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人文地理苏联
Ⅰ 求关于俄罗斯 人文,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习俗,名人。。。。。。的书。。。。急急急急
俄罗斯是一个大国,要想对其深入了解,到大书店走一下,会发现好书俯拾皆是。20多年前我从“苏联概况”(李明滨)、“苏联概览”(徐葵)等书开始了对苏联的了解。(注:现在则为俄罗斯、俄罗斯民族、俄罗斯国情、历史、地理、文学···。)后来,我买过一些介绍了俄罗斯方方面面又学术性不太强的书,茶余饭后随便读上几页,利用休息时间充了电。简介如下:莫斯科(黄民兴)、百地福旅游指南----莫斯科(常佐威 译)、莫斯科圣彼得堡与其近郊的城市(вокрук света)、外国习俗丛书----俄罗斯(张焕文邱丽丽··)、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俄罗斯(王宪举陈艳)、走遍全球---俄罗斯、乌克兰···(韩惠 译)、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俄罗斯(唐秀山)、俄罗斯旅游指南(罗斯静)、忧郁的俄罗斯在反思(文甘君)、俄罗斯人在想什么(俞思念)、当代俄罗斯漫记(刘惠民)、俄罗斯童话精品(任光宣 译)、俄罗斯艺术300年(范迪安)、俄罗斯美术史话(奚静之)、俄罗斯美术随笔(高莽)、俄罗斯大师故居(高莽)、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高莽)、克格勃秘史(琼文)、俄罗斯特种部队(杨育才)、神秘的阿尔法部队(赵卫忠)、炮击白宫亲历记(任光宣 译)、回眸苏联(闻一)、苏联祭(王蒙)、红色后代的苏联印记(赵嘉麟)、中苏大论战及其经验教训研究(李明滨)、我在莫斯科当外国记协主席(王宪举)、岁月有痕---从苏联到俄罗斯亲历(唐修哲孙润玉)、岁月无痕---中国留苏群体纪实(单刚)、向北向西---两位中国记者在中苏友谊之旅的行走故事(刘蓉蓉饶彬彬)、一个中国常驻记者的真是笔录---俄罗斯巨变(黄炳钧)、解体岁月(闻一)、俄罗斯大特写(闻一)、伏特加里的红月亮---俄罗斯视觉之旅(蒋跃)、红色列车---西伯利亚大铁路惊险之旅(彭怡平)、梦醒俄罗斯(述弢)、遭遇俄罗斯---一个驻俄外交官的私人手记(流云)、客居莫斯科(辛越)、俄罗斯自由行(叶永烈)、绿的声浪---伏尔加河游记(郭在精)、行走俄罗斯(叶永烈)、莫斯科郊外(范若丁)、情系俄罗斯---生活在俄罗斯朋友中间(张添立)、寻梦俄罗斯(徐江善)、走过俄罗斯---小残游记(甘露)、体验俄罗斯(邵宁)、重返俄罗斯(邵宁)、玩命俄罗斯---中国人在俄罗斯纪实(张雅文)、俄罗斯不相信眼泪(宋万伟)、俄罗斯诱惑(张跃明)、俄罗斯的中国黑帮(他他)、我的倒爷生涯(范伟)、梦断莫斯科(苏振清)、重返莫斯科(闻一)、俄罗斯姑娘在哈尔滨(巴威)、雅宝路女人(韩素平)、俄汉语言文化习俗探讨(胡文仲刘光准)俄语与俄罗斯文化(吴国华)、中俄历史文化旅游长廊(任秀娟)我还有一些书暂不在手头。还可以想起一些尚未购买的书,如赫鲁晓夫传、十年论战、苏联出兵东北纪实、苏联专家在中国(沈志华)、俄罗斯汉学史、阅读俄罗斯、东香记---俄罗斯游学杂记、吻你俄罗斯、久违了俄罗斯、飞往莫斯科、大国崛起系列丛书俄罗斯、俄罗斯玫瑰、俄罗斯心灯、驻外札记(于振起)、(冯骥才的一本游记)、俄罗斯冰美人···。
Ⅱ 前苏联的资料
可以直接用俄罗斯的资料套用
俄罗斯的全称是俄罗斯联邦,是联邦制的国家 首都是莫斯科。它是1991年12月以后由原来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中“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更名而来。俄罗斯面积171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地域最辽阔、面积最广大的国家,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11%,海岸线长达3.4万公里。
俄罗斯由21个自治共和国(如阿巴什克斯坦、车臣、鞑靼斯坦等)、49个州(如阿穆尔州、赤塔州、伊尔库茨克州、新西伯利亚州、圣彼得堡州及莫斯科州等)、6个边区(如哈巴罗夫斯克边区、滨海边区等)、10个自治区和一个自治州组成。
简史:
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称俄国。16—17世纪,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各族先后加入俄罗斯,使它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17世纪中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亲政。经过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俄罗斯得到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罗斯从内陆国变为濒海国。17世纪它击溃了波兰和瑞典封建主的入侵。1812年俄罗斯消灭了入侵的拿破仑军队。1825年12月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即12月党人起义),被镇压。1861年2月俄国废除农权制。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前身),在它的领导下,俄国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和1917年2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于1917年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成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一起加入。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代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决定,前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由俄罗斯继承。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
地理位置: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东欧北亚的大部分土地。北临北冰洋的巴伦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东濒太平洋的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西滨大西洋的波罗的海、黑海和亚速海。与挪威、芬兰、波兰、中国、蒙古、朝鲜、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相邻。隔海与日本和美国阿拉斯加相望。
教育现状:
俄罗斯联邦是原苏联最大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同时也是一个高等教育最发达、科技实力最强的加盟共和国。早在三十年代,俄罗斯就基本上消灭了文盲,现正在普及11年制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普及率为171/万人。
俄罗斯目前有560所高等院校、110所分校、50个单设系和200多所非国立高等院校;有教授、教师14万5千多人;在校学生3百多万,其中俄罗斯学生约265万,其余为来自世界15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共设置89个专业方向、400多个专业。
旅游景点
莫斯科是一座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主要景点有著名的红场、雄伟的克里姆林宫等等,多达几十处。
古建筑群克里姆林宫建于14~17世纪。十月革命前是俄国沙皇的宫殿;革命后,克里姆林宫一直是前苏联党政中央机关所在地,现在是俄罗斯联邦政府所在地。建于15世纪后期巍峨壮观的圣母升天大教堂,一直是俄皇举行加冕大礼的地方。建于16世经的天使大教堂,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历代帝王的墓地。81米高的伊凡大钟楼是克里姆林宫最高的建筑物。离钟楼不远处陈列着的“钟王”和“炮王”,据称是世界最大的钟(重200多吨,高达10米)和世界上最大的铁炮(重40吨)。克里姆林宫北角有古兵工厂,现为兵器陈列馆;南角是古武器官,现为武器博物馆。
红场紧依克里姆林宫墙,是莫斯科的中央广场,全长700米,宽130米,总面积9万余平方米。17世纪中叶起开始称“红场”。17世纪以来,这里既莫斯科的商业中心,又是沙皇政府宣读重要诏书和举行凯旋检阅的场所。十月革命后,红场成为原苏联庆祝重要节日的地方。
列宁墓是红场上最重要的建筑,位于红场西南方。初建时为木结构,1930年改用石建。陵墓一半埋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墓前刻有“列宁”字样的碑石净重60吨。
圣彼得堡(Saintpieberg)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东正教式的优美人文景观在这里俯拾皆是。不论是闻名的艾米塔什博物馆,独具大国恢弘气度的彼得宫,传统经典的古典芭蕾,还是街角的画家,都透露出一种孕育于俄罗斯草原之上,异于西方国家的精致而独一无二的气息。
无论市区或郊区,圣彼得堡独特的绚丽和宏伟总是令人难忘,想要感受欧洲文化气息的东方人,都可以在此饱览一番。
习俗与禁忌
“面包和盐” 铺着绣花的白色面巾的托盘上放上大圆面包和面包上面放一小纸包盐。捧出“面包和盐”来迎接客人,是向客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
俄罗斯特别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它是凶险和死亡的象征。相反,认为“7”意味着幸福和成功。俄罗斯人不喜欢黑猫,认为它不会带来好运气。俄罗斯人认为镜子是神圣的物品,打碎镜子意味着灵魂的毁灭。但是如果打碎杯、碟、盘则意味着富贵和幸福,因此在喜筵、寿筵和其它隆重的场合,他们还特意打碎一些碟盘表示庆贺。俄罗斯人通常认为马能驱邪,会给人带来好运气,尤其相信马掌是表示祥瑞的物体,认为马掌即代表威力,又具有降妖的魔力。遇见熟人不能伸出左手去握手问好,学生在考场不要用左手抽考签等等。
气候
俄罗斯地域辽阔,境内有多种气候带,由北往南从北寒带到亚热带,从西北端的海洋气候到西伯利亚的剧烈大陆性气候再到远东的信风气候。但大多数地区属温带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春秋季节甚短。上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两地的极端最低气温曾分别达零下70度和零下71度,成为北半球的“寒极”,7月平均气温从北向南逐渐升高,里海沿岸低地可达25度。年降水2003000多毫米。冬季几乎全境降雪。
历史
公元9世纪建立基辅罗斯。13世纪分裂为众多封建公国。l4~16世纪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中央国家莫斯科大公国合并了东北和西北罗斯。1547年改大公为沙皇以后,推行对外扩张政策。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19世纪下半叶废除农奴制,加速资本主义发展。19世纪末成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1905年爆发第一次俄国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与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组成苏维埃社会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后扩大为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正式改名为俄罗斯联邦,成为独立国家。
Ⅲ 俄罗斯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不少于300字
资源:铁 锰资源丰富,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俄罗斯1、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为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高地.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较大,北部有终年寒冷的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草原性气候,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俄罗期的气候牲: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3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水力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冻期长.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 4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地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产地主要有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秋明油田.
5四大工业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这里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波罗的海沿岸.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天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乌拉尔工业区,在乌拉尔山区,位于亚欧分界线上.这里主要生产石油、钢铁和机械等产品;以库兹巴斯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工业区:这里主要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和军事工业产品. 6、农业落后,原因光热资源不足
望采纳
Ⅳ 俄罗斯的人文地理
http://ke..com/view/2403.htm
看这个,很详细
Ⅳ 以前在电视看见个节目说重大案件,好像是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转播《云南卫视》的节目,叫经典人文地理栏目,苏联铁三角专题。你说的这个事情应该是指2002年10月23日晚9点左右,40多名车臣武装分子闯入莫斯科东南区一家剧院,将700多名观众100多名演员和工作人员扣为人质,要求俄罗斯一周内从车臣撤兵。阿尔法小组奉命参与此次解救人质事件。
事情发生在俄罗斯,不是美国。
“阿尔法小组”是前苏联于上世纪70年代为反恐而建立的。存在到现在做过很多类似解救事情,但是目前来说毁誉参半。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Ⅵ 俄罗斯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俄罗斯自然概况:①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为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同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1万平方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千米;②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较大,北部有终年寒冷的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草原性气候,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俄罗期的气候牲: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③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水力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加河,富水能,封冻期长。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的湖泊; ④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地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主要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有色金属等,产地主要有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秋明油田。
2、四大工业区: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这里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钢铁、汽车、飞机、火箭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波罗的海沿岸。这里的石油化工,造船、电子、造纸和航天业十分发达。也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乌拉尔工业区,在乌拉尔山区,位于亚欧分界线上。这里主要生产石油、钢铁和机械等产品;以库兹巴斯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工业区:这里主要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和军事工业产品。
3、亚伯利亚大铁路为什么沿南部山修建: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次俄罗斯北部地区由于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有着很深的冻土层,而在冻土层上修建铁路,难度大,且安全系数较低。管道运输是将线路和运具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交通运输的两种主要方式:公路和铁路;货运的两种主要方式:管道和铁路
Ⅶ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以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两大组成部分。因此,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苏联20世纪30~60年代,曾出现用经济地理学取代人文地理学、割裂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之间联系的片面做法,从而阻碍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苏联地理学恢复了统一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已涉及其他社会因素,成为社会经济地理学。中国50年代到70年代也曾取消人文地理学,80年代开始大力恢复人文地理学研究。一方面系统地引进外国人文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在原有的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人文地理学仍然缺乏完成大区域宏观研究和小区域微观研究之间的联结所需的理论和方法,仍是许多分支学科松散组合的一门学科,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此外,有关人地关系的理论探讨,数量统计方法和模型、系统的运用,行为科学的引进,以及对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也尚处于初始阶段。
尽管人文地理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人文地理学处于一种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类的一种学问,相对地理学的其他分类,难度比较大,但内容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学好这门学问,对我们的生活是有极大帮助的。
Ⅷ 俄罗斯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风土人情 自然资源 旅游景点
国名:俄罗斯联邦或俄罗斯 (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e Russia)
1.地理位置:面积1707.54万多平方公里(占苏联领土面积的76%),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东濒太平洋,西接波罗的海芬兰湾,横跨欧亚大陆,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7公里。
2.气候条件: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7℃,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感受真实的贝加尔湖 车里雅宾斯克州 探访俄罗斯汉特-曼西自治区
3.风俗: 俄罗斯人交际时通常在三种情况下使用“你”:1、对16岁以下的儿童;2、近亲之间与同事之间(年轻人之间);3、年轻人对年轻人。对老年人、陌生人(儿童除外)和领导人则称“您”。对儿童可直呼其名,而对老年人、陌生人和领导人则应呼其名字加父称。目前在俄罗斯“先生”、“同志”、“公民”三种称呼并存。一般在商业机构、新闻媒体和官方机构中人们习惯相互称“先生”;以前在苏联时期普遍使用的“同志”,现在仍然在国营企业、军队、公安部门使用;而“公民”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比如:火车站、商店等。在公开发言时,一般在发言人的姓后面加上“先生”、“同志”或其相应职称“教授”、“工程师”等,比如:“现在请扎罗夫教授讲话”。在写公函时,一般写收件人名字加父称;在非常正式的信函中收件人的姓前面应加上“先生”或其相应职称。大部分俄罗斯人都在家中用餐,只在上班的午休时间才去餐馆。遇有喜庆或举办婚礼时,俄罗斯居民通常都在餐馆举行,由邀请人付费。朋友聚会一般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客人通常都带给主人小礼品(蛋糕、酒)和鲜花。
自然资源: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其森林覆盖面积为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1%,木材蓄积量为807亿立方米;已探明天然气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强,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储量为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煤蕴藏量为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铁、铝、铀、黄金的蕴藏量均居世界前列。
丰富的资源为俄罗斯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俄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俄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产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 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 俄罗斯2007年GDP同比增长8.1% 俄罗斯经济继续强劲增长 俄罗斯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 IEA:俄罗斯赶超沙特成全球最大产油国 俄罗斯2008年前8个月贸易额同比增长48.4% 普京公布俄政府支持实体经济计划 俄总理批准改善金融和经济形势行动计划 普京批准俄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构想
5.名胜:克里姆林宫(Kremlin)在莫斯科市中心,濒莫斯科河,曾为莫斯科公国和18世纪以前的沙皇皇宫。“十月革命”胜利后,成为苏联党政领导机关所在地。始建于1156年,初为木墙,后屡经扩建,至19世纪40年代建大克里姆林宫,为一古老建筑群,主要有大克里姆林宫、多宫、圣母九天教堂、参议院大厦、伊凡大帝钟楼等。宫内塔楼中最宏伟的有斯巴达克、 尼古拉、特罗伊茨克、保罗维茨、沃多夫兹沃德等塔楼,1937年,在塔楼上装置五角红宝石星。 克里姆林宫大礼堂
Ⅸ 欧洲东部和俄罗斯地理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1、纬度:50°N--70°N,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经度:30°E--180°,地跨东西半球。
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俄罗斯属于欧洲东部。
亚洲部分:乌拉尔山脉以东的俄罗斯属于亚洲。
2、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春秋季节甚短。
3、俄罗斯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西部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4、河流和湖泊
①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全长3685千米。(俄罗斯的母亲河)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
②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③贝加尔湖(世界上淡水容量最多和最深的淡水湖)。
5、工农业
农业: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
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以莫斯科、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为中心的工业区、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
6、资源
资源丰富:煤(库兹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天然气、铁(库尔斯克)、锰、铜、铅、锌等。
7、主要城市
首都和城市:莫斯科,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
8、人口分布
全国人口的五分之四分布在欧洲部分。
Ⅹ 关于介绍俄罗斯人文,地理,等等的书
本书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合作出版的“国家地理科学探索丛书”的
世界人文地理系列之一的“欧洲与俄罗斯”,用英文介绍了欧洲与俄罗斯这两块地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