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历史军事

历史军事

发布时间: 2020-11-19 13:41:40

『壹』 求好看的历史穿越 历史军事 架空历史小说

历史军事架空穿越类

汉献帝新传(汉)
调教初唐(唐)
千夫斩(清)
大唐万户侯(唐)
名门(全架空(唐))
大明官途(明)
血沃轩辕(明)
诸夏(民国)
第一本不要深究,可以拿来解闷。
第二、第三本很搞笑,
第四、第五,第六本有阴谋的描写。
第七,第八是爽文,也很热血。
还有几本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小市民的奋斗(完)铁骨(连载)抗日之铁血远征军(完(抗日))北洋(完)海魂(完(全架空))新明史(完)1895淘金国度(连载)

都市类
《越境鬼医》很好看,都市类的经典。
《官路迢迢》 比较早的一本官场文,很中正一本,回味良久,让人看了还想看。
《红男绿女> 隆重推荐。一个荒诞的流氓和一个荒诞的故事。
《重生寡头1991》 全景式展现了,苏联解体到俄罗斯复兴的十年。如果你对苏联解体之后是俄罗斯政局发展感兴趣,此书不得不看。也是我隆重推荐的一本。
《大明星爱上我 》当年起点上榜的一本都市小说,自然是经典。
《重活之漫漫人生路》穿越文,里面有很温馨的家庭描写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跨度很长,从文革时期的上山下乡,一直写到八十到九十年代
这些都我看过的很不错的书,希望你能找到喜欢的
另隆重推荐一本 《华夏立国转》不知道算不算你说的明珠蒙尘的哪一类,我也经常在网络找小说,说实话很少有看见推荐者一本的。小说写是是五胡乱华时期是故事,一个现代人穿越到东晋永和年间,开始了他个人是波澜壮阔的一生,同时也在改变了华夏民族历史,开创了一个尚武,理性的华夏民族。贴一段你看看。

第二百八十三章-大争论(二)

过了十几天,曾华召开了一次会议,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枢密院、大理寺各有司的重要官员都列席了这次会议,曾纬、曾那、曾等曾华所有在国的子女也全部参加。
“尹慎,你知道我最可恨你的是哪一个方面?”曾华直接开门见山。
“陛下,罪臣不敢妄加揣测。”尹慎低首答道,自然事情败露后,尹慎早就有了心里准备。
“为了你的主子上位,你可以不顾国家的利益。这就是你的信念?”曾华站起身来,指着尹慎愤怒地吼道,“你是国学出身,自然受过忠国即忠君的教育,更受过新学的教育,也奔走四海见过世面,我就不信你会相信《白虎通义》的屁话。可是你为了你的主子,国家大义被你象一块烂布一样丢在水沟去了,忠君和忠国你分得可真是清楚啊!”
众人没有见过曾华用如此尖酸刻薄,直指人心的话语来骂人,个个吓得大气不敢出,尹慎站在那里更是面如死灰。
“你跟那些卖弄天人感应的大学者有什么区别?只要能卖个好价钱,不管是汉武还是赵石,这些人都能说是他是受命于天,那管它国穷民困,那管它神州沉陷。你说说,那些人跟一只看见骨头就上去摇尾巴的狗有什么区别?而你呢?只要能让你主子上位,那管它流血冲突,国家纷乱。那管它历史倒退,民生民死,这就是你在国学学得知识,早知道国学地教授还不如让一头猪去进学,那也比你知道什么是国家大义,什么是真正的礼义廉耻!”
众人可能都不理解曾华为什么会愤怒。以前他读史书时,看到那些为封建统治者谋算“天命”,甚至为蒙古人,为满人摇旗呐喊,歌功颂德的人。一股郁闷之气堵在胸口。但是曾华知道,那时华夏没有国家的概念,也没有民族的概念,天下只是某一家的天下。而且那些人总是有着“生存压力”、“实现自我价值”等等各种原因,站在当时的历史立场上也不好过于责备。但是在这个世界里,曾华煞费苦心地举起国家、民族这杆大旗已经数十年了,居然还有人毫不犹豫地玩起“士为知己者死,忠君不忠国,忠人不忠事“的把戏,而且还是一个受过国学高等教育的精英。这怎么不叫他愤怒?
曾华的话就像一把把刀子一样,刺进尹慎地心,让这位曾经名誉长安西城的才子不由地浑身颤抖,这些话也在阵阵敲打着在场众人的话。华夏以前就有华夷之防。而且曾华再将它提高到国家民族的高度,数十年已经深入人心。现在尹慎听到曾华直指自己地行为有“汉奸”嫌疑,这项罪名可是要遗臭万年的,怎么不让他肝碎心焚。
看到尹慎脸色惨白,几乎要瘫倒在那里时,旁边一个人实在受不了了,连忙站了出来大声悲咽道:“父王,守诚所作所为都是为我筹划。这天大的罪过我愿意一力承担。”
此人正是曾旻,他在曾华西征前因为率领海军在南海经略以及远航天竺、阿曼等立下大功,被提升为海军部海防局主事郎中,尹慎也以金事员外郎身份一同回了长安。在这几年里,尹慎看到曾纬王储的位置越发地巩固,于是越发地心急了。于是就兵行险招。派人到旧派造谣,说曾华看到大局已定。决定不再笼络人心了,准备登基称帝,做一个真正的天子。
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曾华为什么会制定这么一套“无君无父“的政治体制。听尹慎派人把“内幕”这么一说,当即信以为真,立即跳出来摇旗呐喊。虽然后来遭到新学派猛烈反击,但是他们认为难度越大功劳就越大,加上中枢一直没有表态,这些人就更加信以为真了,所以能够坚持到最后。
而尹慎就是想利用这些人把局势搅乱,只要王储曾讳忍耐不住跳出来表态,尹慎都会把把矛头引向曾纬,让他背上这个黑锅,然后再安排E挨将其一举推下王储之位。至于这场瓣论将会引起什么后果,而一旦旧派占据上风或者因此引起的思想混乱将会给华夏带来什么后果还真不在他地考虑之中了。
但是尹慎没有想到,曾纬居然容量这么大,看着几派人马斗得不亦乐乎居然无动于衷,这么长的时间居然一点表态也没有。而且尹慎又发现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曾是范敏所出,支持他的势力集中在教会和以新学为主地长水、北府系中,但是这票人跟今文经学和旧学派根本尿不到一起去。而以原江左朝廷为主的旧派人马因为桔阳长公主的缘故,自然会支持曾纬多一些。到后来,随着越发有势力的商人集团和军勋集团因为害怕自己的财产和土地被人打着“三纲”的旗号夺走而全力支持了新学,局势就更加明显了。
尹慎只得再行险棋,鼓动教会的激进分子出来叫嚷着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又鼓动新学派激进分子提出“革命”观念,反正就是要把局势搅得更混乱。但是随着曾华地回国,一切都尘埃落定。
曾知道尹慎的意目,他从心底不赞成这么做,但是最后还是默许了,因为在曾的心里还是有些不甘。
现在看到曾华怒斥尹慎,曾再也忍不住了,直接走了出来,愿意承担所有责任。
◇◇◇
“一力承担,你承担得了吗?”曾华冷冷地问道。曾浑身一哆嗦,不由地自主地俯首在地,只是流汗不再言语,而尹慎也俯首在地大声喊道:“这些都是罪臣做的,与王子殿下毫无干连。”
曾华冷冷地看着俯首在地的两人,半晌都没有做声,最后闭上眼睛默然了许久才说道:“你们该承担什么罪责,我定不了,当由大理寺裁决。不过曾旻你能勇敢站出来承认责任,终于不让我对你太失望。”
说完这些,曾华如同虚脱一般,萎然地坐回到座位上,黯然地叹息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天下到底谁能真正明白我的心思呢?”
看到曾华那心如死灰地黯然伤心地样子,众人的心里各有想法,一时都说不出话来。
而跪坐在地上地尹慎这时抬起头刚好看到了曾华那萎靡的样子,心里一时百感交集。他一直都无比崇拜这个人,因为他是赶走羯胡,匡扶神州的强者和英雄。尹慎曾经无比激动地在国学听曾华讲课,曾经无比忠诚地拥护曾华的所言所行。正是这种崇拜,尹慎一直认为曾华是真正的天下之主,是无与伦比的天子。虽然尹慎拥护曾华建立的新政体和新思想,但是他自作聪明地认为那只是曾华一种笼络人心的帝王权术。当然尹慎也认为曾旻才是曾华最合适的继承人。
但是今天看到曾华如此愤怒和伤心的样子,尹慎心里不由地泛起一种难言的感觉,明王难道真的要与天下人共天下?
“明王,罪臣有一疑惑还请陛下解答。”尹慎直着脖子问道。
“你说吧。”曾华有气无力地答道。
“请问陛下为什么会这么做?为什么要与天下人共天下?”
所有的目光随着尹慎都投射到曾华的身上,看来很多人都不明白。
曾华被问得一愣,是啊,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做为一个穿越者,自己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乱世创造了一个奇迹。自己所立的功勋远胜秦皇汉武,打下的疆域远胜历朝历代,自己的名字应该可以在历史上闪耀。自己成功地将世俗权力和神权集于一身,完全可以成为有史以来最有权势的皇帝。但是自己却毫不犹豫地将权力分出去,并且打开一扇窗户,让华夏百姓看到了科学和民主的影子。
为什么?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自己是穿越者,因为自己可以看到另一个世界的历史,看到昨天君子,今天小子的党争;看到靖康之耻;看到崖山海岸;看到以屠城和千里无人烟为手段的民族大融合;看到诛连十族的“浩荡皇恩”;看到只知八股不知稗麦的国家精英;看到读着圣贤书却跪在累累白骨上向新主子摇尾乞怜的前明学士;看到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为手段的新民茬女融合;看到杀同胞比满人还凶残的前明降军;看到把世界最富强的民族支成一群乞丐的“康乾盛世”;看到宁予外夷不予家奴的“豪言壮语”。
或许就是因为看到这些自己才会毫不犹豫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念头从曾华的脑海里一一闪过,最后汇成了一句话,曾华神情凝重地答道:“我爱这个国家和民族胜过爱我自己。”
听到这句话,尹慎愣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谁也不知道他听明白了没有。众人只是看到他双目充满了眼泪,然后再次俯首在地,朗声地说道:“罪臣尹慎伏罪,甘愿受死!”

这本小说我看了不下三遍,每次看到这里的时候,都唏嘘不已,真的是不的不看的架空类精品。
注 本帖的每一个字都是我手打出来的,如在其他地方看到的话,请注意一下署名,绝非粘贴。

『贰』 历史军事

魏延魏延(?-234)字文长,义阳(今信阳三里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诸葛亮死后,魏延因被陷害谋反而遭杨仪一党所杀。
[编辑本段]魏延 - 个人档案
蜀汉名将,字文长。初随刘备作战,智勇双全,勇冠三军,深得刘备信任,刘备称王后受封汉中太守,后诸葛亮北伐,任征西大将军,曾经向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袭长安“子午谷之计”,但没被采纳。魏延为人孤高,深明大义,多立战功,在后期尤其为诸葛亮所倚重。但是性格上比较矜高,有些叛逆性(这个“叛逆”不是古代意义上的谋反,而是现代意义上的,比如我们会说某个小孩子挺叛逆),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时常发牢骚,不懂得处理官场上的人际关系,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与杨仪势同水火。在诸葛亮死后,因为不甘心就此撤军以及不能容忍兵权落到死对头杨仪的手中,而擅自违背诸葛亮撤兵的遗令,率军烧毁栈道、攻击杨仪。最后被冤枉成谋反,遭受“夷三族”的悲惨后果。
官至: 征西大将军 南郑侯 凉州刺史 汉中太守 前军师
赐予假节
相貌:面如重枣,目若朗星
性格:骄矜高傲、忠诚
子:魏容、魏昌
[编辑本段]简明历史传记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魏延(王心海饰) 魏延是蜀汉名将,他跟随刘备入川后表现突出,得到刘备器重,屡次被委以重任。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延作为诸葛亮的左膀右臂,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魏延为人孤高,善养兵卒,勇猛过人,但是和蜀汉重臣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将兵权交于杨仪,魏延因持功心有不甘而率军欲杀杨仪,反被杨仪派马岱杀死。后魏延一门被夷灭三族。
[编辑本段]《三国志·蜀志·魏延传》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魏延(三国志11中的形象)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魏延(三国志10中的形象)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为前锋。出亮营十里,延梦头上生角,以问占梦赵直,直诈延曰:“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退而告人曰:“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才)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陈寿: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徐澄清:《三国演义》中“魏延脑后有反骨”这一说,为好多人所熟悉和接受。这就须从历史本来面貌来辨其真伪。这里我只就诸葛亮用人之得失和魏延之悲剧发点议论。
杨戏:“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
《三国志·魏延传》:“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叁』 求好看的历史军事类小说。

我也很喜欢看穿越历史架空类哦,我来给你推荐几本,虽然不多,但保证质量!
看法是自己写的,简介是网上找的,希望能帮到你

1.《家园》,作者酒徒,他写的其他作品也是相当不错,《家园》绝对是一本厚重的书,讲的是隋末唐初的事,文笔流畅,战争描写宏大,情节曲折,已超越普通网络文学水平,大部分书友选择购买实体书收藏。

简介:我想,五千年浩瀚历史中,重重天威下,总有一两个男人站着吧!

2.《江山美色》,名字俗,穿越俗,但是书不俗,同样是隋末唐初,但更侧重于阴谋计策,战争描写不强,感情描写比较细,总体来讲不如家园值得买实体搜藏,因为它并没有逃离网络文学的束缚,但是可读性很高,很好看的一本书。

穿越到隋末他突然发现,这里没有李元霸,只有李玄霸,拎不动几百斤的大锤,还是个病夫,奄奄一息,这里没有宇文成都,宇文化及也没有想像的那么有用,甚至要看他脸色行事。
穿越到隋末的他突然发现,原来那时杨广还没有大被同眠,美女万千,昏庸无道,他竟然有着崇高的理想,雄伟的抱负,目标之远大就算他这个现代人都是为之心悸。
他本来以为乱世之中,做土匪是份很有前途的工作,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成为朝廷的红人,杨广最信任之人,李渊这个传说中的酒色之徒也要和他称兄道弟,当他红的发紫,想要一展宏图的时候,却是无奈的发现,世道乱了,乱的一塌糊涂,乱的不可收拾。
他突然发现,隋唐十八条好汉一半都是捕风捉影,无可觅寻的人物,第一条好汉却是响马流寇推崇膜拜的萧布衣。
萧布衣以布衣起家,白手天下,铁骑纵横,莫谁敢挡!
而他,就是萧布衣!

3.《回到明朝当王爷》同样名字俗但是书不俗,文笔,剧情恰当,故事曲折,读起来津津有味。主角和皇帝之间的互相信任兄弟友情绝无仅有,也是开辟了一种新的思路是穿越文中的顶级好书之一。

自认没有一技之长、又对历史一知半解的史上最无能的穿越者郑大善人,遇上了一个最不象皇帝的皇帝,一个不想当皇帝却不得不当皇帝的朱厚照。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就象历史洪流中的一条小船儿,且看他如何把这艘船的舵掌握在自已手中。
4.《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文笔还可以,故事曲折吸引人,现在正在写2,值得一读。

一部帝王的奋斗史
一部香艳的风流史
一部无法考证的战国史
一部不择手段的发家史
5.《极品家丁》这本书,简直把YY的水平发挥到了极点,逗的时候可以笑的不行,我是这样的。。其中草原一段又感人的一塌糊涂,美女不少,这是我看的最好的一本YY。

一个年轻的销售经理,因为一次意外经历,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成为萧家大宅里一名光荣的——家丁。
兴办实业,经营社团,小小家丁,如何玩转商场、官场、战场和情场?
这个家丁不是人,鲤鱼也要跃龙门。

6.《庆余年》 穿越类有修真也有官场阴谋。猫腻的书写的很是细腻。从头到尾不缺YY,但是又不假。
当今世界,千穿万穿,唯有马屁不穿。
所以一个年轻的病人,因为一次毫不意外的经历,穿越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成为伯爵府一个并不光彩的私生子。修行无名功诀,踏足京都官场,继承莫名其妙的商团,且看没有自己身份的私生子,是如何玩转商场、官场、战场以及婚场。
因为故事发生在庆国,而那位病人很奢侈地拥有了多出来的一截生命,所以暂时取名为:庆余年--很有乡土气息的名字,或许哪天就自己改掉了。

7另外推荐一本我没看过的,《调教初唐》,属于轻松幽默型的,没有多少战争,我想应该符合你的要求。

『肆』 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朝代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朝代,每一个王朝都有其特点,我们在对比朝代的强弱,需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对比,不能忽略时间去对比,毕竟时代在进步,后面王朝的武器要强于前朝,尤其是出现了热武器之后,如果抛弃时代特点,单纯对比军事实力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需要将朝代至于当时,来看军事实力,看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军力最强。

汉朝的军事实力强悍在末期体现的更加明显,即使汉朝都要亡国的时候,其军事实力都对外族形成碾压,周边国家根本没有能力进攻汉朝,即使后来军阀林立,不管是公孙瓒、袁绍、董卓、马超,在面对北方名族的时候,随便一个军阀都能对其形成碾压,更不用说整个大汉的军事实力了。

有人会说唐朝和秦朝也很强,确实不错,但是唐朝和秦朝不如汉朝的地方在于,不能对周边国家形成碾压,甚至长期受到北方民族的威胁。虽然秦朝让匈奴不敢南下牧马,但是统一后的秦朝,衰败的实在太快了,所以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强的王朝,应该是汉朝。

『伍』 中国历史军事故事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故事有纸上谈兵,退避三舍,横扫八荒。

『陆』 历史军事上最厉害的10个人是

1.孙武

且不说他的治军与以少胜多大破楚军,单一部<孙子兵法>就足以傲视群英了~

2.拿破仑

拿破仑皇帝一生所指挥的战役比亚历山大大帝与恺撒大帝所指挥的战役加起来还多,最经典的是奥斯特里茨的三皇会战
波拿巴突出的成就是把欧洲军事全面带入火炮时代,而且他的运动战也为后世许多军事人物所学习

3.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大帝从偏远的马其顿走来,到希腊,再到波斯,再到印度...他的队伍所向披靡,建立了短命的庞大帝国
他是真正实现了后辈恺撒所说的:我来,我见,我征服~

4.克劳塞维茨

他的<战争论>是军事必修科目,可谓经典中的经典,仅次于<孙子兵法>

5.成吉思汗

有人说他是没文化的野蛮人,可是军事不用像政治那样曲折,有时候,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最有效的
而铁木真确实将游牧民族蒙古人的战斗力最充分地发挥了出来,能击败多个文明大国纵横亚欧大陆不是单一个野蛮人就形容的

6.汉尼拔

古代优秀的战略家,他那经典而大胆的深入罗马内部的军事行动,不仅让罗马人胆寒,也让后世称奇

7.曼斯坦因

2战时德国陆军里公认的最有才的军官,他那经典的"曼斯坦因计划"让"世界最强陆军"法军在几个星期内溃败,后来入侵苏联的过程里,他的才华也得到了部分展示,即便是库尔茨克会战,也不能说是他的失误
曼斯坦因擅长大军团的疾速纵深合围,假如不是希特勒一次次的干预,德军所能取得的成就远要大得多

8.孙膑

他是个被朋友的嫉妒与自己的仇恨以及身体的缺陷埋没的人才,正是那段痛苦的经历,既成就了他经典的围魏救赵,也毁了他更大的成就,导致了他没有白起,韩信等的成就盛
但观他的<孙膑兵法>,也能读出他独有的才能

9.邓尼茨

他的潜艇狼群战术,在现代的潜艇海战里依然通用

10.古德里安/周亚夫

这2个人实在不好取舍,论影响吧,古德里安大些,毕竟是装甲军团闪电战的先驱和实行者,但论军事才能,周亚夫并不逊于老古,他于汉景帝时的平乱行动中,那神出鬼没的用兵可以称得上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

『柒』 十大经典穿越历史军事小说排行榜

权国,真的很棒。末日蟑螂,重生之官道,地狱电影院后期差了一点前期设定太流弊了,恐怖公寓,都是反复看的

『捌』 历史军事人文

秦王“扫灭六国”,使中国历史进入新的大一统时期。持续400余年的秦、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盛世。但位居长江中游的武汉,此一时期的史载几处空白,其人文演绎亦相对沉寂徘徊。其原因大概是:楚国灭亡后,楚地“地广人稀”;楚汉大战中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败亡,楚地又一次“元气大伤”。直到东汉末年,旷日持久的大一统局面开始土崩瓦解,使得位居“国之中”的武汉,军事上的战略地位迅速凸显,沉寂已久的武汉地区旋即烽烟四起,群雄竞逐。清人顾祖禹曾言:“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从中可窥武汉在中原政权和长江上游政权控驭东南地区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因而自东汉末、三国时期直至六朝更迭年代,各路诸侯竞相争夺,在龟、蛇二处夹江峭峙两岸,筑起屯、垒、城、堡。两江交汇处的高阜上,更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军事要塞。这一时期的古城,武汉境内多达10座。最早的一座军事城堡是位于汉阳龟山西北坡的郤月城,东汉末一度成为江夏太守黄祖的军事据点和江夏郡治。此城紧扼汉水入江要道,具备城港一体化的原始形态。从建安四年(199)至建安十三年的10年间,孙策、孙权兄弟与黄祖先后在此大战四回合,最终攻下此城。公元220年,孙权一度迁都于鄂城,更名武昌,寓“武治则昌”之意。公元223年,孙权在今武昌蛇山筑夏口城,城西临江黄鹄矶上的那座军事瞭望台,即黄鹤楼之雏形,并最终演化为中国名楼之冠。这是孙仲谋建此楼时绝对不可能想到的。夏口城“周二三里”,面临长江,与汉水口遥遥相望。同时,开辟水师基地,与曹魏占据的汉阳对峙。故而司马懿曾有“夏口、东关、贼之心喉”一说。此外,两晋、南北朝时期,武汉境内还建有沌阳城、鲁山城、“曹公城”、“肖公城”等一大批军事城堡及屯、垒。“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这里曾上演过多少为后人广为传诵的英雄故事。三国名将吕布屯兵的小沛,就在今天武汉的江夏区。在武昌卓刀泉,相传当年关羽用青龙偃月刀斫向山石,清泉汩汩流出……频繁的战乱,也使武汉长江及其支流上出现诸多军事港湾,沙羡屯、黄军浦、南浦、鹦鹉洲等均系重要军港。夏口古城港更是规模宏大,可“屯精兵数万”。至南北朝时期则成为商舟聚泊的一大港埠。此时的武汉地区,可以说是城堡、港埠林立,其人文之演进也无不打下城堡、港埠之烙印。但这种由军事要塞孕生的城港文明,最终奠定了今日武汉三镇城廓之初基。从三国经两晋南北朝,武汉地区港埠和造船业渐成规模,带动了商船贸易的活跃,也激活了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商市应运而生,而且已颇具规模。《三国志 陆逊传》有载:嘉禾五年(236)东吴都督陆逊派周峻等偷袭魏江夏太守文聘治所石阳(今黄陂区境内),仓促之间,城外交易商民纷纷丢掉货物,蜂拥入城,“城门噎不得关,敌乃自斫杀己民,然后得阖。斩首获生,凡千余人”。战乱时期,商市尚如此兴旺,其商业之繁盛可见一斑。步入两晋南北朝时期,武汉成为“亦商舟之所会”。商贾小者坐贩于列肆,大者转运于四方。当时的夏口虽不及荆(江陵)、扬(南京)两州州治繁华,但因路通荆、雍,控引秦梁,“粮运资储,听此气息”,而渐成四方转运枢纽。夏口成为宋、齐、梁、陈四朝郢州治所后,商贸更趋活跃,不少官吏也加入商贾之流。齐初曾任江夏内史的褚炫“罢江夏还,得钱十七万”。梁初任郢州剌史的曹景宗,为“鬻货聚敛,于城南起宅,长堤以东,夏口以北,开街列门,东西数里”。这条长街在今汉阳门一带,成为当时商船贸易的中心地带,后演变为唐、宋时繁盛的“南市”。造船业、冶铁业、纺织业也随之勃兴。工商业的迅猛发展,使武昌一带很快成为人口高度集中的一方都会。到南齐中兴年间(501—502),仅武昌一带,人口已接近10万。佛道二教已开始在武汉民间盛行。武昌莲溪寺吴永安五年(262)校尉彭卢墓所出土镂雕铜佛之鎏金带饰,证明至迟在公元262年,佛教已传播至武汉地区,而且信徒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武昌东郊发现的南齐永明三年刘觊墓中的地券道教刻符,也印证至迟在公元5世纪,即1500年前,道符已在武汉地区流行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玖』 重生历史军事小说有哪些

------《秦》历史小说,酒徒写作第一部作品

------《明》架空历史,酒徒第二部小说凭此一举成名,红透网络文学世界,被誉为“架空历史小说的开山鼻祖”。

------《盛唐烟云》,隋唐三部曲”之一,奠定了他在架空历史小说领域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隋乱》(网络版原名《家园》)历史,隋唐三部曲”之一,在17K小说网拥有千万读者,繁体中文版曾创下台湾金石堂、诚品、博客来三大连锁书店畅销排行榜三榜齐上的傲人销售纪录,并已签约影视公司,即将搬上荧屏。而《隋乱》的泰文版则成为中国第一部被翻译成外文出版的网络小说。

------《开国功贼》历史,隋唐三部曲”之一

------《烽烟尽处》历史,酒徒首次涉足民国故事和抗日战争,堪称17K小说网2012年度又一神作

------《男儿行》历史穿越,元末农民起义,农民

热点内容
教学用琴 发布:2025-05-12 15:51:55 浏览:241
嘉美通教育 发布:2025-05-12 12:47:44 浏览:677
生物国家集训队 发布:2025-05-12 11:14:08 浏览:444
师德教师学习永恒 发布:2025-05-12 10:35:37 浏览:846
学生调戏老师 发布:2025-05-12 06:02:30 浏览:14
抗癌生物 发布:2025-05-12 05:09:05 浏览:656
巨鹏生物 发布:2025-05-12 03:15:27 浏览:869
丝足老师 发布:2025-05-12 01:30:24 浏览:608
当教师好还是公务员好 发布:2025-05-12 00:53:30 浏览:853
考研英语真题下载 发布:2025-05-12 00:24:07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