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初二物理一课一练答案

初二物理一课一练答案

发布时间: 2025-08-21 14:18:32

❶ 今年初二,有没有适合刷题的物理或是数学练习册

有,比如《挑战练习册》《状元大课堂》。教辅书不要贪多,找准1-2套适合的教辅书,坚决而坚定地持续做下去,最后的结果会带来意外之喜。

数学教辅

基础训练:除了一课一练,教材全解,这本书最为经典。

一些顶尖初中的学校习题,都来自此书。可以打牢基础,而又有适当拓展。6-9年级全都有。一定一定多练,多总结,多看错题本。强推。

《挑战压轴题》

《挑战压轴题》里的许多题都是外地中考的压轴题,很有难度。因此,把这本书做完,再做一二模的题,就如切西瓜。

《一本涂书》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内容很丰富,基本可以用到中考一、二轮复习,但是它配套的题目数量不多,撑不起刷题性的复习,如果你基础差可以买来打基础,而如果想培优就完全不需要了。

《知识清单》

这本书就和它的名字一样,真就是知识清单。知识点整理的非常齐全而且系统,这个系统尤为重要,数学本身就是一个链条式的学习,系统性的知识点能帮我们更加有效的理解整个链条或者不同模块之间的连接。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题目也不够。

❷ 物理一课一练,八年级第一学期答案。(让我们启航2)除了这照片还有。给200

ACBBDDDC
楼下做错了,第八题明显形状变了。

❸ 推荐几本好的初中教辅啊 数学和物理的

我初中毕业,熬来过了中考啊自~~~同学要努力啊!

我初中的物理化学都是用三点一测。
我觉得物理的三点一测很好!讲解很详细,也有拓展,例题也很不错,每一课还有相应的练习。强烈推荐!!我的物理就是靠它上去的。
化学我用海过点拨,觉得还行吧。三点一测得化学也还行,但我推荐重难点手册!(虽然自己没用过,大家都说好,我高中也打算用这本。)
数学我觉得没必要用参考书。我自己年年都买,但几乎都没看过,很浪费钱。买2本好练习册就行了,认真做!不用老看参考书中的例题,最重要是自己摸索!数学我推荐速倍学习法!
典中点 发散思维大课堂 没用过啊,听上面的朋友说发散思维大课堂不错。。。
尖子生学案用过一本,也还行。
还有中学生教材全解这本注重基础,基本没啥难题。
好了,如果是要对付中考的话,强烈推荐《5年中考,3年模拟》内容很翔实,有专题复习,例年中考题。我数理化都是用这套!!!!
祝你取得好成绩啦~~~~~~中考没什么大不了!

❹ 跪求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一课一练试卷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基础知识归纳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2、介质温度。
记住:15℃速度340m/s。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
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蝙蝠、海豚可发出)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声音的特色。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得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得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50dB。
控制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即: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五、 声的利用
声与信息:声能传递信息。(雷声、B超、敲击铁轨等)
回声定位:声波发出遇障碍反射,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
声呐:根据回声定位。
声与能量:声能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碎石)
第二章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笼鱼等。
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光的传播: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
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 m/s,计算中取C=3×108 m/s。(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
光年:(距离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08×1012 km/s。
二、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辉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两种反射: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2、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三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只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包括透镜)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倒立的。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都是正立的
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球面镜:1、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2、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
四、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五、光的色散
色散: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2、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
六、看不见的光
光谱: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也有能量辐射,不过人眼看不到,这样的辐射叫红外线。
红外线的应用:加热、拍红外线照片诊病、夜视仪、遥控。
紫外线: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促进钙质吸收、杀死微生物(紫外线灯杀菌)、荧光物质发荧光。
○雾灯用黄光的理由:不易被空气散射、人眼对黄光敏感。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 、透镜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二、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u) 像的性质 像 距( v ) 应 用
u > 2f 倒立缩小实像 f< v<2f 照相机
u = 2f 倒立等大实像 v = 2f(实像大小转折)
f< u<2f 倒立放大实像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像的虚实转折点)
u < f 正立放大虚像 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口决二: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口决三: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
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
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四、 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薄(焦距长,偏折弱)。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厚(焦距短,偏折强)。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眼镜的度数):100×焦距的倒数。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物镜焦距较短,物体通过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焦距较长,物镜成的像经过它成放大的虚像(像放大镜)。
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注:伽利略望远镜目镜为凹透镜,天文望远镜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视角越大,成的像越大。
第四章 物态变化
一、 温度计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温度计
(1)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❺ 请问八年级下册物理、数学、化学课外自己用的习题有什么推荐吗

对于八年级下册的物理、数学和化学,选择适当的课外习题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巩固课堂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以下是针对这三个科目的推荐:
一、物理
同步练习册:选择与教材同步的练习册,如人教版《物理同步练习》,这些练习册通常按照教材章节编排,题目涵盖知识点全面,难度适中,适合课后复习和自我检测。
奥数物理题:虽然奥数以数学为主,但物理奥数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奥数题目往往更加灵活和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年中考真题:通过练习历年的中考物理真题,学生可以了解中考的题型和难度,对考试有一个全面的把握。真题练习也有助于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线题库:利用在线资源,如“作业帮”、“一课一练”等在线教育平台的题库,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适合的题目进行练习,同时还能及时查看解析和答案。
二、数学
基础训练:《初中数学同步练习》系列书籍,按章节划分,题目由易到难,逐步提升,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拓展提高:《数学思维训练》系列,这类书籍通常包含一些开放性问题和解题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竞赛题目: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可以尝试《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系列习题集,这些题目难度较大,但能够极大地挑战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在线数学挑战:参与在线数学挑战,如“可汗学院”提供的数学课程和练习,可以在游戏化的环境中学习数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三、化学
同步练习:《化学同步练习》系列,与教材配套,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题目设计贴近生活实际,易于理解和应用。
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是理解化学概念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学校或家庭实验来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虽然家庭实验应简单安全,但它们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奥林匹克:《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系列书籍,适合对化学有深入兴趣的学生,题目涉及更深层次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互动学习工具:使用如“分子模型套件”等互动学习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化学结构和反应过程,这种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力。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课外习题资源,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物理、数学和化学上的学习效果。无论是通过传统的练习册,还是利用现代的在线教育平台,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练习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热点内容
语文实践画 发布:2025-08-21 17:52:03 浏览:913
数学x代表什么意思 发布:2025-08-21 17:47:51 浏览:450
初二物理一课一练答案 发布:2025-08-21 14:18:32 浏览:420
燃梦教育 发布:2025-08-21 14:02:37 浏览:448
线上教育招聘 发布:2025-08-21 13:40:10 浏览:80
法制教育内容摘抄 发布:2025-08-21 13:08:59 浏览:638
硫酸钡的化学式 发布:2025-08-21 12:17:31 浏览:428
最大的鱼类是什么鱼 发布:2025-08-21 11:08:34 浏览:347
永州师德师风 发布:2025-08-21 10:49:24 浏览:304
高中化学家 发布:2025-08-21 10:08:53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