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初二下物理题

初二下物理题

发布时间: 2020-11-20 00:40:30

Ⅰ 50道初二物理

1. 有一个质量为540克,体积是250厘米3的铝球,该铝球 空心的。(填"是"或"不是")
2. 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盐水、酒精、水银的四个相同容器。液面高低情况如图1所示,则甲、乙、丙、丁容器中装有的液体分别是: 、 、 、 。

3. 人站在公交车上,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向后倾倒,这是因为人的脚和车厢底板的___________作用,使脚的底部随车一起运动,而人的上半身由于___________而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出现上述现象。
4. 一艘潜艇在海面上时,其排开水的质量是1500t,此时潜艇受到的海水的的浮力为___________N;当它下潜到海面以下300m深处时,在其2m2的仓盖上受到的海水的压力是___________N。(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
5. 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舱口跳下,一开始降落伞尚未张开,运动员下落后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空气阻力;当降落伞张开后,经过一定时间,运动员做匀速竖直向下运动,这表明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空气阻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 坐沙发要比坐板凳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沙发较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沙发间的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 (选填"增大"或"减小")了压强。
7. 我国航天技术飞速发展,2003年10月15日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实现了载人航天的梦想。宇航员在太空中要穿特制的宇航服,宇航服的作用很多,你能说出其中的两点吗?
一: ;
二: 。

8. 如图2所示,小民同学将一小铁块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8N,当把小铁块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那么这个小铁块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__N;浸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9. 如图3所示,将一个长方形的物块平放和竖放在水中。两种情况下,物块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差是 大,压力差是 大。(填"平放"、"竖放"或"一样")
10. 建设中的长江三峡水电站由于设计库容(蓄水量)极大,预计建成后将会对库区的气温产生一定的影响;夏天的气温将比原来的下降2℃左右,冬天的气温将比原来升高2℃左右,造成这一影响的原因是:水的 。
11. 如图4所示,两长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受重力为10牛,B受重力为30牛,已知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3:2,则A与B的底面积之比为。
12. 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水结成冰,质量不变
B. 百克铁块从沸水中取出后,质量和原来一样
C. 一吨黄沙比一吨棉花质量大
D. 把一块玉石雕刻成玉器,质量变小了
13. 一个鱼缸注满水,另一个注满水的相同鱼缸中浮有一只"小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漂浮在鱼缸中的"小船"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 把两个鱼缸分别放在台秤上,台秤的示数相同
C. 往鱼缸中加一些盐,"小船"受到的浮力增大
D. 有"小船"的鱼缸底受到的水的压强较大
14. 能装下1千克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千克的 ( )
A. 酒精 B. 海水 C. 麻油 D. 煤油
15. 物理学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因而密度的公式可表示为ρ=m∕V,以下说法中理解正确的是 ( )
A. 对于不同的物质,m越大,ρ越大
B. 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V 成反比
C. 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m 成正比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16. 如果不受重力作用,下列说法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 瀑布将从此消失 B. 人轻轻一跳就离开地球
C. 物体将失去质量 D. 大气层不复存在
17. 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它的许多部件在设计时考虑了摩擦因素,对此叙述错误的是 ( )
A. 刹车时,车闸皮与滚动的车轮间存在滚动摩擦
B. 车轴中装有滚珠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C. 车把上套有花纹握柄是为了增大摩擦
D. 急停时,车轮在地面拖了一条黑线,在此过程中,车轮受滑动摩擦作用
18. 一个小球用细线拽着,正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5所示,突然细线断裂,那小球将 ( )

A. 立刻停下来
B. 做减速圆周运动,最后静止下来
C. 由于惯性,保持匀速圆周运动
D. 做匀速直线运动
19. 如图6所示,重力是40牛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受到的水平牵引力是5牛,则这个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是 ( )

A. 45牛 B. 35牛 C. 40牛 D. 5牛
20. 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取的方法是 ( )
A. 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 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 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 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21. 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作用的措施是 ( )
①铁轨下放置枕木;②枪托做得宽而平;③书包带必须宽些;
④针尖磨得细些;⑤坦克车要用履带;⑥菜刀的刃必须磨得薄些才锋利;
⑦打桩时,必须使桩的尖端尖些
A. ①③④ B. ②⑤⑦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⑤⑥
22. 小力同学用已校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7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牛。则该物体的重力 ( )

A. 一定等于5.0牛 B. 一定大于5.0牛
C. 一定小于5.0牛 D. 一定不小于5.0牛
23. 如图8所示,容器中盛有水,若将一手指伸入,且手指没有碰到容器底,水亦没有溢出,这时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和压强 ( )

A. 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B. 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 压力增大,压强不变 D. 压力增大,压强增大
24. 一只装满水的烧瓶,开口向下从水中慢慢提出水面,在管口还没有离开水面之前,烧瓶内的水面位置将 ( )

A. 逐渐降低,与瓶外的水面相平
B. 逐渐降低,但始终高于瓶外水面
C. 先逐渐降低,到达颈部位置时保持高度不变
D. 不会降低,水充满整个烧瓶
25. 为了预防感冒,我们常在屋子里放一杯醋,不久整个房间里就会充满醋味,这一现象表明 ( )
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D. 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空气分子没有运动.
26. 同步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好像始终静止在我们上空,由此推知( )
A. 同步卫星的运动状态不变,它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B. 同步卫星的运动状态不变,它一定受平衡力的作用
C. 同步卫星好像静止在我们上空,所以肯定不受重力作用
D. 同步卫星环绕地球转动,运动状态不断变化,它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27. (2分)重3牛的木球漂浮在液面上,如图10所示,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力的图示。

28. (2分)重60牛的物体静置在水平桌面上,用图示法画出桌子对重物的支持力。
29. (3分)将浸有酒精的棉花球点燃后放入广口瓶内,然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在瓶口,如图12所示,过了一会儿,鸡蛋会被瓶口吞没,这一现象说明 。

30. (4分)如图13所示,将试管口朝下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加热3~5秒钟,立刻竖直插入盛水的容器中某深度处不动。

⑴你猜想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
⑵你猜想的依据是: 。
31. (4分)为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林同学设计实验并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请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体积(g/cm2)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 )
4 松木2 10 20 0.5
⑴将表格中( )处填写完整;
⑵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 ;
⑶比较第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是 ;
⑷比较第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2. (4分)如图14所示,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不同的物体铺垫的水平轨道上运动。

请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回答如下问题:
⑴之所以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
⑵实验中观察到小车在 铺垫的轨道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这是因为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
⑶如果桌面绝对光滑,没有摩擦阻力,小车在水平轨道上将 。
33一份非常重要的白纸黑字文件上泼了红墨水,现在要把文件翻印,又不能让文件上留有红墨水痕迹,请问该怎么办?
34. (9分)一体积为10-2m3,重为250N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
(1)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2)若把该金属块制成一个体积为3×10-2m3的密封金属球,并将它投入水中,请判断金属球的浮沉情况;(写出判断依据)
(3)金属球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35以下哪一句是正确的?
1.振动停止以后,声音就消失了。
2.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36、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 而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传到人耳的。

37、为什么在空的屋子里讲话比旷野里讲话听起来响亮?
38.给你一个透明玻璃杯,一枝铅笔,足够的自来水,请你选用这几种器材,设计三个声或光的物理小实验,并指出它所属的物理现象或与之相关的物理知识(文字说明)
39.砖平放或竖放,都处于稳定乎衡状态.但它们的稳定程度并不相同,砖竖放时容易翻到,平放时不容易翻到,说明砖平放比竖放更稳定.我们通常把物体的稳定程度叫做稳度.
小明为了探究影响物体稳度的因素,经老师指导,设计并完成了如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选择形状和重力大小相同,重心离地高度不同的一组物体,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二:在同一物体下方安装不同面积的底座时,实验结果如下

(1)综合分析上述实验结果,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列举一个符合上述结论的生活事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一只昆虫飞行时,它的翅膀4s振动了780次,请问这只昆虫飞行时,人能听到它的翅膀振动的声音吗?试通过计算说明。
41. 某工地进行爆破施工。工人们安放炸药并点火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一位工人看到爆炸的火光后3s,听到了巨大的爆炸声。求此时工人距爆破点的距离。(v声音=340m/s)
42. 某人站在铁路旁,一列火车以120Km/h的速度向这个人的方向驶来,行至某点时,火车鸣笛,经过2s后,这个人听到火车的笛声。求此时火车与人之间的距离。(当时气温为15摄氏度)
43. 某位冒险家徒手爬上了埃菲尔铁塔(法国•巴黎,全部为钢铁结构),他的助手敲击塔基,冒险家听到了两个声音,第一声是从塔身穿过来的,第二声是从空气中传来的,两声的时间间隔为0.879s,求埃菲尔铁塔的高度。(得数保留整数,v空气=340m/s,v钢铁=5200m/s)
44.为了测定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某人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海面上选定一点,并测出此处海面到海地的深度为1684.1m,利用声呐仪器发出声音,经过2.2秒接到从海底反射回来的回声。
请你帮助此人计算一下,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45.作图题:(共4分)

用力的图示画出下列各题中指定的力:

(1)吊在绳上静止的小球,受到绳子 (2)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A受到的

的拉力,大小为5牛顿; 重力为15牛顿、所受的支持力为10牛顿。

46,如图所示,为一个质量为2千克的木块A,夹在甲、乙两个固定的木板间,木板甲对木块A的压力为20牛,用力F沿竖直方向向上拉木块A,当力F=31.6牛时,物体A匀速向上运动,求木块甲与木板间的摩擦力等于多少牛?

47,如图所示容器,下半部分是边长为0.2米的正方体,上半部分是边长为0.1米的正方体,容器的质量为100克,容器内盛满密度是0.8×103千克/米3的液体,求:

(1)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各是多少?

(2)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和压强各是多少?

48.旅客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里竖直轻轻跳起,他能否落到原来起跳的地方?为什么?
49,在测定木块在水平桌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在实验中拉动木块应注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中,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大烧杯、盐水、水、和刻度尺和________________;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_________,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

【答案】
1. 是
2. 酒精、水银、盐水、水
3. 摩擦 惯性
4. 1.47×107 6.0564×106
5. 大于 等于
6. 受力面积 减小
7. 提供压强 保温 阻拦紫外线及宇宙射线等
8. 3.8 2.3
9. 竖放 一样
10. 比热容较大
11. 1:6

12. C 13. B 14. B 15. D 16. C 17. A 18. C
19. D 20. B 21. C 22. C 23. D 24. D 25. B 26. D

27.

28.

29. 大气存在压强
30. 水将进入试管 气体遇冷体积变小压强变小
31. ⑴0.5 ⑵正比 ⑶不同的 ⑷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32. ⑴速度 ⑵木板 最小 ⑶一直运动下去
33.垫上一张红色玻璃纸
34. (1)F浮=ρgV排=100N
(2)上浮到漂浮F浮=ρgV排=300N>250N
(3)金属球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250N。
35.振动停止以后,声音就消失了。 错误
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正确
36.振动 ,空气
37.因为声音在室内被反射回去并和原声混合在一声,听不到回声,使原声加强
38.(1)先将杯子装少半杯水,然后用铅笔敲打杯壁,听音调
然后将杯子里的水装满,再敲打,
现象和相关知识;装水越多,空气柱越短,音调越低
(2)将空杯放置在桌面上,然后把水慢慢到如杯中,听音调
现象和相关知识;装水越多,音调越高(这个现象与上面的正好相反,因为上面的实验是敲达时空气柱震动,而第二个实验是水震动).
(3)将杯中装水,然后把铅笔插入杯中,可以发现,铅笔向上折
相关知识;折射现象
39.(1)说明物体的稳度与物体的重心高度成反相关,与底面积大小正相关。
(2)比如花盆的植物越大,盆越不稳。同样高的杯子,底大的更稳定。
40-45无
46,6牛
47,(1)2352帕、94.08牛 (2)71 .54牛、1788.5帕。
48.提示:旅客会落到原处,因为旅客在行驶的汽车上,他和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旅客竖直向上轻轻跳离汽车之后,由于旅客具有惯性,将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这段时间内,汽车仍以同样的速度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旅客就会落在他原来跳起的地方。
49,二力平衡、拉力方向应保持水平、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50,压强计、增大、相等。

Ⅱ 求物理初二下学期有关压强的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测试卷( 压 强 )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本试卷g取10牛/千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一个重20N、面积为0.5m2的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桌子受到的压力是 N,压强是 Pa。
2、物体 上受到的 叫压强。一个箱子对地面的压强是6000 Pa,则“6000 Pa”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3、重力为6×104牛的大象,每只脚掌面积是600cm2,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 Pa。
4、下列所述各事例是为了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填“增大”或“减小”)
①刀口常磨得很薄: ;②铁轨下面垫枕木: ;③书包带换成宽一些的: ;④铁钉的头部做得尖尖的: ;
5、手握着一个鸡蛋用力捏不易捏破,可握着两个鸡蛋用不大的力很容易将鸡蛋捏破,这是因为手握两个鸡蛋时鸡蛋的受力面积比手握一个鸡蛋时鸡蛋的受力面积更 ,使鸡蛋受到的压强变得更 ,因此鸡蛋更容易捏破。
6、将一边长为10cm,重20N的正方体垂直压在一竖直墙面上,所用的压力为30N,此时墙 面受到的压强为__________ Pa;若将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要使正方体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与 前一次墙面受到的压强相等,那么需对正方体施加一个大小为__________N的竖直向下的压力。
7、潜水员潜入水下20m深处,他受到水的压强是 Pa。
8.人在河中游泳时,越沉入水的深处,越感到胸闷,这是因为

9.如下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水,已知h1=30cm,h2=10cm,容器内的底面积为0.5m2,则A点处水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_______ Pa,B点处水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_______ P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____________N.

10、三个容器的底面积之比是1:2:3,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如果各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则容器内液体深度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
11、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
12.能够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__________ ,最早测出大气压的值的科学家是_________ 。他测出大气压强值是 帕,相当于 毫米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
13、使用压力保温瓶,只要将活塞向下按,瓶中的水就会从管口流出,这是因为按下活塞后,瓶内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而将水压出来。
14、高压锅使用起来省时方便,主要是因为高压锅密封好性能好,能增大锅内液体上方的 ,从而使液体的沸点 。
15、大气压值不是固定不变的,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值越 ,但其变化并不均匀。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1、下列哪些应用是属于增大压强的?( )
A.针和锥子的顶端都做得很尖
B.载重汽车要用很多个轮胎
C.河堤常常要修得上窄下宽
D.用螺丝固定零件,常在螺丝下垫上一个比较宽的垫圈
2、当你上体育课练习正步走时,你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p1;当你立正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p2,则( )
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p2 D、F1=F2 p1>p2
3、质量相同的正方体实心铜块和铁块,平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相等,铜块对地面压强大; B.压力相等,铁块对桌面压强大;
C.压强相等,铜块对桌面压力大; D.压强相等,铁块对桌面压力大.
4、底面积为S的金属块,当放在2S面积的桌面上时,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强为p;当放在面积为S/2的水平凳面上时,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 )
A、p/2 B、p C、2p D、4p
5、向装满水的烧杯中慢慢放入一木块(ρ木<ρ水)待木块静止后,水对杯底的压力、压强与放入前相比较( )
A、压力、压强都不变 B、压力、压强都增加
C、压力增大,压强不变 D、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6、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甲液体密度ρ甲与乙液体密度ρ乙大小关系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判断

( 第6题图 ) ( 第9题图)
7、在水平桌面上,并排立放着10本同样的书,如果取走5本,则桌面受到的( )
A、压力和压强都减小一半 B、压力减小一半,压强不变
C、压力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一倍 D、压力不变,压强增大一倍
8、一薄壁平底杯子放在桌面上,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1,若将杯子倒扣在桌面上,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有( )
A、p1=p2 B、p1>p2 C、p1<p2 D、无法判断
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水、水银、硫酸.如果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有P乙<P甲<P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中装的是水 B.乙中装的是水
C.丙中装的是水 D.无法判断
10、把装满水的杯子浸入水中,口朝下。如下图所示那样抓住杯底向上提,在杯口离开水面前,杯子露出水面的部分:( )
A,充满水;
B, 没有水;
C,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空气;
D, 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真空;
11、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cm,下面的哪些措施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 )
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12、下列现象中,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用抽气机抽出灯泡中的空气;
B、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
C、茶壶的壶嘴和壶身要大致等高。
D、医生推针管里的活塞,将药液注入病人体内。
13.自来水笔吸墨水时,只要按几下弹簧片,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了,这是由于( )
A.弹簧片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B.手的压力使墨水进入管
C.橡皮管的吸力使墨水进入管 D.大气压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在进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从图a和图b可以得出的结论:
从图b和图c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下表是小莉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

序号 液体 深度
h/mm 压 强 计
左液面
mm 右液面
mm 液面高度差
mm
1 水 30 186 214 28
2 60 171 229 58
3 90 158 242 84
4 盐水 90 154 246 92

⑴分析表中序号为1、2、3三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压强 ,比较表中序号为3、4两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 有关。
⑵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她应控制的量有 和 ,要改变的是 。
⑶小莉同学在学习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进行计算得出金属盒在30mm深处水的压强是 Pa。
3、如图,对着两张平行拿着的纸吹气吹气,可
以看到的现象是:
这个实验说明:


(四)计算题(每题7分,共21分)
1、用500N的压力作用在5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为是多少?,如果保持压力不变, 而要产生2×104 Pa的压强则受力面积应为多少米2

2、船舱在水面下1.5m处有一0.04m2的洞,堵住这个洞至少需要对活塞施加多少牛的力?

3,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00cm2的容器装入10Kg的水,水的深度为30cm,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

附:参考答案
(一)、1. 20;40; 2.单位面积;压力大小;地面上每平方米面积受到的压力是6000N;
3.2.5×105 4.增大;减小;增大;减小; 5.小;大; 6. 3000;10; 7. 2×105
8.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9. 3×103;1000;1.5×103; 10. 6:3:2;
11.小;大; 12.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1.013×105;760; 13.大于;
14.气压;升高; 15.小
(二) 、1.A 2.D 3.A 4.C 5.A 6.C 7.B 8.C 9.B 10.A 11.D 12.B 13.D
(三)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2.(1)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密度;(2)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橡皮膜的朝向;(3)300; 3.两张纸片吸到一起;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四) 、1. 1×106 Pa;2.5×10-2 m2 2. 600N; 3. 3×103 Pa; 60N

Ⅲ 初二物理题 带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些人,对声现象有如下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
A. 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不变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空气是一种传播声音的介质 D.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传播的
B.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D.光照射到衣服上会发生漫反射
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
B.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C.在湖边看到水中的小鱼和蓝天上的白云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
D.人们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产生的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在24节气中,只有冬至时,太阳光才垂直照射地球的南回归线,冬至这一天中午,在北京地区的水平线上,若竖直立一根1m长的直杆,它的影子应是(北京地区的纬度取北纬40°,南回归线的纬度取南纬23.5°,在有一锐角为63.5°的直角三角形中63.5°的对边与其邻接直角边之比约为2:1) ( )
A.0.5m B. 1m C. 2m D. 2.5m
5.“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站在岸边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能看到“姑苏人家”中的倒影,该倒影是( )
A.光反射所成的虚像 B.光折射所成的虚像
C.光反射所成的实像 D.光折射所成的实像
6.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沿直线单向传播的
B.声音向前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形成回声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障碍物可以绕过去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7.如图中-1所示,a、b、c三条光线会聚于P点,若P点之前任意放一平面镜,则( )
A.三条反射光线可能相交于一点,也可能不相交于一点
B.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不会相交于一点
C.三条反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三条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交于镜后一点

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C.太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其传播路径可能发生弯曲
D.平面镜可以成像,而且成的是放大的虚像
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发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凸透镜成正立的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时,成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cm时,成放大的实像
B.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成放大的实像
C.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3cm时,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7cm时,一定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10.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花,还是采了蜜飞回家,养蜂人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辩别的 ( )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 D.飞行高低不同

二、填空题
11.如图中-2 分别为太阳两个端点射向月球方向的平行光束,观察日食时,不同的观察者可在地球表面的A、B、C、D和E处,还有在地球外空的F、G、H、I和J处观察,在上述10个区域的位置中,可以观察到日全食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观察到日环食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观察到日偏食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往暖水瓶里灌水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________。这声音是由瓶中的___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
13.睁开眼,伸出右手,四指并拢遮住你的眼对着太阳看,你一定会出现眼前一片红色,这说明红色的血液能透过或反射____________色色光。
14.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___________前后。
15.“猴子捞月一场空”猴子们捞月时,使水面产生了波澜,这时月光在水面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现象,因而水中的月亮就不见了。
16.在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色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是_______色光,波长最长的是________色光。
17.正常人的眼睛“明视距离”是_______cm,小红想通过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脸上皮肤,那么小镜子离她眼睛最合适的距离应在__________cm左右(小红视力正常)。
18.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为甲是______,乙是_____,丙是_______.
19.如图中-3,这样站在高处对远处喊话,其目的是________.

20.如图中-4所示,人在a点看到b处似乎有一条鱼,如果他要在a处用手光电筒的光照亮水里的鱼则手电筒的光应朝向________处。(先填b、c、e、d)

三、实验探究题。
21.中-5三幅图,你能说明它们各自的声学原理吗?

四、作图题。
22.如图中-6所示,由点电源S发出的一束光AB射到镜面MN上,CD是由S发出的另一束入射光的反射光,请在图中画出点电源S的位置。

23.图中-7中MN是透镜的光轴, 是AB的像,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透镜并找出焦点的位置。

24.如图中-8把一凹透镜A放在一个凸透镜B前10cm处能使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两个透镜后会聚在蹑凸透镜15cm的光屏S上,如果把凹透镜拿走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这时把一个点光源C放在凸透镜的轴上距凸透镜30cm,也能使C点在光屏上成像。
试作出凹透镜的焦点F,并求其焦距f。

五、计算题。
25.如图中-9一束与地面成45°角斜向下射的光,被一对平行放置的平面镜中的一面阻挡,经多次反射到地面上,已知镜面垂直地面如图若入射点离地面高度为H,镜面间距离为a,经镜面多次反射后的总路径的长度为多少?反射的次数又为多少?

2006年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
1.C
2.D
3.A
4.C
5.A
6. A
7.C
8.C
9. B
10.A

二、
11.H;C;B、D、G、I
12.高 空气柱
13.红
14.初一
15.漫反射
16.紫红
17.25;12.5
18.阻断噪声传播;在人耳处减弱;从声源处减弱
19.使声波集中传播,传得远
20.b(根据光的可逆性)

三、
21.A图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或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图说明了钢尺振动可以发声(或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C图说明回声定位原因
22.如图答-30

作CD的入射光线SC交AB于S,则S为点光源的位置
23.如图答-31

①连 交MN于O,O为凸透镜中心,②过A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线交凸透镜于C,连C 交MN于F,F为凸透镜焦点。
24.如图答-32

25. ① ②

Ⅳ 初二下物理填空题及答案 越多越好 急!

18
。热胀冷缩
19.小水滴
20.
0度,不变,吸收
21.
1.0乘以10的三次方,专1立方米水的的质属量为1000千克
22.mm,
g,6.4乘以10的三次方
23.17.28cm
24.60
25.(没图啊,这题以前做过,好像是告诉你毫升自己转换吧)

Ⅳ 初二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分)
1.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2.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仪器( )
A.引起头骨、颌骨振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B.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C.产生超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D.产生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3.如图1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的长度逐渐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4.2004年6月8日13时左右在南通市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中金星的位置应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阳光下人的影子
B.人在河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C.人在湖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D.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6.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
A.造型美观 B.减少外界噪音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 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7.一束光线与水面成锐角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α,反射角为β,折射角为γ,则( )
A.α>β>γ B.α=β>γ C.α=β<γ D.α<β<γ
8.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8cm,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 B.缩小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
9.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3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10.如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11.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1)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2)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
A.玻片上 B.低倍物镜上
C.高倍物镜上 D.目镜上
12.如图5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旋转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3.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声是由琴弦____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这种介质传到人耳的.
14.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之一,人们用_________来划分噪声的等级.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声音的__________大.
15.学生小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了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翅膀的________发声的.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小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小利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__________.
16.如图6所示,灯罩可使灯泡射向上方的光向着下方照射,这里应用了光的__________,地面上出现了桌子的影子,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
1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__________和蓝光.
18.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景象,是由于发生了光的__________反射.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___不同.
19.如图7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
20.很多厂商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如图8所示的广告图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它违背了光的___________.
21.AIM-9型响尾蛇导弹是由美国海军武器研制中心研制开发的一种超音速红外制导机载空对空导弹,其红外制导弹头能使导弹自动追寻敌机尾气,从而达到自动寻找目标的目的,红外制导器件比其他制导系统低格便宜成本低,无论白天黑夜均可使用,在电子干扰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因此红外制导器件有三个显著的优点:①价格低廉、____________低;②能全天候作战;③抗__________能力强.
22.如图9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为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则入射角为__________度,MN的__________侧是空气(选填“左”或“右”).
2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4.如图10所示,一条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向鱼缸中的水面,折射光线进入鱼的眼睛(已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5.如图11所示,A'B'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C'是主光轴.请在图11中大致的位置上画出凸透镜和焦点F.
26.请在图12的甲、乙的虚线框内分别画一个适当的光学器件,使它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

27.在一个干枯的进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13所示.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你在图13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后的大致范围.
四、阅读理解(每空1分,共7分)
28.图14所示的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答:看起来池水变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现象.
29.阅读下面的短文,请回答后面的问题.
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
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黑色花.植物学家对四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关.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不同.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相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多,而蓝、紫花较少的缘故.若吸收七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色花很少.
请回答:
(1)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答:____________;吸收什么颜色的光?答: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花,请你判断白花反射的色光是__________;
(3)材料中提到“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也不同”,请你比较红色光与蓝色光的热效应强弱?答:热效应强的色光是___________;
(4)读完以上材料后,你认为世界上有纯正的黑色花吗?答:______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6分)
30.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右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____________.
(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
31.平面镜是人们常用的工具,下面是某物理兴趣小组对平面镜的探究:
(1)小华同学在观察平面镜成像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结论是(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平面镜,它的像变大
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

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也逐渐远离平面镜
E.当蜡烛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则蜡烛相对于其像的速度为1m/s
琴弦的
材料 琴弦的
长度/cm 琴弦的横截
面积/mm 2
A 钢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铜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2)检查视力时,眼睛距视力表应为5m,由于室内两墙距离只有3m,小红找来一块平面镜解决了这个难题,把平面镜和视力表分别挂在相对的两面墙上.这时小红距平面镜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m.
(3)城市中高楼耸立,且在高楼大厦外墙多镶嵌着大幅平板玻璃,小勇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看到,路口右侧楼房上嵌有面对正西南方向的平板玻璃,如图15所示.他发现玻璃中一辆小车向西行驶到十字路口再向左转弯,则这辆小车在转弯后的行驶方向是___________.
(4)小丽在其表姐的新房中,发现靠在墙角的梳妆台上竖直安装有互相垂直的两块平面镜,镜前的化妆品在镜中成了很多像.如果在镜前只放着一瓶香水,那么,小丽将会看到_____________瓶香水.
32.小刚家有一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他为了研究凸透镜规律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阳光正对镜头,观察镜头对太阳光的作用,因镜头是一个__________,所以它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
(2)用镜头当作放大镜使用,来观察地上的蚂蚁,镜头距蚂蚁的距离__________50mm时,能看到蚂蚁正立、放大的_________像.
(3)把镜头还原装回相机,小刚在拍一颗桃树的像时,桃树在底片上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
(4)拍完桃树的像后,小刚想拍一朵较大的桃花的像,则小刚应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桃花,并将镜头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底片,即把镜头__________(选填“伸出去”或“缩回来”).
(5)小刚想近距离拍摄一张桃花上小蜜蜂的照片时,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六、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3.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就越强,通常把透镜集中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1/f.平常我们的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的焦度乘以100的值.
(1)求焦距分别为0.25m和0.5m的透镜,其焦度分别为多少?
(2)+300度和-400度的眼镜片,它们的焦度是多少?焦距又是多少?
34.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声=340m/s)

Ⅵ 初二物理下册填空题包括答案

1..某同学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在水管的另一端先后听到三次敲击声,首先听到的是(铁管)传来的声音。
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原因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3.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4.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声是由琴弦(震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到人耳的.
5.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之一,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噪声的等级.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声音的(响度)大.
6.,灯罩可使灯泡射向上方的光向着下方照射,这里应用了光的(反射)地面上出现了桌子的影子,这是由于光(光沿着先传播)形成的.
6..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7..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景象,是由于发生了光的(漫)反射.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五十到太多了,我只有七道,希望能够帮到你。

Ⅶ 初二物理下册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R1和R2是阻值大小不同的两个电阻,且R1<R2,按图8-78所示四种方法连接后,分别接在同一电源两极,则电路中电流最小的是
[ ]

(南京市中考题)
2.串联后总电阻为10欧的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最大可达到
[ ]
A.2.4欧
B.2.5欧
C.5欧
D.1.25欧
3.将一根电阻值为R的电阻线接在某电源上,用电流表测得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为1.2安培,将这根电阻线对折后再接到同一电源上,要测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则
[ ]
A.可以用电流表的“0~0.6A”这个量程
B.只能用电流表的“0~3A”这个量程
C.电流强度超过3A,电流表不能使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两个电阻串联,电压之比为3∶4,若将这两个电阻并联在同一电源上,则电流之比为
[ ]
A.3∶4
B.4∶3
C.1∶1
D.3∶7
5.如图8-79所示,电源电压不变,要使电流表的读数最大,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S1、S2都断开
B.S1断开,S2闭合
C.S1闭合,S2断开
D.S1、S2都闭合
(山西省中考题)
6.如图8-80所示电路中,把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变成圆环,A、B、C、D是环上四等分点,当闭合开关S后,滑片由B经C滑至D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将
[ ]

A.由小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由大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7.三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值
[ ]
A.一定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值都大
B.一定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值都小
C.一定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
D.一定比其中最小的电阻值大,比其中最大的电阻值小
(河南省中考题)
8.如图8-81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的电阻为R,电压表的
读数为U,若要使电压表的读数变为 U,则下列方法可取的是
[ ]

A.在AC间串联一个阻值为3R的电阻
B.在CD间串联一个阻值为3R的电阻
C.在CD间并联一个阻值为3R的电阻
D.在DB间串联一个阻值为 的电阻
9.如图8-82所示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实验要求
[ ]

A.保持R′滑片位置不变
B.保持R两端电压不变
C.保持R不变,调节R′的滑片到不同位置
D.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
10.有一个阻值Rx已看不清的电阻器,现要测出它的电阻值.某同学用现有的器材: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只,已知阻值的电阻R0一只、电池组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条,连接成图8-83所示的四个电路,其中不能测出阻值Rx的是
[ ]

二、多项选择题
11.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B.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在电流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D.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2.用铜制成的导体AC由长度相等的AB和BC两段组成,且AB段的横截面积是BC段横截面积的两倍,给它通电时
[ ]
A.电阻RAB<RBC
B.在相同时间通过横截面积的电量QAB>QBC
C.UAB<UBC
D.IAB=IBC
13.如图8-84所示,电源电压6伏保持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为6伏,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 ]

A.L1发生了断路
B.L1发生了短路
C.L2发生了短路
D.L2发生了断路
14.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操作时不小心将电流表与电压表的位置接反了,则
[ ]
A.电流表被烧坏
B.电压表被烧坏
C.电流表示数为零
D.电压表示数约为电源电压
三、填空题
15.有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它们串联时的总电阻是并联时总电阻的________倍.

________联一个________的电阻.
17.如图8—85所示电路,电阻R1 = 6欧,开关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9伏,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开关闭合时的3/4,则电阻R2 = ________欧,电源电压U = ________伏.

(大连市中考题)
18.两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是36欧,并联时总电阻是8欧,这两个电阻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19.如图8—86所示,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 = 10欧,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读数为I,当将一个阻值为________欧的电阻与电阻R________联时,电流表的读数为2I.

(安徽省中考题)
20.王明同学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欧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欧、100欧、60欧、40欧、35欧及15欧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欧和________欧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
(辽宁省中考题)
21.电阻R1 = 10欧,R2 = 20欧,串联后接在电压为9伏的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强度是________安;并联后再接到上述电源上,这时通过R2的电流强度是________安,通过电源的电流强度是________安.
(甘肃省中考题)
22.如图8—87所示,电源两极间电压不变,R1 = 8欧,R2 = 12欧.当S1闭合S2断开,①、②都是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________;当S1、S2都闭合,①、②都是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________.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题)
23.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已知待测电阻的阻值在10欧~20欧之间,现有电压为6伏的电池组,那么,在实验中电压表应选________的量程,电流表应选________的量程.
24.在图8—88所示的电路里,滑动变阻器R1的规格是“50欧 0.5安”,定值电阻R2的规格是“10欧1安”,电压表的量程是3伏,电流表的量程是0.6安,滑片P由b向a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有效范围是________欧~________欧;电压表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伏~________伏;电流表示变化范围是________安~________安.

四、作图题
25.如图8—89所示,两电阻接入电路,在图中○内填上电压表或电流表.

26.如图8—90所示,R1 = 15欧,电压表示数为6伏,电流表示数为0.2安.已知图中矩形框内的电阻只能是下面四个电阻中的两个的连接,这四个电阻是:R2 = 10欧,R3 = 20欧,R4 = 40欧,R5 = 120欧,问矩形框内是哪两个电阻?怎样连接?作图表示.

五、综合题
27.白炽灯泡的灯丝,通常在开灯的瞬间烧断,而很少在正常发光时烧断,为什么?
28.根据“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回答: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根据________定律推出公式________然后计算出Rx的阻值.
(2)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3)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接通电路前应将它的阻值调到________位置.
(4)当某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8—91所示,则U = ________伏,I = ________安,电阻Rx = ________欧.

(辽宁省中考题)
29.如图8—92所示的电路中,R1的电阻是24欧姆,R2的电阻是8欧姆,电源电压不变.
(1)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是12伏特,电流表的示数为0.8安培,求R3的阻值为多大?
(2)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多大?

30.如图8—93所示的电路中,变阻器R0的滑片P在移动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4伏,电流表的示数范围是0.5安培~1安培,求电阻R的值?变阻器R0的最大阻值和电源电压U?

参考答案

一、
1.C
2.B
3.C
4.B
5.D
6.D
7.B
8.A
9.C
10.D
二、
11.B、C、D
12.A、C、D
13.A、C
14.C、D.
三、
15.4
16.并,25欧,串,300欧
17.18,12
18.24欧,12欧
19.10,并
20.60,15或40,35,串;300,100,并
21.0.3,0.45,1.35
22.2∶5,5∶3
23.0~15伏,0~0.6安
24.50欧,10,1伏,3,0.1安,0.3
四、
25.如图14所示

26.R2与R3串联或R4与R5并联
五、27.开灯瞬间灯丝温度低,正常发光时灯丝的温度高,开灯瞬

过灯丝的电流比正常发光时大得多

(4)2.6,0.42,6.2
29.(1)40欧;(2)0.38安
30.8欧,8欧,8伏

Ⅷ 初二物理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学情调查卷
2010.6
(本试卷中g=10N/kg)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
1.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往右盘增加砝码 D.往右盘减少砝码
2.如图1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
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在图2所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4.如图3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5.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车轮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 D.移动重物时,在它下面垫上钢管
6.如图4是一款利用电磁悬浮技术制作的没有“地轴”的地球仪,其原理是:将空心金属球放在通电的线圈上,电磁场在金属球表面产生涡流,涡流与磁场作用形成磁力,从而实现地球仪的悬空静止。地球仪悬空静止的原因是
A.只受到磁力的作用
B.由于惯性的作用
C.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D.磁场的磁力和重力相互平衡
7.如图5所示,用左手掌平压在气球上,右手的食指顶住气球,处于静止状态的气球发生了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的形变才;能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
B.右子指对气球的压力大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力
C. 右于指对气球的作用效果大于左手掌对气球的作用效果
D.右手指对气球的作用效果与左手掌对气球的作用效果相同
8.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值比是
A.2:3 B.3:2 C.1:1 D.4:9
9.轮滑是青少年喜爱的一种运动(如图6)。轮滑比赛时运动员到了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人体具有
A.浮力 B.摩擦
C.惯性 D.压力
10.一个人在公园结冰的湖面上行走,压破冰面掉进了冰窟窿。工作人员需要接近冰窟窿去营救他。旁边有质量及长、宽都差不多的梯子和木板,为了救人,应该
A.立即跑向冰窟窿
B.将木板铺在冰上,从上面爬过去救落水者
C. 将梯子铺在冰上,从上面爬过去救落水者
D.从冰面上爬过去救落水者
11.现实当中,人们的许多活动、做法都跟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对涉及压强和浮力的事例论述不正确的是
A.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B.石头扔进河里会沉入水底说明石头在水中不受浮力
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加大使液体(锅内的水)的沸点升高
D.拦河坝坝堤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坝里的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12.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质量为10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盆中,有90g水溢出,则
A.物块会浮在水面上 B.物块会悬浮在水中
C. 物块会沉入盆底 D. 不能据此判断出物块的沉浮
二、填空(每空1分,共计28分)
13.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步骤如图7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的操作有两处错误,指出有错误的步骤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①错误一: (填代号).正确的做法: 。
②错误二: (填代号).正确的做法: 。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填代号)

14.水的密度是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15.图8所示的建筑,是位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旁高新科学技术和时代美感完美结合的国家大剧院。该建筑的穹顶表面积达3万平方米,为使如此大面积的建筑外壳不至过重而又坚固,设计者选择了钛金属板作主材,这主要是因为钛的密度 ,硬度 。(两空均选填:“大”或“小”)

16.吸烟有害健康,吸“二手烟”危害更大,因此公共场所通常有“禁止吸烟”的标志,如图9所示。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造成其他人吸“二手烟”。这是由于分子 的结果。
17.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18.用20N的力握住装油的瓶子悬空静止不动,若此时将手的握力增加到30N,则手与油瓶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如图10所示,锤头松动时(图甲),用力敲锤柄是利用 使锤头套紧;许多机器的轴上都装了滚动轴承(图乙),这是因为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 。
20.图11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 水平推力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 学校实践活动小组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时,将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逐渐浸人水中,如图12所示.在此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
22.注射器插入药液前,将活塞推至下端,是为了 ,插入药液后,提起活塞时,由于 的作用,把药液压进针管里。
23.如图13所示,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如果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鸡蛋会 ,这一现象说明: 。
24.如图14所示,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气泡受到水的浮力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坐沙发要比坐板凳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沙发较容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沙发间的 ,在 不变的情况下, 了压强。(选“增大”或“减小”)。
三、解答题(每空1分,第26(1)(2)各2分,(3)题1分,28题2分,29题第二空2分,第32题(2)①2分,②3分,第33题5分,第35题5分,36题6分,计48分)
26.(1)在图15中,画出电灯静止时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16所示,小物块A在固定的斜面B上恰能匀速下滑,请在图中画出A下滑时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和物块A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3)用力的示意图在图l7中画出用10N的力按压图钉时,图钉对墙的压力。

27.小星用天平称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18所示,石块的质量m= g= kg。

28.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三次实验如图19所示。实验时,让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甲、乙两图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无关
B.比较乙、丙两图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只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C.比较甲、丙两图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D.比较乙、丙两图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只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9.在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有一组同学在实验桌桌面上安装了如图20所示实验装置。他们猜想一个物体在二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的条件是: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并且在一条件直线上,大小之差的绝对值是一个定值。经过实验,获得如下实验记录: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猜想得到了验证,你认为他们的结论是正确吗?答 ,为什么?
答 。
30.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21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 (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31.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图22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 ;
(2)综合分析上列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① ,
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得出来的.② ,
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得出来的。
32. 做研究浮力大小的实验中

(1)测量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步骤如图23。
①用细线把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23甲所示,测出该物体所受重力G=1.2N;
②把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23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 N;
②该物体所受浮力F浮= N。
(2)按上述方法测定两组共8个实心物体浸没往水中所受浮力的实验数据如表1、表2
表1体积均为100cm3的石块、铝块、铁块、铜块 表2四块质量不等、密度相同的石块

①为了研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根据表1数据,在图24中以G为横坐标、F浮为纵坐标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②甲同学根据所描图线得出“—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皆相等”的结论。
乙同学根据表2数据得出“一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的结论,请你从两位同学的结论中任选一个判断其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33. 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小明和小华提出下面的观点。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他们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或实验器材; 图25

(2)简述实验方法及实验现象。

34.在—个晴朗周六,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大气压强的大小,他们拿来—个带挂钩的吸盘,将吸盘紧压在厚玻璃的下表面,用一个可装细沙的购物袋(质量不计)挂在挂钩下。如图26所示,向袋里逐渐注入细沙直至吸盘被拉下来,由此可得到大气压的大小。
(1)本实验主要的测量器材: , 。
(2)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 。
(3)大气压的表达式p= 。
(4)他们测出的大气压为0.8×105Pa,为了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准确,他们查到了做实验时的大气压值为1.0×105Pa,请你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
35.—辆汽车驶过夹河大桥时,交警示意停车.该车司机反应时间是0.5s,反应距离为12.5m,停车后查得该车的总质量为10t,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1m2.按照规定,该路段限速80km/h,对路面的压强不得超过7×105Pa利用上述数据计算说明,该车被示意停车的原因。

36.某同学手边有一个边长为0.1m,质量为4.45kg的正方体铜块,他用此铜块研究了如下的问题。求:(1)把铜块浸没于水中,铜块受到的浮力;
(2)请用两种方法计算并说明铜块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ρ铜=8.9×103kg/m3)

Ⅸ 急需12道初二物理密度计算题和8道速度计算题(有答案的)

期末物理复习(密度计算题)
质量为9千克的冰块,密度为0.9×103千克/米3.求冰块的体积?冰块熔化成水后,体
积多大?

2. 金属的质量是6750千克,体积是2.5米3这块金属的密度是多少?若将这块金属截去2/3,剩下部分的密度是?
3.铁的密度是7.8×10 3千克/米3,20分米3铁块的质量是多少?

4一个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为1.3千克.装满煤油时,总质量为1.14千克.求空瓶的质量.?

5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则一块体积为80 cm3的冰全部熔化为水后,水的质量是多少g,水的体积是多少cm3.

6.某公园要铸一尊铜像,先用木材制成一尊与铜像大小一样的木模,现测得木模质量为63Kg,(ρ木=0.7×103Kg/m3,ρ铝=8.9×103Kg/m3)问:需要多少千克铜才能铸成此铜像?

  7.有一种纪念币,它的质量是16.1克.为了测量它的体积,把它放入一盛满水的量筒中,测得溢出的水质量为1.8克。(1)求制作纪念币的金属密度;(2)说这种金属的名称。
8.郑小胖家的一只瓶子,买0.5kg酒刚好装满。小胖用这只瓶子去买0.5kg酱油,结果没有装满,小胖以为营业员弄错了。现在请你思考一下,到底是谁弄错了?(ρ酒=0.8×103 kg/m3,ρ酱油=1.13×103 kg/m3)
9.一空瓶装满水后质量为64g,将水倒出装满酒精为56g,求空瓶的容积?
10. 体积是50cm3的铝球,它的质量是54g,问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大?(ρ铝=2.7×103kg/m3)

11.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酒精?

12. 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13.某同学从一均匀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岩石,用天平称得质量是27g。放入装有8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ml,这块岩石的密度是多少kg/m3

14.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于是他用天平和量杯分别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为14g和2cm3,并算出他的密度为多少g/cm3?小明通过查密度表知道,铜的密度为8.9×103kg/m3,由此他判断该奖牌_____由纯铜制成的(选填“是”或“不是”)。

15.一个量筒,内装80毫升酒精,总质量是144克。若将酒精倒出改装水,总质量是124克,问(1)量筒的质量是多少克?(2)量筒内装了多少毫升水?(ρ水=1.0×103千克/米3、ρ酒精=0.8×103千克/米3)
16. .小明在玩耍时把一小铁球抛入水中,他发现铁球浮在水面上.小明想:铁球为什么浮在水面上?他作出的猜想是:铁球可能是空心的。他想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他需要的实验器材应该有
通过实验他收集到如下数据:

铁球的质量m/g 水的体积V水/ml 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总/ml
79 60 75
(1)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写出依据。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17.“乌鸦喝水”的故事你不陌生吧.如图所示,若有一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10g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18.有一种纪念币,它的质量是16.1克.为了测量它的体积,把它放入一盛满水的量筒中,测得溢出的水重为1.8×10-2牛.
(1)求制作纪念币的金属密度;  
(2)说这种金属的名称;  
(3)盛满水的量筒在放入纪念币的前后分别用天平去称量,计算示数的变化量。  
19.我国约有4亿多人配带近视眼镜,眼镜的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

材料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 钛合金
透光量 92% 91%
密度/kg•m-3 1.3×103 2.5×103 8.0×103 4.5×103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磨损 耐腐蚀
(1)求一块体积为4×10-6m3玻璃镜片的质量为多少?
(2) 如图12所示,一副铜合金架的质量为2×10-2kg,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求一副以钛合金镜架的质量.

20.老板派小姚去订购酒精,合同上要求酒精的密度小于或者是等于0.82g/cm3就算达标,小姚在抽样检查时,取酒精的样本500ml,称得的质量是420g.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姚的结论是 (A 达标 B 不达标,含水太多) 你认为小姚该怎么办?
(ρ酒=0.8×103 kg/m3 ρ水=1.0×103 kg/m3)

21.. 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刻度值和最小刻度值,要一次较准确量出100 g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则选用的量筒应该是 ( )
A、500ml 10ml B、 100ml 2ml C、250ml 5ml D、50ml 2ml
22.某同学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测一块石子的密度。他把杯子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200g,放入石子后,将水溢出一部分以后称得总质量是215g,把石子从杯中取出,称得水和杯子的质量为190g,求石子的密度。
23.将22g盐完全溶解在如图13甲所示的量筒内的水中,液面升高后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的密度为多少?
小丽同学的解答是这样:
解:ρ=m/v=22g÷10㎝3=2.2g/㎝3=2.2×103kg/m3。
小丽同学的解答是否正确,请你做出评价。如果有错误,请写出正确的过程。
答案
(1)已知:m(冰)=9㎏ p(冰)=0.9×10³㎏∕m³ p(水)=1×10³㎏∕m³
求:V(冰), V(水)
解:V(冰)= m(冰)/ p(冰)=9㎏/0.9×10³㎏∕m³ =10-²m³
V(水)= m(冰)×/p(水)=9㎏/1×10³㎏∕m³ =9× 10-³m³
答;冰块的体积是10-²m³, 冰块熔化成水后,体
积是9× 10-³m³。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2-30 23:35
(2)已知:m=6750㎏ V=2.5m³
求:p
解:p=m/v=6750㎏/2.5m³=2.7×10³㎏/m³
答:这块金属的密度是2.7×10³㎏/m³若将这块金属截去2/3,剩下部分的密度是2.7×10³㎏/m³。
(3)已知:p=7.8㎏×10³/m³ V=20dm³=2×10-²m³
求:m
解;m=p×v=7.8㎏×10³/m³ × 2×10-²m³ =156㎏
答:铁块的质量是156㎏
(5)已知:p(冰)=0.9×10³㎏/m³ =0.9g/ cm³ p(水)=1g∕cm³ V(冰)=80 cm³
求:m(水)V(水)
解:m(水)=m(冰)=p(冰)×V(冰)=0.9g/ cm³ ×80 cm³=72g
V(水)=m(水)/p(水)=72g/1g∕cm³ =72 cm³
答:水的质量是72g,水的体积是72cm³。
(6)已知:
m(木)= 63Kg ρ木=0.7×10³Kg/m3,ρ铜=8.9×10³Kg/m3
求:m{铜}
解:V(铜)= V(木)= m(木) /ρ木= 63Kg/0.7×10³Kg/m3=9×10∧-2 m³
m(铜)= ρ铜×V(铜)=8 .9×10³Kg/m3×9×10∧-2 m³=801㎏
答:需要801千克铜才能铸成此铜像
(7)已知:m金=16.1g m水=1.8g p(水)=1g∕cm³
求:V金=V水= m水/p(水)=1.8g/1g∕cm³=1.8cm³
P金=m金/V金=16.1g/1.8cm³≈8.9 g∕cm³
答:求制作纪念币的金属密度8.9 g∕cm³,这种金属的名称是铜.。
求(8)已知:m酒=0.5㎏ m酱=0.5㎏ ρ酒=0.8×10³ kg/m3,ρ酱油=1.13×10³ kg/m3
:V酒 V酱
解:∵V酒= m酒/ρ酒=0.5㎏/0.8×10³ kg/m3=6.25×10∧-4m³
V酱= m酱/ρ酱油=0.5㎏/1.13×10³ kg/m3≈4.42×10∧-4m³
∴V酒>V酱
∴酱油没有装满
答:小胖弄错了。
(9)已知:m(空+水}=64g m(空|+酒)=56g p(水)=1g∕cm³ ρ酒=0.8g/cm ³
求:V空
解:∵m(空+水}=64g m(空|+酒)=56g
∴m(空)= m(空+水}/m(空|+酒) =64g-56g=8g
ρ(空)=p(水)-ρ酒=1g∕cm³ -0.8g/cm³=0.2 g∕cm³
∴V空=m(空)/ρ(空)=8g/0.2 g∕cm³=40cm³
答:空瓶的容积是40cm³
(10)已知:V1=50cm³ m1=54g ρ铝=2.7×10³kg/m3=2.7 g/cm³
求: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
解:∵ρ1= m1/V1=54g/50cm³=1.08g/cm³
∴ρ1<ρ铝
∴铝球是空心的
v铝= V1
m铝=ρ铝×V1=2.7 g/cm³×50cm³=135g
m2= m铝-m1=135g-54g=81g
ρ2=ρ1=1.08g/cm³
V2= m2/ρ1=81g/1.08g/cm³=75 cm³
答:这个铝球是空心,空心部分体积为75 cm³。
(11)已知:m水=1㎏ p水=1×10³㎏/m³ p酒=0.8×10³ kg/³
求:m酒
解:V酒=V瓶=V水= m水/p水=1㎏/1×10³㎏/m³=1×10∧-3m³
m酒=p酒×V酒=0.8×10³ kg/³×1×10∧-3m³=0.8㎏
答:用这个瓶子能盛0.8千克酒精。
(12)已知:m空=50g m水=m总—m空=250g-50g=200g
m2= m总—m空=200g-50g=150g p(水)=1g∕cm³
求:p2
解:V2=V空=V水= m水/p水=200g /1g∕cm³=200cm³
p2=m2/V2=150g/200cm³=0.75 g∕cm³
答:这种液体的密度是0.75 g∕cm³。
(13)已知:m=27g V=90ml-80ml=10ml
求:p
解:p=m/V=27g/10ml=2.7 g∕cm³=2.7×10 ³㎏/m ³
答:这块岩石的密度是2.7×10 ³㎏/m ³.
(14)已知:m=14g V=2cm³
求:p
解:∵p=m/v=14g/2cm³=7 g∕cm³=7×10 ³㎏/m ³
∴p<p铜
答:他的密度为7×10 ³㎏/m ³,该奖牌__不是___由纯铜制成的

热点内容
校长师德事迹 发布:2025-07-24 11:46:14 浏览:694
2017高考卷1数学 发布:2025-07-24 10:12:01 浏览:924
南京教师信息 发布:2025-07-24 10:10:27 浏览:77
钡化学名 发布:2025-07-24 08:12:22 浏览:97
山东有哪些县 发布:2025-07-24 07:17:07 浏览:877
dell历史 发布:2025-07-24 06:45:33 浏览:817
高考题库数学 发布:2025-07-24 05:12:45 浏览:985
普莱柯生物 发布:2025-07-24 04:35:36 浏览:821
初二物理光 发布:2025-07-24 04:35:36 浏览:289
2017小学师德师风总结 发布:2025-07-24 04:13:08 浏览: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