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历史
① 北京市密云县名字的来历,要500字以上,快呀!!!!!!
密云历史悠久,约10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据燕落寨出土文物考证,在6000年以前,密云就有人类聚居成村了。又根据转山会夏家店等多处地下文化遗址考证,当时密云已进入奴隶制社会,为商汤领地。西周和春秋时,密云属燕国,燕昭王设五郡,密云为渔阳郡。公元前227年(秦始皇二十二年),设渔阳县,这是密云地区行政建制最早的记载。公元前207年(秦二世末年)陈胜、吴广戍守渔阳,就是密云。王莽建新朝,改渔阳县为得渔县。东汉时期又改为渔阳县。三国时期密云为魏地。曹操战乌桓,即在密云。西晋初,郡、县俱废。密云属幽州燕国,后又设渔阳郡、渔阳县。公元379年(北魏皇始二年)设置密云县。原址在河北丰宁大阁镇南关村。因县城南15公里处有高山,常年云雾缭绕,名为密云山,这就是密云志所载密云得名的由来。
公元596年(隋开皇16年),在旧玄州处设檀州。公元607年(大业三年)改檀州为安乐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又改密云为檀州。公元936年(后晋天福元年),割幽州16州给契丹。檀州为16州之一,密云为辽地。公元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改檀州为横山郡,公元1125年(宝和七年)改横山为檀州。金太守废檀州,密云为中都路顺州。元朝时,密云为大都路檀州地,以后又复设密云县。 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檀州并入密云。抗倭名将戚继光从浙江调入密云,驻防石匣古北口一带。戚继光在古北口,重修了金山岭、古北口、司马台长城,并在城楼上修了指挥机关。因此,这一段长城,敌楼密布,敌楼楼顶形式多样。指挥所处,玉石栏杆,旌旗招展,楼上修楼,甚为壮观。 戚继光还常游览白龙潭,并提诗留念,诗曰:“紫极龙飞翼北春,石潭犹自守鲛人。风云气薄河山迥,阊阖情开日月新。三辅看天常五色,万年卜世属中宸。同游不少攀鳞志,独有波臣愧此身。” 明代,在密云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相传,明万历皇帝三岁登基,由杨勃抱着上朝。杨想篡位,抱万历捏其睾丸,想致万历于死地。万历却是铜蛋子,不但不疼,反而发笑,杨勃只好另择办法。于是在密云修了新城,在城内的宾阳地方修了宫殿,秘密造了九龙冠,因为时机不成熟,拖了十几年。万历成年,亲临朝政,想起杨勃想置自己于死地的作为把杨勃满门抄斩,拆了宾阳宫殿。密云小南门叫做“迎勋门”,据传做城门的老木工,痛恨杨勃,把一颗虎头钉倒安城门上,因此破了风水,那颗虎头钉被称为“倒吊一只虎”,是密云新八景之一。
② 秦朝时,密云名字的由来
密云历史悠久,约10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据燕落寨出土文物考证,在6000年以前,密云就有人类聚居成村了.又根据转山会夏家店等多处地下文化遗址考证,当
③ 密云在哪个城市
密云一般指密云区。密云区,隶属北京市。属燕山山地与华北平原交接地,是华北通往东北、内蒙古的重要门户,故有“京师锁钥”之称。
④ 北京市密云县原来属于北京那个区呢
密云县原来直属北京市,2015年11月,撤销密云县,设立密云区。
密云县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燕山山脉南麓、华北大平原北缘,是北京至东北、内蒙古的重要门户,有“京师锁钥”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县城距北京市区65公里,全县总面积2229.45平方公里。
密云县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县境内有大小河流14条,潮白河纵贯全境。县内有中型以上水库4座。密云水库是首都的重要水源。
密云县是我国设立郡县最早的地区之一。公元前283年,燕国设渔阳郡于密云,距今有近2300年的历史;北魏改渔阳郡为密云郡,隋唐五代时称檀州,明改称密云县。
(4)密云历史扩展阅读: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密云复分为东西两县,潮河东地区建密云,隶冀东十四专署;河西地区建乙化县,隶平北专署(后改冀察专署)。
1948年12月5日,密云城解放。1949年8月,密云县、乙化两县合并,仍称密云县,隶河北省通县专署。
1958年4月,河北省通县专署撤销,密云区改属河北省承德专署。
1958年10月,密云划归北京市管辖。
2015年11月,撤销密云县,设立密云区。
2009年12月,密云县被国家人口计生委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2010年5月,密云县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
2011年11月,密云县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
2014年,幅员面积2229.45平方千米,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区。
⑤ 密云什么时间化入北京市的
一、密云区隶属北京市,地理坐标西起东经116°39 ′33",东至117°30 ′25 ",东西长69公里;南起北纬40°13 ′ 7",北至北纬40°47 ′57",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属燕山山地与华北平原交接地,是华北通往东北、内蒙古的重要门户,故有“京师锁钥”之称
二、解放后至今的历史沿革:
1948年12月5日,密云城解放。1949年8月,密云县、乙化两县合并,仍称密云县,隶河北省通县专署。
1958年4月,河北省通县专署撤销,密云区改属河北省承德专署。
1958年10月,密云划归北京市管辖至今。
2015年11月,撤销密云县,设立密云区。
⑥ 密云县名胜古迹名字来历
冶仙塔位于密云县城东北4公里的冶山上,原有一座普济寺,寺塔称冶仙塔,又叫“冶塔仙灯”。是密云外八景之一。冶仙塔初建于辽代重熙八年(1039)。塔高约8米,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分上、下两层,每层各有一拱形券门,门洞朝南,周围有砖雕假窗和砖雕花饰。塔基、塔身、塔顶全部为砖雕仿木结构。相传高僧季小唐在塔内修炼之时,夜晚塔顶处常有串串红灯照耀,所以称冶仙塔为“冶塔仙灯”。
关于这座塔在民间曾有个有趣的传说: 从前,有一条鲶鱼精,每到太阳落山后它就出来吃人抢掠,危害人间。弄得老百姓天黑后不敢出门,怨声载道。这件事被天上的如来佛祖知道了,把它制服后,在云岭山上建了一座塔,把它压在了塔下,并给这座塔起名叫冶仙塔。从此,人们为了纪念如来佛祖,就在塔的下边修了一座庙,庙里供奉佛祖的神像,到每月的十五都来祭拜他。听老人说:这座塔曾在光绪年间被雷劈成两半,以后从未修缮。最近几年,当地百姓纷纷捐资,重新整修这座塔。
司马台长城
简介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距北京120公里,全长5.4进攻里,敌楼35座,是唯一一段保留明长城原貌的古长城。由于其特殊的地形条件和修筑者们的智慧创造,长城随着刀锋般的山脊奔驰,时宽时窄,时起时落,城台、敌楼、障墙在很短的一段距离没形式之多,变化之大,在整个万里长城之中极为罕见。苍老的城墙上的文字砖群,记载着祖辈的辛苦,至今淌流不尽的温泉和冷泉就是古人血泪聚合而成。司马台长城雄险奇特,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赞誉道“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司马台长城堪称中国长城之最”。
黑龙潭风景区
简介 位于密云县石城乡境内,距市区100公里,地处万里长城重要关隘鹿皮关脚下,是一条以飞瀑、深潭为主的风景峡谷,兼有奇峰异石及长城古楼。景区全长4公里,水位落差220米,景色如画,18个名潭像碧绿的珍珠撒落在峡谷中;久负盛名的通天瀑从石壁顶端凌空飞落,轰鸣中水雾升腾,动人心魄;黑龙潭直径5米,深不可测。
就这么多了,,,
⑦ 北京的顺义和密云概况
http://ke..com/view/20634.html?wtp=tt
密云县地处北京市东北部燕山山脉脚下,总面积2226.5平方公里。
密云历史悠久,古人曾誉为“燕国天府”。秦代设渔阳郡;隋为檀州;明永乐元年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密云县隶之;雍正六年改密云县直属顺天府北路厅;民国初废顺天府,改称京兆,密云县属京兆;1928年废京兆,改隶河北省;1958年9月28日归北京市所辖。密云县既是全国农业生态试点县,又是全国绿化先进县。2008年,密云县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县、2008年10月28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授予密云县“国家园林县城”荣誉称号。密云县旅游环境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项目众多。密云水库宛若一块碧玉镶嵌在燕山群峰环抱之中,水面面积188平方公里,蓄水量43.75亿立方米,约占全县面积的十分之一,如此辽阔的水面在华北地区首屈一指。目前,密云县森林覆盖率达57%,可称是净水、净气、净土的绿色公园。
全县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达100多处,已开发、开放景区25处,有的在华北地区甚至全国都享有盛誉。如云蒙山怪石林立,植被茂密,瀑布众多,被誉为“北国黄山”;云岫谷景区冰川巨砾、水秀石红,是华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狩猎场,并且享誉京城;司马台长城以其“惊、险、奇”和独特造型被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称为“中国长城之最”;黑龙潭山峰耸立,瀑布高悬,循溪探胜,潭石嵌涧;清凉谷景区四季山泉喷涌,其中“千尺珍珠瀑”使人赞叹不已。
游山玩水之后,不防吃吃农家饭,住住民俗村,或是享受一下云湖度假村三星级的待遇,渔阳商务会馆、檀州宾馆二星级的饭菜。北大教授称赞密云为“北京山水大观,首都郊野公园”。
县内聚住着汉、满、回、蒙古、朝鲜、壮、布依、彝8个民族,人口43万,其中农业人口33.8万
http://ke..com/view/49947.htm
⑧ 密云县属于北京吗
密云县现在为密云区,隶属北京市。
密云区历史悠久,距今6000年前,燕落寨雪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新石器、陶器等文物考证,已有人类聚居。唐虞时期,密云地区属幽陵。《史记·五帝本纪》载,“舜请流共工于幽陵”,筑“共工城”。“共工城”距今4100年,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古城。
民国三年(1914年)密云属京兆地方。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京兆为北平,密云改隶河北省。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密云复分为东西两县,潮河东地区建密云,隶冀东十四专署;河西地区建乙化县,隶平北专署(后改冀察专署)。
1948年12月5日,密云城解放。1949年8月,密云县、乙化两县合并,仍称密云县,隶河北省通县专署。1958年4月,河北省通县专署撤销,密云区改属河北省承德专署。1958年10月,密云划归北京市管辖至今。2015年11月,撤销密云县,设立密云区。
(8)密云历史扩展阅读
密云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属燕山山地与华北平原交接地,是华北通往东北、内蒙古的重要门户,故有“京师锁钥”之称。地理坐标西起东经116°39 ′33",东至117°30 ′25 ",东西长69公里;南起北纬40°13 ′ 7",北至北纬40°47 ′57",南北宽约64公里。东南至西北依次与平谷区、顺义区、怀柔区接壤,北部和东部分别与河北省的滦平县、承德县、兴隆县毗邻。
密云地理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处于首都半小时经济圈内,距市区40公里,距首都国际机场35公里,距天津塘沽港160公里,主要交通线路有大广(京承)高速、京沈路、顺密路、密关路、密兴路等公路及京通、京承两条铁路。规划中的轻轨S6线在密云设站,将进一步提高密云的交通便捷度。
2014年,密云区幅员面积2229.45平方千米,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区。2014年,户籍人口43.3万(常住人口47.8万),辖17个镇、2个街道和1个乡(地区办事处)。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9亿元,比2013年增长7.6%。
⑨ 北京市密云区的面积多大
密云区面积:2229.45平方公里。
密云区,隶属北京市。位于北京市东北部,介于北纬40°13′7"~40°47′57",东经116°39′33"~117°30′25"之间。东西长69千米,南北宽64千米。属燕山山地与华北平原交接地,是华北通往东北、内蒙古的重要门户,故有“京师锁钥”之称,是北京重要饮用水源基地和生态涵养区。总面积2229.45平方千米,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区。[1]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密云区常住人口为527683人。[41]下辖17个镇、2个街道和1个乡(地区办事处)。主要特产有密云甘栗[2]、红香酥梨、御皇李子[3]、“云岫”李子、熘鸡脯等。
2009年12月,被国家人口计生委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2010年5月,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2011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4]2020年10月9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密云区历史悠久,距今6000年前,燕落寨雪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新石器、陶器等文物考证,已有人类聚居。唐虞时期,密云地区属幽陵。《史记·五帝本纪》载,“舜请流共工于幽陵”,筑“共工城”。“共工城”距今4100年,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古城。
西周、春秋时期属燕国。战国时代一度被东胡占据,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燕将秦开击退东胡后设五郡,渔阳郡即为新设的五郡之一。渔阳郡址在密云统军庄村南半千米之南城子,此为密云地区行政建置最早的记载。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置渔阳郡、渔阳县,为密云地区建县之始。县址与郡址同设于南城子,现密云全境统归其管辖。
西汉时期,密云地区分属渔阳郡之渔阳、犷平、厗奚3县。王莽建新朝,改渔阳郡为通潞郡,改渔阳县为得渔县,犷平县为平犷县,厗奚县为敦德县。东汉复称渔阳郡和渔阳县、犷平县、厗奚县。渔阳郡郡址一度徙治于潞,后又迁回原址。
三国,为魏地,建置未变。西晋初,郡、县俱废,密云地区属幽州燕国。后复设渔阳郡、渔阳县,密云地区属之。十六国时期,密云地区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仍为渔阳郡渔阳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渔阳郡徙治于雍奴,渔阳县仍旧。
魅力密云(12张)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平三密联合县第三区扩建为承兴密联合县。密云潮河东地区属之,隶冀东十四专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日伪军拒向八路军投降。国民党政府军乘机攻入密云,在原日伪军控制区建立县政府,隶河北省冀东道。[8]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承兴密联合县撤销。于密云潮河东地区建密东办事处,隶属关系未变。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丰滦密所属密云潮河西地区与密东办事处所辖潮河东地区合并,恢复密云建制,隶属冀东十四专署。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密云复分为东西两县,潮河东地区建密云,隶冀东十四专署;河西地区建乙化县,隶平北专署(后改冀察专署)。
1948年12月5日,密云城解放。1949年8月,密云县、乙化两县合并,仍称密云县,隶河北省通县专署。
1958年4月,河北省通县专署撤销,密云区改属河北省承德专署。
1958年10月,密云划归北京市管辖。[4]
2015年11月,撤销密云县,设立密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