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微生物实验

微生物实验

发布时间: 2020-11-19 09:19:15

1. 微生物实验平板制作方法

(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2)常用消毒方法:煮沸消毒法、紫外线照射、巴氏消毒法和化学药剂消毒。
(3)常用灭菌方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法。
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和消毒方法依次: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化学消毒、紫外线灭菌、巴氏消毒法。
(4)平板培养基的制备:计算、称量、融化、灭菌、倒平板。
(5)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
倒平板的方法:右手持盛培养基的试管或三角瓶置火焰旁边,用左手将试管塞或瓶塞轻轻地拨出,试管或瓶口保持对着火焰;然后用右手手掌边缘或小指与无名指夹住管(瓶)塞(也可将试管塞或瓶塞放在左手边缘或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夹住。如果试管内或三角瓶内的培养基一次用完,管塞或瓶塞则不必夹在手中)。左手拿培养皿并将皿盖在火焰附近打开一缝,迅速例入培养基约15mL,加盖后轻轻摇动培养皿,使培养基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底部,然后平置于桌面上,待凝后即为平板。
平板划线操作:
①挑取他含菌样品:选用平整、圆滑的接种环,按无菌操作法挑取少量菌种。
②划A区:将平板倒置于煤气(酒精)灯旁,左手拿出皿底并尽量使平板垂直于桌面,有培养基一面向着煤气灯(这时皿盖朝上,仍留在煤气灯旁),右手拿接种环先在A区划3—4条连续的平行线(线条多少应依挑菌量的多少面定)。划完A区后应立即烧掉环上的残菌,以免因菌过多而影响后面各区的分离效果。在烧接种环时,左手持皿底并将其覆盖在皿盖上方(不要放入皿盖内),以防止杂菌的污染。

2. 做微生物实验的步骤

1、准备工作,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121-126度灭30分钟高压蒸汽式灭菌版),玻璃器皿的灭权菌(170度灭2小时干热灭菌,也可用湿热灭菌)若量大可加长灭菌时间。

3. 微生物实验室规则有哪些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管理制度
1.实验室应制定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据安全制度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本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进入无菌室换无菌衣、帽、鞋,戴好口罩,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实验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试剂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 严禁在冰箱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4.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有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菌种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和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
5.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实验室内不得带入私人物品,离开实验室前认真检查水电,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污染、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品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6.负责人严格执行本制度,出现问题立即报告,造成病原扩散等责任事故者,应视情节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实验室安全制度
1.进入实验室工作衣、帽、鞋必须穿戴整齐。
2.在进行高压、干燥、消毒等工作时,工作人员不得擅自离现场,认真观察温度、时间,蒸馏易挥发、易燃液体时,不准直接加热,应置水浴锅上进行,试验过程中如产生毒气时应在避毒柜内操作。
3.严禁用口直接吸取药品和菌液,按无菌操作进行,如发生菌液、病原体溅出容器外时,应立即用有效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安全处理后方可离开现场。
4.工作完毕,两手用清水肥皂洗净,必要时可用新洁尔灭、过氧乙酸泡手,然后用水冲洗,工作服应经常清洗,保持整洁,必要时高压消毒。
5.实验完毕,即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对染菌带毒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6.每日下班,尤其节假日前后认真检查水、电和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关好门窗,方可离去。
三、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
1.实验室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天上下班应进行清扫整理,桌柜等表面应每天用消毒液擦拭,保持无尘,杜绝污染。
2.实验室应井然有序,不得存放实验室外及个人物品、仪器等,实验室用品要摆放合理,并有固定位置。
3.随时保持实验室卫生,不得乱扔纸屑等杂物,测试用过的废弃物要倒在固定的箱筒内,并及时处理。
4.实验室应具有优良的采光条件和照明设备。
5.实验室工作台面应保持水平和无渗漏,墙壁和地面应当光滑和容易清洗。
6.实验室布局要合理,一般实验室应有准备间和无菌室,无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如安装空调设备及过滤设备,无菌室内空气测试应基本达到无菌。
7.严禁利用实验室作会议室及其他文娱活动和学习场所。

4. 微生物实验的无菌操作有何意义

微生物实验的无菌操作能够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组织或其它无菌范围生长和繁殖影响实验的进行。无菌操作是各种生物实验和生产实践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无菌操作的要求是:操作前将操作空间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杀灭;操作过程中保证操作空间与外界隔离,避免微生物的侵入。

(4)微生物实验扩展阅读:

无菌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应每天用紫外线消毒一次。

2、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3、执行无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手擦干,注意空气和环境清洁。

4、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进行无菌操作时,凡未经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触无菌物品或超过无菌区取物。

5、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灭菌容器内,不可暴露在空气中过久。无菌物与非无菌物应分别放置。无菌包一经打开即不能视为绝对无菌,应尽早使用。凡已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6、无菌包应按消毒日期顺序放置在固定的柜橱内,并保持清洁干燥,与非灭菌包分开放置,并经常检查无菌包或容器是否过期,其中用物是否适量。

7、无菌盐水及酒精、新洁尔灭棉球罐每周消毒一次,容器内敷料如干棉球、纱布块等,不可装得过满,以免取用时碰在容器外面被污染。

5. 微生物实验室如何做环境监测

这个还得看你的微生物实验室的用途。
假如是做微生物限度检测的微生物实验室,应该是按洁净度级别来要求的,主要需要监测沉降菌和悬浮粒子两个指标。沉降菌用平板,悬浮粒子有专门的检测仪。
如果是发酵企业的微生物实验室,则还需要监测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类,甚至还要看有没有噬菌体。

6. 做微生物实验的步骤

操作步骤
1.涂片将培养14—16小时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培养24小时的大肠杆菌分别作涂片(注意涂片切不可过于浓厚),干燥、固定。固定时通过火焰1—2次即可,不可过热,以载玻片不烫手为宜。
2.染色
(1)初染
加草酸铵结晶紫一滴,约一分钟,水洗。
(2)媒染
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覆盖约一分钟,水洗。
(3)脱色
将载玻片上面的水甩净,并衬以白背景,用95%酒精滴洗至流出酒精刚刚不出现紫色时为止,约20—30秒钟,立即用水冲净酒精。
(4)复染
用番红液染1—2分钟,水洗。
(5)镜检
干燥后,置油镜观察。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以分散开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为准,过于密集的细菌,常常呈假阳性。
(6)同法在一载玻片上以大肠杆菌与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制片,作革兰氏染色对比。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程度,如脱色过度,则阳性菌可被误染为阴性菌;而脱色不够时,阴性菌可被误染为阳性菌。此外,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如阳性菌培养时间过长,或已死亡及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都常呈阴性反应。

7. 微生物实验室有几部分组成

微生物实验室组成一般包括:准备室、微生物培养室、器械消毒及清洗室、纯水室、检测室、菌种室、储藏室等。微生物实验根据工作领域(食品、药品、医疗等)和性质(教学、生产、研究、检测等)的不同,实验室组成和规模有很大差别。

二、微生物实验室平面布局

微生物实验室应设置成独立的区域,与其他实验室分开,门口设有门禁,非相关人员不得进入,各室根据工作内容合理布局,既方便工作又不互相影响。入口处设置集中式更间,培养室根据培养条件和种类不同可设置多间(如霉菌培养室、细菌培养室、固体培养室、液体培养室等)。

(1)洁净实验室:自成一区,安排在实验室的靠边角落处,用密封门限制人员的进出,把有洁净要求的房间设置在人员干扰较少的地方,把辅助房间设置在外部。考虑微生物实验操作流程,方便人流与物流的份额里。为控制人员的出入(人流),只设有一个密封门进入微生物实验室主洁净区,操作人员进入走廊然后进入准备间,并从准备间分别经过一更、二更、缓冲进入操作区。物流则由传递窗实现。排风口装有高效过滤器,送风口装有高效过滤静压箱,室内送排风曹勇上送下排方式,室内排风单侧布置,不得有障碍。余压阀自动调节室内压力,保持正压洁净状态。

(2)洗涤室:洗涤室房间的尺寸根据日常工作量决定,一般不小于一个单间,洗涤室的位置靠近培养室,给排水设施完善,洗涤台面须耐热耐酸,室内配器皿柜,滴水架,干燥架,边台等,地面应有良好的排水坡度和地漏。

(3)准备室:设实验台、试剂柜等要绝缘、耐热、实验台要耐水耐腐蚀:设置上下水装置,涉及粉末,筛分等操作,需配置相应的设备。局部排风,设排风柜。

(4)培养室:主要配置各种培养箱、摇床,要求温度较恒定,有足够的 电力供应。

三、实验室设计与装修

(1)必须为实验室安全运行、清洁和维护提供足够的空间。

(2)实验室墙壁、天花板和地板应当光滑、易清洁、防渗漏并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板应当防滑。

(3)实验台面应是防水的,并可耐消毒剂、酸、碱、有机溶剂和中等热度的作用。

(4)应保证实验室内所有活动的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闪光。

(5)实验室器具应当坚固耐用,在实验台、柜和其他设备之间及其下面要保证有足够的空间以便进行清洁。

(6)应当有足够的储存空间来摆放随时使用的物品,在实验室的工作区外还应当提供另外的可长期使用的储存间。

(7)应当为安全操作以及储存镕剂、压缩气体和液化气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设施。

(8)实验室的门应有可视窗,并达到适当的防火等级,最好能自动关闭

(9)安全系统应当包括消防、应急供电、应急淋浴以及洗眼设施。

(10)有可靠和充足的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以保证人员安全离开实验室。

(11)设备的设计、建造与安装应便于操作、易于维护、清洁、清除污染和进行质量检验。应尽量避免使用玻璃以及其他易碎的物品。

8. 微生物实验中,什么是唯一碳源试验请举些例子,或给些参考文献。谢谢

碳源是微生物生长一类营养物,是含碳化合物。常用的碳源有糖类、油脂、有机酸及有机酸酯和小分子醇等,如葡萄糖、甘油等都可以作为碳源,不同的微生物可利用不同的碳禒珐操貉鬲股叉瘫常凯源。碳源在制作微生物培养基或细胞培养基时有重要的作用,为微生物或细胞的正常生长,分裂提供物质基础。

9. 微生物实验影响

微生物实验影响
1.样品的接收和预处理。样品送达实验室时,应检查样品标记是否与样品相符,样品包装状况是否正常。送检的样品,一般需保持在0~4℃的环境中,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室在收到样品后,必须及时进行检验,以防止病原菌死亡或细菌数量增加。
2.仪器设备。微生物实验室的主要仪器及设备包括:无菌室、显微镜、菌落计数器、高压灭菌器、干热灭菌器、离心机、蒸馏设备、培养箱、厌氧箱、水浴箱、冰箱、超净工作台、酶标仪、洗板机、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等。要求所有的仪器和设备均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方法和有关规定正确使用,操作人员应了解仪器工作原理并遵守操作规则。
3.检验培养基和试剂。⑴培养基必须由专业厂家生产,产品质量必须符合有关的质量标准,保存也应符合要求,防止潮解、结块等,使用时尽量缩短开盖时间,放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保存。对于易受潮的品种启用后宜放入干燥器中保存。培养基的配制应严格按照国标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并做好原始记录。⑵检验试剂及药品须在分析纯级以上。在利用药品、试剂配制标准溶液、染色液、缓冲液及其他试剂时应注意:按要求选取溶剂,用带塞的试剂瓶盛装,易分解的试剂宜用棕色瓶,挥发性的试剂瓶口应予密封。实验室内保存的试剂应定期进行清点,陈旧或损坏的试剂及时弃去,注意保存试剂的使用有效期以及最佳保存方式。
4.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应执行上岗前培训,并主动学习新技术,掌握国家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

10. 微生物实验考试重点

注意比较有特点的细菌,可以根据同一菌属里细菌比较记忆
致病性

热点内容
英语基础1 发布:2025-05-11 01:46:36 浏览:45
燕赵教育 发布:2025-05-11 01:34:11 浏览:24
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发布:2025-05-11 00:17:53 浏览:419
上海高中化学知识点 发布:2025-05-10 23:57:31 浏览:826
教师的福利待遇 发布:2025-05-10 23:09:53 浏览:485
陆房中学 发布:2025-05-10 22:10:05 浏览:982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发布:2025-05-10 21:23:02 浏览:29
水晶钵教学 发布:2025-05-10 20:40:56 浏览:433
教师长工资 发布:2025-05-10 18:56:59 浏览:826
老师涂指甲违规吗 发布:2025-05-10 18:35:17 浏览: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