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册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册答案

发布时间: 2020-11-19 12:18:02

『壹』 物理八年级上轻巧夺冠练习册答案网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能靠一切( )、( )、( )物质作为( )传播.在( )中不能传声。

2、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 )有关,还与发声体的( ) 有关.

3、“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是指 ( )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上述都可能

4、在15℃的气温下,人对高墙喊话,能听清回声,人与墙之间的距离至少是 ( )

A.17米 B.大于17米

C.小于17米 D.无法确定

5.第一次测定声音在铸铁里的传播速度是在巴黎用下述的方法进行的:从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管传来的,管长931米;两次响声相隔2.5秒,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求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

6.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54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经3秒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山多远?还需多少时间才能开到山脚下?(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

练习答案:

1,振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真空 2.振幅,远近 3.A 4.B 5.3908米/秒

6.487.5米,32.5秒

声现象同步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发声体都是在 着,发声停止的物体不再 。

2.声音在15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3.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而且也能在 、 中传播。

4.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既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给电交谈,这是因为 。

5.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这表明 也能传声,“土电话”利用的是

能传声的性质。

6.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秒以上,人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真空里传播的慢

B.学生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C.真空不能传声

D.打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只须用手按住锣面就可以了

2.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真空 B. 木头 C. 空气 D. 水

3.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海水、铁管、空气 B. 铁管、海水、空气

C.空气、铁管、海水 D. 空气、海水、铁管

4.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 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 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开始计时

5.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

B.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做振幅

C.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D.正常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每秒20次~2万次

6.有一跟长100米的空气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响声( )。

A.一次响声 B. 两次响声 C. 三镒响声 D. 四次响声

三、计算题

1.观察者在看到闪电后5.5秒钟听到雷声,问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2.拍手后0.5秒听到对面墙壁反射回来的回声,问人与墙壁间距离是多少?

3.把恰好设在海面下的钟敲响,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经过2.0秒,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米/秒,问海水的深度?

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振动,振动 2. 340米/秒 3. 液体,固体 4. 月球上没有空气 5. 水,固体

6. 0.1

二、选择题

1.A 2.A 3.B 4.B 5.A、B、D 6.D

三、计算题

1.1870米 2. 85米 3. 1500米

『贰』 8年级上化学和物理金阶梯练习册参考答案

8年级上来化学和物理金阶梯自练习册参考答案到“一点通教学网” http://www.1ydt.com 有

采纳哦

『叁』 八年级上物理基础训练答案

光沿直线传播的前提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的直线传播不仅是在均匀介质,而且必须是同种介质。光在两种均匀介质的接触面上是要发生折射的,此时光就不是直线行进了。
用波动学解释光的传播:传播途中每一点都是一个次波点源,发射的是球面波,对光源面(一个有限半径的面积)发出的所有球面波积分,当光源面远大于波长时结果近似为等面积、同方向的柱体,即表现为直线传播,实际上也有发散(理想激光除外)。比如手电发出的光有很明显的发散。光源面越大,光的单色性越好,发散越不明显。当光源半径与波长可比拟时积分时的近似条件不成立,积分结果趋向球面波,即表现为衍射。
光是直线传播(均匀介质中)的,但当光遇到另一界质(均匀介质)时方向会发生改变,改变后依然缘直线传播。而在非均匀介质中,光一般是按曲线传播的。以上光的传播路径都可以通过费马原理来确定。
光、光源
光通常指可见光,即指能刺激人的视觉的电磁波,它的频率范围为:3.9×1014——7.6×1014赫之间。这只是整个电磁波谱中范围极小的一部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光应包括频率低于3.9×1014赫的红外线和频率高于7.6×1014 赫的紫外线。
发射(可见)光的物体叫做(可见)光源。太阳是人类最重要的光源。可见光源有热辐射高压光源(如白炽灯)、气体放电光源(如霓虹灯、荧光灯)等。
热辐射光源是利用热辐射来发光的。由热辐射理论可知,温度越高,发光效率也越高。白炽灯是爱迪生于1879年首先试制成功的。他选择熔点高的碳做材料,制成碳丝,密封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内,通以电流,碳丝就发热发光。由于碳易挥发,工作温度不能超过2100K。后来,选用熔点稍低于碳,但不易挥发的钨做材料,工作温度可达2400K,从而提高了发光效率。现代热辐射的新光源有碘钨灯、溴钨灯,发光效率还要高。
气体放电光源是利用电子在两电极间加速运行时,与气体原子碰撞,被撞的气体原子受激,把吸收的电子动能又以辐射发光形式释放出来,这叫做电致发光。不同气体受激发光的频率不同,利用这点可制成各种颜色的霓虹灯。
有的气体放电光源,玻璃管中充的气体受激发射的是不可见光。如水银蒸气在电场中受激发射的就是紫外线。我们可在玻璃管内壁上涂荧光粉,紫外线射到荧光粉上,再激发出可见光来,日光灯就是采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日光灯是电致发光和光致发光的综合,它的发光效率比白炽灯好,但显色性不好。现代新型的气体放电照明光源有低压钠灯、高压钠灯等。
光源按发光原理分,除热辐射发光、电致发光、光致发光外,还有化学发光、生物发光等。化学发光是在化学反应中以传热发光形式释放其反应能量时发射的光;生物发光是在生物体内由于生命过程中的变化所产生的发光,如萤火虫体内的萤光素在萤光素酶作用下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而发光。
光的传播规律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证明了这一事实。
撇开光的波动本性,以光的直线传播为基础,研究光在介质中的传播及物体成像规律的学科,称为几何光学。在几何光学中,以一条有箭头的几何线代表光的传播方向,叫做光线。几何光学把物体看作无数物点的组合(在近似情况下,也可用物点表示物体),由物点发出的光束,看作是无数几何光线的集合,光线的方向代表光能的传递方向。这些概念显然与光的波动本性相违背,但是如果我们所讨论的研究对象的尺寸远远大于光的波长,而它的细微结构也不必十分严密考虑的情况下,由几何光学得出的结论还是很好的近似。(应用波动光学,可以得到光的传播问题的严密的解),由于几何光学方法简捷,在解决光学技术问题中,经常用到它。
几何光学中光的传播规律有三:(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已如上述。大地测量也是以此为依据的。(2)光的独立传播规律两束光在传播过程中相遇时互不干扰,仍按各自途径继续传播,当两束光会聚同一点时,在该点上的光能量是简单相加。(3)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光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反射,一部分折射。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
光速
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目前公认值为C=299 792 458 米/秒(精确值),是最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
17世纪以前,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认为光速是无限大的,宇宙恒星发出的光都是瞬时到达地球。伽利略首先对此提出怀疑,他于1607年在两山顶间做实验测光速,由于光速太大而实验装置又太粗糙,未获成功。1676年丹麦天文学家罗默,利用天文观测,首次测量了光速。1849年法国科学家斐索在实验室里,用巧妙的装置首次在地面上成功地测出了光速。1973年美国标准局的埃文森采用激光方法利用频率和波和测定光速为(299792 485+1.2)米/秒。经1975年第15届国际计量大会确认,上述光速作为国际推荐值使用。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上通过米的新定义为“真空中光在1/299 792 458秒时间间隔内行程的长度。
这样,光速已成为定义值,它的精确度为零。今后也无需再做精密测量了。而长度单位米、时间单位秒是通过这个定义值直接联系的。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光速不变原理。这与光速定义为一固定值是相一致的。不过迄今还有人仍在检验在更高的精确度下,光速究竟是否恒定。
除真空外,光能通过的物质叫做(光)介质,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鱼光"奇观
海洋里的鱼类,有很多能发出亮光。一般来说,能发光的鱼类多居于深海,浅海里的鱼类能发光的比较少。
鱼类是依靠身体上的发光器官发光的。这些发光器官的构造很巧妙,有的具有透镜、反射镜和滤光镜的作用,会折射光线;有的器官内的腺细胞,会分泌出发光的物质。
还有些鱼是因为鱼体上附有共栖性的发光细菌,这些发光细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发出亮光。鱼体上发光器官的大小、数目、形状和位置,因鱼的种类而各有不同。大多数鱼类的发光器官是分布在腹部两侧,但也有生长在眼缘下方、背侧、尾部或触须末端的。
有"探照灯"的鱼
一支在加勒比海从事科研工作的考察队,发现了一种极为罕见的鱼,在它的两只眼睛之间有一种能发光的特殊器官。至今,这种鱼只在1907年时在牙买加沿岸附近被捕获过,那时当地的渔民把它叫作"有探照灯的鱼"。
科学家已查明,这种奇特的鱼生活在海洋170多米的深处,它的光源是一种特殊的能发光的细菌,借助其"探照灯"这种鱼能照亮其前方近15米远。
灿烂美丽的月亮鱼
如果你有机会站在南美洲沿海岸遥望夜海,那么将会看到海面有许许多多圆圆的月亮般的鱼,这就是月亮鱼。
月亮鱼个体不太大,每条约重500克左右,其肉肥厚丰满,它的身体几乎呈圆形,鱼体的一边,体色银亮,并能放射出灿烂的珍珠光彩。由于它的头部隆起,眼睛很大,很像一只俯视的马头,因此也有"马头鱼"别称。
迷惑对方的闪光鱼
闪光鱼只有几厘米长,它在水里发光时,你可以凭借其光亮看清手表上的时间。鱼类专家们发现,它们是用"头灯"发光的,在它们的两眼下有一粒发出青光的肉粒,这是闪光鱼用头探测异物、捕食食物,并与同类沟通的器官。一群闪光鱼聚在一起时,人们从老远就能看见它们。
闪光鱼主要生活在红海西部和印度尼西亚东海岸。它们白天住在礁洞深海处,晚上就沿着海床觅食嬉戏。它们头上的闪光灯平均每分钟可闪光75次,遇到同类时闪光频率会发生变化,受到追逐时,也有特定的闪动频率,用以迷惑对方。
光怪陆离的五彩鱼光
不同的鱼会发出不同颜色的亮光,同一类的鱼也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生活在深海里的鱼安鱼康鱼,背鳍第一条鳍的末端有一个发光器官,能发出红、蓝、白三种颜色的光,像一盏小灯笼。它的腹部有两列发光器,上列发出红色、蓝色和紫色的光,下列发出红色和橘黄色的光。
生活在深海里的角鲨,能够发出一种灿烂的浅绿色光亮。太平洋西岸的浅海里,有一种属于蟾鱼科的集群性小鱼,它的身体两侧各生有大约300个发光器能发出奇异的光彩。在昂琉群岛和新加坡岛附近的海里,有一种小宝钰鱼,它的发光器官分布在消化道周围,由于鱼鳔的反射,这种鱼就像看不到钨丝的乳白电灯。
马来亚浅海有一种灯鲈鱼,能发出白中带绿的亮光,很像月光反射在波浪上;此处的另一种灯眼鱼,能发出星状的光亮,看起来好像落在水里的星星。
鱼类所发出的光是没有热量的,是冷光,也叫动物光。它们发光的目的各不相同。鱼安鱼康鱼发光是为了招引异性;松球鱼遇敌侵扰时,会发出"光幕",用来迷惑敌人,吓唬敌人,警告同类。更多鱼类的发光,是为了照明,以便在漆黑的海水深处寻觅食物。
无影灯
无影灯,是一种先进的光源,它的外形是一个很大的灯盘,上面装有许多射向各个方面的荧光灯,能把手术台所有的暗影都照亮,所以无影灯下就没有影子了。这样,医生为病人做手术,视线就不会受影子的影响,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肆』 初二上册物理练习题+答案

物理题:
1.下列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C)

A.日食的形成; B.利用放大镜看邮票;

C.平静的水面上,映出桥的倒影; D.在岸上看池底变浅.
2.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D)

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B.月亮;

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3.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如图1所示,这是利用:(C)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路可逆性.
4.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B)

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太阳膜; 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5.彩色电视机呈现出的各种颜色都足由三种颜色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A)

A.红、绿、蓝 ; B.红、黄、蓝;

C.红、绿、靛 ; D.红、黄、绿.
6.一台激光器朝着月球发射激光讯号,经过2.7s后才接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那么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B)

A.8.1× 108m ; B.4.05 × 105km;

C.8.1×105m ; D.4.05 × 108 km.
7.光在水里传播的速度是:(B)

A.等于3 × 108m/s ; B.小于3×108 m/s;

C.大于3 × 108m/s ; D.以上答案都不对.

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B)

A.射击时,常提到的“三点一线”; B.黑板上笔直的粉笔线;

C.夏天树阴下的圆光斑; D.月食的形成.
9.如下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A)

A.月亮; B.萤火虫 ; C.烛焰; D.太阳.
10.小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C)

A.把台灯换为吊灯; 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

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
11.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BC)

A.是方形的 ; ; B.是圆形的; ;C.它是太阳的像 ; ;D .是长方形的
12.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
__60°____.
13.一朵月季花在阳光下呈现出十分耀眼的红色,这是因为它 (反射红光,吸收其他色光)
14.光在__同种均匀介质 _______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 3×108____m/s.在其他透明介质的传播速度______小于___这个速度.
15. 周末的晚上,小明坐上爸爸开的卡车和妈妈一起去看望姥姥。在路上,小明打开驾驶室内的灯想复习功课。刚开灯,爸爸就说:“快把灯关掉,我看不清前面的路面了。”请你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作出正确的解释。

答:开灯后,车前的玻璃就相当于一个平面镜,把驾驶台内的景物都反射到司机的眼睛里,使司机看不清车前较暗的路面的情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16.1.通过门缝往外看,眼睛离门缝越近,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这可以用光的(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解释.
17.在沙漠中赶路的人,有时正当非常口渴时,忽然一个碧波荡漾的大湖出现在眼前,当走近时,大湖消失的无影无踪,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c )

A.光在沙漠中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B.光从云上反射下来的缘故

C.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发生折射的缘故

D.光在海水中发生折射的缘故
18.以下古诗句中可以用光的折射现象来解释的是( A )

A.潭清疑水浅 B.池水照明月 C.一览众山小 D.万径人踪灭

19.一个人面向正南方向站在阳光下,他发现自己的影子在身体的左侧,现在的时间是( C )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D.无法判断

20.耳鼻喉科医生头上带的反光镜是( C )

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凹面镜 D.不能确定
21.在哈市第十届汽车博览会上,小明的爸爸买了一辆轿车.小明发现轿车的前面的玻璃都是倾斜的,并且在晚间行车时,爸爸从不把车内的灯打开,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晚上行车需要打开车前灯.如果汽车的挡风玻璃都竖直安装,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灯光会被迎面驶来的汽车的挡风玻璃反射回来,耀眼的光线会使司机睁不开眼;如果后面有车赶上来,后面车上的灯光也会通过本车竖直安装的挡风玻璃形成明亮的虚像,妨碍司机的观察;车内开灯照明时,来自车内人物的光线也会通过挡风玻璃反映到司机的视野里,使司机辨不清前方的景物.

把车内的灯打开,由于车内光线过亮,会对前方汽车的灯光造成影响,使司机无法分辨车外事物
22.有三煤大头针,请你把它们插在一块木板上,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上.想想看,你有几种方法?简述你的每一种做法及其道理.
答:3种
1.将一根大头针插在木板上,放在灯光下,另外两根插在影子中。
光在均匀介质中延直线传播。
2.在木板上任插2根大头针,调整视线,使两根大头针重叠,把第三根针插在两针之间或后面,并使其看不见。
光在均匀介质中延直线传播。
3.在木板上画一条直线,把3根针依次插在直线上。
23.现有一个盛水的烧杯和一枚硬币.请你设计一个能产生光现象的实验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反映的物理规律:
答:1、把硬币放在杯底,使眼睛刚好看不到
2、往杯倒水
观察到的现象;可以看到硬币了
反映的物理规律:光的折射

『伍』 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练习册答案(配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附试卷+参考答案)/同步学案 内容提要:

本同步学案是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8年级上册)编写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8年级上册)的同步练习。

本书内容以《物理》(8年级上册)教材的顺序按章节编写,每一节教学内容设有“课堂精讲”、“典例精析”、“课时精练”、“走向生活”栏目。另外附有每章测试卷。

“课堂精讲”是本节的基础内容。“典例精析”以本节重点、难点为主,突出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规律的指引。“课时精练”以基础和能力并重为目的,具有基础性、典型性、综合性、拓展性和迁移性。“走向生活”列出了与本节相关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列举了一些能反映课程标准要求的习题,习题以联系实际为主体。

“课堂精讲”、“课时精练”、“走向生活”均附有答案,对于较难的内容有详细的分析和解答过程。 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附试卷+参考答案)/同步学案 目录: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三、声音的特性

四、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五、声的利用

第二章 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四、光的折射

五、看不见的光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二、生活中的透镜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眼睛和眼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四章 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二、熔化和凝固

三、汽化和液化

四、升华和凝华

第五章 电流与电路

一、电荷

二、电流和电路

三、串联和并联

四、电流的强弱

五、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附录一:测试卷

附录二:参考答案

『陆』 初二物理练习册答案

1、知识与技能:知道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知道声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音调、响度的区别。

教学器材: 锣、乒乓球、吉它、梳子、硬纸片、橡皮筋、刻度尺。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

教学设计:

引入课题: 复习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靠什么传播?

引入新课:介绍乐音——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噪声是物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放音乐,比较:同是乐音,也有区别,音调的高低、声音的大小,同一乐器演奏同一乐曲,给人的感觉也不同。我们常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新课教学:

音调:

实验:弹奏1、2、3、4、5、6、7,让学生感觉声音的高低。

(1)音调: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学生实验:图3-8、3-9.分组讨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2)影响音调的因素: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频率:物体在1 秒内振动的次数。

介绍常见物体的频率范围及其应用:A、人的听觉频率和发声频率。B、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和发声频率。C、超声波和次声波。

响度

实验:放录音,调节音量,感受声音的大小。

响度: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实验:观察发声体的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体会在距离声源不同距离处对声音大小的感觉。

影响响度的因素:A、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B、跟听者和发声体的距离有关。介绍减小声音分散,使声音响度更大的办法。

实验演示、学生比较:响度和音调的区别。

音色:

实验:播放(或演奏)不同乐器演奏的旋律,感知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特色。由于音色不同,人们能够分辨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三、课堂小结: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声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四、课堂练习:练习讨论:蚊子的叫声与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五、作业布置: 完成本节课外作业。

『柒』 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册通用版答案诸位谁有

怎么都爱问这些虚无飘渺的问题 你可以在网络知道上搜搜 有谁的类似答案能得到正面回答?给推荐网站的 那些都是脑残~ 还有 要答案的都是初中生 孩子 不要这么小学会依赖 你看下 有几个大学生 高中生来要练习册或书的答案~~ 你可以自己总结下吗 找几个题型 发上来 定会有人帮你分析 如果想学习 就一步一步自己学 举一反三, 不想学的话干脆题也别做。要答案有什么意义呢?
话也许不中听 不好意思~

热点内容
扩大英语 发布:2025-05-11 09:48:26 浏览:473
在线教育美国 发布:2025-05-11 08:07:13 浏览:899
教育培训广告设计 发布:2025-05-11 08:07:13 浏览:894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发布:2025-05-11 06:32:22 浏览:221
占有女老师 发布:2025-05-11 06:11:24 浏览:979
小学师德自查材料 发布:2025-05-11 05:04:18 浏览:634
教师女仆 发布:2025-05-11 04:24:51 浏览:195
教育云公司 发布:2025-05-11 04:15:38 浏览:601
英语基础1 发布:2025-05-11 01:46:36 浏览:45
燕赵教育 发布:2025-05-11 01:34:11 浏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