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地图的历史

地图的历史

发布时间: 2021-12-25 14:05:02

A. 历史上有名的地图

历史上有名的地图:
【1】制图师雅各布-德巴尔巴里1500年绘制的木刻威尼斯地图,是已知最早的城市鸟瞰图。在这位制图师生存的年代,现代测绘技术还没有出现,但他绘制的地图仍具有令人吃惊的精确比例。绘制地图过程中,德巴尔巴里打造了一个几何网格,覆盖威尼斯的建筑、运河以及迷宫般的街道。

【2】荷兰神学家皮特鲁斯-普兰修斯绘制的摩鹿加群岛地图。这幅地图第一次让水手们相信麦卡托投影法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导航工具。

【3】公路地图的历史可追溯到波斯早期,第一个正式的公路地图册为约翰-奥吉比 1675年的《大不列颠》。这个公路地图册共100页,涉及的公路总长度超过7500英里(约合1207公里)。

【4】宋代绘刻的《禹迹图》,比例大约为1比500万,现存西安碑林,是最为早期的石刻地图这一。《禹迹图》采用方格网绘法,图中每方“折地百里”。这是一幅全国地图,但地物要素侧重于水系。由于测绘时计里画方,所以图中大江大河的曲折流向主要湖泊的位置、海岸线的轮廓等,都相当准确。地图中,城邑只标出名称而无图形符号,山脉也没用符号标出。

B. 地图学发展历史

地图学史是研究地图和地图学的产生、历史发展及其历史作用的地图学分支学科。主要根据保存下来的地图作品、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对地图科学内容、编制技术与表现形式的发展过程,以及地图学理论方法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总结历史规律,促进现代地图学发展。据苏联学者考证,早在1万年前即出现用线画与符号表示事物的原始地图。现今保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和公元前25世纪巴比伦陶片地图。中国已发现的最早地图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山王墓的“兆域图”。《管子·地图篇》最早论述了地图对军事决策指挥的重要性。马王堆汉墓出土的3幅地图说明距今2100年前中国地图绘制已达到相当高水平。古希腊著名天文、地理与地图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是最早的地图学著作,他还创造了地图投影方法并用普通圆锥投影绘制了世界地图。中国著名地图学家裴秀所创立的“制图六体”是关于地图编制原理的精辟论述。唐代贾耽、元代朱思本、明代罗洪先等历代地图学家都对中国地图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现今保存的1136年石刻《禹迹图》与《华夷图》也是重要的古代地图代表作。世界著名地图学家墨卡托所创作的墨卡托投影至今仍为航海图、航空图与宇航图所采用。17世纪以后由于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以及罗盘仪与望远镜结合的测绘技术发展,欧洲各国普遍开展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加上探险、考察的大力加强,促进了专题制图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航空摄影的出现又使地形测绘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加速了各种专题制图的发展。同时地图投影、地图概括、专题制图、综合制图的理论也逐步形成。70年代遥感、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的引进,遥感制图与机助制图技术迅速发展,不到20年时间已从实验探索进入广泛应用。新技术的引进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导致地图信息论、地图传输论、地图模型论、地图感受论与地图符号学等新理论的提出,不断充实和发展着地图学的理论体系。地图学的发展经历了中世纪前的产生与兴起、17~19世纪的全面奠定基础和20世纪以后的不断飞跃等几个大的历史阶段。地图学的产生与发展反映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并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同时地图的内容也反映各阶段人类对周围环境认识的广度与深度。

C. 高德地图的发展历史

高德地图的发展史:

高德的创业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已开始涉足GPS领域的工作,2002年7月,高德软件有限公司成立后,在高德创始团队领导下,高德的研发团队经过艰辛探索,根据当时国家基础地图数据的特点,历经半年的时间,终于开发完成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采集工具和编辑处理平台。

技术的探索和创新给高德带来了商业契机。2002年8月,高德与爱信AW、富士Ten等公司合资成立北京艾迪菲导航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致力于车载导航电子地图销售市场的开拓。

高德获得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后,在进行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库内容和导航引擎研发、积累的同时,致力于探索和创新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拓展业务领域。领先的核心技术和创新的商业模式使高德的产品服务在汽车导航应用、无线互联网位置服务应用、政府和企业应用三大业务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也确立了高德在中国导航产业的领先地位。

2010年7月1日,高德在美国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AMAP,实现了公司发展新的历史性跨越。

2014年4月,高德正式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并购协议。阿里将以每股普通股5.25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份(ADS)21.00美元的收购对价收购高德其余72%的股份。

高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成从武表示:“相信本次交易是对高德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成为阿里巴巴的成员是高德员工和客户的最好选择。阿里巴巴将为公司提供丰富的战略性资源和帮助,加速高德位置服务在中国移动互联网生态体系中的渗透。”

(3)地图的历史扩展阅读:

高德地图简介:

基础功能

最新地图浏览器:最新矢量地图渲染,最高质量地图效果、最 丰富数据信息、最快速操作体验、最节省数据流量。专业地图服务:实地采集、网络采集,行业领先。2000万POI信息,每年四次信息更新

领先的地图渲染技术:性能提升10倍,所占空间降低80%,比传统地图软件节省流量超过90%。专业在线导航功能:覆盖全国364个城市、全国道路里程352万公里。在线导航功能:最新高德在线导航引擎,全程语音指引提示,完善偏航判定和偏航重导功能。

AR虚拟实景:AR功能结合手机摄像头和用户位置、方向等信息,将信息点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给用户,为发现和目标地点指引

丰富的出行查询功能:地名信息查询、分类信息查询、公交换乘、驾车路线规划、公交线路查询、位置收藏夹等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查询工具。锁屏语音提示,即使你的手机在锁屏状态也能听到高德导航的语音提示,不用担心一直开着手机屏幕费电了。

夜间导航HUD抬头提示,打开高德导航并开启HUD,把手机放到汽车挡风玻璃下,高德导航会把路线提示倒映到汽车挡风玻璃上,看起来特别方便,不用担心低头看手机影响驾驶了。

高德是中国领先的数字地图内容、导航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测绘航空摄影甲级资质和互联网地图服务甲级测绘资质“三甲”资质,其优质的电子地图数据库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2010年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NasdaqAMAP)。2014年12月,高德发布了“出行保障”计划,宣布此项服务长期有效,而且最高赔付额度提高到了1000元。2018年6月5日 苹果在美国时间6月4日的苹果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最新的iOS 12操作系统,CarPlay支持高德地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高德

D. 地图的历史

地图的历史

我们的地图的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表格、不断发展,地图从单一承载政治、军事功能的工具发展到人们学习地理和旅游出行的工具,使用者从官员和军事将领发展到普通百姓。包含一些简单线条和符号的原始地图大约在公元前一万年至一万五千年之间出现了。最初人们用简单符号表示事物,后来逐渐产生了文字,于是符号与文字同时出现在地图上。中国的文字是从象形符号发展起来的,如川字是水流,山字由三个山峰组成,田字就是分成小块的土地等。这些古代图形符号,也许就是最先在地图上标记的符号。

中国有记载的最古老的地图是4000年前夏禹的九鼎。九鼎是当时统治权力的象征,在鼎上除了铸有各种图画外,还有表示山川的原始地图。已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地图是河南安阳花园村出土的《田猎图》和在云南沧浪县发现的巨幅岩画《村圩图》,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而现存发现最早的平面地图是在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遗址中发现的《兆域图》(宫堂图)。它是一幅墓地设计的平面地图,除绘有“宫”、“堂”、“门”等规则图形外,还有文字与距离数字,刻绘相当精细,充分说明那个时期我国已有较高的地图制作水平。

地图的起源,有人推测比文字的起源还要早。因为原始地图跟图画一样,把山川、道路、树木如实地画出来,是远古人类外出狩猎和劳作的指南。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已广泛用于战争和国家管理,秦汉以后损失严重。西晋时,中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图专家裴秀。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裴秀领导和组织编制成《禹贡地域图》18篇,这是中国和全世界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裴秀在地图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他总结我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成为我国明代以前地图制图学理论的基础,一直影响着清代以前中国传统的制图学,在我国和世界地图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世纪中叶以前,人们认为地图就是“地球表面在平面上的缩写”,或者说成“地球在平面上的缩影”。这个定义很简单,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但不准确、不全面。因为这个定义也适用于其他图像,比如风景油画、风光照片、航空照片或者卫星照片。它没有充分表达出地图区别于其他图像的特性。

随着地图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地图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图有了更深入了解,对地图下了更准确的定义,即:地图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地图语言,经过制图综合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图形。这个定义概括了地图的三个特性:有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地图语言来描述、经过了制图综合。地图所具有的这三个基本特性,是其他影像、图画、文字都不可能同时具备的。

现代社会中,地图的种类更加丰富,地图的使用也日益普遍。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地图。除了常见的纸质地图、特型地图(如塑料立体地图、地球仪等),还有电子地图、多媒体地图、网络地图等。

不管是传统的纸质地图、特型地图,还是电子地图、多媒体地图、网络地图,都是地图的不同表现形式,它们所具有的地图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不会改变的。

每一幅地图都包含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利用点、线、面的组合,可以形象地表示地形、河流、湖泊、交通线、城镇等有形事物,也可以表示境界、经纬线、等温线等无形现象。对这些点、线、面组成的符号的解释就是图例。符号系统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独有的语言。用地图语言表示地理事物,比其他语言、文字、电码等更直观。

E. 最早的地图和地图历史

在文字尚未出现时,地图就已进入人类的视野,其中最早的地图在公元前6200年於土耳其地区出现。

15世纪时从13世纪原稿复制的世界地图,是首次描绘出北美洲海岸的地图在现今世代,我们倾向觉得地图是理性及科学的产物,其实地图本身也有神秘的一面。古代地图,尤其是在未知的领域中,常常跟非科学的宇宙观结合来表达人於宇宙的关系。

例如:中世纪的「TO地图」把耶路撒冷描绘成世界的中心,把地球当作耶稣的躯体。此时的地图没有经纬网和比例尺,科学实用价值丧失。相反地,地中海人的航海地图却是非常准确。

1568年,荷兰制图学者墨卡托创立了正轴等角圆柱投影。这个投影将等角航线绘制为直线,因此至今还在海图制图时使用。

(5)地图的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最早的地图:

1700多年前,西晋人裴秀主编完成《禹贡地域图》18篇,它是中国目前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历史地图集,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历史地图集。

在序言中提出了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著名的“制图六体”,为中国传统地图(平面测量绘制的地图)奠定了理论基础,裴秀因此被称为中国传统地图学的奠基人。

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制图六体”是:一曰分率(比例尺),用于测定地区的大小;二曰准望(方向),用于确定各地物的方位;三曰道里(距离),用于确定道路的理程;四曰高下(高取下,取下为水平直线距离);五曰方邪(方取斜,取斜为直线距离,六曰迂直(迂取直,取直为直线距离)。

这六项原则归纳起来也就是现代地图学所论述的比例尺、方向和距离3要素,说明绘制地图必须制定比例尺,测出地物之间的方向,并求得各地物间的水平直线距离。

裴秀还指出这“六体”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他认为,六体必须综合运用,互相参考,否则就不能正确绘制出反映实际地貌的地图来。裴秀提出的这些制图原则,是绘制平面地图的基本科学理论,为编制地图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它一直影响着清代以前中国传统的制图学。

F. 中国历史地图演变过程是什么

公元3世纪西晋裴秀用“制图六体”绘成的《禹贡地域图》,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中国历史地图。它是一部普通历史地图集,表示从传说中的大禹时代至西晋初年的历史地理概貌。

一地图演变史

(1)人类使用地图的历史大约有3000年。除石器、刀具等工具外,地图也是早期人类探索世界时发明的一种工具。仿佛有某种巧合,现存最古老的地图,其形状和大小与现在的苹果手机非常类似。

(2)这份地图很概括,把古巴比伦描绘成圆环形状,处在地图中心位置,国土被幼发拉底河一分为二,外围被海洋环绕。地图细节不多,大部分地方没有名字,少数地区才有命名,如亚述。地图的真正作用,不是用来导航出行,而是让地图持有者(帝国皇帝)认识整个世界。


二地图

(1)地图(Map)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地图是按照一定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2D)或多维形式(3D)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Earth)(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G. 卫星地图的历史发展

人们打开卫星地图可以免费的看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可以获得地形地貌和建筑道路的准确信息。但人们会发现在各网站看到的图象细节都是一样的,概出于Google earth系统软件。 2005年4月份,Google公司推出了全新的免费卫星地图服务。“往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美国Google Inc 造福人类的科技贡献,被人们称为互联网技术“激动人心的创新” Google Inc.1998年9月7日创立,开展互联网搜索引擎业务。2004年8月19日,Google公司的股票在纳斯达克(Nasdaq)上市,成为上市公司。 Google公司总部(Googleplex)位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Google起源于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在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宿舍内共同开发了全新的搜索引擎。
2006年4月12日,Google公司宣布该公司的全球中文名字为“谷歌”,取“播种与期待之歌,亦是收获与欢愉之歌”之意。2009年2月,Google Earth发布了最新的简体中文版5.0。只要进入网站,就可以方便的下载这个功能强大的软件了。你可以足不出户尽情浏览各地自然风光,可以俯瞰和标注自己美好的家园,可以享受现代科技为生活带来的无限的乐趣。
(附图为北纬 36°45′55.67″ 东经 117°06′19.37″卫星地图,视点高度15058英尺。)

H. 上海市地图的历史

上海古为渔村,1292年设上海县, 十七世纪已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港,1685年在上海设立海关, 此后, 上海即成为“汇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期间, 上海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城市, 直至1949年5月上海解放。 解放后,特别是近年来浦东新区开发,上海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今日的上海正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努力前进。

I. 地图历史: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世界地图的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世界地图的?明朝末年。明朝以前,中国人认为中国就是天下。中国历代朝廷都有部门专门负责描绘和整理地图,这个传统到了明末清初被打破。一开始,中国人对于西方地图比较排斥。以儒家学术作为经典的地学理论,很难接受西方人的测绘,和通过经度和纬度来客观地描绘世界的投影方式。当时的西方传教士为了传教方便,便要博得中国人的好感,就在画世界地图的时候,把中国的位置人为地向东移动了,这使得看起来中国居于世界的中心。所以,这个地图并不是客观的。

J. 地图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在史前时代,古人就知道用符号来记载或说明自己生活的环境、走过的路 日照市地图
线等。现在人们能找到的最早的地图实物是刻在陶片上的古巴比伦地图(如图01-01) 据考这是45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城及其周围环境的地图,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北方山地,流向南方的沼泽,古巴比伦城位于两条山脉之间。 留存至今的古地图还有公元前1500年绘制的《尼普尔城邑图》,它存于由美国宾州大学于19世纪末在尼普尔遗址(今伊拉克的尼法尔)发掘出土的泥片中(如图01-02)。图的中心是用苏 美尔文标注的尼普尔城的名称,西南部有幼发拉底河,西北为嫩比尔杜渠,城中渠将尼普尔 分成东西两半,三面都有城墙,东面由于泥板缺损不可知。城墙上都绘有城门并有名称注记 ,城墙外北面和南面均有护城壕沟并有名称标注,西面有幼发拉底河作为屏障。城中绘有神 庙、公园,但对居住区没有表示。该图比例尺大约为1∶12万。 留存有实物的还有古埃及人于公元前1330~前1317年在芦苇上绘制的金矿山图。 希腊的托勒密(公元90--168年)是第一个用普通圆锥投影绘制地图的人。 我国关于地图的记载和传说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左传》上就记载有夏代的《九鼎图 》。古经《周易》有“河图”的记载,还有“洛书图”,表明我国图书之起源。传世文献《周 礼》中有17处关于图的记载,图又与周官中14种官职相关联,如“天官冢宰·司书”“掌邦 中之版,土地之图”;“地官司徒·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 安 抚邦国。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 物 ,而辨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设其社稷之?而树之田主”;“地官司徒 ·小司徒”“凡民讼,以地比正之,地讼,以图正之”;“地官司徒·土训”“掌通地图,以 诏地事”;“春官宗伯·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夏官司马·司险 ” “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夏官司马·职方氏”“掌天下 之 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中国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四夷八蛮、七闽八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 谷六畜之数要”。1954年6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江苏丹徒县烟墩山出土的西周初青铜器“ 宜侯矢?”底内刻铸的120字铭文有两处谈到地图,即“武王、成王伐商图”和“东国图 ”。该 文记载周康王根据这两幅地图到了宜地,举行纳土封侯的册命仪式。曰:“唯四月辰在丁未 ,王者武王遂省、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国)图。王立(位)于宜,内(纳)土,南乡(向)。王 令虞侯曰:‘繇,侯于宜。’”据考证,该图成于公元前1027年或稍晚。这些记载足以说明 ,我国西周时期已有土地图、军事图、政区图等多种地图,并在战争、行管、交通、税 赋 、工程等多方面得到应用。这些地图显然已经脱离了原始地图的阶段,具有了确切的科学概 念。只可惜我国至今还没有见到过这些地图实物,有待地下考古的发现。 中国西晋裴秀(公元223--271年)编制了《禹贡地域图》和《地形方丈图》,并总结了“制图六体”。唐贾耽(公元729--805年)用朱墨二色分示古今地名编制的《海内华夷图》传世500年。北宋沈括(公元1031--1095年)编制“二寸折百里”的《天下州县图》二十幅,是当时最佳全国地图。元代朱思本(公元1273--1333年)绘制了长宽各7尺的全国地图《舆地图》二卷。

热点内容
曹冰老师 发布:2025-05-22 19:03:11 浏览:143
上海五年级数学试卷 发布:2025-05-22 18:44:58 浏览:493
生物质锅炉厂 发布:2025-05-22 15:57:39 浏览:807
杨氏太极拳老六路教学 发布:2025-05-22 15:03:32 浏览:933
佐川美术馆 发布:2025-05-22 13:59:32 浏览:891
2017贵州语文高考 发布:2025-05-22 13:37:29 浏览:394
教师业务总结 发布:2025-05-22 11:23:26 浏览:72
元旦晚会唱什么歌好 发布:2025-05-22 11:07:28 浏览:600
车丽丽老师 发布:2025-05-22 10:43:07 浏览:988
茅台酒厂的历史 发布:2025-05-22 10:11:40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