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九年级化学实验论文

九年级化学实验论文

发布时间: 2020-11-19 12:17:48

1. 如何进行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育体制和要求,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2. 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小论文 不超过3000字

初中化学论文-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学校的教育活动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的,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必革的重要课题。初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必需推进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
一、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化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化学知识的传授,而应当成为关于化学的广泛应用及社会价值的教育,要主动地适应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目的多样性的需要。特别是初中化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是化学基础教育阶段,不仅仅要关心提高化学课程的理论水平。学科知识体系等学术性问题,还要特别关注每天都会接触到诸多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水、食物、环境保护、能源和材料、资源等。初三化学是起始学科,仅仅设一学年,受中考(含预选)时间、分数、学校的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时间短、任务重、适应慢、难度大,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有利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共同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堂教学模式
我国关于课教学模式的说法大致有三种。第一属于方法范畴,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或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第二、教学模式是各种教学方法在具体时间、地点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第三、教学模式是人们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学结构作出的主观选择。综合各种认识下,我们所要研究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结构,在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配有相应教学策略和教学措施,并将教学模式具体转化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框架和主要流程:
教学理论
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1、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为依据。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环节的选择和教学策略和运用,明确了教学评价的指向,可以认为教模式是教学理论的一种简化形成。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构成的核心因素,它对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起着制约作用。正确地制约作用。正确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转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教学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学学生独立自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自已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
3、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教学活动环节的顺序结构,确定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应该完成的各项教学任务。
4、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中为教学服务并体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原则。教学策略确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生活动的方式、方法、任务、地位、关系等。教学策略一般可分为教师的策略,学生的策略。教学策略一般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联想推理、类比迁移、分层递进、形象比喻、摹仿操作、自主探究、激发支机、师生合作等
5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效果的测量。教学评价是以教学为中心,依据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师素质、师生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既要评教、评学,又要评价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介绍几种课堂教学模式
I、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1、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同化,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用引导------探究的方式教会学会学生学习
2、功能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扬探究精神,激发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学力。培养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分析资料、测定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方法
3、教学程序课题兴趣----素材疑问----点拔、假设、验证----评论、结论
4、教学策略教的策略是分层递进,学的策略是自主探究。
5、教学评价内部动机:直接经验的获得;知识只结构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培养。
II、辅导------自学教学模式
1、教学理论现代教学论认为大脑的情感边缘系统部分是通向持久记忆的大门,激发情感,会把学到的东西溶入记忆中去。
2、功能目标调控学习过程,达到有效学习;从感知、理解、识记等方面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达到双基落实和知识技能的提高。
3、教学程序
主题情感----目标阅读思考----设疑讨论质疑----反馈讲评
4、教学策略教的策略:创设情境、激活思维、组织讨论、评价激励;学的策略:知识编码、有效记忆、集体效应、创造思维。
5、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多元化、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学习结果的检测等。
合肥市初中义务教育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卡片
设计人:朱世贤
学校:安农大附中
章节:第五章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理论依据: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此及彼”这一规律。
教学思想:1、“教学主导,学生主体。”2、遵人认识规律,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年龄牲和知识水平等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安排。
二、功能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自学能力(阅读、观察、思维、想象以及化学实验操作)
三、实施条件:1、学生已经获得了氢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初步知识,有过动手做实验的初步实践;2、本节教材的写法采用的是计论模式,便于学生学生自学;
3、本节课演示实验操作简单易行,所需仪器药品均为中学化学实验常用物品。
四、教学程序:1〖复习〗讨论氧气和氢气实验定制取垢比较,挂出小黑板表格:
(二氧化碳为后来拼续部分)填表过程中鼓励差生发言。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合肥市教委教研室蒯世定
学校的教育活动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的,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必革的重要课题。初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必需推进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
一、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化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化学知识的传授,而应当成为关于化学的广泛应用及社会价值的教育,要主动地适应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目的多样性的需要。特别是初中化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是化学基础教育阶段,不仅仅要关心提高化学课程的理论水平。学科知识体系等学术性问题,还要特别关注每天都会接触到诸多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水、食物、环境保护、能源和材料、资源等。
初三化学是起始学科,仅仅设一学年,受中考(含预选)时间、分数、学校的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时间短、任务重、适应慢、难度大,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和选用一定的教学模式,有利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共同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堂教学模式
我国关于课教学模式的说法大致有三种。第一属于方法范畴,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或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第二、教学模式是各种教学方法在具体时间、地点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第三、教学模式是人们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学结构作出的主观选择。综合各种认识下,我们所要研究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结构,在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配有相应教学策略和教学措施,并将教学模式具体转化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1、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
任何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为依据。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环节的选择和教学策略和运用,明确了教学评价的指向,可以认为教模式是教学理论的一种简化形成。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构成的核心因素,它对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起着制约作用。正确地制约作用。正确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转变观念,增强改革意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教学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学学生独立自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自已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
3、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教学活动环节的顺序结构,确定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应该完成的各项教学任务。
4、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中为教学服务并体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原则。教学策略确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生活动的方式、方法、任务、地位、关系等。教学策略一般可分为教师的策略,学生的策略。教学策略一般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联想推理、类比迁移、分层递进、形象比喻、摹仿操作、自主探究、激发支机、师生合作等。
5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效果的测量。教学评价是以教学为中心,依据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师素质、师生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既要评教、评学,又要评价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四、介绍几种课堂教学模式
I、引导------探究教学模式
1、教学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奥苏贝尔的同化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同化,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用引导------探究的方式教会学会学生学习
2、功能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扬探究精神,激发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学力。培养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分析资料、测定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方法。
3、教学程序课题兴趣--→素材疑问--→点拔、假设、验证--→评论、结论
4、教学策略教的策略是分层递进,学的策略是自主探究。
5、教学评价内部动机:直接经验的获得;知识只结构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培养。
II、辅导------自学教学模式
1、教学理论现代教学论认为大脑的情感边缘系统部分是通向持久记忆的大门,激发情感,会把学到的东西溶入记忆中去。
2、功能目标调控学习过程,达到有效学习;从感知、理解、识记等方面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达到双基落实和知识技能的提高。
3、教学程序
主题情感--→目标阅读思考--→设疑讨论质疑--→反馈讲评
4、教学策略教的策略:创设情境、激活思维、组织讨论、评价激励;学的策
略:知识编码、有效记忆、集体效应、创造思维。
5、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多元化、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学习结果的检测等。
合肥市初中义务教育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卡片
设计人:朱世贤
学校:安农大附中
章节:第五章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一、理论依据: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浅及深、
由此及彼”这一规律。
教学思想:1、“教学主导,学生主体。”2、遵人认识规律,根据所教班级学生年龄牲和知识水平等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安排。
二、功能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自学能力(阅读、观察、思维、想象以及化学实验操作)。
三、实施条件:1、学生已经获得了氢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初步知识,有过动手做实验的初步实践;2、本节教材的写法采用的是计论模式,便于学生学生自学;
3、本节课演示实验操作简单易行,所需仪器药品均为中学化学实验常用物品。
四、教学程序:1〖复习〗讨论氧气和氢气实验定制取垢比较,挂出小黑板表格:
(二氧化碳为后来拼续部分)填表过程中鼓励差生发言。

2、【板书】学习气体实验室制作法的思路和方法;
(1)需要研究该气体实验室的化学反应原理;
(2)需要研究制取该体所采取的实验装置;
(3)需要研究如何验证该气体。
3、【引题】通过对氧气实验室制取的比较可知:制取气体的人口选择取决于化学反应原理,收集气体的方法取决于该气体扔物理性质。下面我们要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运用上面所总结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共同来研讨。
【板书】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4、【讨论】已经的能够着重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有: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加热石灰石;高温下木炭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讲述】以上这些化学反应虽然都有二氧化碳产生,但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都不采用,为什么?这个问题留待课后去探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93页内容:(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阅读后带着下列问题观看演示实验:
为什么不用普通漏斗?为什么长颈漏斗要插入液面下?回顾一下怎样证明集气瓶里已充满二氧化碳?
【实验】先由教师演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再请丙名化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上台做制取、收集和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实验后及时讨论和讲评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操作。
6、【小结】仍以表格方式用小黑板拼续在氧气和氢气的制取比较表的右面。强调制取二氧化碳的瓜原理,写化学方程式(此处是否介绍复分解反应,酌情掌握)要过细分析。
7、【板书】泡沫灭火器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由教师演示泡沫灭火器实验,简要介绍人口装置。(若时间允许,最好能将一只报废的泡沫灭火器实物边拆边讲,以满足学生兴趣。)
8、【布置作业】(1)课后思考讨论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不能用碳酸钙?在泡沫灭火器里能不能用石灰石?能不能用稀盐酸?
(2)习题:课本96页2、3、4题:
(3)酌情做家庭小实验。
五、教学策略:综合运用讨论、启发、实验、联想、回忆等方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既要活跃课堂气氛,又要兼顾课堂秩序和教学进度,在时间分配上要灵活掌握。
六、教学评价:本节内容既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实验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教学中能利用初中生好奇、好动、最喜欢观看和亲自动手做实验的特点引导思考和讨论,对“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稀盐酸和大理石是理想的药品”和采用的是实验装置加深了理解。

3.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报告

到了冬季,人们常用煤炉取暖。你知道点燃煤炉子的整个过程中有哪些知识与我们初中化学有关系呢?

先说一说火源——火柴。火柴头由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粉等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火柴盒两侧的摩擦层主要由红磷和其他物质调制而成。当火柴盒两侧的摩擦层与火柴头摩擦时,产生热量,发生氧化反应,红磷燃烧,产生白烟;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生成的氧气与硫反应,反应过程中的热量最终引燃火柴梗。为便于使火柴梗更容易燃烧,常常在火柴梗上涂上一层易燃的石蜡。你可以试着写出些过程中你能完成的化学方程式。

为了快速将煤引燃,应先用火柴引燃火草,之后在其上方放上劈柴,最上层放上煤。想一想,是不是这么一个顺序?说明引火草、木柴、煤炭三者之间的着火点有什么关系?

木柴经特殊加工可得到甲醇,化学式为CH3OH;煤炭经加工可得到多种有机物,其中一种叫做苯,化学式是C6H6。你可以试着写出以上两种有机物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煤炭一经点燃,我们常看到烟筒中有时冒黑烟,有时冒黄烟,同时有难闻的气味,其中有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你知道它是哪种物质?

煤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元素,燃烧很旺时的主要反应是:C + O2 CO2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热量使上方的煤炭预热,二氧化碳气体遇到炽热的炭发生了反应:CO2 + C2CO;之后CO随气流排出时遇到明火。我们则看见燃烧很旺的炉子上方有蓝色的火焰产生,这就是CO在燃烧。

如果在燃烧很旺的炉子上方煮水,水沸腾后有水溢出流进炉子中去,我们则看见炉子燃烧更量,并且听到呼呼声,这是因为流进炉子里的水气化与赤热的炭发生反应生成了CO和H2。反应方程式是:C + H2O CO +H2 ,这也是水煤气工厂生产煤气的主要反应。

时间久了,产生的炭黑等物质使烟筒排气容积变小,造成排气不畅,进入空气不足,炉火也就不旺了,此时有较多的一种无味有毒气体——CO产生。如果房子密封性好,房间空气交换不及时,炉内气体泄露,房内的人很容易造成煤气中毒,也就是一氧化碳中毒。因此,冬天取暖时,烟筒要密封好,并及时清扫烟筒,使其排气畅通。

4.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

分为6个步骤:
1):实验目的,具体写该次实验要达到的要求和实现的任务。
2):实验原理,是写你这次实验操作是依据什么来完成的,一般你的实验书上都有,你总结一下就行。(就可以用上面的反应方程式)
3):实验用品,包括实验所用器材,液体和固体药品等。 (如酒精灯,滤纸,还有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个应该是要的吧。)
4):实验步骤:实验书上也有
5):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问题分析及讨论

例如:实验目的:学会自己动手制氧气,并观察纯氧中的燃烧现象!
实验材料:铁架台,两个集气瓶,试管,导管,酒精灯,镊子。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
实验步骤:1,连接好装置,取适量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点燃酒精灯加热
2,用排水法搜集氧气
3,火烧木炭,用镊子夹着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烧红细铁丝放入集气瓶
4,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的燃烧剧烈

5. 初三化学论文

日常生活化学知识

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的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这就是化学的重要性。

你还可以再举一些人的尿素吃的盐糖都有化学名称和用途以及实验。

6. 求一篇化学实验论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新物质的发现和发明无处不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光芒,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渗透到化学教学中。让化学教学过程成为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机结合的典范,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呜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活泼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 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

一、围绕实验的“三大原理”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

化学实验理论的主体内容,可概括为⑴实验原理;⑵装置原理;⑶操作原理。教师应当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对上述“三大原理”的探索、理解和辨析,自始至终渗透着思维训练活动。

首先,是实验原理的思维训练。“实验原理”即反应原理,指的是每个具体的化学实验,反映了或说明了或推断了什么样的物质发生何种变化的理论。可以围绕如下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1.变化实质——什么化学物质(有时还应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物质)?2.定量关系——反应物之间采用怎样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体积、或微粒数目)的关系?为什么要采取此种定量或过量关系?3.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怎样的物质状态、变化温度、压强或催化剂条件? 为何要选择这样的条件?(1).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干燥、检验、收集、吸收、分离、缓冲(安全)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更适宜?(2).配套组合——根据实验需要,选用的仪器之间,大小、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如若不这样组合会出现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种调换或代用?(3).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连接的位置顺序和安装与拆除的先后顺序?为什么要安排这种顺序?不遵循此顺序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

二、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为创造性思维夯实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水泥、铝和氮气的性质。

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奇特的实验现象。例如:一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首先,易拉罐“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对于前面的现象一般很容易解释。这是因为学生很容易从固有的思维定势出发,即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只从加入的物质来考虑,只分析NaOH溶液与 CO2的反应,就能得出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后面的现象呢?深入思考,不难得出这是因为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发生反应。对这些现象的好奇,能使学生的情绪亢奋、激动,从而在白热化的思维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一般说来,学生对化学实验都颇有兴趣,但往往只是好奇心驱使所致,由于观察实验时目的性不明确,不善于集中注意力于那些关键设备的主要现象,加之演示实验时仪器小而教室范围宽、学生多,所以他们观察实验并不准确。为此,在可能条件下,教师宜改演示实验成并进实验,或借助CAI软件或VCD光盘、录相带等播放实验录像,尽可能结合并进实验或录像播放,穿插围绕“三大原理”的系列思考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展开思维训练活动。

三、运用典型实验灌输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为了提高化学实验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效能,教师应当借助典型的化学实验来诱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教师宏观地把握大纲、教材的整体,通过哪些典型实验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思维训练的规划,分阶段、分层次实施。 例如,物质燃烧时有不同的特征。气体燃烧时产生火焰,固体燃烧时产生火星或火花。而硫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可是,它在空气中燃烧时为什么产生火焰而不产生火星呢?我们只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硫燃烧的特征就能把握其中的奥妙。 原来燃烧时,固态硫先液化后气化,因此硫蒸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将教材规定的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改为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提出实施方案,以提高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例如,给初三学生讲铁的性质,做铁钉生锈这 个演示实验时,可先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实验前10天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 满水、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等到讲这部 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成果”。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结合;直到得出正确结论,效果就比较好。

三是选用一些中考”试卷的典型综合实验题,指导学生解题,乃至跟动手实验结合起来训练,中学教材和历届高、中考试题,不乏优秀的典型化学实验题型,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制取与系列性质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颇有作用。

综上所述,结论十分明显: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容忽视,化学实验活动中的思维训练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对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1 )观察装置图,选择所用的仪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用法;(2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3 )注意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4 )观察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 要依次进行,不遗漏。实践证明,注重观察程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灵活运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建展示平台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形式,它生动、简捷、有效,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好的教学手段之一。我们在平时实施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分为三种形式教学:(1)对于重要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2)对一些要求不高的实验,可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要求学生设计或改进后上台演示;(3)对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现象又不太明显的实验,教师先进行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的缺陷在哪里,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究的思维状态,进而改进实验。 将 分组实验改为单人实验 ,这样做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而且独立进行。它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们懂得:办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有计划,还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这也是教育本身所急需培养的一种能力。

五、开展科技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也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进行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

7. 54制初三学生,求篇化学论文。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000字 谢了啊

用自家的食醋除热水瓶底部水垢杯底茶垢什么的
或者测试蛋壳成分,网上都有的……去网络一下然后改改
如果嫌这些都太常见而且写不了3000字那就写“脱排油烟机上的油垢用什么溶剂擦最好”,然后选择材料“食醋、医用酒精、香蕉水、肥皂水”反正就是你家里有的用得着的多选几个凑字
或者情况还可以急转而下引发出另一个实验:比如说,用酒精擦完了以后本来银色的脱排油烟机表面居然过见天后变黑了,然后猜想1:酒精可能会使金属杨花,猜想2:酒精溶解金属表面防锈漆
然后再做实验,一环扣一环,凑足3000字
当中还可以弄个类似控制变量法的表格,把“场面”“撑大”

8. 初三化学论文 《生活中的化学》

久置的红薯为何比新挖的红薯甜

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放置很久的红薯吃起来总是比新挖出土的甜,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直观的能看到,红薯放久了,水分减少很多,皮上起了皱纹。水分的减少对于甜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原因有两个:一是水分蒸发减少,相对的增加了红薯中糖的浓度。二是在放置的过程中,水参与了红薯内淀粉的水解反应,淀粉水解变成了糖,这样使红薯内糖分增多起来。因此,我们感到放置久的红薯比新挖出土的红薯要甜。

炒菜时不宜把油烧得冒烟

炒菜时,有的人喜欢把油烧得冒烟甚至快燃烧起来才放菜,特别是在使用植物油的时候,觉得又不烧“死”菜里就会有生油气。须知这是一种不好懂得做法,油在高温时,容易生成一种多环化合物,一般植物油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多,更容易形成多环化合物,实验证明,多环化合物易于诱发动物得膀胱癌。一般将油烧至沸腾就行了,油的“生气”便可以除去。

食盐的实用价值

食盐不仅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而且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调味品。此外,食盐还有多种用途。

(1)清晨喝一杯盐开水,可以治大便不通。喝盐开水可以治喉咙痛、牙痛。

(2)误食有毒物,喝一些盐开水,有解毒作用。

(3)每天用淡盐开水漱口,可以预防各种口腔病。

(4)洗浴时,在水中加少量食盐,可使皮肤强健。

(5)豆腐易变质,如将食盐化在开水中,冷却后将豆腐浸入,即使在夏天,也可保存数月。

(6)花生油内含水分,久贮会发臭。可将盐炒热,凉后,按40斤油1斤盐的比例,加入食盐,可以使花生油2--3年仍保持色滑、味香。

(7)鲜花插入稀盐水里,可数日不谢。

(8)新买的玻璃器皿,用盐煮一煮,不易破裂。

(9)洗有颜色的衣服时,先用5%盐水浸泡10分钟,然后再洗,则不易掉色。

(10)洗有汗渍的白衣服,先在5%的盐水中揉一揉,再用肥皂洗净,就不会出现黄色汗斑。

(11)将胡萝卜砸碎拌上盐,可擦去衣服上的血迹。

(12)铜器生锈或出现黑点,用盐可以擦掉。

绿豆在铁锅中煮熟后为何会变黑

绿豆在铁锅中著了以后会变黑;苹果梨子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也会变黑。这是因为绿豆、苹果、梨子与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绿豆在铁锅里煮,会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铁,所以会变黑。有时,梨子、柿子即使没有用铁刀去切,皮上也会有一些黑色的斑点,这是因为鞣酸分子中含有许多酚烃基,对光很敏感,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变成黑色的氧化物。

牛奶不宜在高温煮太久

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加热时,呈胶体状态的蛋白质微粒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牛奶温度达到60--62度时,就开始出现轻微的脱水现象,蛋白质微粒由溶胶状态变为凝胶状态,并出现沉淀。

牛奶中还含有不稳定的磷酸盐。加热时,酸性磷酸钙变为中性磷酸钙,也会以不溶性沉淀物的形式沉淀下来。另外,当牛奶加热到100度左右时,牛奶中的乳糖开始焦化,使牛奶带有腿色,并逐渐分解成乳酸,同时产生少量的甲酸,使牛奶带有酸味。所以,牛奶不宜煮得时间太久。

大蒜的杀菌作用

大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a、b、c等,蒜苗里还含有钙、磷、铁等成分。大蒜具有极强的杀菌力,因为蒜头里含有大蒜油,大蒜油以硫化二丙烯为主要成分,还含有微量二硫化二丙烯、二硫化三丙烯。

大蒜素遇碱、受热都会分解,所以用大蒜消炎杀菌宜使用生大蒜,不能与碱性物质一起用。

吃过大蒜嘴里产生蒜臭,可将少许茶叶放在嘴里细嚼,或在口中含一块糖,蒜臭就可减少。

蒸锅水不能喝

家庭中蒸馒头或蒸小菜的水叫蒸锅水。这种蒸锅水不能喝也不能煮饭或烧粥,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知道,水里含有微量的硝酸盐,当水长时间加热,由于水分不断蒸发,硝酸盐的浓度相对地增加,而且它受热分解变成了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对人们的健康是极为有害的。它能使人体血液里的血红蛋白变性,不能再与氧气结合,早成缺氧。亚硝酸盐也能使人体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引起虚脱。现代医学已证明,亚硝酸盐还是一种强烈的致癌性物质。所以,蒸锅水不能喝。

如何除去鱼胆的苦味

人们喜欢吃鱼,是因为鱼的味道鲜美。可是,如果剖鱼时不小心弄破了鱼胆,胆汁沾在鱼肉上,就会使鱼肉带有苦味,影响人们的食欲。

胆汁中产生苦味的主要成分是胆汁酸,因为它难溶于水,所以渗入鱼肉中的胆汁,用水是很难完全洗除的。而纯碱能与胆汁酸发生反应,生成物是胆汁酸钠,它可溶于水。所以弄破了鱼胆,只要在沾了胆汁的鱼肉上抹些纯碱粉,稍等片刻再用水冲洗干净,苦味便可消除。如果胆汁污染面积较大,可把鱼放到稀碱液中浸泡片刻,然后再冲洗干净,苦味可完全消除。

饮豆浆四忌

1、忌冲鸡蛋:鸡蛋中的黏液性蛋白易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产生一种不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从而失去它的营养价值。

2、忌煮不透: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如果煮不透,人喝了就会发生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

3、忌冲红糖因和红糖中的有机酸能和豆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产生“变性沉淀粉”,故忌冲红糖饮用,而白糖却无此现象。

4、忌喝过量:豆浆一次喝的过多,容易引起“过食性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

为何烧肉骨汤中途不宜加冷水

肉骨汤所以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肪溶解在汤里的结果。炖肉骨汤时,先冷水下锅,逐渐升温煮沸,然后文火煨炖,这样,可以使肉骨的骨组织疏松,骨中的蛋白质、脂肪逐渐解聚而溶出。于是,肉骨汤便越煨越浓,油脂如膏,骨酥可嚼。

如果在煨炖中途加水,会使肉骨汤的温度突然变化,致使蛋白质、脂肪迅速凝固收缩成团不再解聚。肉骨表面的空隙也会因此而收缩,造成肉骨组织紧缩,不易烧酥,骨髓中的蛋白质脂肪也就不能大量溶出。这时,汤中的蛋白质脂肪也就相应减少,从而影响汤味的鲜美

豆腐最好不要和菠菜一起煮

菠菜营养丰富,有“蔬菜之王”之称,但是菠菜里含有很多草酸,每100克菠菜中约含300毫克草酸。豆腐里含有较多的钙质,两者若同时进入人体,可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钙。人体内的结石正是草酸钙、碳酸钙等难溶性的钙盐沉积而成的,所以最好不要把菠菜和豆腐一起敖着吃。另外,单独吃菠菜也不宜一次吃得过多,因为菠菜里的草酸能够跟人体内的钙、铁质结合,从而使人体缺乏钙、铁,影响健康。

在钙和草酸的比例为1:2时,最易形成结石。若通过食物搭配破坏这个比例,则结石可以防止。例如吃菠菜时搭配着吃些含钙丰富的芝麻、牛奶或鱼,就可以克服菠菜的这个缺点。

高压锅的绝技

凡是用过高压锅的人都知道用它做饭既省时间,又节约燃料,而且营养散失较少,尤其用它煮的米饭特别好吃,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大米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中含直链淀粉17%,支链淀粉83%。直链淀粉能溶于热水,支链淀粉不溶于水但可以在热水中吸水糊化成极粘稠的溶液。因此大米饭的粘性主要决定于支链淀粉糊化的程度,而支链淀粉糊化的程度又决定于烧饭时锅内的温度。

普通铝锅在平原地区烧饭时,锅内的蒸气压力只有一个大气压,水的沸点为100度,而高压锅不同,工作压力为1.3公斤/平方厘米,工作温度可达到124度,由于用高压锅煮饭,温度和压力都高于普通饭锅,所以能促使较多的直链淀粉溶解,支链淀粉糊化。同时,由于高压锅是在密封的情况下煮饭,米饭香气散失较少,所以煮出来的饭粘性大,香气浓,味道好。

切葱头为何流眼泪

葱头,原产于亚洲西部,早在三千年前就被人们发现,由于葱头对生长条件要求很低,所以,它就很快漂流过海,在许多地方安了家。今天,它以成为市场上常见的蔬菜了。

据化学分析,葱头中含有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的物质——正丙硫醇。当葱头被剥开或切片时,其中的正丙硫醇就挥发到空气中,如果“溜”到人的眼里,就会刺激泪分泌腺,使人流泪。

如何克服呢?正丙硫醇能溶于水,因此,每次切葱头时,可以盆内放些水,再把砧板放在水里切葱头,这样正丙硫醇部分溶于水,就能减小对人眼的刺激。

水果为什么可以解酒

饮酒过量常为醉酒,醉酒多有先兆,语言渐多,舌头不灵,面颊发热发麻,头晕站立不稳……都是醉酒的先兆,这时需要解酒。

不少人知道,吃一些带酸味的水果或饮服1--2两干净的食醋可以解酒。什么道理呢?

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例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

同样道理,食醋也能解酒是因为食醋里含有3--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尽管带酸味的水果和食醋都能使过量乙醇的麻醉作用得以缓解,但由于上述酯化反应杂体内进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防醉酒的最佳方法是不贪杯。

汽水中的化学

夏季,人们总爱喝汽水,打开瓶盖便看到气泡沸腾,喝进肚中不久便有气体涌出,顿有清凉之感,这是什么气体呢?这就是二氧化碳气体。

人们在制汽水时常用小苏打(碳酸氢钠)和柠檬酸配制,当把小苏打与柠檬酸混溶于水中后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瓶子已塞紧,二氧化碳被迫呆在水中,当瓶塞打开后,外面压力小了,二氧化碳气体便从水中逸出,可以见到气泡翻腾,人们喝进汽水后,胃中温度高,胃又来不及吸收二氧化碳,于是便从口中排出,这样带走热量,使人觉得清凉。

黄酒为何要烫热喝

黄酒是以粮食为原料,通过酒曲及酒药等共同作用而酿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但浓度很低。

黄酒中还含有极微量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减少这些物质的残留量,人们一般将黄酒隔水烫到60--70度左右再喝,因为醛、醚等有机物的沸点较低,一般在20--35度左右,即使对甲醇也不过65度,所以其中所含的这些极微量的有机物,在黄酒烫热的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黄酒中所含的脂类芳香物随温度升高而蒸腾,从而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浓郁。因此,黄酒烫热喝是有利于健康的。

霜打的青菜味更美

青菜里含有淀粉,淀粉不仅不甜,而且不容易溶于水。但是到了霜降后,青菜里的淀粉在植株内淀粉酶的作用下,由水解作用变成麦芽糖酶,又经过麦芽糖的作用,变成葡萄糖。葡萄糖很容易溶解在水中,而且是甜的,所以青菜也就有了甜味。那么,为什么这种变化出现在冬季呢?那是因为由于青菜的植株内淀粉变成葡萄糖溶解于水,细胞液中增加了糖份,细胞液就不容易破坏,青菜也就不容易被霜打坏。由此可知,冬天青菜变甜,是青菜自身适应环境变化、防止冻害的现象。在霜降的季节里,其它蔬菜如菠菜、白菜、萝卜等吃起来味道甜美,也是同样道理。

柿饼外的白粉是什么

在新鲜的柿子里含有大量水分,还含有葡萄糖和果糖等,当它被晒成柿饼时,水分逐渐蒸发,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随着渗透到表皮上来,这两种糖的性质不一样,果糖味道很甜,容易吸收水分,在它渗透到柿饼的表面时,就抓住空气中的水分,黏附在柿饼的表皮上,类似蜜饯外面的糖浆,葡萄糖的甜味不如果糖,但却不容易抓住空气中的水分,它渗透到柿饼的表皮上时,就成为一层白色的粉末,正好把黏附的果糖包住,使得整个柿饼都是干燥的,原来这层白粉是葡萄糖粉末。

9. 初三化学的实验研究报告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2、木条在氧气中燃烧 放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有雾生成 7、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8、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 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9、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0、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 有气体生成 11、加热试管中硫酸铜晶体 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2、钠在氯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3、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 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4、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15、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16、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 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7、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8、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19、在生石灰上加少量水 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0、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1、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 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 22、向盛有石灰的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23、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入水 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4、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和氯和气体 迅速反就肆生爆炸,有雾生成 25、红磷在氯气中燃烧 有白色烟雾生成 26、氯气遇到湿的有色条 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27、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和物 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28、给氯化钠定(固)与硫酸(浓)的和混合物加强热 有雾生成有刺少许性的气味 29、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硝酸 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0、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 有黄色沉淀生成 31、.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 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2、铁粉与硫粉混和后加热到红热 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33、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 火焰呈淡蓝色(蒸发四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4、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 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5、在集气瓶中混和硫化氢和二氧化硫 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热点内容
老师的眼作文 发布:2025-05-11 10:38:52 浏览:803
扩大英语 发布:2025-05-11 09:48:26 浏览:473
在线教育美国 发布:2025-05-11 08:07:13 浏览:899
教育培训广告设计 发布:2025-05-11 08:07:13 浏览:894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发布:2025-05-11 06:32:22 浏览:221
占有女老师 发布:2025-05-11 06:11:24 浏览:979
小学师德自查材料 发布:2025-05-11 05:04:18 浏览:634
教师女仆 发布:2025-05-11 04:24:51 浏览:195
教育云公司 发布:2025-05-11 04:15:38 浏览:601
英语基础1 发布:2025-05-11 01:46:36 浏览: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