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化学元素

化学元素

发布时间: 2020-11-19 13:34:04

Ⅰ 初三化学所有化学元素符号

以下为元素对应方式:

原子序号(元素周期表中) 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1氢 H ※ 1(1.00794)

2氦 He 4(4.002602)

3锂 Li 7 (6.941)

4铍 Be 9(9.012182)

5硼 B 10.8(10.811)

6碳 C ※ 12(12.0107)

7氮 N ※ 14(14.0067)

8氧 O ※ 16(15.9994)

9氟 F 19(18.9984032)

10氖 Ne 20(20.1797)

11钠 Na ※ 23(22.989770)

12镁 Mg ※ 24(24.3050)

13铝 Al ※ 27(26.981538)

14硅 Si 28(28.0855)

15磷 P ※ 31(30.973761)

16硫 S ※ 32(32.065)

17氯 Cl ※ 35.5(35.453)

18氩 Ar 40 (39.948)

19钾 K ※ 39 (39.0983)

20钙 Ca ※ 40 (40.078)

其他常见的元素 :

25 锰 Mn ※ 55 (54.938049)

26 铁 Fe ※ 56 (55.845)

29 铜 Cu ※ 63.5 (63.546)

30 锌 Zn ※ 65 (65.39)

47 银 Ag ※ 108(107.8682)

53 碘 I 127(126.90447)

56 钡 Ba ※ 137(137.327)

74 钨 W 184(183.84)

79 金 Au 197(196.96655)

80 汞 Hg ※ 201(200.59)

82 铅 Pb ※ 207(207.2)

50 锡 Sn 119(118.710)

78 铂 Pt 195(195.078)

36 氪 Kr

54 氙 Xe 86 氡 Rn

口诀:氢氦锂铍硼碳氮 氧氟氖钠镁铝硅 磷硫氯,氩钾钙。

(1)化学元素扩展阅读

化学元素,元素的种类

  1. 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例如:氕、氘、氚三种原子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是0、1、2,这三种原子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2. 再如: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碳原子和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由于两种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都是碳元素。

3.元素的种类:共有100余种。按质量计,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是氧、硅、铝、铁

4.元素的分类: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碳、氢、氧等为非金属元素,铁、铜、铝为金属元素。

5.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

6.元素中文名称的特点: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金”旁,非金属元素按其单质在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石”“气”等偏旁。因此,根据“偏旁”可以判断它们属于哪类元素。

7.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Ⅱ p是什么化学元素

P是化学元素磷。

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ⅤA族。磷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中,是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必要物质,几乎参与所有生理上的化学反应。磷还是使心脏有规律地跳动、维持肾脏正常机能和传达神经刺激的重要物质。

磷在生物圈内的分布很广泛,地壳含量丰富列前10位,在海水中浓度属第2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也是人体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稍次于钙排列为第六位。约占人体重的1%,成人体内约含有600-900g的磷。

(2)化学元素扩展阅读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卤素、卤化物接触。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低于80%。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卤素、卤化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Ⅲ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全部

元素周期表(注音版)

qīng氢 hài氦 lǐ锂 pí铍 péng硼 tàn碳 dàn氮 yǎng氧

fú氟 nǎi氖 nà钠 měi镁lǚ铝 guī硅 lín磷 liú硫 lǜ氯

yà氩 jiǎ钾 gài钙 kàng钪 tài钛 fán钒 gè铬měng锰

tiě铁 gǔ钴 niè镍 tóng铜 xīn锌 jiā镓 zhě锗 shēn砷

xī硒 xiù溴 kè氪rú铷 sī锶 yǐ钇 gào锆 ní铌 mù钼

dé锝 liǎo钌 lǎo铑 pá钯 yín银 gé镉 yīn铟 xī锡 tī锑

dì碲 diǎn碘 xiān氙 sè铯 bèi钡 lán镧 shì铈 cuò错

nǚ钕pǒ钷 shān钐 yǒu铕 gá钆 tè铽 dí镝 huǒ钬

ěr铒diū铥 yì镱 lǔ镥 hā铪 tǎn钽 wū钨 lái铼 é锇

yī铱 bó铂 jīn金 gǒng汞 tā铊 qiān铅 bì铋 pō钋ài砹

dōng氡 fāng钫 léi镭 ā锕 tǔ钍 pú镤 yóu铀 ná镎

bù钚 méi镅 jū锔péi锫 kāi锎 āi锿 fèi镄 mén钔 nuò锘 láo铹

(3)化学元素扩展阅读: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

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跟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如下关系:

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性质有明显的规律性,科学家们是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列。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VIII B族包含三个纵列)。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共有16个族,从左到右每个纵列算一族(VIII B族除外)。例如:氢属于I A族元素,而氦属于0族元素。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也显示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被称为化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元素位置推断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3、确定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即可由最后的差数来确定。在第一至第五周期时最后的差数小于等于10时差数就是族序数,差为8、9、10时为Ⅷ族,差数大于10时,则再减去10,最后结果为族序数;在第六、七周期时差数为1:ⅠA族,差数为2:ⅡA族,差数为3~17:镧系或锕系,差数介于18和21之间:减14,差数为22~24:Ⅷ族,差数大于25:减24,为对应的主族

根据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种类推断,用原子序数减去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种数,当结果为“0”时,为零族;当为正数时,为周期表中从左向右数的纵行,如为“2”则为周期表中从左向右数的第二纵行,即第ⅡA族;当为负数时其主族序数为8+结果。

所以应熟记各周期元素的种数,即2、8、8、18、18、32、32。如:

①11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14-2-8-8-18-18-32-32=-4,8+(-4)=4,即为第七周期,第ⅣA族。

②75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75-2-8-8-18-18=21,21-14=7,即为第六周期,第ⅦB族

Ⅳ Cd是什么化学元素的符号

Cd是镉元素的符号。

镉,稀有元素,符号Cd。呈银白色。熔点320.9℃。地壳中物质与镉的比例为1000000:0.1~1000000:0.5。

镉是作为副产品从锌矿石或硫镉矿中提炼出来的,大多用来保护其他金属免受腐蚀和锈损,如电镀钢、铁制品、铜、黄铜及其他合金。另一用途是制造一种叫做镉黄的亮黄色颜料,可用作高级油漆和绘画颜料。

加拿大是世界上继日本、美国之后的第三大镉生产国,生产的镉90%用于出口。1986年,加拿大镉产量1421千克,价值达540万加元。

(4)化学元素扩展阅读:

镉的用途特点:

1,用于制造合金:镉作为合金组土元能配成很多合金,如含镉0.5%~1.0%的硬铜合金,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镉(98.65%)镍(1.35%)合金是飞机发动机的轴承材料。很多低熔点合金中含有镉,著名的伍德易熔合金中含有镉达12.5%。

2,镉具有较大的热中子俘获截面因此含银(80%)铟(15%)镉(5%)的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中子吸收)控制棒。

3,镉的化合物曾广泛用于制造(黄色)颜料、塑料稳定剂、(电视映像管)荧光粉、杀虫剂、杀菌剂、油漆等。

4,用于电镀等。镉氧化电位高,故可用作铁、钢、铜之保护膜,广用于电镀防腐上,但因其毒性大,这项用途有减缩趋势。

5,用于充电电池:镍—镉和银—镉、锂-镉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等优点

6,镉还用于制造电工合金,如电器开关中的电触头大多采用银氧化镉材料,具有导电性能好,燃弧小,抗熔焊性能好等优点,广泛的用于家用电器开关,汽车继电器等 。

Ⅳ 初中常用化学元素俗称

初中常见化学元素俗名:

1、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化学式NaCl 。

2、二氧化碳固体 :化学式CO₂,俗称干冰 。

3、氧化钙:化学式CaO,俗称生石灰 。

4、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₂,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浆 氢氧化钙溶液:俗称石灰水,主要成分Ca(OH)₂ 。

5、甲烷 :化学式CH₄,俗称天然气,瓦斯、沼气的主要成分 。

6、乙醇 :化学式C₂H₅OH ,俗称酒精 。

7、汞:化学式Hg,俗称水银 。

8、过氧化氢:化学式H₂O₂,俗称双氧水 。

9、硫酸铜晶体:化学式CuSO₄·5H₂O,俗称胆矾、蓝矾 。

10、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

11、大理石、石灰石、水垢、锅垢的主要成分:CaCO₃

12、氢氯酸(HCl):盐酸(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学名:氢氯酸 。

13、碳酸钠:化学式:Na₂CO₃,俗称纯碱、苏打 。

14、碳酸氢钠:化学式:NaHCO₃,俗称小苏打 。

15、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 ;化学式:Fe₂O₃

Ⅵ 所有化学元素的英文名称,不是那种简略的,是总称!

111个化学元素的符号、英文名、读音如下:

1、原子序号:1;中文名:氢;读音:qīng;化学符号:H;英文名:Hydrogen

2、原子序号:2;中文名:氦;读音:hài;化学符号:He;英文名:Helium

3、原子序号:3;中文名:锂;读音:lǐ;化学符号:Li;英文名:Lithium

4、原子序号:4;中文名:铍;读音:pí;化学符号:Be;英文名:Beryllium

5、原子序号:5;中文名:硼;读音:péng;化学符号:B;英文名:Boron

6、原子序号:6;中文名:碳;读音:tàn;化学符号:C;英文名:Carbon

7、原子序号:7;中文名:氮;读音:dàn;化学符号:N;英文名:Nitrogen

8、原子序号:8;中文名:氧;读音:yǎng;化学符号:O;英文名:Oxygen

9、原子序号:9;中文名:氟;读音:fú;化学符号:F;英文名:Fluorine

10、原子序号:10;中文名:氖;读音:nǎi;化学符号:Ne;英文名:Neon

11、原子序号:11;中文名:钠;读音:nà;化学符号:Na;英文名:Sodium

12、原子序号:12;中文名:镁;读音:měi;化学符号:Mg;英文名:Magnesium

13、原子序号:13;中文名:铝;读音:lǚ;化学符号:Al;英文名:Aluminium

14、原子序号:14;中文名:硅;读音:guī;化学符号:Si;英文名:Silicon

15、原子序号:15;中文名:磷;读音:lín;化学符号:P;英文名:Phosphorus

16、原子序号:16;中文名:硫;读音:liú;化学符号:S;英文名:Sulphur

17、原子序号:17;中文名:氯;读音:lǜ;化学符号:Cl;英文名:Chlorine

18、原子序号:18;中文名:氩;读音:yà;化学符号:Ar;英文名:Argon

19、原子序号:19;中文名:钾;读音:jiǎ;化学符号:K;英文名:Potassium

20、原子序号:20;中文名:钙;读音:gài;化学符号:Ca;英文名:Calcium

21、原子序号:21;中文名:钪;读音:kàng;化学符号:Sc;英文名:Scandium

22、原子序号:22;中文名:钛;读音:tài;化学符号:Ti;英文名:Titanium

23、原子序号:23;中文名:钒;读音:fán;化学符号:V;英文名:Vanadium

24、原子序号:24;中文名:铬;读音:gè;化学符号:Cr;英文名:Chromium

25、原子序号:25;中文名:锰;读音:měng;化学符号:Mn;英文名:Manganese

26、原子序号:26;中文名:铁;读音:tiě;化学符号:Fe;英文名:Iron

27、原子序号:27;中文名:钴;读音:gǔ;化学符号:Co;英文名:Cobalt

28、原子序号:28;中文名:镍;读音:niè;化学符号:Ni;英文名:Nickel

29、原子序号:29;中文名:铜;读音:tóng;化学符号:Cu;英文名:Copper

30、原子序号:30;中文名:锌;读音:xīn;化学符号:Zn;英文名:Zinc

31、原子序号:31;中文名:镓;读音:jiā;化学符号:Ga;英文名:Gallium

32、原子序号:32;中文名:锗;读音:zhě;化学符号:Ge;英文名:Germanium

33、原子序号:33;中文名:砷;读音:shēn;化学符号:As;英文名:Arsenic

34、原子序号:34;中文名:硒;读音:xī;化学符号:Se;英文名:Selenium

35、原子序号:35;中文名:溴;读音:xiù;化学符号:Br;英文名:Bromine

36、原子序号:36;中文名:氪;读音:kè;化学符号:Kr;英文名:Krypton

37、原子序号:37;中文名:铷;读音:rú;化学符号:Rb;英文名:Rubidium

38、原子序号:38;中文名:锶;读音:sī;化学符号:Sr;英文名:Strontium

39、原子序号:39;中文名:钇;读音:yǐ;化学符号:Y;英文名:Yttrium

40、原子序号:40;中文名:锆;读音:gào;化学符号:Zr;英文名:Zirconium

41、原子序号:41;中文名:铌;读音:ní;化学符号:Nb;英文名:Niobium

42、原子序号:42;中文名:钼;读音:mù;化学符号:Mo;英文名:Molybdenum

43、原子序号:43;中文名:锝;读音:dé;化学符号:Tc;英文名:Technetium

44、原子序号:44;中文名:钌;读音:liǎo;化学符号:Ru;英文名:Ruthenium

45、原子序号:45;中文名:铑;读音:lǎo;化学符号:Rh;英文名:Rhodium

46、原子序号:46;中文名:钯;读音:bǎ;化学符号:Pd;英文名:Palladium

47、原子序号:47;中文名:银;读音:yín;化学符号:Ag;英文名:Silver

48、原子序号:48;中文名:镉;读音:gé;化学符号:Cd;英文名:Cadmium

49、原子序号:49;中文名:铟;读音:yīn;化学符号:In;英文名:Indium

50、原子序号:50;中文名:锡;读音:xī;化学符号:Sn;英文名:Tin

51、原子序号:51;中文名:锑;读音:tī;化学符号:Sb;英文名:Antimony

52、原子序号:52;中文名:碲;读音:dì;化学符号:Te;英文名:Tellurium

53、原子序号:53;中文名:碘;读音:diǎn;化学符号:I;英文名:Iodine

54、原子序号:54;中文名:氙;读音:xiān;化学符号:Xe;英文名:Xenon

55、原子序号:55;中文名:铯;读音:sè;化学符号:Cs;英文名:Cesium

56、原子序号:56;中文名:钡;读音:bèi;化学符号:Ba;英文名:Barium

57、原子序号:57;中文名:镧;读音:lán;化学符号:La;英文名:Lanthanum

58、原子序号:58;中文名:铈;读音:shì;化学符号:Ce;英文名:Cerium

59、原子序号:59;中文名:镨;读音:pǔ;化学符号:Pr;英文名:Praseodymium

60、原子序号:60;中文名:钕;读音:nǚ;化学符号:Nd;英文名:Neodymium

61、原子序号:61;中文名:钷;读音:pǒ;化学符号:Pm;英文名:Promethium

62、原子序号:62;中文名:钐;读音:shān;化学符号:Sm;英文名:Samarium

63、原子序号:63;中文名:铕;读音:yǒu;化学符号:Eu;英文名:Europium

64、原子序号:64;中文名:钆;读音:gá;化学符号:Gd;英文名:Gadolinium

65、原子序号:65;中文名:铽;读音:tè;化学符号:Tb;英文名:Terbium

66、原子序号:66;中文名:镝;读音:dí;化学符号:Dy;英文名:Dysprosium

67、原子序号:67;中文名:钬;读音:huǒ;化学符号:Ho;英文名:Holmium

68、原子序号:68;中文名:铒;读音:ěr;化学符号:Er;英文名:Erbium

69、原子序号:69;中文名:铥;读音:diū;化学符号:Tm;英文名:Thulium

70、原子序号:70;中文名:镱;读音:yì;化学符号:Yb;英文名:Ytterbium

71、原子序号:71;中文名:镥;读音:lǔ;化学符号:Lu;英文名:Lutetium

72、原子序号:72;中文名:铪;读音:hā;化学符号:Hf;英文名:Hafnium

73、原子序号:73;中文名:钽;读音:tǎn;化学符号:Ta;英文名:Tantalum

74、原子序号:74;中文名:钨;读音:wū;化学符号:W;英文名:Tungsten

75、原子序号:75;中文名:铼;读音:lái;化学符号:Re;英文名:Rhenium

76、原子序号:76;中文名:锇;读音:é;化学符号:Os;英文名:Osmium

77、原子序号:77;中文名:铱;读音:yī;化学符号:Ir;英文名:Iridium

78、原子序号:78;中文名:铂;读音:bó;化学符号:Pt;英文名:Platinum

79、原子序号:79;中文名:金;读音:jīn;化学符号:Au;英文名:Gold

80、原子序号:80;中文名:汞;读音:gǒng;化学符号:Hg;英文名:Mercury

81、原子序号:81;中文名:铊;读音:tā;化学符号:Tl;英文名:Thallium

82、原子序号:82;中文名:铅;读音:qiān;化学符号:Pb;英文名:Lead

83、原子序号:83;中文名:铋;读音:bì;化学符号:Bi;英文名:Bismuth

84、原子序号:84;中文名:钋;读音:pō;化学符号:Po;英文名:Polonium

85、原子序号:85;中文名:砹;读音:ài;化学符号:At;英文名:Astatine

86、原子序号:86;中文名:氡;读音:dōng;化学符号:Rn;英文名:Radon

87、原子序号:87;中文名:钫;读音:fāng;化学符号:Fr;英文名:Francium

88、原子序号:88;中文名:镭;读音:léi;化学符号:Ra;英文名:Radium

89、原子序号:89;中文名:锕;读音:ā;化学符号:Ac;英文名:Actinium

90、原子序号:90;中文名:钍;读音:tǔ;化学符号:Th;英文名:Thorium

91、原子序号:91;中文名:镤;读音:pú;化学符号:Pa;英文名:Protactinium

92、原子序号:92;中文名:铀;读音:yóu;化学符号:U;英文名:Uranium

93、原子序号:93;中文名:镎;读音:ná;化学符号:Np;英文名:Neptunium

94、原子序号:94;中文名:钚;读音:bù;化学符号:Pu;英文名:Plutonium

95、原子序号:95;中文名:镅;读音:méi;化学符号:Am;英文名:Americium

96、原子序号:96;中文名:锔;读音:jú;化学符号:Cm;英文名:Curium

97、原子序号:97;中文名:锫;读音:péi;化学符号:Bk;英文名:Berkelium

98、原子序号:98;中文名:锎;读音:kāi;化学符号:Cf;英文名:Californium

99、原子序号:99;中文名:锿;读音:āi;化学符号:Es;英文名:Einsteinium

100、原子序号:100;中文名:镄;读音:fèi;化学符号:Fm;英文名:Fermium

101、原子序号:101;中文名:钔;读音:mén;化学符号:Md;英文名:Mendelevium

102、原子序号:102;中文名:锘;读音:nuò;化学符号:No;英文名:Nobelium

103、原子序号:103;中文名:铹;读音:láo;化学符号:Lr;英文名:Lawrencium

(6)化学元素扩展阅读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

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于1869年发明周期表,此后不断有人提出各种类型周期表不下170余种。

归纳起来主要有:短式表(以门捷列夫为代表)、长式表(维尔纳式为代表)、特长表(以波尔塔式为代表);平面螺线表和圆形表(以达姆开夫式为代表);立体周期表(以莱西的圆锥柱立体表为代表)等。

参考资料

网络-元素周期表

Ⅶ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种化学元素

目前共有118种元素被发现,其中94种存在于地球上。

化学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核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 一些常见元素的例子有氢,氮和碳。

(7)化学元素扩展阅读:

一、有十种物质,人类在史前时代就已熟悉,后来确认是元素:分别是碳、铜、金、铁、铅、汞、银、硫、锡及锌。在公元1500年前又发现了其他元素的物质,分别是砷、锑及铋。在1750年之前又发现硫、钴及铂。

二、大部分存在在自然界的元素在1900年都已发现,包括:

1、一些现在在工业上常见的元素,例如铝、硅、镍、铬、镁及钨。

2、许多容易反应的金属,例如锂、钠、钾及钙。

3、氟、氯、溴及碘等卤素。

4、气体,例如氢、氧、氮、氦、氩及氖。

5、大部分的稀土元素,包括铈、镧、钆及钕。

6、大部分常见的放射性元素,包括铀、钍、镭及氡。

三、在1900年之后发现的元素有:

1、最后三个自然界存在的稳定元素:铪、镥、铼。

2、钚,最早是由格伦·西奥多·西博格在1940年合成,但后来发现在自然界有半衰期长的同位素。

3、三个意外发现,自然界存在的元素(镎、钷、锝),一开始都是人工合成,后来发现在自然界的矿石样品中有痕量的元素。

4、铀或是钍的衰变产物(砹、钫及镤)。

5、合成的超铀元素。

Ⅷ 化学元素前20个

前20个化学元素是: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

1、氢H:1766年,英国贵族亨利.卡文迪西(1731-1810)发现。

2、碳C:1796年,英国籍化学家史密森.特南特 (1761-1815)发现钻石由碳原子组成。

3、氧O: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里和瑞典舍勒发现;中国古代科学家马和发现(有争议)。

4、钠Na: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

5、钙Ca: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并用电解法制得。

(8)化学元素扩展阅读: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二周期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氮元素+5,其他周期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都由碳族-4递增到-1。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最低负价均相同。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副族熔点在VIB族达到最高,以后依次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元素的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Ⅸ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前30个元素

化学周期表前30个元素: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

化学元素周期表将各个化学元素依据原子序编号,并依此排列。原子序从1(氢)至118(Og)的所有元素都已被发现或成功合成,其中第113、115、117、118号元素在2015年12月30日获得IUPAC的确认。

而其中直到锎的元素都在自然界中存在,其余的(亦包括众多放射性同位素)都是在实验室中合成的。目前Og之后的元素的合成正在进行中,带出如何扩展元素周期表的问题。

(9)化学元素扩展阅读:

1、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3、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表示2个氢原子:2H;2H:表示2个氢原子。

Ⅹ 化学元素周期表总共多少个元素

118个。(截至2017年1月15号)。随着时代的发展元素周期会越来越丰富,元素种类会越来越多。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

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

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共有16个族,又分为7个主族(ⅠA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7个副族(ⅠB ⅡB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一个第Ⅷ族(包括三个纵行),一个零族。

元素周期表上的0族元素属于稀有气体(惰性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单原子气体,很难进行化学反应。稀有气体共有七种,它们是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放射性)、气奥(Og,放射性,人造元素)。

(10)化学元素扩展阅读

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递减(零族元素除外)。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最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序数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不可作为公式)

热点内容
胃有哪些 发布:2025-05-13 21:28:01 浏览:31
教学用琴 发布:2025-05-12 15:51:55 浏览:241
嘉美通教育 发布:2025-05-12 12:47:44 浏览:677
生物国家集训队 发布:2025-05-12 11:14:08 浏览:444
师德教师学习永恒 发布:2025-05-12 10:35:37 浏览:846
学生调戏老师 发布:2025-05-12 06:02:30 浏览:14
抗癌生物 发布:2025-05-12 05:09:05 浏览:656
巨鹏生物 发布:2025-05-12 03:15:27 浏览:869
丝足老师 发布:2025-05-12 01:30:24 浏览:608
当教师好还是公务员好 发布:2025-05-12 00:53:30 浏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