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佛山历史

佛山历史

发布时间: 2020-11-19 15:50:37

❶ 佛山的历史

佛山得名

【佛山得名】相传在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二年(398),克什米尔有位名叫达毗耶舍的僧人,渡海来到佛山搭棚寮讲佛经,还在塔坡岗上草建塔坡寺。达毗耶舍回国以后,寺因日久失修而倒塌。唐贞观二年(628),乡人在基建中掘出3尊小铜佛像,可能就是寺内原祀的佛像,遂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唐代尊崇佛教,于是取地名叫"佛山",并刻石为记,佛山于是得名。此后在塔坡岗一带陆续聚居了许多人,平土冈,建集市,拓街道,塔坡街与相邻的京果街、祥安街成为塔坡墟(明代以后改称普君墟)的闹市。

陶业初兴

【陶业初兴】佛山陶艺始于先秦,唐代有较大发展,出现了美术陶瓷。宋代陶业开始兴盛,产品大量出口,远销东南亚。陶业发展促进了商贸繁荣,佛山逐渐成为有名的市镇。

黄肖养起义

【黄肖养起义】黄肖养(?~1450),南海县人,明正统十三年(1448)在冲鹤堡举行起义,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聚集了1万多人,攻打广州府。此时,佛山一带贫苦农民亦纷纷响应,加入起义队伍,其势相当迅猛。佛山豪绅组织地方武装分段防守,起义军把佛山团团围住,屡屡发起进攻,战斗十分激烈,双方伤亡惨重。景泰元年(1450),明朝政府一方面派右佥都御史杨信民巡抚广东,对农民起义军进行诱降招抚;一方面又派都督同知董兴率江西、两广军前往镇压。大洲(今珠江白鹅潭)一战,董兴所率官兵屠杀了1万多起义军,黄肖养也中箭身亡。

佛山镇抗英

【佛山镇抗英】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入侵广州。1841年5月29日,广东民众自发起来组织"平英团",在广州附近的三元里开展抗英斗争。同日,怀清社学领导人何玉成向南海、佛山镇各村发出"飞柬",要求集合丁壮,准备战斗。5月30日,盘踞在龟岗炮台的英军,先后几次拦劫广州与佛山之间的渡船,更激起佛山民众的愤怒。5月31日,佛山崇正社学首领吴壁光率领训练有素的民勇前往龟岗炮台,与当地民众及来自番禺、花县、从化的民众一起,汇合三元里群众,将炮台重重围困。英军开炮还击,毙伤民众多人。吴壁光率佛山乡勇,抢占有利地形,顺风向英军施放烟雾,致英军不能睁目,民众乘机冲上炮台,吴壁光首先杀死英军头目一名,民众均呐喊英勇杀敌,围歼夺路逃窜的英兵。英军前来救援的舢板洋舟也被民众所阻击。是役,佛山民众杀敌数十人,缴获枪炮、刀剑、火药、盔甲、旗帜一批和舢板多只,重创英国侵略者,显示了中国人民绝不屈服、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为鸦片战争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陈开、李文茂起义

【陈开、李文茂起义】李文茂,又名云茂,广东鹤山县人,出身粤剧世家,在佛山戏班演花脸,精通技击。初闻太平天国起义已跃跃欲动,不久即组织戏班中志同道合者为反清军会,与佛山天地会首领陈开会合起兵响应太平天国。李文茂英勇善战,领梨园子弟为前锋,攻城杀敌,所至有功。他发挥戏剧中跟斗跳跃功夫,翻登城垣,清兵还以为飞将军从天而降。陈开、李文茂领导的起义军头裹红巾,人称"红巾军"。清咸丰五年(1855),起义军由广东攻入广西,围浔州(今桂平县)90余日而破城,八月,陈开据浔州称镇南王。九月,李文茂继续攻入桂州称平靖王,设官封职,建置政制,俨然与清廷分廷抗礼,是"戏子封王第一人"(田汉语)。咸丰八年(1858)四月,李文茂在与湘军战斗中受伤,退守贵州,十月,回柳城融县意图再举兵而未成功,饮恨病逝于怀远山中,余部往投陈开。1861年,浔州失守,陈开被杀。

辛亥民军光复佛山

【辛亥民军光复佛山】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后,11月10日,佛山革命党人李苏等率民军百余人,分两路由南海石?、村尾进攻佛山,分别攻打千总衙门和大湾都司衙门,与清军展开激战,歼灭清兵,是日光复佛山镇。

南海县迁治佛山

【南海县迁治佛山】1921年,广州设市,原设治于广州的南海县迁治佛山,佛山升格为县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佛山石湾陶瓷工人罢工

【佛山石湾陶瓷工人罢工】1935年7月至1936年11月,佛山石湾陶瓷工人为反对资方剥削,先后举行7次罢工。资方以开除工人相威胁,并勾结军警逮捕19名工人。各行业陶工坚持罢工,其中花盘业罢工43天,迫使资方答应增加工资30%,并释放被捕工人,取得胜利。

佛山设市

【佛山设市】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南海县政府,1950年3月成立南海县人民政府。1951年1月1日以佛山镇建立佛山市,成立佛山市人民政府。

飞驶在高速公路上,穿行在高楼大厦间,漫步在葱翠的绿茵中,你会以为这是座年轻的城市。是的,蓬勃的青春与苍老的年轮构成今日佛山的鲜明特色,散发出她独特的魅力。历史是文明的积淀,拥有千年历史的佛山是值得自傲的。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佛山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在这里以渔耕和制陶开创原始文明。唐贞观2年(628年),当地人掘得铜佛三尊,佛山由此得名。由此,佛山就成为了我国南方的商贸重镇,至明清更是鼎盛一时,与北京、汉口、苏洲为我国的“四大聚”,又湖北汉口、江西景德、河南朱仙齐名,并称我国的“四大名镇”。自古以来,佛山就有“广纱中心”、“南国陶都”、“岭南药材发祥地”的美誉,名声显赫。
在石湾“南风古灶”遗址上,你能发掘出“石湾瓦,甲天下”美誉的来由;在距今900多年的祖庙屋檐瓦脊中,你能顿悟“东方民间艺术之宫”的华彩;梁园茶亭袅绕的粤曲里,你能重温粤剧故乡“万家灯火万家弦’的遗风......
唐宋时期,佛山手工业、商业已鼎盛南国。明未清初,陶瓷、丝织、铸造、成药、工艺品已享誉南洋。重农抑商的小农经济时代,佛山已商贾云集;闭关自守的专制时代,佛山已放眼南洋......这正是明清两代。佛山跃居“四大名镇”之首的奥秘。这也是改革开放时期,佛山勇作先锋的历史渊源。
历史已经定格,而现实正在发展。
灿烂的东方文明曾经营造了名镇佛山,抹去岁月的积尘,新佛山将在历史的地基上托起新世纪的太阳。

❷ 佛山历史上的五个著名人物的事迹简介不小于30字

1、李小龙

李小龙(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师承叶问,出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MMA之父、武术宗师、功夫片的开创者和截拳道创始人、华人武打电影演员。

中国功夫首位全球推广者、好莱坞首位华人主角。他在香港的四部半电影3次打破多项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了亚洲电影票房记录,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全球总票房达2.3亿美元。

❸ 佛山历史文化

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民间自发组织的粤剧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长盛不衰。每年一度举办的琼花粤剧艺术节,使佛山呈现“红船泊晚纱,万人看琼花”的盛况。

佛山木版年画源远流长。在汉代时的广州、佛山一带已流行贴门神的习俗。佛-山木版年画生产以清乾隆、嘉庆至抗日战争前为盛,属于地方民俗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

佛山是“南国陶都”、“中国陶瓷名都”,制陶工艺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5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古方正药的历史有400余年,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佛山的铸造业始于2000多年前。宋代时佛山所铸鼎、锅、钟、塔等闻名全国。到明代佛山的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南中国冶炼中心。鸦片战争期间,佛山所铸大炮为抗击外来入侵发挥了重要作用。

(3)佛山历史扩展阅读

佛山河网密布,生态环境优美,是独具特色的岭南水乡。佛山祖庙、西樵山、南风古灶、清晖园、皂幕山、南国桃园、陈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被评为“佛山新八景”。

其中,佛山祖庙融古代陶瓷、木雕、铸造、建筑艺术于一体,被誉为“东方艺术之宫”;西樵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美誉;顺德清晖园与佛山梁园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高明皂幕山是佛山最高峰;

陈村花卉世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交易基地和花卉文化主题公园;三水荷花世界是现世界上规模大、品种资源丰富的荷花生态园。还有岭南天地(东华里)、康有为故居、宝林寺、芦苞祖庙、大旗头古村、黄飞鸿纪念馆、李小龙纪念馆等文化景点。

❹ 佛山市地域历史

飞驶在高速公路上,穿行在高楼大厦间,漫步在葱翠的绿茵中,你会以为这是座年轻的城市。是的,蓬勃的青春与苍老的年轮构成今日佛山的鲜明特色,散发出她独特的魅力。历史是文明的积淀,拥有千年历史的佛山是值得自傲的。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佛山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在这里以渔耕和制陶开创原始文明。唐贞观2年(628年),当地人掘得铜佛三尊,佛山由此得名。由此,佛山就成为了我国南方的商贸重镇,至明清更是鼎盛一时,与北京、汉口、苏洲为我国的“四大聚”,又湖北汉口、江西景德、河南朱仙齐名,并称我国的“四大名镇”。自古以来,佛山就有“广纱中心”、“南国陶都”、“岭南药材发祥地”的美誉,名声显赫。
在石湾“南风古灶”遗址上,你能发掘出“石湾瓦,甲天下”美誉的来由;在距今900多年的祖庙屋檐瓦脊中,你能顿悟“东方民间艺术之宫”的华彩;梁园茶亭袅绕的粤曲里,你能重温粤剧故乡“万家灯火万家弦’的遗风......
唐宋时期,佛山手工业、商业已鼎盛南国。明未清初,陶瓷、丝织、铸造、成药、工艺品已享誉南洋。重农抑商的小农经济时代,佛山已商贾云集;闭关自守的专制时代,佛山已放眼南洋......这正是明清两代。佛山跃居“四大名镇”之首的奥秘。这也是改革开放时期,佛山勇作先锋的历史渊源。
历史已经定格,而现实正在发展。
灿烂的东方文明曾经营造了名镇佛山,抹去岁月的积尘,新佛山将在历史的地基上托起新世纪的太阳。

佛山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几个颇具规模的渔村,并因为鱼产丰富而小有名气。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 ,因在城内的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遂立石以敬,并名为“佛山”。宋代时期,佛山汇集了一批造诣精湛的手工艺人,这些艺人不仅带动了佛山自身经济发展,也使得更多的商人逗留于此。
终于在明清时期,佛山因为手工业、商业的繁盛至极,一跃成为了岭南重镇,并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名镇”。
1911年11月,佛山革命党人李苏等率民军百余人进攻佛山,并与清军展开激战,歼灭清兵,是日光复佛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3年1月设立了佛山市,从此,佛山步入了新的阶段。

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岭西禄舟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其童年、少年均在佛山度过。黄飞鸿自六岁起随其父黄麒英习武,因家境贫寒,经常随父在佛山、广州等地卖武售药。十三岁时,黄飞鸿在佛山豆豉巷卖武时遇到铁桥三的首徒林福成,得传铁线拳、飞铊等绝技,奠定了日后成为一代洪拳大家的基础。
十六岁时,黄飞鸿在广州西关第七甫水脚开设武馆,后在仁安街开设"宝芝林"医馆,门下弟子众多,为名重一时的武术家。他先后被记名提督吴全美、刘永福聘为军医官、技击总教习及广东民团总教练,并随刘永福在台湾抗击日军。他一生坎坷,晚年更遭受爱子遇害、宝芝林被焚、儿子失业等连串打击。一九二五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黄飞鸿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

1.康有为 2.梁士诒(国民政府第一任财政部长)
3.何香凝(南海人) 4.陈启沅(南海人)5.朱次琦(康有为老师,进士出身) 6.黄飞鸿 7.伦文叙
8.任剑辉(南海人) 9.曾荫权(祖籍南海人)
10.黄少强(高剑父徒弟) 11.千里驹(粤剧名伶)
12.李小龙(祖籍南海人) 13.刘传(石湾人,我国第一批工业美术大师) 14.詹天佑 15.冯了性

❺ 佛山的由来

佛山得名的由来
佛山古称季华乡。东晋隆安二年(公元三九八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昆耶舍尊者航海东来,在境内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寺传授佛教。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至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乡人在塔坡出上掘地,得铜佛三等,就在岗上重建寺,供奉三尊铜佛。从此把季华乡改名为佛山,这是佛山得名的由来,所以佛山有这样一句传统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到元末,这寺毁于战火。
明洪武二十四年,乡人再重建寺宇,但这时塔坡岗附近,已逐渐有居民建筑房舍聚居,不便于建筑佛寺,击择地于郊重建(旧名石阁,现郊区环市公社朝东生产大队所属范围,即佛山地委党校现址的一部分),命名为塔坡古寺。到清光绪年间,寺僧勤安入京作法事,为慈德太后祝寿,得御赐佛经一批,勤安又在京募捐扩建佛寺,在寺内增建藏经楼贮藏这批佛经,所以塔坡古寺又称为经堂古寺。至于原来的塔坡寺,由乡人在此改建为古庙。供奉东岳大帝神象,改名为塔坡庙。
后来年代久远,经过多次返修,为纪念这一佛山初地,在重修时,乡人特别在底前状卜,嵌上两块石块, 一块刻着“佛山初地”,另一块刻着“牧唱遗风” (古代佛山有八景,其中一景就叫“塔坡牧唱”)。另外,在庙前的水井上安上一块石牓,刻有“佛山、贞观二年”等字样。
这些石刻的历史文物,在解放后已被佛山市博物馆拆去祖庙保存起来了。

❻ 佛山历史故事

山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始建,至清代初年,这里逐渐成为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祖庙大修,形成今日的祖庙建筑群。
佛山祖庙与肇庆悦城龙母庙、广州陈家祠合称为岭南古建筑三大瑰宝,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庙的正殿里庙内还陈设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如70件30种兵器铜墙铁壁仪仗,直径1.31米的巨型铜镜、大型铜鼎、铜钟和香炉。铁器有大铁鼎、铁鼎、铁画等等。园内还陈列有石刻匾额,明、清时期的石兽、碑刻唐代“贞观二年”款棋字阳文“佛山”,石片旁的复制品。重新组合复完的陶塑瓦脊,大量的金木雕建筑构件,大型铁铸武士立像,铁铸瑞兽、铁炮等等。这些陈列品集中反映了明清时期佛山高超的工艺技术。无怪乎,一些前来参观的外国朋友将祖庙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
佛山祖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当时的名称叫祖堂,其实就是北帝庙,当时珠三角地区多为水乡,水患多,而北帝恰是传说中治水的神,于是北帝作为佛山人的保护神被供奉起来。但在明代,祖庙遭到破坏。洪武5年,祖庙得到重建。
明朝正统十四年,朝廷封祖堂为灵应祠,并建了灵应牌坊。自此,祖庙由民间祭祀之地变成官方祭祀之地。
1451年,成为官方祭祀之地的祖庙得到朝廷的支持扩建,塑北帝铜像。自此,祖庙初具规模。
光绪二十五年,富裕的佛山人捐钱捐物对祖庙进行首次大修,祖庙至今仍保持着百年前的艺术建筑风貌。
当时,各行各业人士都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捐给祖庙,佛山当时手工最出名的石湾瓦也被放在了祖庙的屋脊上。
上个世纪70年代初,灵应祠大堂后面庆真楼的砖木结构改成了混泥土结构。据当时参加了修缮工作的梁诗裕先生说,当时动用了100多人共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完成修缮工作。
上个世纪70年代还没有设立佛山市博物馆,祖庙旁边是关帝庙、妈祖庙等,后来才把它们拆了修建佛山博物馆,因此用博物馆的概念来评价祖庙是不准确的。1998年,庆真楼变成危房,加固后又重新使用。
祖庙内供奉的北帝神,传说是北方水神,所有兴风作浪的龙虾蟹将都由他统管。由于唐宋时期珠三角一带多有水灾,佛山人便将北帝请到佛山坐镇。说来奇怪,自此之后,佛山一带再也没有闹过水灾。广东人有以水为财的观念,故而北帝崇拜就成了珠三角民俗的典型,其中更蕴含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佛山人把祖庙视为福庙,每逢中国传统的节假日,如春节、端午、中秋等,佛山和珠三角一带老百姓都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祖庙。他们朝拜祈福,许下良好心愿;他们反思忏悔,净化心灵。大家心理都觉得:不到祖庙心理就不踏实,到了祖庙,大家心里则有了一种平衡,有了一个希望,生活才有了目标,有了动力。于是日子在日复一日中变得有滋有味……现代城市经济才在车水马龙中滚滚向前……无怪乎佛山人将祖庙视为自己的根,自己的源,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有位佛山的朋友曾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文革”时期全国上下掀起一阵又一阵破“四旧”的浪潮,许多庙宇和庙宇内的珍贵文物在这次浩劫中毁于一旦。那时候,外地红卫兵将佛山祖庙定为摧毁的目标。在一天上午,突然有大批人马手持棍棒冲向祖庙,佛山的红卫兵和老百姓事先得到消息,早早来到祖庙门口,手挽手,万众一心,用身体组成了一道人墙,誓死保住了祖庙。当年参加祖庙保卫战的人一提到这件事都忍不住热泪横流……太感人了,许多人被打的全身流血,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当时有一个信念,生命可不要,祖庙决不能丢。这个故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神州大地,庙宇无数,然而,能在人们心中占据如此地位的庙又能有几个,祖庙原来是无愧于这“万庙之祖”的称号的。
佛山人的生活轨迹处处都和祖庙连在一起,那天游祖庙时正好赶上四对新人在祖庙举行婚礼。新娘们坐着大红花轿,新郎手扶花轿跟着,八音锣鼓起奏、大头佛开路、大吟姐陪侍,在众人的簇拥下喜气洋洋地进入祖庙,结婚典礼开始。他们先到万福台上拜天地、拜高堂。然后新郎新娘牵手到灵应祠许愿,并一起到锦香池用银子齐掷石雕龟蛇祈福,到黄飞鸿纪念馆看舞狮表演,最后由主办方向新郎新娘赠万福之婚纪念匾。其间大批的观看者,新闻记者和摄影发烧友的长枪短炮为婚礼的气氛推波助澜。这种仪式在祖庙屡见不鲜,很多新婚夫妇即使没有在祖庙里举行婚礼也必定要到祖庙门前合影。这给祖庙平添了许多浪漫的生活气息。
此后,新婚夫妇生了贵子,快到上学的年龄又要到祖庙来参加开笔典礼。开笔仪式在祖庙西南部的孔庙里进行。据传凭借祖庙的灵气,历史上佛山读书人的成绩冠甲全粤,直至辛亥革命前后人才辈出思想家康有为,铁道之父詹天佑,小说家吴研人至现在任香港律政司长梁爱诗等均在佛山的尊孔的风气中成长。1980年一来,佛山在全国的高考中更是异军突起,祖庙专设状元榜以激励后人发奋学习,并在此开设儿童开笔典礼仪式。开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节的称谓,是作为少儿进入人生学习阶段和贯通教育心理学的启蒙教育纪念形式。祖庙的开笔典礼已经开办多年,珠三角不少家长学校都选择祖庙为小孩举行开笔典礼。笔者有幸目睹了开笔典礼的全过程。首先参加开笔典礼的小孩排好队,在乐声中由老师引领步入孔圣殿,在殿里接受启蒙老师关于尊师重教孝顺父母的训导。并由老师教写“学业进步”的描红条幅,然后每个小孩手摸孔庙内的文笔合影,参观佛山状元榜,手拿“学业进步”的吉祥语到吉祥树下许愿;共同击敲启智钟,取状元井的水用状元巾洗脸,接下来便由启蒙老师用朱砂为开笔者开智(痣),最后穿上博士袍集体合影。整个开笔典礼仪式节奏鲜明,意义深远。
演武厅内的武术表演佛山的老人们则更离不开祖庙了。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洒满祖庙的前院,老人们的晨练曲已经开始了,打太极拳、做操、练气功、跳舞……生气与活力立刻在祖庙的院子中弥漫开来……晚上,老人们又聚集到祖庙的万福台观看粤剧表演,随着八音锣鼓摇头晃脑,悦耳的音符将手中茶杯里的茶冲得酽酽的,让时间凝固,让生命延长……让平淡的生活变得极富韵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位老人说:人老了,祖庙成了生活中的一部份了,怎么离得开呢

❼ 佛山有多少年历史

佛山原名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据考证,佛山的人类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4500-5500年前.

❽ 佛山的古今历史

楼主您好!

大家好!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公元628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鼎盛南国。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贸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镇,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名镇和“四大聚”之一。被称之为中国的“伯明翰”。

佛山市现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佛山是广东省经济发展快、经济总量大、综合实力强的地区之一。

今日,佛山魅力无穷,正站在新的起点。今日的佛山已成为历史底蕴和现代气息共同交融、经济与文化竞相辉映的现代化城市,世界制造业基地之一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佛山独具魅力的岭南传统文化:佛山是粤剧的发祥地;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是中国功夫杰出代表黄飞鸿的故乡和李小龙的宗祖地。

佛山市自90年代以来,是全国24个小康城市;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前10名;是全国投资环境40优之一;是十大“明星”城市;是国家卫生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洁净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是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是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还被联合国评为全球98个“人类居住区最佳范例城市”之一;2001年又被定为广东省“信息化试点城市”。

佛山还是中国粤剧的发源地,著名的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陶瓷之乡、美食之乡,名胜古迹颇多,有佛山祖庙、广东四大名园之中的梁园和清晖园、黄飞鸿纪念馆、南风古灶,还有顺德花卉世界、中央电视台南海影视城、三水荷花世界、高明杨梅生态园等分布在各区的人文、生态旅游新景区。

明日,佛山商机无限,将以产业强市、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大城市的全新姿态屹立于珠江三角洲,走出中国,迈向世界。

让我们联手创造一个繁荣的佛山;强大的佛山;魅力的佛山;自强的佛山;辉煌的佛山!

谢谢大家!

❾ 佛山的历史沿革

佛山古称忠义乡、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据考证,佛山的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4500-5500年。
春秋战国时期,佛山属于百越地。
秦、汉时期,现禅城、顺德、南海、三水属南海郡番禺县;高明属高要县。
晋代,禅城称“季华乡”。
590年(隋开皇十年),从番禺县分置南海县,因旧置南海郡得名。
628年(唐贞观二年),季华乡称“佛山”,意为“佛家之山”,简称“禅”。
五代十国时佛山、顺德属咸宁县,宋初重新并入南海县。
1452年(明景泰三年),敕封佛山为“忠义乡”,属南海县。同年,置顺德县,意为“顺天威德”。1475年(明成化十一年)置高明县,因原有高明巡检司而得名。
1819年(清嘉庆二十四年)置三水县,意为“三水合流”。
1912年(民国初期)设立南海县府于佛山镇。
1924年(民国十三年)设立佛山市政厅,三年后因贪污腐败而撤销。
1934年(民国廿三年)改名佛山特别区,属下六个乡公所。
1938年(民国廿七年)佛山沦陷后伪日时期。
1945年(民国卅四年)抗日胜利,撤销佛山特别区,改六乡为三镇。
1946年(民国卅五年)设南海县府,撤三镇为佛山镇,直至1949年10月佛山解放。
1949年10月19日,高明县全境解放,高明县人民政府由合水移至明城。10月29日,佛山军管会成立,并接管南海县;顺德县、三水县、高明县也分别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军事管制。10月31日,佛山市人民政府成立。 地名由来 “佛山”来源
佛山古称季华乡。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二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传佛教。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 。
到唐朝时,这里又变成了一片岗地。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某日,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乡人奔走相告。于是人们便齐聚起来,在塔坡岗上发掘,竟掘出三尊铜佛,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东晋曾有剡宾国僧人达毗耶舍,在此讲经及建过经堂。乡人于是建井取水,并在岗上重建塔坡庙寺,供奉三尊铜佛。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 。
这就是佛山得名的由来。后来,世人传诵着这样一句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
“忠义乡”来源
明代正统年间,广东洪水为患,农田失收,朝廷赋税不减,终于酿成1449年爆发的黄萧养起义。景泰元年(1450)二月,明将董兴率军队至,黄萧养兵败被擒,起义失败,佛山城围立解。景泰二年(1451),皇帝论功赏赐,封冼灏通等二十二人为“忠义官”,建“忠义流芳祠”,佛山赐名“忠义乡”,祖庙敕封为“灵应祠”,永享春秋崇祀 。

❿ 佛山有多少年的历史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佛山原名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据考证,佛山的人类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4500-5500年前.

热点内容
雅本化学公司 发布:2025-05-15 13:44:02 浏览:940
师生问候英文 发布:2025-05-15 12:33:11 浏览:332
教师三年个人发展规划 发布:2025-05-15 08:59:20 浏览:116
校长师德师风情况总结 发布:2025-05-15 07:26:18 浏览:72
科高教育 发布:2025-05-15 04:51:38 浏览:764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试卷 发布:2025-05-15 03:39:22 浏览:833
叶开语文 发布:2025-05-15 03:38:08 浏览:879
北京假体隆鼻多少钱 发布:2025-05-15 02:49:41 浏览:117
年度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发布:2025-05-15 02:16:35 浏览:334
是在下输了是什么梗 发布:2025-05-15 01:59:54 浏览: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