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怎样能学好化学

怎样能学好化学

发布时间: 2022-02-12 20:05:29

A. 怎么才能学好化学

怎样学化学?
进入高中以来,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化学知识,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质的量、物质结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等。。就知识而言,卤素、氧族、氮等都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物质的量则是基本概念内容。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我想同学们都能有这样的同感──"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放就忘"。既使每堂课能认认真真地听讲,看书也感到不难懂,但时间一长,就忘记许多内容。对于物质的量这一章内容,如摩尔、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概念,理解起来虽然费点劲,但认真听教师讲解,也能"明白",可一做题就卡壳了。这里面可能有老师教学方法不切合同学们的实际,但更多的原因则是同学们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化学的好方法。化学这门课程有它自身的特点:研究的内容小到微观世界(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看不见摸不到,非常抽象;大到包罗万象的宏观世界。世界上哪种物质能不与化学相关?化学的学习内容多、杂、难记;理论知识的逻辑性强,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必须下番苦功夫,必须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由于我们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更为重要。今天,我把学习化学的一般方法归纳如下,希望它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怎样学习新内容?
自学─―听课─―发问――看书复习-─做作业巩固知识
1、课前必须自学教科书
课前自学的好处是,通过自学可以发现难以理解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可以提高听课效率。自学的方法是把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文字、化学用语、图表、例题等)通读一遍,在不懂处作记号,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解。
2、听课与记笔记
上课时首先要注意听讲,在把教材重点、难点内容都听懂的基础上,再把老师讲课的主板书内容、重点问题的思考方法,分析思路等简单记下来。
有的同学课堂上忙于记笔记,课后忙于对笔记,课上听得不真切;有同学在课堂上只听不记,课后复习没有依据,遗忘得快。这两种听课方法效果都不好。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听化学课应做到四勤:"耳勤、眼勤、脑勤、手勤"。就是用"耳"专心听老师的讲解,用"眼"仔细观察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看清楚实验现象和老师的实验技巧;用"脑"去思考、分析和判断。用"手"去记教师的主板书及思考方法、分析思路。
3、及时向老师请教自已不懂的问题
有的同学事事习惯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同学却大脑懒惰,不去思考问题,也就提不出问题。所以说经常能提出问题的同学才是勤于动脑的同学,总也不提问题的同学并不能说明学习好,既使各门课程考试成绩都比较好的同学,也不能说明他学得一点问题也没有了。因为他在学习上没有发挥最大的潜力。
如图所示:

已有知识

未知知识
圆圈内表示一个人已占有的知识,圆圈外表示一个还没有掌握的知识。此图说明了如果一个人占有的知识越多,他所涉猎的未知面也越大,他想要提出的问题也就越多。与此相反,一个人的已有知识越少他所涉及的未知面也越小,相应的问题也越少。所以说人对知识的获取是永无止境的,应该敢于发问,应该不耻下问。
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傲游、荡漾,都能成为多知多识的学者和大学问家!
4.先看书复习,再做作业
在做作业之前,要先复习课本和课堂笔记,把所学知识理解之后再做作业,切忌边作业边翻书,否则达不到巩固练习的目的。
二、强化记忆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一)遗忘曲线
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内容需要记忆,而且很多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现介绍遗忘曲线。
心理学家艾滨浩斯对记忆进行大量的研究"记忆与遗忘"恰好相反,艾滨浩斯给出人们遗忘曲线,它反映了人脑的活动规律。
1、实际操作的遗忘量最少,两天内遗忘10%左右,记忆量90%左右。
2、学习的知识在学完后的第一、二、三天内遗忘量最大,此后,逐渐减少。
3、一些押韵的诗歌和抒情散文遗忘量也少。
4、最不容易记忆的是无意义联系的字母和符号,如:化学元素符号,数学上使用的字母,虽然学会了,三天内遗忘80%。
上述这一遗忘规律,为我们巩固学习成果提供了依据,首先是每学完新的化学知识以后一定要当天看书复习,完成当天的作业,一定要把复习工作安排在遗忘之前。
(二)化学上常用的几种记忆方法
1、把必须记忆的概念,规律和理论编写成顺口溜等便于记忆。如:
(1)金属一般银白色、既能导电又导热 ,还可延展和压缩,化学性质多活泼,反应燃烧或加热。
(2)对酸、碱、盐溶解性表的记忆:
钾钠硝酸盐,全部都溶解。
硫酸去钡铅,盐酸只去银。
氢硫溶位三,溶解钾钠铵。
碱溶有四位,铵钾钠和钡。
(3)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记忆:
还原剂风格高,给电子,价升高。
氧化剂品质低,夺电子,价降低。
2.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理解记忆
感性的记忆只是使我们停留在表面的、个别的、外部的认识上,这种记忆虽然重要,但只能是初始的记忆,只有真正的理解,把它提高到理性分析能力这一水平,才会获得清晰、持久、牢固的记忆。例如:在记忆"气体摩尔体积"这个概念时,同学往往记不全,用不好,关键是不理解这个概念。如果把这个概念进行如下分析就不难记忆了:
"任何气体"──说明只适用于气体,对固体、液体不适用。
"标准状况"──指的是温度为0度,压强为1.01×105Pa
决不是其它温度和压强。
"一摩尔"──物质的量必须是1摩尔气体。
"约为22.4升"──是专指1摩尔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
只有这四部分清楚了,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也就基本掌握了。然后再通过认真动脑,做一些练习题帮助巩固记忆。练习题如下:
①1mol硫酸在标准状况下约为22.4升。
②1mol二氧化碳占有体积约为22.4升。
③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占有的体积约22.4升。
④在2.02×105Pa下N2所占的体积比22.4升。
⑤25℃时氯气所占的体积一定比22.4升大。
⑥1摩尔一气化碳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为22.4升。
通过这样反复训练理解,这样较难的概念一定能记忆清楚,运用自如。
3.将相关的概念列成关联图进行记忆──图式记忆
很多知识用图式表示出来,既能便于我们理解物质间的内在联系,又能够对一章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例如复习摩尔一章时,就抓住物质的量这条主线,对全章内容都达到了复习的目的。其图示如下:
化学式量 一般计算 各物质的质量分数
过量计算
摩尔质量 产率计算 平均式量
体积计算
反应热 气体体积

徽粒数 ========== 物质的量 =========== 物质的质量
离子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质量分数 溶解度
由上图一目了然了解物质的量是计算的核心,围绕它有许多概念及有关计算,而许多计算的桥梁是物质的量。
4.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记忆━━对比记忆
对比记忆就是分析联系各种物质、各种概念之间相似相异比较的记忆,在比较过程中,分析判断加工,信号多次强化,各事物在大脑中建立联系,使记忆的事物持久。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记住氧化与还原,被氧化与被还原,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等概念的一方就行了,另一方概念便迎刃而解了。
例如:Cu+H2SO4(浓)=CuSO4+SO2↑+H2O
另外,有关记忆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小结记忆(包括串联知识记忆、列表记忆、总结问题记忆)等等。
三、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元素化合物知识中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现象,反应式等,碎、散、多、繁,枯燥乏味,记忆困难,不易掌握等。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应从下述关系入手:

结构 制法 用途

性质

位置 存在 鉴别

即元素在周期表里的位置,可判断出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元素的性质决定它的存在、鉴别方法及其单质的制法、用途等。
四、学会比较、归纳
比较是确定客观事物彼此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归纳是依据事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或内在联系(性质)对其归纳。化学知识物质种类繁多,化学变化复杂,因此运用归纳,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可以使化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对准确、深刻地理解,掌握和记忆物质的共性和个别物质的特性,拓宽思路有很大帮助。
五、学会串联知识,总结规律
元素化合物性质千差万别,但某些物质性质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规律。如果能串联知识,总结规律就能把凌乱分散的知识归入一个系统,就能提纲挚领地掌握学习的内容。例如:"硫"一章的复习,将硫及其化合物按硫元素化合价递变顺序串联成如下物质的转化图:(略)
这样做可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既能增强我们对知识理解的深广度,又能培养我们的立体思维.这是减少遗忘,提高记忆效果和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六、化学学习五字诀:观、动、记、思、练
(一)观
"观"即观察。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六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而受到有益的启发后,发明了蒸汽机,这些都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我们在化学实验中,培养自己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怎样去观察实验呢?首先应注意克服把观察停留在好奇好玩的兴趣中,要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实验现象。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是:(1)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2)反应条件;(3)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4)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最后对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科学结论,形成准确的概念,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绪言部分的第四个实验,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观察目的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观察内容和方法是(1)反应前: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状固体;(2)反应中:条件是加热,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是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壁逐渐有水雾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3)反应后:试管里的绿色粉末全部变黑,试管壁有水滴生成,澄清石灰水全部浑浊。经分析得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生成了新物质黑色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最后与前面三个实验现象比较、概括出"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的概念。
(二)动
"动"即积极动手实验。这也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同学们必须形成的一种能力。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实验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实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我们要在老师的安排下积极动手实验,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
(三)记
"记'即记忆。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由于:(l)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2)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也必须记忆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怎样去记呢?本人认为:(1)要"因材施记",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定律、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则要进行机械记忆(死记硬背);(2)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花时少,效果好。
(四)"思"
"思"指勤于动脑,即多分析、思考。要善于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殊想到规律,上课要动口、动手,主要是动脑,想"为什么"想"怎么办"?碰到疑难,不可知难而退,要深钻细研,直到豁然开朗;对似是而非的问题,不可朦胧而过,应深入思考,弄个水落石出。多想、深想、独立想,就是会想,只有会想,才能想会了。
(五)练
"练"即保证做一定的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题,它是应用所学知识的一种书面形式,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更好地巩固知识、掌握知识,并能检验出自己学习中的某些不足,使自己取得更好成绩。
总之,化学知识虽然有"碎、散、多、繁、难"等特点,但其中却存在很多规律,在学习中只要学会总结归纳,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定能做到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化学学科所涉及的领域实在是太广泛了。如:宇宙飞船上天。蹬月球,星球大战,核能,原子能,石油,各种矿产开发利用,各种新物质的合成等 都离不开化学学科的知识。化学在下个世纪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将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同学们,你们是跨向二十一世纪的一代青年,繁荣我国经济,使祖国强大腾飞,需要你们大显身手。

B. 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一、认真阅读化学课本
化学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教材内容的教学用书,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应该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忆。同时还应注意学习化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因为它能提高学习的思维能力。
看化学书的程序一般分三步:
1.全面看 全面看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要做到能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本质的问题。
2.抓关键 在全面看的基础上,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用语重点看,认真反复琢磨。
3.理思路 看书时要积极思考,重点知识要掌握,难点知识要逐步突破。
总之,看书的程序可概括为:“整体枣部分枣整体”,即整体感知,部分探索,整体理解。

二、注意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及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途径与策略。
A、针对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一)实验——学习化学的手段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二)观察实验要与思考相结合
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别进行观察。观察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例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要想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就会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三)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一、二、三”
1.实验室取用固体粉末时,应“一斜、二送、三直立”。即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人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
2.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在液体的过滤操作中,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烧杯要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B、针对化学用语的学习
(一)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是研究化学的工具,也是一种国际性的科技语言。不懂化学用语,学习化学就不能入门。所以,掌握它是很重要的。
(二)写好记好化学式的方法
1.掌握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2.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三)掌握写好记好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抓住反应规律
2.联系实验现象写好记好化学方程式

三、抓住规律,学会联想,简化记忆
化学,相对于数学.物理来说,偏重记忆的东西较多,“反常”的知识多一些,规律性似科不是很强。如何把貌似零乱的知识系统起来,简化记忆,这是学好化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C. 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呢

老哥交你,哈哈!化学式和一些该记得东西最少要有印象。还有上课得多配合老师回答问题。老师提问的东西别翻书找答案,努力回忆!剩下的就是多做题咯!

D. 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学好化学的几个关键点

1.元素周期表要横流倒背(前期20个,到后面就要熟悉主族元素和1-4周期的元素) 特别是个主族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
这个会在物质的推断题中出现,后面会给你讲

2.沉淀表要记住不容的化合物,特别注意微溶的。
Ag2SO4 Ca(OH)2等
还要注意的是Ba(OH)2 氢氧化钡的性质
氢氧化钡能溶於水,难溶於酒精和丙酮。它的水溶液叫做钡氧水,具有强碱性。

3.多做实验题和物质推断题 这2类题目里面包含了化学里面绝大多数知识

4.其他的就是要平时多积累,一些东西还是要记,切记不要死记硬背

我的回答:http://..com/question/180297299.html

E. 怎样学好初中化学的方法

怎么样学好初中化学?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没有想到,初中三年马上就过去了.回头想想.还是很怀念.在家整理出了一些卷子和一些书本有很多.而且中考的时候没有每个人想象的那么可怕.它只是一场简单考试,然后三年初中就结束了.在初三的时候,我们翻过多少的参考书,多少的卷子.就为了这一场考试.那么,现在我就要告诉即将成为初三学生怎么样学好初中化学的方法.

学生们做实验

第六就是要坚守实验问题

实验呢,第一点就是要多考虑过量的问题,第二是吸气的时候需要考虑气体,通过液体之后一定会带出来微量的液体,比如说是水.第三呢,就是抓住反应现象等等.第四就是需要环保,效率要高,第五就是除杂要干净,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进去.

上方就是关于怎么样学好初中化学的一些方法,一共六点,请同学们一定要记好,这些都是前辈为你们所准备的,希望你们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吧!

F. 如何才能学好化学

慢慢来,上课听老师讲课,这很重要,然后课后做完作业,再适当的看一下书,也就差不多可以了,千万不要想着一步登天,慢慢的你也就会了,当然还有一点,你要对化学有兴趣,不过化学的实验挺多的,你很容易就会对它产生兴趣

G. 怎样才能把化学学好呢

怎样学好化学~~~
一些同学化学学习困难、成绩不好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这些同学不重视化学课本的阅读,或者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他们既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也没有课后复习的习惯,全部的化学学习就靠上课听听老师讲,看看老师的演示实验和随大家一起进实验室做做实验,老师布置了作业,这才打开课本,看看题目,不管正确与否,做了交差了事,对于这些同学来说,似乎课本只是提供作业题目的“习题集”,他们不是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有准备地进行习题练习,而是遇到解答不出来的题目时,才不得已翻翻书,把课本当成解题的一种参考书。平时不读书,临时“抱拂脚”,考前课本苦苦地死记硬背一通,如此应考当然心中无数,缺乏功底,成绩自然不佳。
同学们,学习化学应切实以课本为根本,熟悉它,研究它,把它读懂读会,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化学学习方法。
搞好化学阅读,同样有个方法和技巧问题。
一是应当采用默读的方式。这是因为默读比朗读速度快,默读比朗读更有利于理解阅读的内容。一般来说,朗读有助于背诵,而默读有助于理解。同学们所进行的化学阅读主要要求理解,对于要求记忆的内容也不要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二是应当按一定的程序阅读。这个程序以“粗读-细读-精读”较有效。如预习时候读课文的初读,即粗浅的阅读。其目的有三:一是对要学的教材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是找出与新课有关的已学过的知识;三是对新课有哪些疑难问题。自己边读、边想、边分析综合。又如课堂上老师安排学生自学,需要阅读。这种阅读是在预习的基础上,在教师出示本节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是在老师指导下的深入阅读,要系统钻研教材,要做到细读以致精读。这种课堂阅读一般要注意做到“三要”:一要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确定重点阅读的内容,使阅读具有更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二是钻研关键词语,思考和理解问题的实质。三是手脑并用,以提高思维能力和强化记忆及找出疑难和问题。
三、应当有选择的阅读。这一般用在复习中的阅读。复习阅读是建立在预习阅读和课堂阅读基础上的一种归纳、巩固性阅读。它不是前两种阅读的简单重复,而是带有一定分析和对比综合概括性质的更深层次的阅读,要紧扣课文中心和重点内容、结合课堂学习情况有选择的阅读。这种阅读可用在课后阅读、单元复习和总复习的阅读。
四、要写点阅读笔记,把所学重点内容系统梳理,或默写有关概括、原理和化学用语等,也可用图表形式表述,或动笔圈划评点等,对于熟悉课文,加深理解,强化记忆都是很有益的。

H. 化学怎样能学好

我们都知道学习兴趣很重要,现在已经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就不用多说了,如果现在仍然觉得学起来很痛苦的同学该怎么办呢?

初中化学计算考点

1.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计算物质的式量和摩尔质量:

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式量,并知道物质的式量与摩尔质量的数值相等。

2、计算原子的个数比和物质的量之比:

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及物质的量之比。

3、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2.有关溶液的计算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1)计算溶解度:

已知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或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能正确计算溶解度。

2)已知溶解度:

计算溶质、溶剂或溶液的质量。已知溶解度,能正确计算一定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

2、有关溶液中溶质和质量分数的计算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已知溶质和溶液(或溶剂)的质量,能正确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已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能正确计算溶质(或溶剂)的质量;

能正确计算不同温度下,溶质、溶剂的质量及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解度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

掌握一定温度下溶解度和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

学习建议

计算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计算就是套公式?

结果正确却没有得满分?

很正常,在计算的背后需要有很多知识储备,那就是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

如果只为中考,我想说这是中考规律性最强的题目。只要知道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并且足够细心是不可能失分的。

当然,如果想参加自主招生及竞赛的同学,计算一定要有突破:会守恒、会识图、会类比。化学的学习不仅为初中,高中是我们都要走的路。

当以上这些都梳理清楚的时候,那么化学就真正入门了,后面的学习自然不用担心!当然我举的三点中可以各选取一个知识点学习透彻。兴趣什么的我们会发现,虽然来的晚了点,但是已经渗透在学习中了。

热点内容
夜景英语 发布:2025-05-21 05:00:05 浏览:188
中学安全教育教案 发布:2025-05-21 04:19:50 浏览:517
做爱的教学 发布:2025-05-21 03:39:29 浏览:183
杰肽生物 发布:2025-05-21 03:31:26 浏览:234
风暴教学 发布:2025-05-21 01:54:07 浏览:649
一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试卷 发布:2025-05-20 23:20:20 浏览:349
初二数学期末考试 发布:2025-05-20 22:00:40 浏览:127
裸体校园 发布:2025-05-20 21:56:21 浏览:950
广州英语四级 发布:2025-05-20 21:53:57 浏览:970
三年级下册语文日记 发布:2025-05-20 20:31:44 浏览: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