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地理文综

地理文综

发布时间: 2020-11-19 12:09:56

A. 文综地理答题主要考哪些方面的

从高考考生的答卷情况来看,每年试卷中都存在许多共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知识掌握不准确。考生将一部分试题答错了,其根本原因是对书上要求识记的知识掌握得不准确,以致运用时容易混淆。因此考生在复习地理知识时,应该牢牢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

应用知识欠灵活。从考生的试卷中可以看出,考生答高考文科综合地理学科时,表现出对地理基本原理掌握不牢,应用地理知识欠灵活。虽然考题在书外,但理在书中。就是因为考生对原理掌握不清晰,所以导致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思路混乱,随意回答问题,想到哪就写到哪。一道看起来不难的试题,考生想全写对很困难。

审题不细,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去年高考中有好多题其实考生都可以得分,但就是因为审题不细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而失分。许多考生答了很多内容,但就是说不到采分点上,有一部分考生看题速度快,还没等看清楚题意就马上作答。以去年高考第37题为例,有的考生将37题的第2题表格中的城1和城2看颠倒了,写答案的位置也完全颠倒,结果痛失12分。有的考生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也丢了不少分,比如要求考生写加快或减慢,有的考生竟然写成加慢。

错别字多,字迹潦草。考生在去年的地理考试中错别字多成为普遍现象,有的考生将昆仑山的仑写成“仓或众”,唐古拉山的唐写成“塘”,把古写成“谷”。高考评卷对地理学科有严格要求,地名中不允许出现错别字,否则一分不给,外国地名可以同音。

有些考生答题时字迹潦草,不容易找到采分点,有的考卷甚至在经过电脑放大后也看不清楚,连成一片,这种情况就不能给分。针对高考答题错别字普遍的现象,地理教师在平时教课时应注意板书的规范,并要求学生平时养成认真记笔记的好习惯。

画蛇添足多写答案。有的考生在答题时对自己所写的答案没有完全对的把握,因此想多写出几种答案,答题存在侥幸心理,心里想,万一哪个词或者哪句话答对了就能得分。结果写出的答案往往画蛇添足,多写出答案的意思恰恰与正确的答案意思相反,这种情况不能给分。针对这种情况,考生应认真审题,只写出正确答案即可,千万不要投机取巧。

B. 文科生怎样才能学好文综特别是地理。

对文科的六学科来说,文综是最好提高成绩的。你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按我的方法坚持下一定能达到200分以上。
文科的特点在文综,我的经验是这样的:说实话 历史这个学科的最大难点还是需要记忆的量太大
如果你记不住、背不下来,很难说怎么才能学好,还有是对历史没有兴趣的人,想考好成绩,更是难上加难。没兴趣,也就记不住,你连记都没记住,怎么理解,做题的时候,怎么对应作答。
所以,学好历史的关键在于1、有兴趣2、记忆力强3、才是理解。前两点都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而你解决了前两点,第三点自然就解决了。
建议:
1、放长线钓大鱼,不要紧盯眼前进度和考试,你的唯一考试就是高考或中考,把几本历史书做个规划,每天背熟两节内容即可,内容少或学有余力可适量增加,学习好历史就是一个慢慢积累记忆量的过程。一轮背完再被第二轮、第三轮。

2、不要注重做题,说实话历史作业写都不用写,没记住,照着答案抄没一点用。把时间放在背上。考试成绩不取决于你做了多少题,而在于你脑子存了多少货。
3、学校一定给你们发很多复习资料,就一个好处,肯定有分好类归纳好的知识点,看看,争取记住。

政治学科相对简单 需要背诵的少 记住不难 此外 多看看材料分析题 掌握答题技巧就行

地理学科很活 但首先还是得背 只不过地理更注重归纳和实用。建议:1、按章节进行知识归纳整理并记忆,可参考历史建议1;2、充分利用地图册,对应章节进行区域地理经纬位置、地形、气候、城市交通、资源等等要素的观察和记忆;3、多做区域分析题。

对于数学,我的方法是坚持每天做一张卷子,半张也行,以基础题为主,特别有难度的可以放过,做一个类型就保证一个类型,高考基础题很多,个别几个难度大的不会也能100左右。

语文英语怎么说呢 同样需要背 语文的基础知识点 英语的词组固定搭配等。

C. 2019年全国文综地理考试范围是什么

6题看不完题目阿。
7题选d
上午10时,当甲地气温是17摄氏度时,根据气温垂直减率(海拔上升100m,气温下降0.6摄氏度),可算出h地气温应为8摄氏度(因为h地比甲地高1500m,气温应该低9摄氏度:17-9=8),而h地的实际温度是12摄氏度,高了4度,显然h地是由于受到“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的影响温度才会升高。“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会使温度升高,因而得出影响h地的天气系统是“暖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就是属于暖高压,像热带沙漠地区就是常年受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才炎热干燥。从图中的比例尺可以算出h地到甲聚落应该大约是50km左右,从题干中交代: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可以算出“该天气系统”每小时移动8.3km,上午10时到15时,相差5个小时,大约东移50km左右刚好移到甲聚落,所以15时该天气系统影响到甲聚落,此时甲聚落的气温就应该是上午10时的17℃,和10点到15点所升高的温度,以及受到暖高压影响所增加的温度(17+4=21℃)之和,因此应该是24℃。

D. 文综三科里,为什么地理最难,但是大家的平均分却比政治历史高呢

地理与政史相比,对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更高。入门较难。但地理的题型较少,知识点也较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建立了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熟悉了地理的解题思路,地理还是比较简单的。
可以说,高中理科基本是入门难,入门后提高容易。而高中文科基本是入门易,但提高难。
进了大学以后,地理的难度骤然增加,需要比较扎实的理科思维能力。

E. 文综中的政治,历史,地理各占多少分值

地域差异…我同学有山东的他们政治100地理80历史120

F. 高考文综中(地理)怎样学好

基本;首先是看懂图,然后在把书上的知识点背了。
重点;把书上比较重要章节和地图熟读牢记。
补充;有时间的话可以经常去翻阅地理方面的书籍,地图(比如:世界地图,中国交通图,或者本地区的区图等等)。
方法;①以轻松的心态面对。平时看图,看书就像看电视一样轻松。②要有联想。尽可能的展开想像。(例如;书上写到“辽宁鞍山市是我国一个很重要工业城市”)其他的什么都没说。这时候你就要想到鞍山市是我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工业城市。它得以发展的区位优势有:靠进原料生产地;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等,所以它它成了重要的工业城市。 同时也要看到它的弊端:如由于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大;工业分布不合理等因素又制约了他的发展。 解决措施有: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分布;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等措施来解决 )
③广泛的兴趣。这里说的是看图和看书的范围要大,很多书的知识面都是很广的,其中也不乏地理知识。(不健康的除外)比如看看报纸,看看一些有关地理的电视节目或视频等,这些都是增加课外知识有效途径,对我们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以上就大概这些。如果有什么地方不懂或有什么问题要问,可以来联系我。
(以上这些都是我自己学习地理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帮帮一部分人。我不是专业人员,所以有难度的专业方面问题我也这能尽力而为)

G. 文综都有什么

简称“文综”。指的是在中考中,政治、历史(地理初二已考完)。在高考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的合卷(其中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占分数的70%,其余三科占30%)。即“3+X+综合”考试中的“综合”“3”是指语数英,“X”是指“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其中一科,分数比重与语数英三大科相当,由考生自己选择。若选择的是政治、历史、地理其中一科则综合是“文科综合”。与其相对应的是“理科综合”。这样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意在引导中学生既要均衡发展,又能突出个性与特长,并借此缓解中学当中普遍存在的偏科弊病。 1999年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并决定在广东省试行“3+X”高考模式,由此拉开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从而使高考改革又一次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 2005年全国各省市的所有高考科目均采用新课程,高考模式除个别省市可能会作些微调(如2005年广西高考模式改为"3+小综合"模式)外,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2006年陕西大综合改成小综合、辽宁为助学生减负也再分文理科,2007年山东高考更注重能力考察,拟用3+X+1,而且此方案有可能被江苏借鉴。2008、2009年,据专家分析,为适应课改全国高考科目,文综的考查方式可能还要变。

H. 文综地理如何复习

1、规范书写
卷面的书写不必追求艺术性,但规范性是至关重要的,主要体现在:
①大小得体,赏心悦目
卷面书写不同于艺术创作,字体大小应保持一致,大小得体。通过了解,高考卷面中出现字体大小不得体的情况可分为两种:一是 写的太小,就像蚂蚁一样,只占格子的1/4,改卷老师不易读懂;二是 写出格,撇捺写到旁边或下面的格子里,视觉上不美观。只有根据书写空间做到大小相宜、得体、和谐,才能赏心悦目。
②恰当处理涂改,保持卷面整洁
在高考紧张的答题过程中,出现笔误在所难免,出现这种情况后考生大可不必惊慌,写错了字或打错了题只需要轻轻划上一道就可以了,避免反复修改错上加错,出现大面积的修改,不要使用涂改液和魔笔去修改错误,要最大程度的保持卷面整洁。
③工整书写切忌潦草,整体要美观
面对考场上有限的时间,需要考生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题量,重要的是冷静沉着地完成。潦草的字迹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造成心里紧张,影响了答题质量。但更为重要的是潦草的字迹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有可能因此降低阅卷老师给学生的平分,这样的情况在高考综合题的评分中表现尤为明显。
④合理布局,字距间适当。
卷面的书写尤其要规范,主体现在章法、字距、行距上,比如一个问答题,就一定要根据空间做合理的布局,行距、字距清楚。
⑤数字、字母、符号书写要规范。
考卷中数字、符号、字母会频繁出现,这些符号语言的书写要特别注意规范,错误的、不规范的书写很容易造成歧义,特别是形态上近似,容易混淆的数字、字母、符号尤其要交待清楚,否则很容易“搞错对象”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2、认真审题
审题是答好综合题的关键和基础。地理综合题往往在实际性、时代性的特点,体现新课程的思想,呼应课改。因此,这类题中固然有部分显性条件可以较快读取到,另外部分已知条件藏得
很深,需要仔细研读材料,并结合所给图示仔细推敲才能找到,这就要求考生理清层次和脉络,找出问题关键所在。
先审文字材料和题干。文字中常常包含一些基本信息,如背景介绍、概念介绍、事件的简单经过和结果等,题干中则包含了所考查的具体问题,如自然地理特征中的气候成因分析、人文地理特征中的区位分析、某个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和解决措施等。只有准确审清题目,确定所考查的是哪些方面的知识点,才能从头脑中提取出思路答题。
再审图示材料。先搞清是考查区域图的辩识还是示意图的理解,是曲线图的判读还是结构式图的填写。以区域图为例,区域地图反映地理事件的空间分布,地理学科内的综合题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在区域定位的基础上,考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考生对区域不能进行空间识别,就难以从区域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更谈不上解决相关问题了。如2005年天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6题中出现的两个地理区域,很多学生识别不出其位置、范围,导致了解答该题失分较多。
最后,不管是文字材料,图示材料还是题干部分内容,审题时决不能截然分开,必须前后照应、反复推敲,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3、提取和解读信息
提取信息要全:穷尽一切图文信息,确保信息无遗漏,特别是图表材料要通过思维加工将图表的形象、数据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
解读信息要准:要注意区域的准确定位,如经纬定位、海陆轮廓定位、借助主要的地理事物特 定位,从题干、地图中提取解题信息,找出题干和设问的关键词和限定词,辨析信息的重要程度,找出关键信息并对其进行合理判断与推理,挖掘其隐含信息。如2010年山东文综卷中第32题(地
理环境保护)就是以区域等值线图作为命题情境,所考查的内容比较基础,如水污染、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的生态效益等,不仅在环境保护中有体现,也是必修教材中的常见内容。主要考查的就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4、精准组织答案
在审清题目、定出所考区域、理清所要考查内容的前提下,就要迅速回归课本、检索所学知识、整理答题思路、多角度全方位组织答案。如对区域工业发展条件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情况、农业基础、劳动力因素、市场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技术条件、历史基础、政策因素等多个方面做作答。对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去思考归纳。
当然,能否顺利形成答题思路,主要取决于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把握和应用,这几年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地图与空间定位、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工农业生产布局、人口与城市化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因此,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I. 怎样可以学好文综(历史+地理+政治)

首先是地理吧。
地理首先是要熟悉地图,各种地图,包括板块,地形(山脉),气候,风带,农牧业分别,较出名的河流(在地理上有较大影响的河流,比如什么分界线啊,灌溉等)矿产主要分布等等,在脑内让多种地图叠加,形成一个相对完备的地图的体系。
其次,分析总结讲过的农牧业,工业,种植业特色地区的特点,也不说要死记硬背,理解就可以了,要明白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有这样的人文景观,相对应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应对那种给你个虚拟地区,给你一些这地区的自然条件然后让你分析的题)
最后,关于地球方面的,那些什么计算公式是必须得记住的,然后是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实在想象不出来可以把自己身边的立体的东西当地球来比比划划,这样比较直观。

历史
我以前历史课的时候,有次老师赶课,让我们手也没停过地做了一节课的笔记,感觉手都要断掉了。。。其实到最后,那笔记也没怎么看过。。。
所以有的笔记就不用全记,重要的是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说来惭愧,知道高考我也没有背下一个具体的时间只是知道大致的一个时间顺序而已)发生的原因,导火索,人物或组织,地点,过程大致了解(如果是一些重要的会议,要知道它的内容和必须记住其中具有影响力的部分),结果,以及意义。

政治
政治首先是背那些原理,有了原理才有点,才能开始分析。其次总结主观题的题型,什么题型应该怎么答,需要总结成一种条框。以后遇到同类的题可以举一反三。然后要学会分析主观题给你的材料,一句一句地看,一句一句地分析,看是不是有原理可以材料中的例子相联系,用铅笔在材料上按顺序标上番号,简单地写出响应的原理。然后做题时再开始阐述。
不是所有题都需要分析地很多。有的题型主要是看原理,然后说材料中的哪句话怎么怎么地说明了这个原理。简单地写,不用花太多笔墨。

270天,时间还是有的~加油哦~如果自己在总结归纳是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老师或比较会归纳的同学,但最好还是自己琢磨一套适合自己,能在短时间里记住东西的归纳方法。祝你考得好成绩哦~~~

热点内容
小学师德自查材料 发布:2025-05-11 05:04:18 浏览:634
教师女仆 发布:2025-05-11 04:24:51 浏览:195
教育云公司 发布:2025-05-11 04:15:38 浏览:601
英语基础1 发布:2025-05-11 01:46:36 浏览:45
燕赵教育 发布:2025-05-11 01:34:11 浏览:24
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发布:2025-05-11 00:17:53 浏览:419
上海高中化学知识点 发布:2025-05-10 23:57:31 浏览:826
教师的福利待遇 发布:2025-05-10 23:09:53 浏览:485
陆房中学 发布:2025-05-10 22:10:05 浏览:982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发布:2025-05-10 21:23:02 浏览: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