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海南
A. 海南的历史
民国时期
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设琼崖道于琼山府城,置道尹治理全岛。
中华民国初期,海南岛的建置仍袭清制,置琼崖道,共辖13县:琼山、澄迈、定安、文昌、琼东(即清代会同)、乐会、儋县(1912年儋州改县)、临高、万宁(1914年万州改万宁县)、昌江(因与浙江省昌化县同名,1914年改名昌江)、陵水、感恩、崖县(1920年崖州改称崖县)。
民国元年(1912年),海口所改称镇。民国十五年脱离琼山县建市。
1931年2月13日,撤销海口市,复归琼山县。
民国十年废道制。民国二十一年,曾拟划为特别行政区,但未实行。当时行政区称为琼崖,直隶于广东省。
民国二十一年八月改“抚黎局“为“抚黎专员公署“,加强对黎族地区的统治。民国二十四年广东省政府把黎、苗族居住的五指山区划分为白沙、保亭、乐东3县,推行乡保甲里制。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琼崖绥靖委员会公署于海口。
1935年,广东省分设9个行政督察区,海南为第九区,专署设海口。1946年,琼崖办事处和第九区公署设于海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海南特别行政区成立,隶属行政院,海南特区行政长官公署、海南建省筹备委员会设在海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海南的建置为行政区,1951年设行政公署,驻琼山。在岛的南半部地区建立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驻保亭县冲山镇(今五指山市冲山镇)。全省共设珠江、东江、西江、粤中、南路、兴梅、潮汕、琼崖等8专区和北江临时行政委员。
1950年5月海南岛宣告解放,成立海南军政委员会,实行军事性管制。 次年4月,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1955年3月,改称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海南行政公署停止行使职权。1968年4月成立海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领导,1976年10月改称海南行政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广东省直辖广州、海口、汕头、湛江、茂名、佛山、江门、深圳、珠海、韶关等10市,分设韶关、惠阳、梅县、汕头、佛山、湛江、肇庆等7地区和海南行政区及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共辖14市、92县、3自治县。1980年1月,改称海南行政区公署。1984年10月撤销海南行政区公署,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1981年,海南行政区管辖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并直辖琼山、文昌、临高、澄迈、琼海、屯昌、儋县、万宁、定安9县1市,设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
1987年撤销海南行政区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88年4月,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成立。
B. 海南历史上的名人有
海南省人文历史
丘 浚(公元 1421年~公元 1495 年) 海南琼山人。中叶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经济学家,著有《大学衍义补》等著作。他为官40年,历任编修、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 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 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是一位从边陲海南岛到京城的布衣卿相,史称海南四大才子之一。其主要成果在经济理论方面,他提出的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比英国古典经济学派创始人威廉·配第17世纪60年代提出的“劳动价值论”还要早170多年,被现代经济理论界称为“15世纪卓越的经济思想家”。
海瑞(公元 1514 年~公元 1587 年) 海南琼山人。明朝名臣、政治家。曾任浙江省淳安县(今属杭州,故时为严州)知县、云南司主事、兵部武库司主事、右佥都御史、应天巡抚等职,后辞官闲居。他一生刚正不阿,被人产称为“南包公”、“海青天”,史称海南四大才子之一。
邢宥(公元1416~公元1418年) 海南文昌人。明代的政治家、学者。为官20余年,历任四川站定临察御史、浙江台州知府、浙江布政司左参政、右佥都御史、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著有《湄丘集》。他与丘浚、海瑞齐名,合称海南“一鼎三足”。
钟芳(公元 1476 年~公元 1544 年) 海南三亚人。明代著名的学者、政治家,是一位在明代当过文官、武官、法官、学官和财官的著名人物。他“上继文庄(丘浚),下启忠介(海瑞)”,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著有《春秋集要》、《学易疑义》等著作,被人尊称为“岭海巨儒”。
唐胃(公元1474年公元~1359年) 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历任户部山西司主事和河南司主事、员外郎、广西提学佥事、云南按察司副使、云南右参政、云南右布政使、广西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南京户部右侍郎等职,后调任北京户部右侍郎,又转为右侍郎。著有《琼台志》等。
宋庆龄(1893年~1981年) 海南文昌人。孙中山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邓小平在宋庆龄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说:“她跟随历史的脚步不断前进,从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被誉为“20世纪伟大的女性”。
李向群(1978年~1998年) 海南琼山人。1996年12月入伍,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一班战士。1998年8月5日,他随部队赴湖北省荆州抗洪抢险,14日在抗洪抢险一线光荣中入中国共产党。在公安县南平镇堤段的抗洪保卫战中,他带病坚持抢险,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终因劳累过度,抢救无效,于1998年8月22日壮烈牺牲,年仅20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 泽 民签署命令,授予李向群“新时期英雄战士”荣誉称号,并亲笔题词:“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李向群式的英雄战士”。
C. 红军在海南的历史
中华民国时期,海南行政区称为琼崖,直隶于广东省。
1927 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和琼崖军事委员会于先后在文昌、琼山等县组建琼崖讨逆革命军。9月至10月,琼崖特委领导举行武装起义。11月,琼崖讨逆革命军改编为琼崖工农革命军。1928年2月,琼崖工农革命军改称琼崖工农红军。当年底,琼崖工农红军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下受到严重挫折,余部转移到定安县母瑞山。1929年冬,成立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团,次年扩编为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9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1独立师(后称第2独立师)。1932年7月,第2独立师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下遭受严重损失,余部在特委书记冯白驹等领导下坚持斗争,后组建琼崖工农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琼崖特委与琼崖国民党当局达成协议,于1938年12月将琼崖工农红军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冯白驹任队长。1939年2月,日军侵入海南岛,独立队积极组织游击作战。3月,扩编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独立队总队,即广东省人民抗日纵队琼崖独立总队。
详细资料:
<<琼崖纵队>>:http://ke..com/view/263406.htm#3
<<23年不倒的琼崖纵队与冯白驹>>: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5/2721/63/76/8_1.html
<<冯白驹>>:http://ke..com/view/55567.htm
D. 海南岛的历史
在地质时期,海南岛原与华夏大陆相联,大约在人类出现的第四纪,由于地壳断裂才与大陆分离,其间形成15~30公里宽的琼州海峡,此岛孤悬南中国海域中,因而得名“海南岛”。
1.唐虞至南北朝
唐虞时代,海南岛为南交之地,夏、商、周三代,为扬越之南裔。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统一岭南广大地区,在南方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并将中原几十万人迁徙其地。其时,海南岛为象郡之外徼。秦汉之交,中原战乱,秦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南越国势力遍及海南岛。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师平定南越之乱。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儋耳郡。
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春又罢珠崖郡,下诏放弃珠崖郡,设置朱卢县,隶属交州合浦郡。
在西汉时期,从汉武帝元封元年置郡设县,至汉元帝初元三年罢弃,前后历时65年,海南岛是在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的。
东汉建武十九年癸卯(公元43),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往来南海,抚定珠崖,复置珠崖县,属合浦郡,而省朱卢县。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公元67)又复置儋耳县,珠崖、儋耳2县均隶属于合浦郡,督于交州。加强了东汉王朝与黎族先民的联系。
三国时期,吴赤乌年间(238~251)在雷州半岛设立珠崖郡(治今广东徐闻),领徐闻、朱卢、珠官3县,属高州管辖,对海南岛实行“遥领”。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省珠崖郡,并入合浦郡。朱卢改为玳瑁。合浦郡领合浦、南平、荡昌、徐闻、玳瑁、珠官6县。属交州。不久废珠官县。
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复立珠崖郡,治徐闻,不久又废。以珠官、朱卢属越州。
梁朝武帝大同(535~546)中,在废儋耳郡的地方设置崖州,统于广州。时儋耳归附俚僚首领冼夫人的有一千多峒,冼夫人请命于朝,故置崖州。《北史》和《隋书》均载“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峒”,是为“海南”一词的最早记载。崖州设置,此事意义重大。从汉元帝罢撤珠崖郡之后,历代州郡治所均设在大陆,对海南地区只是“遥领”而已。至南朝梁时,始在海南本土设置崖州,有效地管辖海南岛全境。
西汉至南北朝,大概经历了始置、罢弃、遥领、重建的过程。西汉王朝在海南开郡设县,虽经残暴手段实现,但从历史上看,这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由于此后治理政策失误和中原多乱,海南长期处于自治的状态。南朝梁时,在废儋耳郡归附俚人首领冼夫人达千余峒的基础上重建崖州,这对后来历代中央王朝有效统治海南有着重要的意义。
4.明清时期
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1368)三月,明军挥师南征,至六月,元朝海南海北道和海南分府元帅归降。同年十月,海南岛改乾宁安抚司为琼州府,并改吉阳军为崖州,南宁军为儋州,万安军为万州,3州隶于琼州府,仍属广西。不久又将南建州改为定安县。洪武二年六月,海南州府改隶于广东省。从此,海南岛归广东省管辖。
洪武九年,海南岛属广东布政使司海南道。当时领县情况是:
琼州府领琼山、澄迈、临高、定安、文昌、乐会、会同7县;儋州领宜伦、昌化2县;万州领万宁、陵水2县;崖州领宁远、感恩2县。海南岛1府3州13县。
正统四年(1439)六月,儋州附郭(州治所在地)宜伦县并入儋州,崖州附郭宁远县并入崖州,万州附郭万宁县并入万州,也就是说,州治所在地的县,归并入州,其地由州直接治理,以免机构重叠。琼州府领3州10县,并成了明代的定制。
明代南海诸岛改归崖州管辖。
明代还把“归附”的黎族编入图、都、乡等基层组织,隶于州县,和汉人一样纳粮当差。
清代,于海南设置琼崖道。下属:
琼州府(治今琼山市府城镇),领1州8县:琼山(治今府城镇)、澄迈(治今澄迈县东北)、定安(治今定安县)、文昌(治今文昌市)、会同(治今琼海市东北)、乐会(治今琼海市东南)、临高(治今临高县)、儋州(治今儋州市西北)。
崖州直隶州(治今三亚市西北),崖州归隶琼州府,光绪三十一年(1905)升为直隶州。领4县:感恩(治今东方市南)、昌化(治今昌江黎族自治县西)、陵水(治今陵水黎族自治县)、万州(治今万宁市)。万州光绪三十一年降州为县。
清代在海南设府,辖3州10县,故史称“十三州县”。清末改设一府,1直隶州,1州,11县。
5.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初期,海南岛的建置仍袭清制,置琼崖道,共辖13县:琼山、澄迈、定安、文昌、琼东(即清代会同)、乐会、儋县(1912年儋州改县)、临高、万宁(1914年万州改万宁县)、昌江(因与浙江省昌化县同名,1914年改名昌江)、陵水、感恩、崖县(1920年崖州改称崖县)。
民国元年(1912),海口所改称镇。民国十五年脱离琼山县建市。
1931年2月13日,撤销海口市,复归琼山县。
民国十年废道制。民国二十一年,曾拟划为特别行政区,但未实行。当时行政区称为琼崖,直隶于广东省。
民国二十一年八月改“抚黎局”为“抚黎专员公署”,加强对黎族地区的统治。民国二十四年国民党广东省政府把黎、苗族居住的五指山区划分为白沙、保亭、乐东3县,推行乡保甲里制。
据许崇灏《琼崖志略》记载,当时白沙县是析原儋县属的雅叉、白沙、元门、龙头、炳邦峒;昌化县属的霸王、乌烈、大坡、保平、冯虚峒;感恩县属的吴什峒;陵水县属的南流、十万峒;定安县属的新市、营根铺、加钗、小水峒和思河图;崖县属的红毛上、下峒和道裁、红茂村;琼山县属的加泉、林湾峒等边沿山区合并而成。
保亭县是析原崖县属的首弓、三弓、不打、六罗、抱龙、同甲、水滃峒;陵水县属的保亭、五弓、六弓、七弓、乌牙峒和岭门、白石图;万宁县属的税司、南桥、西峒、北峒;乐会县属的竹根、太平、加曹峒和合水图;定安县属的船埠、南引、加冬图和母瑞山等边沿山区合并而成。
乐东县(当时又叫乐安县)是析原昌化县属的七差;感恩县属的东方、马隆、鸡叨、峨差、峨逆、抱由、甲中、峨沟;崖县属的乐安、多涧、抱善、抱江、龙鼻、潭寨、多港、头塘、万冲、番阳峒等山区合并而成。
6.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海南岛的建置为行政区,1951年设行政公署,驻琼山。在岛的南半部地区建立了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驻保亭县冲山镇(今五指山市冲山镇)。
1950年5月海南岛宣告解放,成立海南军政委员会,实行军事管制。 次年4月,成立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1955年3月,改称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海南行政公署停止行使职权。1968年4月成立海南地区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领导,1976年10月改称海南行政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月,改称海南行政区公署。1984年10月撤销海南行政区公署,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海南行政区管辖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并直辖北部的琼山、文昌、临高、澄迈、琼海、屯昌、儋县、万宁、定安9县1市,设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办事处。
1987年撤销海南行政区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88年海南建省。海南省实行省直接管辖市县的体制。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建置沿革情况:
1948年6月五指山地区解放,1949年3月成立“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 下辖白沙、保亭、乐东3县,行政委员会驻白沙县毛贵(今五指山市毛阳镇)。1950年迁驻加钗,同年八月迁驻番阳,直辖白沙、保亭、乐东、琼中4县,属琼崖人民政府领导。1951年1月撤销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
1952年7月1日成立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专署级),区人民政府驻乐东县抱由镇,行政区划包括乐东、白沙、保亭、琼中、东方等5县,共16个区、132个乡。1953年自治区首府驻地由抱由镇迁驻保亭县。1954年,将原属海南行政区的崖县、陵水两县划归自治区管辖,范围扩大到7个县,32个区,459个乡。1955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改称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58年9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7县共成立56个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同年12月自治州人民政府迁至海口同海南行署合署办公。又将州内原284个乡(镇)并为107个大乡(镇),并在此基础上合并大县,将原州辖7个县并为4个,由昌感、东方和白沙的一部分合并为东方大县,保亭、陵水、崖县及万宁的兴隆农场合并为榆林县,琼中县及白沙的部分地区合并为琼中县,乐东县和崖县、东方、昌感等县的部分合并为乐东大县。1959年至1961年又先后恢复原7县建置,并从东方大县分出一部分地区成立昌江县。1961年11月恢复自治州行政机构,州政府搬回通什镇。
1984年崖县撤县建三亚市,1987年设立通什市。自治州管辖七个县两个市。
1987年12月,因建省办经济特区的需要,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在自治州内建立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东方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通什市为县级市,两市继续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待遇。
E. 海南历史的由来是什么
海南省,简称琼,省会海口,位于我国的最南端,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北边以琼州海峡和广东省划界,西边隔北部湾和广西、越南相对,东边隔南海与台湾对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与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省陆地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35%,其中海南岛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末,海南省常住人口944.72万人。
在西汉时期,从汉武帝元封元年置郡设县,至汉元帝初元三年罢弃,前后历时65年,海南岛是在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的。
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往来南海,抚定珠崖,复置珠崖县,属合浦郡,后又复置儋耳县,珠崖、儋耳2县均隶属于合浦郡,督于交州。
三国时期,吴国在雷州半岛设立珠崖郡,领徐闻、朱卢、珠官3县,属高州管辖,对海南岛实行遥领。
西晋时期,省珠崖郡,并入合浦郡,属交州。
南朝宋时期,复立珠崖郡,治徐闻,不久又废,以珠官、朱卢属越州。南朝梁时期,在废儋耳郡的地方设置崖州,统于广州。
隋朝时期,海南岛共设珠崖郡、临振郡两郡,属扬州。
唐朝时期,改郡为州,设崖州、儋州、振州、万安州、琼州等5个州共22个县,统属岭南道管辖,海南简称琼就是来源于唐代的琼州,后属南汉。
宋朝时期,设一州和三个军,琼州领五县,南宁军领3县,万安军领2县,吉阳军领3镇。
元朝时期,在海南岛设置琼州路安抚司,隶属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后来隶属海北海南道、广西行中书省。
明朝时期,海南设琼州府,领崖州、儋州、万州,归广东布政使司管辖。
清朝时期,于海南设置琼崖道,由琼州府、崖州直隶州组成。
中华民国时期,海南岛的建置仍袭清制,置琼崖道,直隶于广东省。
1950年5月,海南岛宣告解放,海南特区并入广东省。
1988年4月13日,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
截至2019年末,海南省共辖4个地级市,分别是海口市、三亚市、三沙市、儋州市;15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包括5个县级市,分别是五指山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东方市,还有4个县、6个自治县。
F. 海南历史名人
第一个登进士的人是宋代儋州昌化人
符确
第一个中举人的是宋代琼山县的版
姜唐佐
琼山府城出了丘峻、海瑞权、郑廷鹄
琼山车厢出了唐舟、唐亮、唐娟、唐胄、唐穆
定安南村出了莫魁文、莫陶、莫绍德
儋州徐浦村出了黄河汪清、黄海清、黄河照
G. 海南岛以前叫什么《历史》
海南岛以前叫【珠崖、儋耳、琼台】
历史上海南岛有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
据文献资料介绍:
“珠崖”源于“郡在大海崖岸之边,出珍珠”,故名“珠崖”;
“儋耳”源于海南岛古部落的绣面习俗(在脸面上刻上花纹,涂以颜色,耳朵上戴有装饰用的耳环而下垂),因而得名;
“琼台”源于“境内白石有琼山,土石皆白而润”,宋神宗熙宁年间琼州置琼管安抚都监台,遂称为琼台。
H. 海南古代历史名人
丘 浚
(公元 1421年~公元 1495 年) 海南琼山人。中叶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经济学家,著有《大学衍义补》等著作。 海 瑞
(公元 1514 年~公元 1587 年) 海南琼山人。明代名臣、政治家。曾任浙江淳安县知县、云南司主事、兵部武库司主事、右佥都御史、应天巡抚等职,后辞官闲居。他一生刚直不阿,被人产称为“南包公”、“海青天”,史称海南四大才子之一。
邢 宥
(公元1416~公元1418年) 海南文昌人。明代的政治家、学者。为官20余年,历任四川站定临察御史、浙江台州知府、浙江布政司左参政、右佥都御史、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著有《湄丘集》。他与丘浚、海瑞齐名,合称海南“一鼎三足”。
钟 芳
(公元 1476 年~公元 1544 年) 海南三亚人。明代著名的学者、政治家,是一位在明代当过文官、武官、法官、学官和财官的著名人物。他“上继文庄(丘浚),下启忠介(海瑞)”,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著有《春秋集要》、《学易疑义》等著作,被人尊称为“岭海巨儒”。
唐 胃
(公元1474年公元~1359年) 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历任户部山西司主事和河南司主事、员外郎、广西提学佥事、云南按察司副使、云南右参政、云南右布政使、广西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南京户部右侍郎等职,后调任北京户部右侍郎,又转为右侍郎。著有《琼台志》等。
张云逸
(1892年~1974年) 海南文昌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事家,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万里长征,与邓小平一起指挥百色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八大中央委员、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
周士第
(1900年~1979年) 海南琼海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先后为中国共产党的七大、八大代表,第一、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部顾问。
冯 平
(1899年~1928年) 海南文昌人。历任琼崖高级农民军事政治训练所所长、琼崖工农红军总司令兼西路总指挥等职。29岁时在澄迈县金江镇被害。
冯白驹
(1903年~1973年) 海南琼山人。海南革命领导人代表、革命家,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历任琼崖抗日独立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始终是琼崖党组织、军队和海南革命的主要领导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海南区委书记、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海南行政区公署主任、广东省副省长、浙江省副省长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周恩来赞誉“冯白驹同志是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邓小平为他的雕像题写“冯白驹将军”五个大字。
庄 田
(1906年~1992年) 海南万宁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过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后任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副司令员,与冯白句司令员一道,领导琼崖人民的抗日斗争,后任桂滇黔边给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广东省副省长等职。
马白山
(1907年~1992年) 海南澄迈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被授予少将军衔。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游击队独立纵队参谋长、支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参谋长、总队长、副司令员兼总队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
吴克之
(1911年~1985年) 海南琼山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琼崖游击队独立纵队参谋长、支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参谋长、总队长、副司令员兼总队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
王国兴
(1894年~1975年) 海南琼中人。海南黎族人民领袖。1943年8月12日领导黎、苗族同胞举行了震憾海南岛内外的白沙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第一任主席和自治州第一任州
刘秋菊
(1899年~1949年) 海南琼山人。琼崖女豪杰。先后担任过中共琼崖特委委员,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委员、特委妇委书记等职务。
陈理文
(1928年~1986年) 黎族,海南保亭人。全国特级战斗英雄。在他参加的大大小小100多次战斗中,先后负伤4次,立大功4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被授予“海南特等功臣”、“全国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李向群
(1978年~1998年) 海南琼山人。1996年12月入伍,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一班战士。1998年8月5日,他随部队赴湖北荆州抗洪抢险,14日在抗洪抢险一线光荣中入中国共产党。在公安县南平镇堤段的抗洪保卫战中,他带病坚持抢险,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终因劳累过度,抢救无效,于1998年8月22日壮烈牺牲,年仅20岁。
此外还有宋子文(总理级)、郑介民(国防副部长级)还有独脚将军陈策
I. 海南在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名称
秦代:越郡外境
西汉:海南岛设置珠崖郡(治今琼山)、儋耳郡(治今儋州)
东汉:抚定珠崖,复置珠崖县,属合浦郡,而省朱卢县。
南北朝:崖州
隋朝:珠崖郡
唐代:设崖州、儋州、振州、万安州、琼州等5个州共22个县,统属岭南道管辖。海南简称“琼”系来源于唐代的琼州。
天宝元年(724年):昌化郡
乾元元年(758年):儋州
民国元年(1912年):海口镇
民国十五年(1926年):海口市
民国二十年(1931年)2月13日:琼山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海南特别行政区
1950年后: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88年4月13日: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
(9)历史海南扩展阅读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37′—111°03′,北纬18°10′—20°10′之间,岛屿轮廓形似一个椭圆形的大雪梨,长轴作东北至西南向,长约290公里;西北至东南宽约180公里。
海南省的管辖范围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海南省全省陆地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本岛面积3.39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