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理
Ⅰ 北京 的地理坐标
北京的地理坐标:
北京市界经纬度:北纬39°26'至41°03',东经115°25'至117°30'
北京天安门广场经纬度:北纬39°54'27",东经116°23'17"
北京市区经纬度:北纬39.9°,东经116.3°
各郊区、县的经纬度:房山区,39.6°N,115.9°E;门头沟区,39.6°N,115.9°E;大兴县,39.7°N,116.3°E;通县,39.8°N,116.6°E;顺义县,40.1°N,116.6°E;平谷县,40.1°N,117.1°E;昌平县,40.2°N,116.2°E;怀柔县,40.3°N,116.6°E;密云县,40.3°N,116.8°E;延庆县,40.4°N,115.9°E。
Ⅱ 北京地理位置
北京市境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交接部位。东距渤海150公里。她的东南部为平原,属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区;她的西部山地,为太行山脉的东北余脉;她的北部、东北部山地,为燕山山脉的西段支脉。
市界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9”26’至41”03’,东经115”25’至
117”30’。北京市区坐标为:北纬39.9”,东经116.
3”。各郊区、县的地理坐标为:房山,北纬
39.
6”,东经115.9”;门头沟,北纬39.6o”,东经115.9;大兴,北纬39.7”,东经116.3”;通州,北纬39.8”,东经116.6”,顺义,北纬40.l”,东经116.6”;平谷,北纬40
1”,东经117.1”昌平,北纬40.2”,东经116.2”;怀柔,北纬40.3”,东经116.6”;密云,北纬40.3”,东经116
8”;延庆,北纬40.4”,东经115.9”。
Ⅲ 北京人文地理环境
北京地区居民宗教信仰者50多万,约占北京市4%。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北京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北京现有宗教活动场所达100多处。
北京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00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的城市。
北京故宫,明朝时叫大内宫城,清朝时叫紫禁城,这里原为明、清两代的皇宫,住过24个皇帝,建筑宏伟壮观,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和东方格调,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北京市山区面积10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62%,平原区面积为6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38%。北京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
北京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最高的山峰为京西门头沟区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
最低的地面为通州区东南边界。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3)北京地理扩展阅读:
根据“十三五”北京水务规划,到2020年,我市节水型社会将率先全面建成;城乡水环境明显改善;供水、排水、防洪排涝等水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运行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将控制在43亿方以内,再生水利用量将达到12亿方;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消除全市范围内黑臭水体,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7%;万元GDP水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下降15%以上。
Ⅳ 北京市自然地理概况
北京市地处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全市土地面积16410.54km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东三面环山,西部山区统称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山区统称军都山,属燕山山脉;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北京市最高峰东灵山海拔2303m,最低点在通县柴厂屯一带,海拔仅有8m。北京市东部与天津市毗邻,其余均与河北省交界。
北京平原面积6400km2,海拔高度10~55m,西北部地势高,东南部地势低,平均坡度1‰~2‰,是典型的山前倾斜平原地形。四环路内为中心城区,建筑物林立,四环与六环之间为城近郊区,遍布大小不一的十个边缘集团和住宅小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经济开发区。
北京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1月气温最低,月平均-7℃~-4℃,7月气温最高,月平均25℃~26℃。极端最低-27.4℃,极端最高42℃以上。2005年平均气温为13.2℃,2月份最冷,平均气温-2.9℃,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9℃。近10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mm,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山前迎风坡可达700mm以上。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75%集中在夏季,7、8月常有暴雨。
据北京各气象站降雨量资料统计,降雨量年季变化也较大,1959年高达1406.0mm,1999则仅为266.9mm,且常出现连续的干旱或丰水年份(如1999年至2005年,年平均降雨量仅450mm),比全市1980~2000年多年平均降雨量558.3mm又少了20%。2005年平均降水量仅410.7mm。
北京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各站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在1800mm左右,其中北京站1980~2000年年平均蒸发量为1826.1mm。
北京平原属于海河流域,河网发育,大小河流100多条,分属5大水系,由西向东分别是大清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其中除北运河上游的温榆河发源于西山和北山交汇处山前外,其他4条水系皆自境外流入。
大清河水系支流有拒马河、大石河、小清河。拒马河为大清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河北省涞源县,大石河、小清河分别发源于房山区和丰台区,这三条河自西向东纵穿房山区全境和门头沟、丰台区部分地区,在北京境内流域面积2219km2,其中山区1615km2。
永定河在三家店地区进入平原区,斜穿北京东南部,随后由大兴区出境。境内流域面积3168km2,其中山区流域面积2491km2。由于上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携沙量大,进入平原后,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淤积抬高,自卢沟桥下游地区形成地上河。永定河对北京平原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永定河三家店至卢沟桥已成为季节性河流,卢沟桥以下常年干枯。
北运河是始于隋朝期间修建的人工河,上游是温榆河,发源于昌平区军都山一带。温榆河、通惠河在通州镇东关汇合后称北运河,从通州区出境。北运河在历史上曾是沟通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向南可直达浙江杭州。北京境内长约50km,境内流域面积4423km2。北京城近郊区的大部分污水通过其支流最终汇入北运河,1993年底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运营后,对北运河河水水质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
潮白河上游为潮河和白河。白河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流经赤城县,进入北京境内,由延庆、怀柔汇入密云水库,主要支流有红河、黑河、天河和汤河;潮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经滦平、密云注入密云水库。潮河、白河出库后在密云县河槽村汇合为潮白河,后经顺义出北京,进入河北境内。潮白河在北京境内流域面积5613km2,其中平原区流域面积1008km2。由潮白河提供主要水源的密云水库和怀柔水库水质较好,通过京密引水渠向北京供水,是北京重要的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在潮白河向阳村建成拦河闸,为市水源八厂水源地提供地下水补给水源。
蓟运河水系流经本区的河流主要为泃河,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由平谷进入北京境内,先后接纳错河、金鸡河,经平谷南部出境。北京境内流域面积为1377km2,北京平原流域面积688km2。
北京没有天然湖泊。建国以来北京地区先后在上述河流上修建了85座大、中、小型水库,总库容为92×108m3,较大的有官厅水库、密云水库、怀柔水库、海子水库等。由于水库的建成,山区地表径流大部分已拦蓄,目前除大清河水系外,山区大部分地表径流已被控制。平原河道除丰水季节外,地表径流已经不多或干枯。北京历史上曾有十个湿地,近20~30年来退化严重。
Ⅳ 有关北京的地理知识
中文名称: 北京
外文名称: beijing
行政区类别: 直辖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北
下辖地区: 东城区,西城区等
政府驻地: 北京
电话区号: 010
邮政区码: 100000-102629
面积: 16,410.54平方公里
人口: 1,695万人(2008年)
方言: 北京话
著名景点: 颐和园,长城等
车牌代号: 京
人类发展指数: 0.882
北京市面积16,807.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54.2平方公里(中国城市第1名)。其中,山地面积10,418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62%;平原面积6,39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8%。
北京包含全中国56个民族。[9]其中汉族占95.7%,回族、满族、蒙古族和朝鲜族的人口均过万。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共有少数民族人口58.5万人,占4.3%;其中居住在城近郊区的少数民族人口为41.1万人,占在京居住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70.2%。在北京市18个区县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分布最多的三个区县分别是朝阳区(11.5万人)、海淀区(10.1万人)和丰台区(4.9万人)。
北京CBD: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总部所在地北京是综合性产业城市[11] 。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在全国前列。第三产业规模居中国大陆第一。2008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10,4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人均GDP达到63,029元人民币,在中国大陆仅次于上海市。北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98亿,2217.2亿和5405.1亿元(2006年),第三产业规模居中国大陆第一,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当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9978元,比2005年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620元,实际增长8.7%。北京居民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2006年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32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依据2005年国家统计局资料,北京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低到31.8%,按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标准,北京已达到“富裕型”社会,但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在北京同样存在。
2009年“世界500强”中共有26家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市[7],较去年增加5家。北京高居全球城市第三名,次于东京(51家)和巴黎(27家),总收入高达13,614.07亿美元,居全球城市第三名。截至2007年底,“世界500强”企业在京设立机构共有447家,其中“中国企业500强”总部位于北京地区的共有94家。
按2008年美国《财富》杂志排名
北京市城区的路网结构以矩形环状为主,道路多以此为依托,与经纬线平行网状分布。先后依托城市扩展,建设了二、三、四、五和六环路。截至2007年,全市道路总长25,765公里,其中城八区道路总长4,460公里,全市立交桥数共有381座,京哈、京沈、京津塘、京石、八达岭、京承、京开等多条高速公路流经北京。全市铁路总里程962公里,京秦铁路、京哈铁路、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京广铁路、京原铁路、京包铁路、京承铁路、京通铁路等多条铁路干线汇集于此。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亚洲第二大国际机场,目前已开通20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通往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和国内大部分城市,2007年吞吐旅客更超过5,000万人次。北京已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通邮,国内直拨电话可达所有城市,国际直拨电话可达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累计达到914.5万户,200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累计达到1,598.4万户。
北京站:位于东便门西侧。建于1959年,是全国铁路客运重要枢纽,北京第二大火车站。
北京南站:位于永外大街。2008年改建完成,成为亚洲最大的火车站,是京沪高速铁路的起点。
北京西站:位于莲花池东路。建于1996年,是全球最大火车站之一。
北京北站:位于西直门。建于1905年,是京张铁路上的车站之一。现北京北站于2008建设完成。
北京东站:位于百子湾。建于1938年。
北京是中国铁路网的中心之一,主要有北京到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北京到上海的京沪铁路,北京到广州的京广铁路,北京到哈尔滨的京哈铁路,北京到包头的京包铁路,北京到原平的京原铁路,北京到通辽的京通铁路和北京到承德的京承铁路。大同到秦皇岛的大秦铁路也过境北京。在国际铁路运输方面,去往俄罗斯各城市和朝鲜首都平壤以及去往越南首都河内的列车均从北京发车。京津城际铁路于2005年7月4日开始修建,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北京和天津两地的路程缩短为半小时。
北京的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清代《都门竹枝词》云:“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这些小吃都在庙会或沿街集市上叫卖,人们无意中就会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称之为“碰头食”。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儿、豆面酥糖、酸梅汤、茶汤、小窝头、茯苓夹饼、果脯蜜饯、冰糖葫芦、艾窝窝、豌豆黄、驴打滚、灌肠、爆肚、炒肝等。
Ⅵ 北京地理位置是
北京的地理位置抄
北京市境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交接部位。东距渤海150公里。她的东南部为平原,属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区;她的西部山地,为太行山脉的东北余脉;她的北部、东北部山地,为燕山山脉的西段支脉。
市界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9”26’至41”03’,东经115”25’至
117”30’。北京市区坐标为:北纬39.9”,东经116.
3”。各郊区、县的地理坐标为:房山区,北纬
39.
6”,东经115.9”;门头沟区,北纬39.6o”,东经115.9;大兴县,北纬39.7”,东经116.3”;通县,北纬39.8”,东经116.6”,顺义县,北纬40.l”,东经116.6”;平谷县,北纬40
1”,东经117.1”昌平县,北纬40.2”,东经116.2”;怀柔县,北纬40.3”,东经116.6”;密云县,北纬40.3”,东经116
8”;延庆县,北纬40.4”,东经115.9”。
Ⅶ 北京地理位置
北京市境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交接部位。东距渤海150公里。她的东南部为平原,属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区;她的西部山地,为太行山脉的东北余脉;她的北部、东北部山地,为燕山山脉的西段支脉。
市界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9”26’至41”03’,东经115”25’至
117”30’。北京市区坐标为:北纬39.9”,东经116.
3”。各郊区、县的地理坐标为:房山区,北纬
39.
6”,东经115.9”;门头沟区,北纬39.6o”,东经115.9;大兴县,北纬39.7”,东经116.3”;通县,北纬39.8”,东经116.6”,顺义县,北纬40.l”,东经116.6”;平谷县,北纬40
1”,东经117.1”昌平县,北纬40.2”,东经116.2”;怀柔县,北纬40.3”,东经116.6”;密云县,北纬40.3”,东经116
8”;延庆县,北纬40.4”,东经115.9”。
Ⅷ 北京的地理位置优势
地理位置优势如下:
1、地形地貌。
北京市山区面积10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62%,平原区面积为6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38%。北京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
2、气候环境。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
(8)北京地理扩展阅读
1、文化事业:
2018年末,共有公共图书馆24个,总藏量6701.2万册;档案馆18个,馆藏案卷868.7万卷件;博物馆179个,其中免费开放82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20个。北京地区登记在册的报刊总量3491种;出版社239家;互联网出版服务单位350家等。
2、教育事业:
2018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1.7万人,在学研究生33.6万人,毕业生8.7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15.6万人,在校生58.1万人,毕业生14.7万人。全市成人本专科招生5.5万人,在校生14.4万人,毕业生6万人。
Ⅸ 北京地理概况有哪些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中国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安阳)之一,简称京,位于华北地区,面积1.680万平方公里,东南部为平原,西北部为燕山、太行山山地。北温带亚湿润气候。1月平均气温-9℃~4℃,7月约25℃。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左右。主要有汉、回、满、蒙古等民族。工农业发达,传统工艺品生产历史悠久,技艺精湛。70万年前北京猿人即生活于周口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建于蓟,辽南京、金中都均在此地区,元、明、清三代北京更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因此,皇家宫庭、园囿、朝坛及宗教建筑遍布,且大多保存完好。更兼长城丽,古运河以此为北端,故文物古迹荟萃是北京旅游资源的最大优势。40多年来新建筑如雨后春笋,北京是了解新中国的窗口。北京亦不乏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名山、森林、草原、溶洞、温泉、湖泊不一而足。因此,北京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旅游热点城市之一。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辖市,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按中央对北京的要求,北京将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建设及生态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历史文化名诚和现代化国际城市。
北京总面积1680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735平方公里。下辖10个区、8个县。城区: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近郊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远郊区:门头沟区、房山区;远郊县:昌平县、顺义县、通县、大兴县、平谷县、怀柔县、密云县、延庆县。
北京位于北纬39°56′,东经116°20′。其雄踞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北端,西部、北部、东北部,由太行山(西山)与军都山及燕山山脉所环抱,造成形似“海湾”之势,故自古就有“北京湾”之称。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交通、旅游和国际交往的中心。全市由11个区和7个县组成。总面积1680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占地1040平方公里。人口1150万。北京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首。
北京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是其各季气候的不同特色,不论你何时来京观光,均有迷人的风彩。北京春秋季较短,夏冬季稍长。一月份较冷,月均气温-4.7℃,七月份稍热,月均气温26.1℃。年均降雨量650毫米,无霜期180天。这里地理位置显赫,山川雄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故历来被视为藏龙卧虎的神州宝地。
北京,已有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历史和悠久的城建沿革。远在70~50万年前,这里就是人类祖先的发祥地,“北京猿人”便在京西南的周口店等地繁衍生息。公元前586年,周朝的封侯国——燕国,在此建都,名“蓟”,从此“燕京”之名流传至今。公元前三世纪后,此地历为秦、汉、隋、唐各朝的北方重镇。公元十世纪初,我国东北的契丹族建立辽朝,将这里作为陪都,名南京。1125年,女真族兴起,灭辽而建金朝,正式于此建都,定名中都,并大兴土木,建起三十六座豪华的宫殿。中都城在今广安门一带,但1215年毁于兵火。这一年,我国北方的蒙古族举兵南下,相继灭了金朝和避于杭州的南宋王朝而统一了中国。1267年,元朝以金代的大宁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都城,改名为大都,此是今天旧北京城的前身。1368年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元朝,建立明朝,都城设于南京,将大都改称北平。1403年朱棣夺得皇位,迁都北平,并改名为北京,北京之名从此开始。不久兴建紫禁城等,经过十五年施工于1420年建成,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清朝也在北京建都。各朝在此建都共达800多年历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北京获得了新生,被确定为新中国的首都。古老的北京城,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在此留下了中华民族极其光辉灿烂的文化。全城的建筑布局以紫禁城为中心,从南到北贯穿一条全长8公里的中轴线。其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太庙与社稷坛);街道纵横,殿宇辉煌;坛庙神奇,园陵壮美;河湖穿绕,风光如画。全城既有平面布局,又有立体造型,这不仅是中国古都的典范,而且在世界城建史上也占有极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