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历史模拟题

历史模拟题

发布时间: 2025-07-03 03:41:26

❶ 初中历史模拟试卷试题以及答案

努力的苦读,就为这一刻啰!把你的实力全部发挥,所有关爱着你的人,都会为你祝福祈祷,相信你会考出满意的成绩,榜上有名喔!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中历史模拟试卷试题以及答案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卷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依次填在下面答题栏内)

1.促成中华文明内聚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下列属于孔子思想的是

①仁 ②为政以德③兼爱 ④无为而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军机处

3.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认识,错误的是

A、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政治.经济. 文化 的联系

B、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C、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D、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一条通道

4.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在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最先发挥作用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D、印刷术

5.有西方学者 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古代中国为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提供重要条件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6.“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A、禁止对外贸易B、实行闭关锁国C、加强思想控制D、鼓励商业发展

7.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五四运动

8.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的是

A. 厦门 B、福州C、广州D、南京

9.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C、洋务运动D、五四运动

10.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

11.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2.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下列长征途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排列正确的是

①遵义会议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会宁会师 ⑥爬雪山,过草地 ⑦四渡赤水

A、①⑦②⑥④⑤③ B、①②④⑦⑥③⑤ C、①⑦②④⑥③⑤ D、①②④⑥⑦③⑤

13.1937年7月8日,中共通电全国,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此前一天的夜晚,北平爆发

A、百日维新B. 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

14.“1948年,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这句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渡江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辽沈战役

15.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 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二.列举题(共5分)

16.根据下面提示写出相关内容。(2分)

(1)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而推行的制度是

(2)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17.列举清朝前期加强西藏地区管辖所采取的 措施 。(3分)

三.识图读图题(共10分)

18.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

请回答:

(1)图1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在这个历史事件中颁布了什么重要法律文件?该文件的发表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谁被当选为第一任总统?(4分)

(2)图2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林肯在这场战争中颁布了哪一扭转战局的法律文件?写出其中一部法律文件的主要内容?(4分)

(3)图3是美国历史上一位勇于创新.解决经济危机的总统罗斯福,请问他解决危机采取了什么措施?请概括该措施有什么特点?该措施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什么作用?(3分)

四.材料解析题(共10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德军向法国不断发起猛烈进攻,一排排重型炮弹落在法国阵地上,顿时硝烟弥漫.气浪冲天。德军炮火摧毁了战壕,烧光了森林,消平了山头。。。。。。此战役造成双方共70多万人的伤亡。法军毫不退缩,顽强抵抗。法军逐渐扭转了战局,收复了大部分失地。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爱好 和平的人们痛定思痛,希望从这场人类文明的浩劫中汲取 经验 教训,从而避免悲剧重演,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材料三 历史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美国和苏联曾经一度成为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世界上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大阵营。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该战役被称为什么?发生在哪一年?(3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标志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什么?二战期间盟军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其中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会议?(2分)

(3)材料三叙述的美国和苏联同仇敌忾成为盟者的标志是什么? 他们变成势均力敌的仇者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3分)

五. 读史有感(共10分)

20. 2012年11月至今,-先后五次阐述了“中国梦”战略。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回顾历史,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2分)

(2)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时代终于结束。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中国成功收回哪两个地区的主权?(3分)

(3)中国共产党 总结 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个新时期是从哪次会议开始的?这次会议形成以谁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为什么被认为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4分)

(4)从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的史实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和结论?(1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BDDB 6-10 BBAAB 11-15 BCDDA

二、列举题

16、(1)郡县制(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7、(1)确立册封-和班禅制度(2)设置驻藏大臣(3)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三、识图题

18、(1)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诞生了;华盛顿

(2)美国内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 元旦 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二选其一)

(3)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四、材料分析题

(1)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1916年

(2)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雅尔塔会议

(3)《联合国家宣言》;杜鲁门主义;霸权主义

五、读史有感

(1)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98年

(2)新中国成立;香港、澳门

(3)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

(4)中国共产党是不断创新的政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有理即可)


初中历史模拟试卷试题相关 文章 :

★ 2020中考历史模拟试卷试题附带参考答案

★ 初中7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

★ 中考历史复习

★ 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东北三省

❷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 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时间一刻千金,千万别浪费。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武帝时,把其作为思想统治工具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下列发明是西汉时期的有

①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②新型播种工具耧车③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都不是

3.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相同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

B.促进了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C.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 文化 交流

D.为欧洲同我国进行直接友好交往创造了条件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出《陈涉世家》,出自哪一部史书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5.下列科技发明中,属于东汉蔡伦的是

A.发明地动仪 B.改进造纸术

C.发明麻沸散 D.发明活字印刷术

6.下列不属于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的是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

7.东汉末年,孙权、刘备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是

A.诸葛亮的计谋 B.周瑜的水军

C.孙、刘的联盟 D.地理上的优势

8.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未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尖锐

9.有关内迁的各少数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有

A.东汉、魏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加速了民族融合

B.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历史上称为“五胡”

C.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互相影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D.西晋向内迁的少数民族征收重税,激化了民族矛盾

10.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这反映了

A.中国瓷器在世界的地位 B.秦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C.隋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D.中国四大发明在世界的地位

二、能力培养(共4分)

11.下面是历史 谜语 四则,请你猜一猜。

(1)汉朝天下(打一历史人物) 答案:

(2)周郎坐看烧赤壁(打一 成语 ) 答案:

(3)按图索骥(打一历史人物) 答案:

(4)谢安复职(打一成语) 答案:

三、牛刀小试(共14分)

12.(2分)请写出中国古代两位被尊称为“圣”的文化名人及其所处朝代。

13.(5分)请你按先后顺序写出我国汉字字体的发展变化。

14.(7分)请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方面的成就。

四、一试身手(共32分)

史海拾贝:

15.(5分)请你答出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 成语 典故 。(至少五个)

读读想想:

16.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

请回答:

(1)(1分)材料中提到凯撒穿着丝袍出现在罗马剧场,此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

(2)(3分)当时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运到欧洲的?你能把这条通道运转路线说出来吗?

(3)(2分)当时中国称欧洲的罗马为什么?欧洲的罗马把中国称为什么?

17.“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早已有病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军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曹操舰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败。”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1分)此材料记载的是一件什么历史大事?发生在哪一年?有什么军事意义?此事的发生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3分)请简要分析此事发生的背景,并分析曹操失利的原因。

(3)(3分)隆冬时节,何来东南风?你用有关的地理知识加以说明。

历史论坛:

18.(4分)比较一下,汉初对匈奴实行的“和亲”政策与汉元帝实行的“和亲”政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巧对下联:

19.(2分)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在南阳武侯祠有这样一幅构思巧妙的 对联 ,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功业。上联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请你根据上联,按对仗的格律,试试补出这副 对子 的下联来。

情景再现:

20.(3分)请你写一篇百字短文描述官渡之战的场面。

阅读思考:

21.(5分)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为根治匈奴大患,决心联络西方的大月氏等国,夹击匈奴,彻底打败匈奴。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大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大月氏国在哪儿,也不知道有多远。要完成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张骞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大月氏。但是要到大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全都做了俘虏。

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张骞等人继续向西行,终于在一片水草丰茂的草场碰上了几个牧民,经过攀谈,他们才知道此地是楼兰国。楼兰是由汉朝进入西域的第一个国家。此后,张骞等人先后经过疏勒国、大宛国、康居国等七个国家,最后在阿姆河北岸,见到了大月氏国国王。张骞手执旌节,向大月氏国王说明了来意,大月氏国王又惊又喜。但如今的大月氏国已远离匈奴,人们也已安居乐业,大月氏国王无心再向匈奴报仇雪恨了。大月氏国王隆重宴请了张骞一行人。在劝说大月氏国王的努力失败之后,张骞一行人在大月氏人指引下,取南道,从疏勒国东行回国。

然而,在翻越祁连山时,他们不幸又碰上了匈奴骑兵,再次被押送到单于那里。一年后,匈奴发生内乱,张骞趁机找到堂邑父上马远逃。

13年。去时,张骞风华正茂;如今,头发花白,年近半百。张骞详细地向汉武帝陈述了13年来他所周游的西方各国的情况。武帝眼界大开。为奖赏张骞,拜张骞为太中大夫,拜堂邑父为奉使君。

读了上面的这一材料,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五、分析归纳(共30分)

22.同学们,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秦时经河北入海,汉代经山东,北宋经天津,南宋经江苏入黄海(当时称东海)。而这种现象在长江为何没有?你能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这种有和无的原因吗?在古代,人们对黄河又是怎样治理的?现如今对治理黄河你有哪些建设性意见?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1.A2.C3.D4.B5.B6.D7.C8.B9.A10.B

二、11.(1)刘邦

(2)隔岸观火

(3)司马迁

(4)东山再起

三、12.①“医圣”张仲景、东汉。

②“书圣”王羲之、东晋。

13.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14.书法:王羲之《兰亭序》;绘画: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雕刻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四、15.三顾茅庐、投笔从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鞠躬尽瘁、望梅止渴等。

16.(1)西汉。

(2)丝绸之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x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

(3)大秦,丝国。

17.(1)赤壁之战,208年,是我国军事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导致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2)曹操打败了袁绍和几个军阀,基本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他企图乘胜出击,消灭南方的孙权和刘备,统一全中国。不料,在赤壁大战中失败。

失败的原因有:

①人不和。曹军南下,扰乱了南方人民的安定生活。②地不利。曹军屡次中计,锐气大减。曹军远道而来,不习水战,战斗力不强。

③天不时。隆冬时节,赤壁战场东南风甚紧,为孙刘联军采用火攻提供了良好的战机。

(3)从位置上看,赤壁战场距海近;从地形上看,赤壁战场地势低平,使冬季风受阻,与此同时,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却乘虚而入,因此在几日寒冷的天气过后马上出现反常的温暖天气,于是就有东南风的出现。

18.①“和亲”的目的相同,即都是通过“和亲”政策换取汉匈两族之间的和平友好关系;但前者是被迫行为,后者是主动行为。

②汉初社会经济凋敝,国力不强,无法在军事上与匈奴抗衡。汉元帝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汉朝,愿与汉和亲。

19.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0.要求: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叙事完整。(略)

21.同学们可以体会张骞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西行,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我们应学习他不畏艰难、不辱使命的精神。(请同学们自由发挥略)

五、22.①黄河上游水流湍急。黄河流域作为封建统治的中心区域,地表资源遭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河水中泥沙含量过高,下游河宽水缓,泥沙淤积,阻塞河道后,必然出现改道。长江流域大规模的开发较晚,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东晋南朝以后的事情,所以,地表植被的自然生态保存较好。再加上沿线的湖泊和众多的支流,都可以调节干流流量和流速。这就是为什么长江没有出现改道的历史原因。

②大禹用疏导的 方法 治理黄河。西汉武帝、东汉明帝都进行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

③答案不惟一,请老师酌情采意给分。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相关 文章 :

1. 2015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

3.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4. 2015-2016初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试题

5.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模拟试题1

❸ 初三历史题

初三历史第六次月测试题及答案

......题 号 一 二 三 合 计 得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历史测试题及答案,每小题1.5分,初三化学期中测试题共30分。请在答案卡上按题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黑。)题号 1 2 3 4 5 6 7 8 ...

初三《世界历史》第一册单元检测题(二).doc

......(内容范围:第8—14课)班别 姓名 学号 评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初三英语doc,每小题1.5分,初三英语语法doc共52分。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1 ...

初三历史模拟试题免费试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初三英语模拟试题,每小题1.5分,每小题1分,初三数学模拟试题共10分。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1、世界近代 ...

青云中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三历史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是A.夏朝 B.秦朝 ...2009初三期中考试,每小题1.5分,每小题1分,初三数学期中试卷......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是A.夏朝 B.秦朝 ...

18-初三历史模拟综合测试

......合测试 B1一、选择题:(1-12题初三语文模拟测试,每小题1.5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二分,初三历史单元测试共计24分)1、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 B A.九一八事变后 B.西安事 ...

初三历史(上)复习教案.doc

......1)古代希腊A.著名城邦及其政权特点、居民组成B.梭伦改革(前594年)C.伯里克利改革D.希波战争F.荷马史诗2)古代罗马A.罗马共和国(前509年) ...初三语文复习课教案,每小题1.5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二分,初三英语复习教案......1)古代希腊A.著名城邦及其政权特点、居民组成B.梭伦改革(前594年)C.伯里克利改革D.希波战争F.荷马史诗2)古代罗马A.罗马共和国(前509年) ...

初三历史期中试卷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大门以推销商品初三物理期中试卷,每小题1.5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二分,初三数学期中试卷掠夺原料C林则徐下令停止中英贸易 D英国占领香港岛为侵略中国建立据点2.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哪 ...

初一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初三政治习题.doc

......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成绩一、填空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初一英语测试题,每小题1.5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二分,它是 建立的。他的儿子 夺取王位,初三化学期中测试题并杀死伯益 ...

初三中考历史复习纲要

......中考历史复习纲要中国近代史部分 □鸦片战争:(旧民主主义革命) 一、林则徐及禁烟运动 1、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将收缴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2、虎门销烟 ...初三中考复习方案,每小题1.5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二分,它是 建立的。他的儿子 夺取王位,初三中考复习......中考历史复习纲要中国近代史部分 □鸦片战争:(旧民主主义革命) 一、林则徐及禁烟运动 1、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将收缴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2、虎门销烟 ...

2005年五校(初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05年岳阳市五校(初三历史)第二次模考考试试卷(试题共大题37小题 卷面分数:100分 时限:90分钟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初三英语试卷,每小题1.5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二分,它是 建立的。他的儿子 夺取王位,每小题2分,初三化学试卷计40分。每小题后所列的四 ...

详见:http://hi..com/catchne/blog/item/de3502aea6da7aa1cb130c16.html

❹ 一道历史模拟题

根据材料知道美国认为冷战结束后不结盟运动就失去它的意义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分析下冷战时期的政治局面,冷战主要是以美国和苏联为主的两大大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斗争,不结盟运动在冷战时期不与苏联或美国结盟,美国和苏联都不用担心这些国家与自己抗争了,而单边主义就是以自己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不顾全球共同利益,冷战结束后,美国希望这些国家可以站到美国这边来,为自己谋取利益,就是其单边主义的体现。

热点内容
历史上有几个皇帝 发布:2025-07-03 11:31:18 浏览:975
面包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3 11:01:53 浏览:490
鲍鱼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03 10:12:06 浏览:662
编制教师招聘 发布:2025-07-03 07:57:11 浏览:747
新教师教学心得 发布:2025-07-03 07:17:38 浏览:215
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剖析材料 发布:2025-07-03 06:22:30 浏览:595
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7-03 05:51:21 浏览:831
金榜行动数学 发布:2025-07-03 05:46:20 浏览:215
历史模拟题 发布:2025-07-03 03:41:26 浏览:404
师生恋伦理片韩国 发布:2025-07-03 01:58:14 浏览: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