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历史
㈠ 贵州茅台酒的来历
贵州茅台酒的来历:
茅台镇,据传远古大禹时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酿酒。汉代,今茅台镇一带有了“枸酱酒”。《遵义府志》载:枸酱,酒之始也。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饮到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敬献武帝,武帝饮而“甘美之”,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
这成为茅台酒走出深山的开始,此后,一直作为朝廷贡品享盛名于世。唐宋以后,茅台酒逐渐成为历代王朝贡酒,通过南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到了清代,茅台镇酒业兴旺,“茅台春”、“茅台烧春”、“同沙茅台”等名酒声名鹊起。“华茅”就是茅台酒的前身。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偈盛烧房”将其产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清《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代诗人郑珍咏赞茅台“酒冠黔人国”。
1949年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姓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姓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
赖姓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一九五一年,政府通过赎买、没收、接管的方式将成义(华茅)、荣和(王茅)、恒兴(赖茅)三家私营酿酒作坊合并,实施三茅合一政策——国营茅台酒厂成立。
(1)茅台历史扩展阅读:
茅台酒作为世界三大名酒和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
茅台酒之所以被誉为“国酒”,是由其悠久的酿造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上乘的内在质量、深厚的酿造文化,以及历史上在中国政治、外交、经济生活中发挥的无可比拟的作用、在中国酒业中的传统特殊地位等综合因素决定的,是三代伟人的厚爱和长期市场风雨考验、培育的结果。
茅台酒厂区建于赤水河上游,水质好、硬度低、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且无污染。峡谷地带微酸性的紫红色土壤,冬暖夏热、少雨少风、高温高湿的特殊气候,加上千年酿造环境,使空气中充满了丰富而独特的微生物群落。
㈡ 茅台酒有哪些历史典故
茅台酒的前身或雏形在《史记》中就有记载。《史记》载:汉使唐回蒙在南越(今广东答)吃到枸酱,回到长安问蜀贾人,蜀贾人说“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后经历史学家反复考证,这种酒应出在夜郎境内或蜀国的西南角(今遵义地区),商人为了逃避政府倍赋而“窃市”夜郎其它地区牟利。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汉武帝派唐蒙前往南方给夜郎王和滇王授印,那肯定是直入夜郎王府了,这个回长安还问枸酱的汉吏,当然就一定大吃特吃茅台酒的雏型——枸酱了。为此《中国茅台酒传说》中的《唐蒙与枸酱酒》进行了艺术的创造性描述,唐蒙本是奉旨入蜀开拓夷道,他特意改道,从川江南沿赤水河专门经过茅台村,受村民击铜鼓热烈欢迎,并天天喝老“茅台”,就连他的小老婆病死征途,也要埋在茅台村后山上,可以酒家为邻,以寄托唐蒙对枸酱酒的深情。故事虽系民间创作,但事件却与历史吻合。证明茅台酒前身,因其美不胜言而令汉室官吏垂涎,进入了司马迁的《史记》,早已扬名天下,并为后来国酒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酿制技术基础。
㈢ 茅台酒有多少年历史
茅台酒有8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饮到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武帝饮而“甘美之”,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这成为茅台酒走出深山的开始,此后,一直作为朝廷贡品享盛名于世。
到了清代,茅台镇酒业兴旺,“茅台春”、“茅台烧春”、“同沙茅台”等名酒声名鹊起。“华茅”就是茅台酒的前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偈盛烧房”将其产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
(3)茅台历史扩展阅读:
茅台酒是中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被尊称为“国酒”。它具有色清透明、酱香突出、醇香馥郁、幽雅细腻、入口柔绵、清冽甘爽、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中国酱香型风格的典型。
茅台酒是中国的传统特产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茅台酒作为世界三大名酒和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㈣ 茅台酒的历史
王泽履(1858-1931),号王立夫,茅台酒创始人,“荣和酒坊”创立人。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人。清朝末年王泽履创立的“荣和酒坊”成为茅台镇两大酒坊之一。“荣和酒坊”生产的“茅台烧”俗称“王茅”。1915年,王泽履以“王茅”参展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巴拿马国际金奖。自此,“王茅”奠定了茅台酒成为世界名酒的地位。
㈤ 贵州茅台发展历史
“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这是著名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作出的断言。
藉此观点反思国酒茅台的成长发展史,从中得到一个启迪:历久弥新的“茅台文化”,是国酒茅台生命体中的“核心元素”。国酒茅台核心竞争力即由之所产生的影响、导向及推进、提升作用得以构成;贵州茅台酒享有的“国酒”地位,也因之而弥固弥坚。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茅台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生产力,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为国酒茅台书写着新的辉煌。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任何经济发展都是一个文化过程。短期的经济行为,可以用经济逻辑来解释;而长期的经济行为,必须进入文化的逻辑。这一点,可以从国酒茅台在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断面中看出来。
———初始及成长阶段。茅台酒在这个跨越两千来年的历史时空中。从被认知进入当时的主流社会视野到与社会经济“共生共荣”,“茅台酒文化”即已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据贵州史学工作者考证,在贵州开发史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古夜郎栈道”得以修筑,是因茅台酒的物质初始形态“枸酱”而引出。《史记》记载汉武帝饮枸酱“甘美之”的赞叹,以及前人赋诗“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既表明了茅台酒酿造历史的久远,又界定了其源生地———今天的茅台镇地区。这与当今某些“白酒新贵”千方百计寻根觅祖或杜撰品牌文化历史,藉以图解品牌文化价值的做法,显然无以类聚。
对茅台酒及其文化的成长,《贵州六百年经济史》就说道:仁怀的茅台村,大约在明万历年间即有酿酒作坊。清乾隆时期,开修赤水河,茅台地方地盐业兴隆,商贾云集,对酒的需求与日俱增,兴起了许多“烧房”。及至清道光年间,茅台酒已负盛名,远销云、贵、州、湘四省的广大地区。“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反映了茅台酒与当地社会经济和人文环境共生共荣、相得益彰的繁荣景象。
茅台酒在这个历史时期内,已展示出品质优秀、品味特殊的魅力,“茅台文化”亦随之步入了成长期。前人所谓“于今好酒在茅台,滇黔川湘客到来,贩去千里市上卖,谁不称奇亦罕哉”,以及“茅台香酿酽如酒,三五呼朋买小舟,醉倒绿波人不觉,老渔唤醒月斜钩”,即是“茅台文化”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真实写照。
———丰富及发展阶段。这当从茅台酒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和“世界名酒”称号时算起。当时,国力赢弱的中国能有像茅台酒这样的传统民族工业品牌在世界列强面前一展雄风,不能说不是“茅台文化”发展史页上最为精彩的篇章。
在此后近百年里,特别是半个多世纪以来,茅台酒更是以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直接参与、见证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使其在国内、国际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茅台文化”也随之得到了极度的提升与张扬。茅台酒被人民拥戴为中国的“国酒”,标志着“茅台文化”已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历史根基。
这是历史对“贵州茅台”的选择,是历史把一次又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都给了茅台酒,使之能凭借历史的舞台展尽自身的魅力与风采,也使茅台酒与国内其他名优白酒之间,于无形中泾渭分明地划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品牌价值区隔”。
———创新及升华阶段。这主要表现在,国酒茅台踏上了为国际企业界公认的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攀登的“文化管理阶梯”。作为一个标志,就是国酒茅台在2003年荣获了等同于世界一流先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国质量管理奖”。
“无论是从文化酒的标准,还是从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来说,茅台酒都堪称中国文化酒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国说:“但是,我们不满足于挖掘历史,我们有必要也完全有能力创新茅台酒文化!”
“茅台文化”的创新,集中地反映在从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在企业管理领域内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中所蕴涵的软性精神因素出发,寻求一种释放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生产力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其中,最为鲜明、突出的表现是:深刻把握“文化酒”的内涵和发展趋势,洞察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竞争焦点,提出了“绿色茅台”、“人文茅台”、“科技茅台”的企业发展战略,以及确立和实践“酿造高品位的生活”的经营理念,从而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牢牢地奠定在独具“茅台文化”特色的基石上,体现出一种现代新型企业与消费者在情感与利益上的深度沟通。
此外,国酒茅台提炼和确立的一系列企业文化新理念,如“铸造一流企业”的企业愿景、“以人为本,以质求存,恪守诚信,团结拼搏,继承创新”的核心价值观、“爱我茅台,为国争光”的企业精神、“以顾客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完美”的质量方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好酒的文章,走出酒的天地”的发展方向、“立足国酒,奉献社会,成就自我,完美人生”的人生价值观等,更是极大地丰富和升华了“茅台文化”的内涵,更为鲜明地展示出“国酒”企业的光辉形象。
思维质量,在企业家的手中可以变为一种新型生产力。从恪守“质量第一”这条生命线到丰富和升华“茅台文化”的全部进程,无一不反映着国酒茅台历届领导班子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以及勇于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
“不要把竞争看作是争夺第一的竞争,而是通过竞争变得与众不同,更独特。”联想到国际上竞争力理论创始人迈克尔·波特的这句名言,不禁使人深切地感悟到,国酒茅台,作为中国企业和品牌的一面代表性旗帜,无论是决策者的思维,还是企业的创新运作,都已在时代渐流的发展中抢先树立了独特的发展战略,并且义不容辞地主动担负起了引领中国白酒健康发展的历史重任。而这一切,又都融入充满生命活力的“茅台文化”之中,显得那么地富有传统精神,那么地富有时代气息,那么地充满独特的魅力!(闻熙)(第一食品网)
㈥ 茅台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茅台酒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的传统特产酒。
唐宋以后,茅台逐渐成为历代王朝贡酒,并通过南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曾写下“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佳词名句的北宋大诗人黄庭坚,饮后也感叹茅台酒“殊可饮”。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举行,北洋政府以“茅台公司”名义,将用土瓦罐包装的茅台酒送去参展。博览会上,外人起初对“灰头土脸”般包装的茅台酒不屑一顾。情急之中,一名中国官员有意无意将瓦罐掷碎于地,顿时,酒香四溢,举座皆惊。
随后,茅台一举夺得金奖,并与英国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成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享誉全球。
茅台由来
据传,远古时赤水河的土着居民-濮人,已善于酿酒,时间上比杜康还早。而更为确切的是:《史记》记载,在汉朝,仁怀已有了“枸酱酒”,可以说是茅台酒的雏形。
公元前135年(西汉建元6年),汉武帝刘彻使臣唐蒙出使南越(今广州),在南越王的宴席上,唐蒙尝到了今仁怀一带产的历史史酒-枸酱酒。为取悦汉武帝唐蒙绕道鳛部,即现在的仁怀一带,取枸酱酒献给武帝,武帝饮后,觉得甘美异常,赞其“甘美之”,故有“唐蒙饮枸酱而使西域”之说。
到公元前130年,(西汉元光5年),唐蒙奉旨赴夜郎,由于枸酱酒的缘故,竟改道出符关(今四川省合江县南),沿赤水河而上奔鳛部而来。
清仁怀诗人陈晋熙有诗为证:尤物移人付酒怀,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鳛部来。清代大诗人郑珍也有:橡蚕不自乌江渡,枸酱还从鳛部来。都证实了早在汉朝以前,仁怀已盛产美酒。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茅台
㈦ 茅台酒的发展史是什么
茅台酒是我国的国酒,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它产于贵州省茅台镇,也就是过去的茅台村。
相传在1704年,有一位山西盐商落脚此地,从山西汾阳杏花村请来酿酒大师,在这已有三四百年历史的茅台镇建起了一座酿酒作坊,按照古老的汾酒酿制方法,用高粱做原料,小麦制曲,以茅台镇旁的赤水河之水作“引”,酿造出了一种味香醇厚的美酒,并因其产地而命之为“茅台酒”。
㈧ 茅台酒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贵州茅台酒独产于中国贵州仁怀。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内唐蒙在南越吃到容了古()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此酒受到汉武帝的称赞,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据清代《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1843年,清代诗人郑珍咏
赞茅台“酒冠黔人国”。1949年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性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性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赖性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华茅”就是现在的茅台
酒的前身。
㈨ 茅台酒厂历史是什么
1951年国家以1.3亿元(旧币)赎买成义烧房,正式成立“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县茅台酒厂”(简称茅台酒厂)。
1952年仁怀县财委会将没收的荣和烧房估价500万(旧币),划拨给茅台酒厂。茅台酒厂由贵州省专卖事业管理局领导,厂名更为“贵州省专卖事业管理局仁怀茅台酒厂”。贵州茅台酒在全国第一次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名酒,列全国八大名酒之首。
1953年茅台酒厂划为贵州省直企业,由省工业厅领导,遵义地区专员公署代管,厂名更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工业厅茅台酒厂”。
集团背景
茅台集团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涉足产业包括白酒、保健酒、葡萄酒、金融、文化旅游、教育、酒店、房地产及白酒上下游等。
主导产品贵州茅台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1915 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一起并称“世界三大(蒸馏)名酒”。
茅台是我国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其酿制技艺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以上内容参考:贵州茅台集团-发展历程
㈩ 茅台酒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茅台酒是中国的传统特产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同时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也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品质特性:
茅台酒是中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它具有色清透明、酱香突出、醇香馥郁、幽雅细腻、入口柔绵、清冽甘爽、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中国酱香型风格的典型。
发展:
1996年,茅台酒工艺被确定为国家机密加以保护。2001年,茅台酒传统工艺列入国家级首批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国务院批准将“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茅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