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地理概况

地理概况

发布时间: 2020-11-19 15:31:09

Ⅰ 广东地理概况有哪些

广东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陆域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与广西接壤,南临南海,西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0°13′~25°31′和东经109°39′~117°19′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省中部。广东陆地面积为18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南临南海,海岸线总长3368千米,岛屿众多。全省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陆地中部。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最长的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汇流而成,长2122千米,是中国第三大河流。南大门和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使广东的航运和贸易发展最早,且经久不衰,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广东北依南岭,南临南海,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河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珠江全长2122公里,由西江、北江、东江汇流而成为中国第三大河流;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广东地处亚热带,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000~1200毫米,属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自粤北的19℃左右到南端雷州半岛增至23℃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自北而南为1750小时至2200小时。全年草木葱茏,生机盎然。

年未,全省有土地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3.7万公顷;林地面积1017.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7.4%。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全省海拨500米发上的山地占31.68%,丘陵占28.54,山地占16.12%,平原占23.66%,河流水面占1.23%。

全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072.8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装机为665.5万千瓦,约占理论蕴藏量62%左右。

广东海域广阔,海岸线长,河网纵横,山塘水库、鱼塘众多,水产资源丰富。除可供捕捞海面外,全省有淡水养殖可养面积44.8万公顷,海水养殖可养面积77.57万公顷。淡水养殖主要有鲩、鳙、鲢、鲮、鲤等鱼种;海水养殖主要有虾、蚝等。

全省有活力木蓄积量3.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7.4%。植物种类繁多,逾5000多种,其中稀有植物约54种,大沙椤、黄檀、楠木等属世界著名珍稀树种。动物770多种,其中被列入国家级保护的有22种。为保护各类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植被类型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全省设立了60多个自然保护区,其中肇庆鼎湖山等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区。

广东地质构造复杂,岩层错落,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知的有130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91种,以有色金属居多。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有锗、泥炭等2种;居第二位的有硫铁矿、铝、铋、铊、银、油页岩等6种;居第三位的有铌、钽、硒等7种。广东省南海油田,包括珠江口、北部湾2个盆地,勘探查明有十个大型油气田,是一个面积广阔、储量丰富的油气田,具有实际开发的美好前景。

广东地处低纬度的位置,使广东全年太阳高度角大,所得到的太阳辐射多,热量丰富。除粤北山区属中亚热带气候外,大部分地区为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7℃,平均日照时数1750—2200小时;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无霜期长,绝大部份地区农业生产可一年二熟或三熟。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全国农业重要产区,尤其珠江三角洲,商品经济发达,是全国闻名的富裕地区。

广东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境内居住的少数民族有瑶、壮、回、满、畲、黎、苗等42个民族,人口约占全省的0.6%。

广东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目前祖籍广东的华侨、华人遍及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2000万人左右,约占全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70%。华侨以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美国、新加坡、加拿大、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秘鲁居多。有归侨、侨眷约2000万人。在海外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广东华侨组织有“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国际潮团联谊会”、“世界中山各中学同学恳亲大会”等。另外,广东毗邻港澳,祖籍广东的港澳同胞约有500万人。广大海外侨胞及港澳台同胞一贯热爱祖国,尤其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积极支持和参与家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广东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年,广东省坚持统等城乡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采取有力措施,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人。全省农业总产值(现价)2154.79亿元,此上年增长4.51%;其中,种植业产值959.97亿元,增长5.65%;林业产值61.72亿元。增长3.36%;畜牧业产值571.09亿元,增长1.82%;渔业产值466.45亿元,增长4.7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5.56亿元,增长7.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61.42亿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65.87元,增长4%。

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扩大,总产在大灾之年基本保持稳定。全省撂荒拱地恢复生产面积1.59万公顷,改造中低产田面积12万公顷;直接补贴种粮大户5.7万户,受益面积18万公顷,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刀276.3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43%,在连续四年下降后首次出现增加的好势头;尽管受严重早灾影晌,粮食总产量仍达到1512.34万吨,增长0.63%。

动植物防疫工作取得成效在春季防控高致病性禽滚感的阻击战中,各级农业部门开展防控工作,成功控制、迅速扑灭疫情,切断疫情传播途径,防止疫情向人传染,得到农业部的表扬和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加强对其他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防控,强化动物疫情监测工作,规范疫情报告和工作通报制度;抓好动物免疫工作,提高免疫密度;制定应急预案,建立防疫物资应急贮备制度,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供了保障。

农村居民收入继续增加2004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4365.87元,比上年增加311.29元,增长7.7%,是1998年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0%,增幅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全省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农村居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企业拖欠民工工资的状况大有改善。农村居民从事劳务所获得的工资性收人人均2173.21公元,增加207.43元,是其增收的主要因素。不同层次的农村居民收入均有较快增长。按照农户人均收入水平进行5等分分组(每组各占总户数的20%),高收人农户人均纯收人9580.77元,增长8.3%;中高收人农户5090.37元、中等收人农户3768.57元、中低收人农户2800.57元,分别增长7.6%、8.0%和8.6%。由于减免农业税、实施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使低收人农户的收人水平回升到1657.87元,比上年增长4.0%。人均纯收人1500元以下的困难户所占比例由上年的7.0%下降为6.4%。

泛珠三角区城农业合作和外向型农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04年,建立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联席制度,确立了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的组织领导机制和衔接落实制度;组织草拟、修改、审定《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了近期和中长期工作目标。筹办首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治谈会——“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推介会”,承办2004年广东省农产品(成都)交易会。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扩大出口。全省水果出口比上年增长37.8%,疏菜增长加24.7%,成为广东省创汇农业新的增长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各级政府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加大,重点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增加,规摸扩大,实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提离。有20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5家省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受到省政府的表彭。全省各级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1083家,其中,国家级的农业龙头企业29家,省级105家,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有150家。1083家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65万户,增收51亿元,户均增收1926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范围扩大,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发展加快。全省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42个,带动农户83万户,会员11万户,会员平均增收10%以上,高于全省农民增收平均水平。

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大全年农业综合开发共投人财政资金3.1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37万公顷,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3万吨,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11宗,带动农民增收2.6亿元。东西两界和粤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示范辐射效应逐渐显现,示范区内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逐渐提高,农民增收幅度高于周边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类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新进展“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农业部门累计创办了7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一批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组织制定省级农业标准101个。全省21个地级市、56个县、27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农产品质最安全检侧中心(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发展较快,全省通过认证的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60个,产品共1206个;绿色食品企业110家,有效期内产品数224个;累计评出“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116个。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毒鼠强专项整治达到预期目标,质量安全事故大幅减少。

农业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省人大农科议案实施效果明显,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启动。“踌越计划”、“948计划”、“沃土工程”、“植保工程”和“种子工程”等项目继续实施,先进适用技术广泛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转化速度提高。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3%,家禽良种覆盖率85%,猪良种覆盖率95%。农业科技下乡和培训工作有较大的突破,全年深人一线科技人员11万人次,服务农户162万户次,举办各类培训班3300期,培训农民36万人次。

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突破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的决定,14个市、80个县(市、区)全面启动农村安居工程。全年筹集资金3.9亿元,按整村推进动工改造贫困户危房共347条村2.36万户。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活动取得明且成效,受益贫困村173条。省属水库移民住房改造工作较快推进,动工兴建移民住房1.06万户。产业化扶贫效果良好,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23万户,户均增收2400元。珠三角经济发达市对口帮扶和省直机关挂钩扶贫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态家园畜民计划”和“一乡一品”活动扎实推进,推动了田区生态坏境建设,主导产品逐步形成,带动了一批农民脱贫致富。

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关系及分配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和监督体制有所创新,全省六成村已实行会计委派、选聘或代理制;两成以上的村实行农经电算化管理。农村财务公开内容逐步规范,有96%的村实行财务公开,近六成村达到了规范化公开。农村财务民主管理制度逐步健全,集体经济审计监督工作继续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监停初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Ⅱ 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形地貌

“阿勒泰”是蒙古语,意为“金山”,因山中蕴藏丰富的金矿资源而得名。阿勒泰72条沟,沟沟有黄金。阿勒泰在古代是我国少数民族的牧居地。

阿勒泰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北部有宏伟的阿尔泰山,西南部为萨吾尔山,南部是准噶尔盆地,西部比较开阔,呈喇叭口形。

阿勒泰地区总的地貌特征是: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从北部阿尔泰山脊线到南部丘陵平原层层下降,具有明显的阶梯状地形特点。

全地区山区占总面积的32%,丘陵河谷平原占22%,戈壁荒漠占46%。最高海拔4374米(友谊峰),最低海拔317米(富蕴县三个泉洼地)。高山、冰川、山前平原、盆地、沙漠等构成了本区复杂而独特的地貌景观。

阿勒泰地区山地主要包括阿尔泰山地和萨吾尔山地。盆地及谷地主要包括准噶尔盆地北部及东部、木乎尔台山间盆地和萨吾尔山谷地。平原主要有:阿尔泰山山前冲积洪积倾斜平原、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中游冲积平原、乌伦古河以南剥蚀平原。阿勒泰地区发育有古尔班通古特和额尔齐斯河谷两大沙漠,分布在南部的准噶尔盆地及西部的阿尔泰与萨吾尔山之间的额尔齐斯河谷一带,总面积8371平方千米,约占地区总面积的7.11%。

二、气候特点

阿勒泰地区所处位置纬度较高,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寒冷气候,除萨吾尔山区和阿尔泰山区属温带山地气候外,其余地区均属典型的温带荒漠草原气候。其特点是春旱多风,夏短酷热,冬长严寒,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全年多季风。年均气温0.7℃~4.9℃,极端最低温度 47.7℃,极端最高温度42.2℃。年平均降水量139.3~268.4mm,年蒸发量1397.3~2140.4mm,全年实际日照时数2870~3180小时,无霜期123~152天。

从全球风带和大气环流形势看,阿勒泰地区处于西风带。冬季,北冰洋气团控制时间长;夏季,温暖气团活跃期短。阿勒泰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水气来源少。

阿勒泰地区的夏季高空处于西伯利亚低压槽。在低压槽的底部,常受分裂小槽影响,并在南支锋区低压槽南来的配合下,以及受南部地面大陆热低压相应相北发展的影响,促使该地区夏季多雷暴、冰雹、骤雨等阵型大气出现。阿勒泰地区中南部平原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浅山丘陵以上至冰川积雪以下无明显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

阿勒泰地区,春季升温快,干旱多风,温度不稳定,昼暖夜凉,昼夜正常与异常气温变化悬殊。夏季,山区凉爽,无稳定明显大于20℃的气温。春夏之交,平原温暖干燥、多阵雨,除乌伦古河以南沙漠地区外,其他地区很少有炎热酷暑天气。

秋季,多晴朗天气,降温急剧,山区7月底即有初霜出现,平原地区9月中旬也有初霜出现;9月底、10月初,初雪日出现,9月下旬至11月由阿尔泰山区向南至河谷平原先后土地结冻。冬季,漫长严寒,多大风和寒潮天气。阿尔泰山区南麓,向南至萨吾尔山区和福海县一带,从10~12月上旬,先后形成积雪,河流、湖沼结冰封冻。

日照。阿勒泰地区的实际日照数为2743~3158小时,5~8月,农作物生长旺季各月的累年平均日照时数均超过300小时。4~9月,农作物生长季节各月的累年平均日照时数和达1630~1920小时。

光能。阿勒泰地区光能资源十分丰富。境域虽然纬度偏高,太阳高度角低,单位时间获得的辐射量少,但由于阴雨天气少,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能量较高。丘陵、平原地区全面总辐射量躲在130千卡/平方厘米以上。

气温。阿勒泰地区地形复杂,气温随地势呈带状分布,山地、平原、盆地、沙漠气温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无霜期。阿勒泰地区的无霜期短,顶山年平均为136.5天,阿勒泰年平均为153.5天,萨吾尔山北坡年均150天以上。

降水量。阿勒泰地区的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山区多,平原、丘陵少,准噶尔盆地更少,地区性差异性大。阿尔泰山区是境内最大的降水带,森塔斯年均降水量650毫米左右,最多年份约700毫米,最少年份为620毫米。布尔津县北部山区年均降水量达1065.4毫米。萨吾尔山区的年均降水量200毫米。平原、丘陵的年均降水量120~170毫米,最少年份为60毫米。

降雪量。阿尔泰山的森塔斯年均降雪天数为92天,吉木乃县为48天,福海县为29天,其他各地约35天。阿尔泰山区,年均降雪量为260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40%。吉木乃县和近山丘陵区年平均降雪量为50~70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4%~31%。

蒸发量。阿勒泰地区除阿尔泰山和萨吾尔山区外,其他地区均为半干旱、干旱区,自然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平原地区、萨吾尔山山前地带累年平均蒸发量为1475.5毫米。乌伦古湖、额尔齐斯河和布尔津河相邻地区,其年均蒸发量相对较小。

三、自然资源概况

阿勒泰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主要包括土地、林地、牧草地资源等(表5-1)。

土地资源。2010年农用地面积14519.36万亩,建设用地面积497.92万亩,未利用地面积2639.15万亩。截至2010年末,阿勒泰地区共有耕地375.16万亩,其中地方304.49万亩,占比81.16%;兵团农十师70.67万亩。

林地资源。2010年阿勒泰地区有林地面积2341万亩,其中山区林地980万亩,占比近42%。森林覆盖率13.2%。

牧草地资源。2010年阿勒泰地区牧草地面积12661.69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10859万亩,占比86%。

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在第六章中详述。

表5-1 2010年阿勒泰地区主要自然资源

资料来源:阿勒泰地区统计局,阿勒泰地区统计年鉴(2011)。

Ⅲ 重庆地理概况有哪些

重庆地理概况重庆,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

她是在悬挂于联合国大厅的世界地图上,仅有标注的中国四大城市之一。全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人口3107万。

重庆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公元前11世纪,巴国就在此建都。

公元1189年,宋光宗在此先封王后登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抗日战争时期,重庆为国民政府战时陪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庆于1950年成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改为四川省辖市,1983年成为中央经济计划单列市。1997年3月,全国人大第八届五次会议批准重庆设立中央直辖市。

重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煤、天然气、锶、铝土、锰、岩盐和钡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在全国占明显优势;列入国家保护的野生珍稀动物近100种,珍稀植物达50多种;重庆还是中国生猪、烤烟、药材、蚕桑、柑桔、长毛兔的重要生产基地。

重庆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古代石刻文化、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蜚声中外,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璀璨迷人的山城夜景闻名遐迩。

重庆拥有完善的水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邮电通信网络。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水路通江达海,110余条国内、国际及地区航线将重庆与全国和世界连接,外国人入境可在机场直接办理落地签证。通邮国家和地区达160多个。

重庆拥有产业门类较全、综合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两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食品、建筑、旅游等新的支柱产业正在形成发展中。面对新的科技革命浪潮,重庆将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环保工程三大高新技术先导产业。重庆市场网络完备,周边辐射人口近3亿。

重庆对外开放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状态。加拿大、日本、英国在重庆设有领事机构。

目前已与17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合作关系,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8家落户重庆;加拿大丰业和香港宝生、香港汇丰、日本住友、东亚等银行,日本安田、美国利宝、加拿大永明等保险公司及香港苏江叶冼律师事务所都在重庆设立了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奥地利等国的商会也在重庆设有办事机构。

年4月在重庆召开并发表了《重庆宣言》的亚洲议会和平协会第三届年会、2004年7月由美国《商业周刊》在重庆主办的有数位国际知名政要出席的国际总裁会议以及将首次在中国重庆召开的2005年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已经并将进一步提升重庆对外开放的形象。

自中央批准为直辖市以来,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年全市生产总值2665亿元,比1996年增长1.51倍;固定资产投资1610亿元,增长4.9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9221元、2535元,均比直辖前增长60%以上。近年来,重庆市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200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38.6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1.8倍,其中出口20.9亿美元,增长2.48倍,各类外贸经营企业达到1485家。特别是近年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外商投资环境正日趋完善。截至2004年底,全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3748家,合同外资金额68.41亿美元,实际吸收外资36.41亿美元;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合同金额12.85亿美元,派出人员31311人次。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移民开发,为重庆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央直辖市的设立,开辟了重庆发展的新天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揭开了重庆加快发展的新篇章。

重庆各族人民正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代表大会绘制的宏伟蓝图,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正按照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规划,努力构建以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为代表的“三大经济区”,为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而奋斗着。

今天的重庆,在地理、人文和社会环境上,正在形成越来越强的磁场,产生着不可抗拒的引力,正日益凸显其气度恢宏、激情飞扬的魅力。

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丰姿绰约!

共和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正在催生着无尽的现代神话!

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山水城市正不断地创造人间奇迹!

重庆——崭新的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正迈步走向世界!

世界各国及地区面积、人口、首都概况我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除汉族外,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6.6%,分布在我国总面积50—60%的土地上。

国家或地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千人)首都或首府亚洲中华人民共和国约 9600000 1239292 北京蒙古国 1566500 2353 乌兰巴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22762 22000 平壤大韩民国 99237 44850 首尔日本国 377800 125940 东京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236800 4605 万象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329556 75900 河内柬埔寨王国 181035 10400 金边缅甸联邦 676581 44740 彬马纳泰王国 513115 60400 曼谷马来西亚 329758 21169 吉隆坡新加坡共和国 641 3100 新加坡文莱达鲁萨兰国 5765 296 斯里巴加湾市菲律宾共和国 299700 70267 马尼拉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1904443 199000 雅加达东帝汶 14874 748 帝力尼泊尔王国 147181 18491 加德满都锡金 7200 406 甘托克不丹王国 46000 700 廷布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143998 120000 达卡印度共和国 2974700 938000 新德里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65610 17890 科伦坡马尔代夫共和国 298 238 马累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796095 128010 伊斯兰堡阿富汗伊斯兰国 652300 17690 喀布尔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1645000 66727 德黑兰科威特国 17818 2090 科威特城沙特阿拉伯王国 2240000 17400 利雅得巴林国 706.5 586 麦纳麦卡塔尔国 11437 641 多哈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83600 2377 阿布扎比阿曼苏丹国 312000 2018 马斯喀特也门共和国 531869 15800 萨那伊拉克共和国 438217 20370 巴格达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185180 16000 大马士革黎巴嫩共和国 10452 3110 贝鲁特约旦哈希姆王国 91390 4291 安曼巴勒斯坦国 11500 5750① 耶路撒冷以色列国 14900 5760 特拉维塞浦路斯共和国 9251 823 尼科西亚土耳其共和国 780000 61600 安卡拉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447400 23130 塔什干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2717300 16590 阿斯塔纳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 198500 4604 比什凯克塔吉克斯坦共和国 143100 5865 杜尚别亚美尼亚共和国 29800 3782 埃里温土库曼斯坦 488100 4659 阿什哈巴德阿塞拜疆共和国 86600 7566 巴库格鲁吉亚 69700 5400 第比利斯欧 洲冰岛共和国 10300 269 雷克雅未克法罗群岛(丹) 1399 43 曹斯哈恩丹麦王国 43094 5220 哥本哈根挪威王国② 386958 4369 奥斯陆瑞典王国 449964 8838 斯底哥尔摩芬兰共和国 338145 5116 赫尔辛基俄罗斯联邦 17075400 147500 莫斯科乌克兰 603700 50893 基辅白俄罗斯共和国 207600 10235 明斯克摩尔多瓦共和国 33700 4319 基希讷乌立陶宛共和国 65200 3708 维尔纽斯爱沙尼亚共和国 45200 1464 塔林拉脱维亚共和国 64600 2485 里加波兰共和国 312683 38620 华沙捷克共和国 78866 10321 布拉格匈牙利共和国 93031 10214 布达佩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356970 81539 柏林奥地利共和国 83858 8047 维也纳列支敦士登公国 160 31 瓦杜兹瑞士联邦 41284 7062 伯尔尼荷兰王国 41526 15493 阿姆斯特丹比利时王国 30528 10130 布鲁塞尔卢森堡大公国 2586 415 卢森堡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242000 58395 伦敦直布罗陀(英爱尔兰 70282 3621 都柏林法兰西共和国 551602 58500 巴黎摩纳哥公国 1.95 29 摩纳哥城安道尔公国 468 64 安道尔城西班牙 505925 39210 马德里葡萄牙共和国 92072 9900 里斯本意大利共和国 301277 58138 罗马梵蒂冈城国 0.44 1 梵蒂冈城圣马力诺共和国 60.6 24 圣马力诺马耳他共和国 316 370 瓦莱塔克罗地亚共和国 56538 4780 萨格勒布斯洛伐克共和国 49000 5380 布拉迪斯拉发斯洛文尼亚共和国 20256 1983 卢布尔雅那波斯尼亚和和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简称波黑马其顿共和国 25713 2079 斯科普里塞尔维亚共和国 88361 9900 贝尔格莱德黑山共和国 13812 650 波德戈里察罗马尼亚 237500 22600 布加勒斯特保加利亚共和国 110994 8384 索非亚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28748 3300 地拉那希腊共和国 131957 10350 雅典非 洲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1002000 61400 开罗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1759540 5110 的黎波里突尼斯共和国 164150 9000 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 2381741 29550 阿尔及尔摩洛哥王国 459000 27130 拉巴特西撒哈拉 266000 160 阿尤恩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 1030000 2400 努瓦克肖特塞内加尔共和国 196722 8300 达喀尔冈比亚共和国 10380 1020 班珠尔马里共和国 1241238 10760 巴马科布基纳法索 274200 10046 瓦加杜古佛得角共和国 4033 390 普拉亚内几亚比绍共和国 36152 1200 比绍内几亚共和国 245857 7500 科纳克里塞拉利昂共和国 72326 4500 弗里敦利比里亚共和国 111370 2640③ 蒙罗维亚科特迪瓦共和国 322463 14700 亚穆苏克罗④加纳共和国 239460 18300 阿克拉多哥共和国 56600 4130 洛美贝宁共和国 112622 5600 波多诺伏尼日尔共和国 1267627 8750 尼亚美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 923768 105000 阿布贾喀麦隆共和国 475422 13400 雅温得赤道几内亚共和国 28051 436 马拉博乍得共和国 1284000 6279 恩贾梅纳中非共和国 622984 3500 班吉苏丹共和国 2505813 29130 喀土穆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 1103600 56600 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共和国 23200 520 吉布提市索马里共和国 637657 9100 摩加迪沙肯尼亚共和国 582646 30500 内罗毕乌干达共和国 241038 19300 坎帕拉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945087 30400 达累斯萨拉姆卢旺达共和国 26338 7550 基加利布隆迪共和国 27834 6400 布琼布拉扎伊尔共和国 2344885 45570 金沙萨刚果共和国 34200 2780 布拉柴维尔加蓬共和国 267667 1015 利伯维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 1001 128 圣多美安哥拉共和国 1246700 11600 罗安达赞比亚共和国 74 9650 卢萨卡马拉维共和国 118484 9800 利隆圭莫桑比克共和国 799380 18000 马普托科摩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 2235 4970 莫罗尼马达加斯加共和国 627000 13126 塔那那利佛塞舌尔共和国 455 75 维多利亚毛里求斯共和国 2040 1130 路易港留尼汪岛(法) 2512 642 圣但尼津巴布韦共和国 390759 11800 哈拉雷博茨瓦纳共和国 581730 1590 哈博罗内纳米比亚共和国 824269 1620 温得和克南非共和国 1221037 41244 比勒陀利亚⑤斯威士兰王国 17363 938 姆巴巴纳莱索托王国 30344 2050 马塞卢圣赫勒拿岛和阿森松岛等(英) 412 6 詹姆斯敦、乔治敦等厄立特里亚共和国 125000 3500 阿斯马拉大洋洲澳大利亚联邦 7682300 18239 堪培拉新西兰 270534 3660 惠灵顿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 461893 4227 莫尔斯比港所罗门群岛 29785 367 霍尼亚拉瓦努阿图共和国 12190 168 维拉港新喀里多尼亚 19103 183 努美阿斐济共和国 18272 803 苏瓦基里巴斯共和国 810.5 77 塔拉瓦瑙鲁共和国 24 11 亚伦区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700.8 110 帕利基尔马绍尔群岛共和国 180 54 马朱罗北马里亚纳群岛自由联邦(美) 457 53 塞班岛关岛(美) 549 143 阿加尼亚图瓦卢 26 9.5 富纳富提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法) 274 14 马塔乌图西萨摩亚独立国 2934 164 阿皮亚美属萨摩亚 197 58 帕果帕果纽埃(新) 258 2 阿洛菲诺福克岛 34.6 2 金斯敦帕劳共和国 458 16 科罗尔托克劳(新) 12.2 1.6 法考福库克群岛(新) 240 18 阿瓦鲁阿汤加王国 699 98 努库阿洛法法属波利尼西亚 4167 213 帕皮提皮特开恩群岛(英) 4.5 0.1 亚当斯敦北美洲格陵兰(丹) 2175600 55 戈特霍布(努克加拿大 9970610 29800 渥太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法) 242 6 圣皮埃尔市美利坚合众国 9372614 263000 华盛顿百慕大群岛(英) 53.3 59 哈密尔顿墨西哥合众国 1967183 93000 墨西哥城危地马拉共和国 108889 10620 危地马拉城伯利兹 22963 211 贝尔莫潘萨尔瓦多共和国 21393 5780 圣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共和国 112492 5800 特古西加尔巴尼加拉瓜共和国 121428 4310 马那瓜哥斯达黎加共和国 51100 3191 圣何塞巴拿马共和国 75517 2631 巴拿马城巴哈马国 13939 278 拿骚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 430 23 科伯恩城古巴共和国 110860 11070 哈瓦那开曼群岛(英) 259 33 乔治敦牙买加 10991 2510 金斯敦海地共和国 27750 7180 太子港多米尼加共和国 48464 7900 圣多明各波多黎各自由邦(美) 8959 3690 圣胡安美属维尔京群岛 354 102 夏洛特?阿马里英属维尔京群岛 153 18 罗德城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 267 42 巴斯特尔安圭拉(英) 96 10 瓦利安提瓜和巴布达 441.6 72 圣约翰蒙特塞拉特(英) 102 11 普利茅斯瓜德罗普(法) 1780 387 巴斯特尔多米尼克国 751 74 罗索马提尼克(法) 1100 371 法兰西堡圣卢西亚 616 145 卡斯特里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389 140 金斯敦巴巴多斯 431 265 布里奇顿格林纳达 344 100 圣乔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 5128 1300 西班牙港荷属安的列所 800 189 威廉斯塔德阿鲁巴(荷) 193 78 奥拉涅斯塔德南 美 洲哥伦比亚共和国 1141748 37100 圣菲波哥大委内瑞拉共和国 916700 21844 加拉加斯圭亚那合作共和国 214969 770 乔治敦苏里南共和国 163265⑦ 479 帕拉马里博法属圭亚那 91000 115 卡宴厄瓜多尔共和国 281341 11700 基多秘鲁共和国 1285216 23940 利马巴西联邦共和国 8547403 155820 巴西利亚玻利维亚共和国 1098581 7760 苏克雷智利共和国 756626 14210 圣地亚哥阿根廷共和国 2776889 34700 布宜诺斯艾利斯巴拉圭共和国 406752 4970 亚松森乌拉圭东岸共和国 176215 3173 蒙得维的亚马尔维纳斯群岛(英)⑧ 约12173 2 斯坦利港

Ⅳ 浙江省的地理概况

地形地貌

浙江山地和丘陵占74.63%,平坦地占20.32%,河流和湖泊占5.05%%,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

浙北地区水网密集的冲积平原,浙东地区的沿海丘陵,浙南地区的山区,舟山市的海岛地貌,可谓山河湖海无所不有。

西南多为千米以上的群山盘结,其中位于龙泉境内的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浙江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脉、盆地为主。四大平原有杭嘉湖平原(杭州、嘉兴、湖州)、宁绍平原(宁波、绍兴)、金丽衢平原(金华、丽水、衢州)、温台平原(温州、台州)。

水文

浙江境内有西湖、东钱湖等容积100万立方米以上湖泊30余个,海岸线(包括海岛)长6400余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运河(浙江段)、钱塘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等八大水系,钱塘江为第一大河,上述8条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运河外,其余均独流入海。

(4)地理概况扩展阅读:

浙江,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界于东经118°01'-123°10',北纬27°02'-31°11'之间,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浙江省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

浙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复杂。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地跨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岛屿构成。浙江省地处亚热带中部,属季风性湿润气候。

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下辖11个省辖市,19个县级市,32个县,1个自治县,37个市辖区。

什么叫地理概况

首都:吉隆坡
面积:33. 025万平方千米
人口 :2773 万(2008 年9 月)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全境被中国 南海分成东马来西亚(简称东马)和西 马来西亚(简称西马)两部分。西马为 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 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 海,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马 为砂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 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尼、菲律宾、文莱 相邻。全国海岸线长4192千米。西马 地势北高南低,山地贯穿中部,山脉东西 两侧的地貌不同,沿海为平原。东马的 地形由北向南升高,东部沙巴地区的北 端为基纳巴卢山,海拔4101米,是马来 西亚最高峰。沙巴地区西部沿海为平 原,内地多森林覆盖的丘陵和山地。马 来西亚河流密布,西马主要的河流有霹 雳河、彭亨河;东马主要的河流有拉让 河、基里巴甘河和卢帕河。马来西亚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 热多雨,无四季之分。森林面积约占全 国总面积的58. 7%,盛产多种热带硬木,其中的加里曼丹铁木是世界上最坚 实的木材之一。锡的储量达到150万吨 以上。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油棕产量 居世界第一。可可、橡胶、椰子、胡椒的 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Ⅵ 中国的地理概况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公里,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 600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 798平方公里。我国同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省级行政区划为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脉等山脉。从南到北有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松花江、黑龙江等水系河流。

几百万年前,青藏高原隆起,地球历史上这一重大地壳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貌。从空中俯瞰中国大地,地势就像阶梯一样,自西向东,逐渐下降。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撞击,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构成了中国地形的第一阶梯。高原上的喜玛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 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阶梯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组成,平均海拔1 000~2 000米。跨过第二阶梯东缘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东直达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阶梯,此阶梯地势下降到500米至1 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再向东为中国大陆架浅海区,也就是第四级阶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蕴藏着丰富的海底资源。

Ⅶ 地理概况

富县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坐标范围为 E108° 40′—E109° 45′、N35° 45′—N36°14′,行政上跨属陕西省富县及其周边的黄陵、洛川、宜川、甘泉及延安等 5 县 1 市(图3-1),面积约3 800 km2。研究区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多数地区有森林覆盖;发育洛河、葫芦河、沮水河等水系,呈现沟、峁、梁、塬交错的黄土塬景观,沟内海拔较低(900~1 100 m),塬上则要高出300 m左右(海拔1 300~1 500 m)。该区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温度10℃,年降雨量300~600 mm,其中7~9月份降雨量占一半以上,夏季多暴雨。区内交通条件相对便利,西安—延安公路和铁路纵贯南北,兰-宜 309 国道横跨东西,另有沿沟、河、塬呈树枝状分布的公路网连接主要村镇。

Ⅷ 地质地理概况

研究区地处东经105015′~105°29′,北纬25°50′~25°57′,面积约250km2;位于云贵高原东缘—黔西南关岭县永宁至晴隆县凉水一带,属于珠江流域干流——北盘江水系上游,为中至强切割的多山地区,经济条件较差。工作区距贵阳市180km,距关岭县城南西40km,有320国道从区内通过,部分村寨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图1-1)。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剖面测量(含1:1万地质填图)表明,含关岭化石库的地层主要出露在新铺复式向斜的核部,在区内新铺乡毛凹、巴毛林以及岗乌镇白岩一带上三叠统小凹组(过去称为瓦窑组,或法郎组瓦窑段)下部广泛分布,分布面积达200km2 (图1-2)。

图1-1 关岭地区交通及剖面位置简图

图1-2 关岭地区地质略图

Ⅸ 北京地理概况有哪些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中国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之一,简称京,位于华北地区,面积1.680万平方公里,东南部为平原,西北部为燕山、太行山山地。北温带亚湿润气候。1月平均气温-9℃——4℃,7月约25℃。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左右。主要有汉、回、满、蒙古等民族。工农业发达,传统工艺品生产历史悠久,技艺精湛。70万年前北京猿人即生活于周口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建于蓟,辽南京、金中都均在此地区,元、明、清三代北京更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因此,皇家宫庭、园囿、朝坛及宗教建筑遍布,且大多保存完好。更兼长城丽,古运河以此为北端,故文物古迹荟萃是北京旅游资源的最大优势。40多年来新建筑如雨后春笋,北京是了解新中国的窗口。北京亦不乏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名山、森林、草原、溶洞、温泉、湖泊不一而足。因此,北京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旅游热点城市之一。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辖市,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按中央对北京的要求,北京将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建设及生态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历史文化名诚和现代化国际城市。

北京总面积1680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735平方公里。下辖10个区、8个县。城区: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近郊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远郊区:门头沟区、房山区;远郊县:昌平县、顺义县、通县、大兴县、平谷县、怀柔县、密云县、延庆县。

北京位于北纬39°56′,东经116°20′。其雄踞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北端,西部、北部、东北部,由太行山(西山)与军都山及燕山山脉所环抱,造成形似“海湾”之势,故自古就有“北京湾”之称。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交通、旅游和国际交往的中心。全市由11个区和7个县组成。总面积168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占地1040平方公里。人口1150万。北京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首。

北京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是其各季气候的不同特色,不论你何时来京观光,均有迷人的风彩。北京春秋季较短,夏冬季稍长。一月份较冷,月均气温-4.7℃,七月份稍热,月均气温26.1℃。年均降雨量650毫米,无霜期180天。这里地理位置显赫,山川雄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故历来被视为藏龙卧虎的神州宝地。

北京,已有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历史和悠久的城建沿革。远在70~50万年前,这里就是人类祖先的发祥地,“北京猿人”便在京西南的周口店等地繁衍生息。公元前586年,周朝的封侯国—燕国,在此建都,名“蓟”,从此“燕京”之名流传至今。公元前三世纪后,此地历为秦、汉、隋、唐各朝的北方重镇。公元十世纪初,我国东北的契丹族建立辽朝,将这里作为陪都,名南京。1125年,女真族兴起,灭辽而建金朝,正式于此建都,定名中都,并大兴土木,建起三十六座豪华的宫殿。中都城在今广安门一带,但1215年毁于兵火。这一年,我国北方的蒙古族举兵南下,相继灭了金朝和避于杭州的南宋王朝而统一了中国。1267年,元朝以金代的大宁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都城,改名为大都,此是今天旧北京城的前身。1368年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元朝,建立明朝,都城设于南京,将大都改称北平。1403年朱棣夺得皇位,迁都北平,并改名为北京,北京之名从此开始。不久兴建紫禁城等,经过十五年施工于1420年建成,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清朝也在北京建都。各朝在此建都共达800多年历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北京获得了新生,被确定为新中国的首都。古老的北京城,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在此留下了中华民族极其光辉灿烂的文化。全城的建筑布局以紫禁城为中心,从南到北贯穿一条全长8公里的中轴线。其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太庙与社稷坛);街道纵横,殿宇辉煌;坛庙神奇,园陵壮美;河湖穿绕,风光如画。全城既有平面布局,又有立体造型,这不仅是中国古都的典范,而且在世界城建史上也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热点内容
科高教育 发布:2025-05-15 04:51:38 浏览:764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试卷 发布:2025-05-15 03:39:22 浏览:833
叶开语文 发布:2025-05-15 03:38:08 浏览:879
北京假体隆鼻多少钱 发布:2025-05-15 02:49:41 浏览:117
年度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5-15 02:16:35 浏览:334
是在下输了是什么梗 发布:2025-05-15 01:59:54 浏览:289
教育课 发布:2025-05-15 00:39:16 浏览:887
笔画视频教学 发布:2025-05-15 00:06:14 浏览:99
小班幼儿英语 发布:2025-05-15 00:00:31 浏览:854
思教育网 发布:2025-05-14 22:14:17 浏览: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