺点我会尽量改掉,相比大喊“我一定要改掉所有缺点”的空口号,我想尽量更实际一些,请老师看我的表现吧,我会尽我所能,端正自己的态度,提高自己的成绩。
I. 初三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不知道您是用哪个版本的,如: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是不一样的。
下面我给你一些人教版的资料吧,可惜这里装不下太多文字,可以用邮箱发送!
悬赏后直接QQ联系吧!
一、 选择题(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下表, 15×2=30分)
题 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1、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 )
A.氢原子和电子组成的 B.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D.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射入球门时才具有惯性
B.赛车能很快停下来,说明赛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3、下列说法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推力
B.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
C.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
D.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4、图1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图1
5、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面是小宇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A.体重大约有500N B.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0mm
C.体温大约为37℃ D.身体的平均密度大约是1.0×103kg/m3
6、小星学习了杠杆后,他把了解到的杠杆进行了分类,如图2所示.其中作用特点相同的一组是
(图2)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
8、如图3所示, 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 物体A匀速向右滑动时, 弹簧秤示数为10N, 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绳之间摩擦, 则水平拉力F和物体A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f 的大小分别是:()
A.F=20N,f=20N B.F=10N,f=20N
C.F=20N,f=10N D.F=10N,f=10N
9.甲、乙两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制成合金,则合金密度为( )
A. B. C. D.
10、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A.被“神六”从地面带人太空的照相机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人冰箱冻成冰
11、小军和小华都站在溜冰场上,小军用力推了小华一下,两人都向相反方向滑出了较远的距离,要解释这一现象,可以利用下列知识中的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D、他们之间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12、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都静止在原位置不动 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D.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13、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西瓜,下列各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西瓜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西瓜的支持力
B、西瓜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
C、西瓜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西瓜的支持力
D、西瓜受到的重力和西瓜对桌面的压力
14、起重机的钢绳吊着重物,则( )
A.静止时钢绳拉力最大 B.匀速上升时钢绳拉力最大
C.匀速下降时钢绳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钢绳拉力一样大
15、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行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是因为( )
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 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
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 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二、填空题(16X1=16分)
16、现有一瓶某品牌的饮用纯净水。(1)瓶盖上刻有一道道竖直的条纹,其目的是____________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
(2)用手握住水瓶在空中静止不动,此时水瓶受到的____________和手对瓶的摩擦力是平衡力。
(3)瓶中水的体积是350m1.则水的质量是________kg。
17、汽车行驶中经常变速。为此,小玲同学设想了一
种自动控制装置,通过车尾红灯警示随后车辆,原理
如图4: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在质量较大的绝缘
滑块上,金属片与触点构成开关。图为车子静止或匀
速直线运动时的状态,则当汽车在____________
(填“启动或加速”、“刹车或减速”)时,由于
滑块具有_______________,会使尾灯亮起。
18、 钓鱼时,钓鱼竿可看成一根杠杆,如图5,它是一个 __
杠杆,其支点位于图中的 点.要使钓起鱼时省力一些,
则钓鱼者两只手之的距离应 __ 一些 (填增大或减小)
19、科学家发现,物质是由大量的 组成的,分子间有 。
分子都在不停地 着。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和 。
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
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 。
20、如图6表示人的肱二头肌收缩使前臂曲肘时的情况,图中已标出了支点的位置、桡骨及茶杯的受力方向。人的前臂是一个______力杠杆,这种结构给人带来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40分,其中23、26、29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21、(1)如图7,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 如图8甲、乙分别是汽车仪表盘上的转速表和速度表,速度表上还有显示汽车已行驶总里程的里程计.从图甲可以看出,汽车发动机此时的转速为 ___________转/分,从图乙可以知道,汽车目前行驶的速度是 ,已经行驶的总里程是
(3) 如图9所示, 圆柱体的直径:
22、小军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A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
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
刻线处。他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10甲所示,
此时,小军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侧调节
(选填:“左”或“右”)。调解天平平衡后,
他将物体A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
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内
所有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7乙
所示,则被测物体A的质量为 g
23、只要开动脑筋,利用我们身边的器物就可以做很多低成本却能揭示大道理的物理小实验!
如:双手用力互相击打,结果两只手都会有痛的感觉,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左手指用力按压右手掌,会观察到手掌肌肉凹陷,这说明 ;
②上手紧握时很难被拉开,而当轻握双手则很容易被拉开,这说明 ;
前述两个小实验都是利用人体自身来做的,请仿照再举一例,要求所说明的物理道理与上述两个不同。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可借助身边的其它物品与人体配合)
24、下面是小明测量一块矿石密度的实验过程,请根据题意填空:
⑴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矿石的质量:开始时,他操作情况如图11(甲)所示,经同学提醒后,他改正了两个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测出了质量m;
⑵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这些水的
体积V1,如图11(乙);
⑶将矿石放入量筒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
体积V2,如图11(丙);
⑷将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利用密度公求出矿石的密度。
矿石的质量
m(g) 量筒中水的体积
V1(cm3) 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cm3) 矿石体积
V3(cm3) 矿石密度
ρ(g/cm3)
25 10
25、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华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有关”的猜想;小辉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猜想。图12是验证他们猜想的实验装置图。
图12
①小辉同学为了完成他自己的探究应按____两图进行。
②若小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表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数据在所给坐标中作出摩擦力的大小f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N之间的关系图象。
③根据图像可以得出f与N的关系是_______。
④小华和小辉同学在实验中都应使小车做___________运动。
26、张力同学发现运动鞋穿久了容易打滑.他猜想鞋与地面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鞋底花纹的深度有关.于是他找来两只同品牌同规格的运动鞋进行实验探究(其中一只是新鞋,鞋底花纹没有磨损,另一只是旧鞋,鞋底花纹磨损较大).
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两只鞋子的重力并记入表格中;然后按照图13所示分别拉动两只鞋子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读出弱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表格中,他根据这组试验数据得出结论为:鞋底花纹越深,与地面摩擦力越大.
新鞋 旧鞋
重力/N 5.7 5.4
拉力/N 2.3 1.7
补充:各类复习资料我这里都有,但是您的问题问的太笼统了!不知道需要辅导类还是要试题类?所以帮不好您!可以悬赏后找我!
(1)请你认真思考张力同学的探究过程,指出其中不妥或错误的一处:
;
(2)运动鞋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还跟其他因素有关,请你根据所学物理知识;或日常经验写出其中一个因素:
;
27、材料阅读
物体的惯性
一辆空车和一辆装满货物的车,在相同的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空车的质量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某一速度,运动状态容易改变。装满货物的车,质量大,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达到相同的速度,运动状态难改变。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大。
惯性的大小在实际中是经常要加以考虑的。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减小物体的质量来减小物体的惯性。相反,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增大物体的质量来增大物体的惯性。
通过上述阅读,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阅读上述文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 有关。
(2)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
答: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飞机的 来减小飞机的 ,使自身的 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3)请你注意:在本文第一自然段的叙述中较好的体现了“控制变量”这种研究方法,这一自然段所控制是:两车受到的 相同和两车的 改变相同。
28、 如图14所示是福娃小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请你对
此提出两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解答.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坐在向东行驶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则乙汽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1)
(2) (要求至少答出两种情况)
四、作图题(4X2=8分)
30、请你设计一个滑轮组,并画出组装图,具体要求如下:
(1)穿绕滑轮的绳子最大承受力是800N,需要挂的重物的重力是3300N(滑轮不计、摩擦及绳重不计)(2)需要改变用力的方向(3)所用滑轮的个数最少
31、如图16所示茶壶若以O为支点,提壶把向杯中倒水,画出最小动力的力臂。
图13
五、简答与应用(4X3=12分)
32、在严寒的冬天,自来水管容易冻裂,其原因是: 。
33、如图17所示的三幅图,共同反映哪些物理知识?(至少写出两点)
(1)
(2)
34、乘客在公交车上常听到“车辆启动,请您抓好坐稳”的语音提示。请用物理知识解释这样提醒的道理。
六、计算题 (8+6=14分)
35、一个瓶子的质量为20g,装满水时,用天平测得总质量为120g,若用这个瓶子装密度为1.8×103kg/m3的硫酸最多可装多少千克?
36、如图18所示的两个滑轮组提住两个不同的重物,但两个拉绳子的力F相等。问:哪个滑轮组提住的重物较重?重的是轻的多少倍?
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 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C D D C B D D C C A ABC BCD
18、 填空题
13、增大;重力;0.35;
14、刹车或减速;惯性
15:略
20、 小;冰与纯水密度不同
21、 费力;A;增大
19、 实验题
18、右;62.4;
19、1.4N;3000;80km/h; 13601.8km; 4.00 cm
20、略
21、物体与砝码放反了;用手直接拿砝码;20; 10; 2.5
22、甲、丙; f=0.4N; 匀速直线
四、作图题 略
五、综合应用题
24、G=560N 1分
F=560N 1分
S=224 cm2
P=25000Pa 2分
25、S=1460km 2分
t=5h 2分
J. 期中物理
S=vt=340m/sX7.2s=2448m
雷声能够持续8秒是 因为雷声在云层与地面之间反复反射造成的,与计算这个问题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