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地理时区

地理时区

发布时间: 2020-11-19 11:57:06

地理的时区怎么

地球自转一周差不多24小时,这24小时是埃及人定的.大概是根据观察太阳升落发现的吧,具体原因好象没有记载.此外中国古代也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各地都这么分,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
在应用公历中,由于发现世界时在各地的不统一性,于是,在1879年,加拿大铁路工程师伏列明提出了“区时”的概念,这个建议在188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认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统一世界计量时刻的“区时系统”。“区时系统”规定,地球上每15°经度范围作为一个时区(即太阳1个小时内走过的经度)。 这样,整个地球的表面就被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规定为0°(即“本初子午线”)、东西经15°、东西经30°、东西经45°……直到180°经线,在每条中央经线东西两侧各7.5°范围内的所有地点,一律使用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刻。
这种世界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准。从西径7.5°到东经7.5°(经度间隔为15°)为零地区。由零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15°划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十二时区与西十二时区相重合;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作为本区的标准时。
“区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时刻的混乱现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种不同时刻存在, 而且由于相邻时区间的时差恰好为1个小时,这样各不同时区间的时刻换算变得极为简单。因此,一百年来,世界各地仍沿用这种区时系统。

世界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准。从西径7.

Ⅱ 地理时区怎样计算

计算的区时=已知区时-(已知区时的时区-要计算区时的时区),(注: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

下面举例加以说明:

例1:已知东京(东九区)时间为5月1日12:00,求北京(东八区)的区时?

北京时间=12:00-(9-8)=11:00(即北京时间为5月1日11:00)。

例2:已知北京时间为5月1日12:00,求伦敦(中时区)的区时?

伦敦时间=12:00-(8-0)=4:00(即伦敦时间为5月1日4:00)。

例3:已知北京时间为5月1日12:00,求纽约(西五区)的区时。

纽约时间=12:00-[8-(-5)]=-1:00+24:00-1天=23:00(即纽约时间为4月30日的23:00)。(注:当算出的区时为负数时,应加上24:00,日期减一天,即从5月1日变为4月30日)。

例4:已知纽约时间为5月1日12:00,求东京的区时?

东京时间=12:00-[(-5)-9]=26:00-24:00+1天=2:00)即东京时间为5月2日2:00)。(注:当算出的区时大于或等于24:00时,应减去24:00,日期加一天,即从5月1日变为5月2日)。

判断新旧两天,要看两条线,一是人为日界线-180度国际日期变更线,二是自然分界线-当地时间为0点的地区经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应减1天,比如你在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当地时间是20日的00:30,当你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后,你所在位置的当地时间是19日的00:30。如果是自东向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则应该加1天。

Ⅲ 地理时区问题

该题是一道时区理解题。本次航班从新西兰(东十二区)起飞,飞往东十区的檀香山。显然航线要向东跨国日界线。由于日界线以西为东十二区,以东为西十二区,根据区时问题的计算方法,西十二区的区时与东十二区相差24个时区(24个小时),即一天,西区的区时较东区“晚”,因而“减”去一天。即“向东跨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

本次航班延误10分钟后,起飞时间变为2018年1月1日00:05,随着航班飞行(不久),向东跨日界线后,日期减去一天,又变为2017年的12月31日。

如何计算地理时区时间

时区的计算:用经度数÷15,如果除不尽,小数点后第一位四舍五入。如果是东经度版,计算结果就权是东时区。如果是西经度,计算结果就是西时区。

例如计算东经123°所在的时区。

123÷158.2≈8,东经123°属于东八区。

相邻的两个时区,它们之间的区时相差一个小时。如果两个地点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它们的区时相差几个小时。并且东时区比西时区时间早。

Ⅳ 地理中的时区是什么意思

因为从天文现象上说,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位于不同的经线上,就会有一个与其它经线不同的时间,称为地方时,也就是说不同的经线拥有不同的地方时(同一经线上的地方时则相同)。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地球上两个地方距离再接近,但只要在不同经线上,它的时间都不一样,那么会为日常的活动带来极大的不便。想像一想,一个教室里有无数个时间,那会怎么样?所以做了一个统一的规定:地球上每隔15个经度划分成一个区域,全球共360个经度划分为24个区域,每个区域都使用区域内最中间的地方的时间作为本区域内统一使用的时间,这样区域内各地使用的时间虽然与其真正的地方时不同,但误差最大不越过半小时。这样的区域就叫时区,全球共24个时区,每个时区内统一使用的那个时间,就叫区时。

Ⅵ 地理怎么算时区

相差一个时区(经度15度)时间相差一小时.
简单计算口诀:
1.同一个时区的相差时间用减法,
2.不同时区的相差时间用加法.
3东加西减.
例如东八区是8点,问东1区几点.根据上面口诀1,算:8-1=7,相差7个小时.再用口诀三,东一是在东八西边,减法.那就是8点-7=1点.
例如二,东八区是20点,求西6区时间:根据上面口诀2,算:8+6=14,那说明时间相差14个小时.再根据口诀三:20点-14=6点.

Ⅶ 地理怎么求出时区跟区时

你是文科的吧?自然地理时区&区时 ⒈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经度/15度=商……余数.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2.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2)图上计算: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4.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5.日出、日落时刻 (1)地方时、区时计算 (2)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12+昼长/2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2)图上推导(略) (3)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4)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 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 7.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说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日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8.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9.某地昼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 10.某地夜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 即:纬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长+夜长=24小时 11.昼长、夜长 (1)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注意:前后时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时,比如都是北京时间 (2)昼长=(12-日出地的地方时)*2 昼长=(日落地的地方时-12)*2注意:均指该地地方时 (3)图上计算:昼长=24小时*昼弧/360度 (4)北纬某地昼长=对应南纬的夜长 (5)夜长=24-昼长 1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x-1)·h≤H<(x+1)·h,其中H为相对高度,h为等高距,x为等高线条数.13.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注意: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比例尺大小实际上是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比例尺的缩小或放大是距离的缩放、并非面积的缩放.图上距离往往需要在地图上量取.14.实际距离 (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在经纬网图上:经线上跨纬度1度=111千米 纬线上跨经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纬度

Ⅷ 地理时区计算方法

已知经度求该地所在的时区。
用该地的经度除以15度,当余数小于7.5度时,商数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当余数大于7.5度时,商数加1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
如已知某地位于145度e,用145/15,商数为9,余数为10>7.5,商数加1即为该地的时区数,所以该地位于东10区。再假如某地位于67度w,用65/15,商数为4,余数为5<
7.5,商数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则该地位于西4区。

Ⅸ 地理时区

东时区是正数,西时区是负数。

1、若两地均为东时区或均为西时区,则用大号减去小号得时区差。
——大号和小号指的是时区数的绝对值。
2、若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把两地的时区号相加既得时区差。
——这里的时区号不指绝对值,而是时区的具体数值(区分正负)。
其实这两句话指的数值不同,本来不应该放一起的,很容易混乱,所以我们要搞清楚的是数值代表的是哪种,根据题目具体问题具体解答吧,不一定要套得死死的。
比如,东八区(+8)和西十区(-10),就是第二种情形所指的相加为负。

热点内容
小学师德自查材料 发布:2025-05-11 05:04:18 浏览:634
教师女仆 发布:2025-05-11 04:24:51 浏览:195
教育云公司 发布:2025-05-11 04:15:38 浏览:601
英语基础1 发布:2025-05-11 01:46:36 浏览:45
燕赵教育 发布:2025-05-11 01:34:11 浏览:24
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发布:2025-05-11 00:17:53 浏览:419
上海高中化学知识点 发布:2025-05-10 23:57:31 浏览:826
教师的福利待遇 发布:2025-05-10 23:09:53 浏览:485
陆房中学 发布:2025-05-10 22:10:05 浏览:982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发布:2025-05-10 21:23:02 浏览: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