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公式
Ⅰ 求分析化学 酸碱滴定 双指示剂法 计算公式
当V1>V2 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碱
当V1<V2 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碱
1)
3) 4)用的是硫酸,是二元酸,所以,
按上式计算时,将浓度C(HCl)换成C(H2SO4),并在其前面乘系数“2”
Ⅱ 分析化学计算公式中PM代表什么 分析化学中PKa,PM,PMep,
负对数. Ka表示电离常数的话,你最好把p小写
pX为滴定过程中发生变化的与浓度相关的参数,如pH或pM
pMep是化学计量点,在滴定分析中表示滴定终点.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落在pMep以内
Ⅲ 大学分析化学的公式,有没有人有什么比较方便的记忆方法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我也是过来人,感觉没有啥好记的方法。最好自己能推导下,也不难。常用的这些酸碱滴定的公式源头都是质子平衡,结合离子分布系数,多级电离平衡方程。不必害怕麻烦,毕竟一劳永逸呢! 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祝你学习进步!!!(小暗雅敬)
Ⅳ 分析化学这个公式怎么来的
根据等无质量反应规则进行计算,达到化学计量点时,被测物质的量(摩尔数或毫摩尔数)等于消耗标准溶液物质的量(摩尔数或毫摩尔数)。
Ⅳ 分析化学pka怎么算
pka计算公式:
(5)分析化学公式扩展阅读
作为一个平衡常数,酸度系数Ka是以反应物与化合物,更准确的应是质子化状态(AH)与脱质子化状态(A)的自由能差ΔG°来计算。
分子的相互作用偏向脱质子化状态时会提升Ka值(因[A]与[AH]的比增加),或是降低pKa值。相反的,分子作用偏向质子化状态时,Ka值会下降,或提升pKa值。
举例假设AH在质子化状态下释放一个氢键给原子X,这个氢键在脱质子化状态下是欠缺的。因质子化状态有着氢键的优势,pKa值随之而上升(Ka下降)。
Ⅵ 分析化学:PH=PKa+log(未解离浓度/解离浓度)这个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这是针对弱酸的电离的PH计算公式,以一元弱酸HAc为例:HAc⇌H+
+
Ac-
设其电离常数为Ka,电离度为α,c为起始浓度(即为未电离时浓度)
所以达到电离平衡时,[H+]=[Ac-]=cα,[HAc]=c(1-α)
故Ka=[H+][Ac-]/[HAc]=cα²/(1-α)
由于α很小,可作近似计算1-α=1
所以有Ka=cα²,则[H+]=[Ac-]=cα=Ka/α
PH=-lg[H+]=-lg(Ka/α)=-(lgKa-lgα)=lgα-lgKa=lgα+pKa=pKa+lg(已电离浓度/未电离时的浓度)
Ⅶ 分析化学中滴定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啊
滴定度T
B/A
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
单位是g/ml或mg/ml
T
B/A=mA/VB
(B指标液,A指被测物)
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之间的换算
B的浓度=b/a乘以T再乘以1000再除以A的摩尔质量(a,b是反应方程式的那个系数)
Ⅷ 分析化学里面的,我想知道这个S是怎么求出来的,麻烦了
S表示标准偏差,计算公式为:S=二次根下(d1^2 + d2^2 + .... +dn^2)/(n-1)
注:d表示单次测定值的绝对偏差,即:(测定值)-(平均值)。n要求小于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