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旅游地理ppt

旅游地理ppt

发布时间: 2020-11-20 13:20:30

1. 请各位帮忙做日本的PPT 要求 :日本的地理位置(配上一张地图更好) 文化 美食 旅游 反正关于日本的都可以

具体的资料我给你,PPT的话自己做吧····这些资料在我做PPT的时候都用上,可以上一整节课。只要图文混合一起,排版适合就OK啦。。建议你多用一些照片资料,然后文字资料附在图片旁边作解释,把有用的分文字资料背下来。。语言精练简洁

日本是位于环太平洋地震板块上。 西、北隔东海、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俄罗斯相望,东濒太平洋。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起一直是世界公认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被称为“日出之国”。日本为单一民族国家,国内大城市主要有东京、大阪和神户等。
中文名称: 日本国
英文名称: Japan
简称: 日本
所属洲: 亚洲
首都: 东京都
主要城市: 东京,大阪,京都
国庆日: 2月11日(建国纪念日)
国歌: 《君之代》
国家代码: JPN
官方语言: 日语
货币: 日元(円)
时区: UTC+9(无夏时制)
政治体制: 君主立宪政体
国家领袖: 明仁(平成天皇)、菅直人(内阁总理大臣)
人口数量: 127,767,944人(2009年)
人口密度: 337人/平方公里(2009年)
主要民族: 大和民族
主要宗教: 神道教、佛教
国土面积: 377,835平方公里
水域率: 0.8%
GDP总计: 5.07万亿美元(2009年)
人均GDP: 42480美元(2008年)
国际电话区号: +0081
国际域名缩写: .jp
道路通行: 左侧通行或靠左行驶
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数千个岛屿组成,众列岛呈弧形。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面积和地区划分
日本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
日本的总面积为: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水域面积3,091平方公里,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填海造陆的面积多达1600平方公里。地形、地势
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富士山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关东平原、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达3054人/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仅次于埃及(3503人/平方公里)。
日本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的地方,火山活动频繁,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全国有20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在火山分布地区,景色优美,温泉资源丰富,成为著名的观光疗养地。
河流、平原、湖泊
日本境内河流流程短水能资源丰富,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
日本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向东西两侧流入太平洋和日本海。由于日本东西狭窄,加之山势陡峭,河流多短而急促。在梅雨和台风季节,水量增大,容易形成洪水。为此,日本修筑了大量的堤防和水库,用于防洪。河水广泛用于生活用水、农业和工业用水、水力发电。
海岸线和海洋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 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近年,导致海水升温的厄尔尼诺现象也对日本产生影响,主要是梅雨持续时间延长,容易形成冷夏和暖冬。
地貌地质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一部分。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最高的山是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由于平原较少,日本很多山上都种植农作物,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严重的地震则每一个世纪都会发生几次;近年发生的阪神大地震、新舄县中越地震都是里氏6级以上的强震,受到世界各国关注。日本的温泉很多,并且已经发展成为旅游景点。
由于日本的岛屿呈北东向延伸得很长,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因此有许多种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大部分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的九州岛、四国、琉球群岛有副热带季风气候。北部的岛屿夏天温暖,冬天则十分漫长、寒冷,还时常有大量降雪。而中西部地区则冬天比较干燥,很少下雪,夏天潮湿。
日本气候
日本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北海道与本州的高原地带属亚寒带,本土地区属温带,而冲绳等南方诸岛则为亚热带。此外,日本所处位置令她受到季候风及洋流交汇的影响,因此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日本可分为六个气候区,分别是:
北海道气候
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响,降雨量较日本其他地方为少。夏季短暂且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
日本海侧气候
范围为本州岛西部海岸地区。冬季受西伯利亚高气压所控制,吹西北风。同时由于暖流对马海流在冬季通过日本海而带来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较少,有时因焚风而会出现异常高温。
中央高地气候
典型的内陆性气候。冬寒夏凉。冬季与夏季及昼夜之间温差很大。降雨量少
太平洋侧气候
包括了本州东海岸、南四国和九州大部分地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梅雨强台风多。冬季则降雪较少。
濑户内海式气候
包括了山阳地方、北四国、近畿与九州局部地区。这里天气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时遭受旱灾之苦。
南西诸岛气候
范围为琉球群岛。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暖。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风吹袭。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6、7月(冲绳、奄美为5、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日本有记载的最高温度纪录是40.9度,于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有记载的最低温度纪录是-41度,于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测得。
文化:

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刀。在日本有著名的 "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
日本茶道
茶道也叫作茶汤(品茗会),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感仪式受到上流阶层的无比喜爱。茶道是一种独特的饮茶仪式和社会礼仪。日本的茶道最早是由中国唐朝贞观年间传到日本的。在古代,日本与中国早有往来。盛唐时期,日本曾派大量使臣来中国,受中国影响较深。日本人民称“中国是日本茶道的故乡”,日本茶道和中国的潮汕工夫茶有些相似。
花道作为一种在茶室内再现野外盛开的鲜花的技法而诞生。因展示的规则和方法的有所不同,花道可分成20多种流派,日本国内也有许多传授花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另外,在宾馆、百货商店等各种场所,可以欣赏到装饰优美的插花艺术。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丧花。忌用山茶花,菊花是皇室家族的标志。
相扑来源于日本神道的宗教仪式。在奈良和平安时期,相扑是一种宫廷观赏运动,而到了镰仓战国时期,相扑成为武士训练的一部分。18世纪兴起了职业相扑运动,它与现在的相扑比赛极为相似。神道仪式强调相扑运动,比赛前的跺脚仪式(四顾)的目的是将场地中的恶鬼趋走,同时还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场地上还要撒盐以达到净化的目的。相扑比赛在台子上进行。整个台子为正方形,中部为圆圈,其直径为4.55米。比赛时,两位力士束发梳髻,下身系一条兜带,近乎赤身裸体上台比赛。比赛中,力士除脚掌外任何部分不得触及台子表面,同时也不得超出圆圈。大力士的最高等级是“横纲”。下面是大关、关胁、小结、前颈,这四个等级被称为“幕内”,属于力士中的上层。再次是十两、幕下,除此之外还有更低级的三段目、序三段。处于序之口、序二段的学员只能做一些打水扫地之类的打杂工作,只有到了三段目的时候,师傅才会传授一些技术,而到了十两的学员就是职业相扑选手了,被称为“力士”,不仅有工资,而且还可以参加各种比赛赢取奖金。相扑手一旦达到了横纲,几乎就可以说是站在了日本相扑界的顶点,将拥有终身至高无上的荣耀。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它在日本也称“着物”。和服是仿照中国隋唐服式和吴服改制的,所以在日本被称为"吴服
服"和"唐衣",和服是西方人对吴服的称谓,现在日本人已经接受了这个称谓,但是很多卖和服的商店,还是写着"吴服"。公元八至九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中国古代服装的某些特色。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
日本最早的少女组合—早安少女组
柔道在全世界有广泛声誉。柔道的基本原理不是攻击、而是一种利用对方的力量的护身之术,柔道家的级别用腰带的颜色(初级∶白/高级∶黑)来表示。柔道是中国拳术的发展,源出少林之门。明末,中国的一位武林高手陈元赞将中国的传统武术传到扶桑(今日本),成为现代风行世界的柔道之先河。
剑道是指从武士重要武艺剑术中派生而出的日本击剑运动。比赛者按照严格的规则,身着专用防护具,用一把竹刀互刺对方的头、躯体以及手指尖。
空手道是由距今五百年前的古老格斗术和中国传入日本的拳法揉合而成的。空手道不使用任何武器、仅使用拳和脚,与其它格斗运动相比,是一种相当具有实战意义的运动形式。
书道,提起书法,相信不少人会认为它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其实,书法在日本不仅盛行,更是人们修行养性的方式之一。古代日本人称书法叫“入木道”或“笔道”,直到江户时代(十七世纪),才出现“书道”这个名词。在日本,用毛笔写汉字而盛行书法,应当是在佛教传入之后。僧侣和佛教徒模仿中国,用毛笔抄录经书。
能剧是日本的传统戏剧,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能剧源于古代舞蹈戏剧形式和12世纪或13世纪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举行的各种节庆戏剧。“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义。演员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暗示故事的本质,而不是把它表现出来。现在这一剧种在日本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合气道是日本一种以巧制胜的武术。
日本食物:
一般西方人的观念是日本食品只有牛肉火锅或样子古怪的寿司,而近年来很多游客到日本也懂得去品尝新鲜的鱼及肉质鲜嫩的炸虾,日本的主菜是鱼。“生鱼片”、“寿司”则是唐代时由中国传入日本,经过日本人改良,现在在日本很受欢迎的一种食物,生食也是非常健康的食用方式,比烹煮方式更能减少鱼肉中营养物质的流失。日本人烹煮鱼类的方法多为低温煮熟、清蒸等。
名胜古迹:

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也是日本民族的象征,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
富士山
富士山位于本州中南部,海拔3776米,自日本有文字记载以来,富士山共喷发过18次,最后一次是在1707年,此后它就变成了休眠火山。 富士名源於虾夷语,现意为“永生”,原发音来自日本少数民族阿伊努族的语言,意思是“火之山”或“火神”。山体呈优美的圆锥形,闻名于世,是日本的神圣象徵。环绕锯齿状的火山口边缘有“富士八峰”,即剑峰、白山岳、久须志岳、大日岳、伊豆岳、成就岳、驹岳和三岳。
东京铁塔:东京塔是日本最高的一座铁塔,位于东京市内,于1958年建成。它是仿造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建造而成的,高333米,塔身为棱锥体,有黄,白,红三种颜色。
金阁寺:原为大臣西园寺恭经的别墅,修建于14世纪,后归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所有,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和扩建。它高达三层,第二和第三层的外墙用金箔贴成,远远望去,金光闪闪,所以叫做“金阁寺”。第一层为平安时代的贵族风格,第二层为室町时代的武士风格,第三层仿照我国唐朝的“究竟顶”。寺前是以镜湖池为中心的庭园,身影华丽的金阁倒映在镜湖池中,堪称京都的代表性景观。
银阁寺:银阁寺位于京都东山山麓,1482年由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孙子足利义政按金阁寺的造型修建,是一座精致的两层阁楼。
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公元759年为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
大阪城天守阁:安土桃山时代的建筑。目前,天守阁内存放着有关天主教的珍贵史料,十分具有历史价值。
阿苏火山:东大寺、严岛神社、平安神宫(祭奉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京都必游景点之一。)、那智瀑布、清水寺、东寻坊、樱岛、姬路城。
台场(或称御台场,位于东京都东南部东京湾的人造陆地上,是东京最新的娱乐场所集中地。)
浅草寺(创建于628年,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院。江户时代将军德川家康把这里指定为幕府的祈愿所。)
白山历史乡村(是将日本传统完整保存的范例。村庄靠种植桑树。为了减轻寒冷冬季的积雪压力,居民们把屋顶倾斜度加大,建成独特的双层茅草陡坡顶木住宅。这种由于屋顶的形状很像日本人拜神时双手合掌的样子,故称“合掌屋”也称“三角屋”。)

2. 求一个关于旅游地理的ppt!!!急急急

PPT,一种演示文稿图形程序,是Power Point简称。Power Point是微软公司出品的office 软件系列重要组件之一(还有Excel,Word等)。另外还有其他意象:泡泡堂简称之一;浓度度量单位简称等。

3. 高分求一张flash效果的PPT(历史、政治、社会学、地理、旅游等)

你要做什么效果,我可以帮你看下如果简单就帮你做下,太复杂的话(收费)

4. 哪里可以买到《中国旅游地理多媒体课件》陈锡畴版的配套教学参考资料

网上还没有找到卖的呢。不过有电子版的,你可以先看看

5. 求一介绍合川的ppt 包含合川的概况,合川的历史,地理位置,工业发展,旅游景点,等

编辑本段一、合川概况
●中文:合川区●拼音:hé chuān qū ●英文:Hechuan District ●日文:合川区(平仮名:あいかわく/ごうせんく片仮名: ホーチュァン) ●西班牙语:Distrito Hechuan ●法语:District de Hechuan
合川(合川形象宣传片)是重庆的北大门,是规划中的重庆北部地区中心城市。位于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处,扼川北水陆交通咽喉,是重庆与资源丰富的川北地区相联的纽带,也是重庆资金技术集约发展的延伸带,被誉为重庆通向四川北部、陕西、甘肃等大西北省区的"经济走廊"。全区幅员面积2356.21平方公里,辖23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共524个村、82个居民委员会,全区总人口为154万人,城市人口39.6万。 主城区建成面积35.9平方公里,城区道路总面积267.7万平方米,城区绿化面积868.4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33.4%,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5%,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79平方米。2004年成功创建为重庆市级山水园林城市。 二、行政区划 合川区辖7个街道、23个镇:合阳城街道、钓鱼城街道、南津街街道、大石街道、云门街道、盐井街道、草街街道、钱塘镇、沙鱼镇、官渡镇、涞滩镇、龙市镇、肖家镇、古楼镇、三庙镇、燕窝镇、二郎镇、龙凤镇、太和镇、隆兴镇、铜溪镇、渭沱镇、双凤镇、狮滩镇、清平镇、土场镇、小沔镇、三汇镇、香龙镇、双槐镇。 区人民政府驻希尔安大道222号,邮编:401520。区号:023。
编辑本段三、历史沿革
合川区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古代合川,在巴人入川前是濮族人的重要居住地。公元前 11世纪,周族姬发(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封宗姬于巴,爵子。巴子在今合川城区铜粱山下建巴国别都,名“巴子城”。 公元前314年,秦置垫江县,县域辖今合川、武胜,铜粱、安岳、岳池县地,隶属巴郡,治所在今合川。垫江县为合川历史上最早的县名。垫江原名为亵江,取嘉陵江、涪江在县城汇合之水如衣重叠之意, 《汉书·地理志》误记为垫江并沿袭至今。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代 (424—453年),宋文帝升垫江县置东宕渠郡,属梁州,郡治在今合川市区。宕渠名源于宕渠水(今渠江)。 西魏恭帝三年 (556年),改为合州。合州名因涪江自梓州、遂州来,在合川城区与嘉陵江合流而故名,州治所在今合川城区。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 (598年),合州更名涪州(仍以水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涪州改名为涪陵郡,辖石镜、汉初(清居县并入)、赤水(源于今盐溪河古名赤水得名,县治在原合川县赤水乡)3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 (618年)复名合州,属剑南道。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又改合州为巴川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再复名为合州。 宋太祖乾德三年 (965年),石镜县改名为石照县,合州属梓州路,后为潼川府路。宋理宗淳佑三年 (1243年),为抗蒙兵,在州东5公里的钓鱼山筑新城,迁合州及石照县治所于钓鱼城。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 (1283年),撤销昌州(治地今永川市)及所辖之昌元县、永川县并入大足县,属合州。同年,合州及石照县治所由钓鱼城迁回原址,属重庆府路。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赤水县并入石照县。合州辖石照、铜梁(大足县并入),定远(至元二十二年置,治今武胜县南)3县。 明代,合州隶属重庆府。明太祖洪武七年 (1374年),大足县从合州划出归重庆府直辖。明孝宗成化十四年 (1478年),从铜粱县分置安居县(属重庆府辖),合州仅辖铜粱、定远2县。 清世宗雍正六年 (1728年),合州成为单州,不再辖县,属重庆府管辖。辖明月里、永清里、来苏里、兴仁里共4里73场镇。 民国 2年(1913年),合州改名合川县,属川东道。 1949年12月3日,合川解放。 1952年4月,划出合川县城关区增设合川市(专辖市),属四川省。1958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合川市建置撤销,原合川市所辖地域改为合川县城关镇。 1992年8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合川县,设立合川市,隶属四川省重庆市。 2000年6月2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2000]131号)批准同意合川市人民政府驻地由合阳城苏家街31号迁至南津街中南村。 2006年10月22日,国务院(国函[2006]110号)批准:撤销合川市,设立重庆市合川区。以原合川市的行政区域为合川区的行政区域,合川区人民政府驻南津街道。 2009年12月3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2009〕199号)批复关于合川部分行政区划的调整:撤销大石镇、云门镇、草街镇、盐井镇,设立大石街道、云门街道、草街街道、盐井街道。同时调整了古楼镇、三庙镇的行政区划。
编辑本段四、自然地理
合川卫星地图
合川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处重庆市北大门,距重庆56公里。地理坐标在东经105.58'37"至106.40'37"、北纬29.51'02"至30.22'24"之间。东邻渝北区、岳池县,南靠北碚区、璧山县,西连铜梁、潼南县,北接武胜、蓬溪县和华蓥市。东西宽69公里,南北距58公里,全市幅员面积2356.21平方公里。 合川区地处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的交接地带。出露地层从老至新有古生界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和侏罗系、新生界第四系。其中,以侏罗系分布面积最宽,占全区幅员面积四分之三以上。侏罗系中又是沙溪庙组面积最大,达1664.03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70.62%。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全境有两种地质构造类型:境东及东南部属川东平等岭谷区华蓥山复式背斜褶断带,其余的大部分地区属川中褶带龙女寺半环状构造区。全市地貌因受地质构造和岩性的制约,其特征是东、北、西三面地势较高,南面地势较低。最高点是三汇镇白岩头,海拔高度为1284.2米;次高点在西部龙多山,海拔高度619.7米;最低在南面的草街镇嘉陵江边,海拔185米。全境地貌大致分为平行岭谷和平缓丘陵两大类型:东南边缘之华蓥山区为平等岭谷地形,分布面积359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15.5%;西北部广大地区,属川中丘陵盆地,为平缓丘陵地型,分布面积1997.21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84.5%。
编辑本段五、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区境现探明的矿藏资源有煤、石灰石、盐、锶矿等26种。其中煤储量约18.2亿吨,分布在华蓥山周边地区的三汇、清平、土场、盐井、草街、双凤、狮滩、小沔等8个镇,位于盐井储量达2亿吨的沥鼻峡煤田正在建设;锶矿100万吨,分布于盐井镇干沟一带;铁矿6800万吨,分布在盐井、双凤、三汇地区;盐160亿吨,全市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盐层厚度平均为16米;石灰石55亿吨,分布在盐井、三汇地区;铝土矿7500万吨,分布在三汇、清平地区;重晶石40万吨,主要含矿层为三迭系下统飞仙关和嘉陵江组。
土地资源
全区土地面积按地图量算(下同),幅员面积为2356.21平方公里,折合353.43万亩。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是:耕地176.6万亩,占总面积的49.97%;园地13.74万亩,占3.89%;林地23.22万亩,占6.57%;居民及工矿用地28.59万亩,占8.09%;交通用地(含农村人行道)22.56万亩,占6.38%;水域面积20.54万亩,占5.81%;未利用地68.17万亩,占19.29%。总面积中,属国家所有的土地18.22万亩,占总面积的5.15%,集体土地335.52万亩,占94.85%。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原则",全市土地的土壤类型共划分为4个土类、6个亚类、18个土属、70个土种、97年变种。其中,农业耕地有17个土属、69个土种和94个变种;非农业耕地有1个土属、1个土种和3个变种。水稻土类是农业耕地的主要土类,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1.33%;其次是紫色土,占34.1%;第三位是黄壤土,占2.69%;潮土土类最少,仅为1.81%。从土壤的质地分析:沙土占17.83%,粘土占23.57%,壤土占48.82%,砾质土占9.78%。土壤的酸碱度含量:酸性占5.63%,微酸性占20.21%,中性占60.44%,微碱占13.72%。
动植物资源
合川区植被属川东盆地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亚带、盆地底部丘陵低山植被地区、川中方山丘陵植被小区。其基本类型有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和灌丛4个群系纲、5个群系组13群系。植被的种类虽然繁多,但自然组合比较单纯。分布情况是:华蓥山区主要是马尾松纯林,次生灌丛和亚热带低山禾草草丛;其余地区则以柏木、疏残林为主,其余是散生的桉树和竹林,以及主要植被破坏后形成的黄荆、马桑、芭茅、茅草组成的草丛和油桐、果树、桑树等经济林木。初步调查:粮食作物有5科16种106个品种,油料5科31个品种,糖料2科24个品种,茶叶1科3种,果树19科50种103个品种,桑树1科60个品种,蔬菜13科44个品种,麻类3科3种,烟1科4种,药材加野生植物有67科145种,森林资源常见的有木本54科128种,草本10科17种,竹1科11种。野生动物兽类有12种,禽类41种,鱼类64种。饲养动物有蚕1科6种,猪、牛、羊、兔4科13种,鸡、鸭、鹅、蜂4科1种,鱼类12科59种。
水资源
境域水资源由地表水、过境水和地下水三大部分组成。地表水主要由降雨形成。全年降雨总量多年平均为9.06亿立方米,东部华蓥山区雨量丰沛,西部高丘台地偏少;夏季降雨集中,6月至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总量的54.66%。按径流深计算,地表水资源量人平637立方米,土地亩平263立方米,耕地亩平729立方米。过境水主要是穿境而过的嘉陵江、涪江、渠江形成。三江多年平均年流量为730亿立方米,最高为1301.85亿立方米,最低为230.29亿立方米。三江水温为7.1~29.5℃,水质指标:ph值在7.5~8.2之间,溶解氧6.3~11.94毫升/升,总硬度5.3~99.18德度。地下水储量年总计10744万立方米,其中华蓥山区储量占65.8%,其余地区占34.2%。水资源开发利用:一是各部门用水。据有关部门1993年调查和统计资料,当年农业灌溉用水(含过境水和地下水,下同)10653.48万立方米,城镇生活、环卫用水929.73万立方米,工业用水1126.6万立方米,农村人畜饮用水2730.16万立方米,水电站发电用水81791万立方米。二是水力发电。嘉、涪、渠三江水力可作发电动力的理论蕴藏量为56.25万千瓦,现只涪江渭沱电站开发利用3万千瓦。总投资7.6亿元的涪江富金坝航电枢纽于2003年11月28日开工,按5级通航标准建设,航道及船闸等级为v级,总装机容量6万千瓦,由3台灯泡式贯流发电机组构成,每台机组2万千瓦。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已于2004年12月启动,总投资49.03亿元,装机容量50万千瓦。将建成三级船闸,并能够渠化嘉陵江70公里,渠江88公里,涪江22公里,共180公里。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的建成将有效地改变三江的航运能力和防洪能力,1000吨巨轮也可以从重庆直航合川。
编辑本段六、交通枢纽
合川拥三江通航之利,有212国道和渝合、渝武高速公路及遂渝快速铁路之便,交通享自然之助,得人工之福。目前,合川正以全力打造重庆北部交通枢纽为重点,打通合川的多条便捷通道。
渝合(武/南)高速公路
渝合(武/南)高速公路起于重庆北部新区余家湾,止于合川市涪江二桥北桥头,与合川至四川高速路相连,全长58.83公里,总投资31亿元人民币。该路1999年6月全线动工,穿华蓥山、跨嘉陵江,不到60公里路段上密布着3座跨江大桥、29座各式桥梁及5座隧道,隧道桥梁总长超过18公里,占线路总长的31%,桥隧密度目前居重庆已通车高速公路之首。高质量的路桥设施、先进的管理监控水平和沿线绿化景观使之成为目前重庆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条高速公路。该路通车后,将与市内各已通车高速路一起构成主骨架公路网,彻底实现重庆“东出上海、南下湛江、西进成都、北上南充”的战略构想。
遂渝快速铁路
遂渝快速铁路为国家一级铁路干线,系成渝高速铁路的一部分,全长128公里,总投资49.52亿元,其中合川段49.5公里,总投资20亿元。它的正式运营,使成渝两地之间的铁路里程缩短160多公里,形成成渝两地之间的又一快速通道,彻底改变交通对合川的制约,对合川的经济发展、劳务输出、人员就业形成巨大的拉动作用。
兰渝铁路
兰渝铁路全长820公里,其中合川段57公里,时速200公里,项目设计输送能力可达到货运5000万吨/年、客车50对/日,可满足远期兰州——重庆间的客货运输要求。计划2008年下半年开工,建设工期四年,总投资789亿元。据初步测算,到2020年,仅合川主城区境内每年需要兰渝铁路运输的粮食、食品、煤炭、水泥等货物将超过1000万吨,客运达126万人次,如此大规模的劳力输出和物资进出,必然给兰渝铁路运输带来巨大效益,也将给合川带来前所末有的发展机遇。 合川的水路建设也紧锣密鼓,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涪江富金坝航电枢纽,码头等水上交通建设项目正逐步由蓝图变为现实。这些项目的建设,将实现合川三江300公里的航道渠化,1000吨级船队经合川可直达四川省广元市,实现江海直达运输。合川的公路建设则以提高通达深度、通行能力和网络连接程度为重点,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导,“一纵四横八条干线”公路为骨架,纵横交错、干支结合的公路网络。铁路、水路、公路的齐头并进,最终形成重庆通向川北、陕甘等地的水陆交通枢纽,打造和提升重庆的对外辐射力。
公路“白改黑”
公路“白改黑”与2007年重庆推出“白改黑”计划,公路大部分由水泥路面变为沥青路面,减少了环境污染,该政策一致延续至今。。
合川高架桥
合川高架桥合川高架桥与2008年9月开工——2009年8月完工。耗时近一年,大大改善了道路拥挤的情况。
编辑本段七、人文积淀
合川人文代衍,众多名人大事远扬海内外。宋元合川“钓鱼城”之战,合州军民浴血奋战36年,取得了击退蒙(元)倾国之师、击毙蒙哥的伟大战绩,创世界战争史奇迹,古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东方麦加城”;市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涞滩镇古瓮城遗址,镇内二佛寺保存着全国最大的禅宗石刻摩岩造像群,是佛教禅宗文化胜地;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作合州判官6年,开合州理学之宗,并写下了重要篇章《养心亭说》;清初于成龙任合州知州,勤政为民,励精图治,被康熙皇帝誉为“清官第一”;史学家张森楷在合川太和镇创办“四川蚕桑公社”,被誉为川东蚕桑之父;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合川草街创办育才学校,著名的专家学者如翦伯赞、贺绿汀、戴爱莲等曾在这里执教,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幼时也曾在育才学校读书学习;我国四大实业家之一的卢作孚先生在合川创办了民生实业公司,成为近代中国船王,抗战时抢运物资入川被称为“中国工业上的敦刻尔克”,保住了国家的工业命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赵君陶曾在土场创办战时儿童保育院;新中国第一位少年英雄刘文学为维护集体财产而英勇献身,成为一代楷模。周恩来、陈毅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曾在合川留下了光辉足迹。新中国成立以来,更是涌现出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重庆市副市长谢小军、中国科学院院士石青云、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等杰出人物。
编辑本段八、产业结构

6. 求一个介绍江苏省的ppt。 什么地理位置历史还有旅游和没事的。越花哨越好。

大众点评 然后定位江苏省的任何一个城市 什么美食旅游桑拿应有尽有

7. 旅游地理 青海人文旅游资源认知的ppt课件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回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答系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括康乐在内,是广义的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热点内容
英语辅导报社 发布:2025-07-01 16:38:23 浏览:143
高一语文综合试卷 发布:2025-07-01 16:38:21 浏览:589
而且英语 发布:2025-07-01 14:58:57 浏览:936
个人师风师德自查报告 发布:2025-07-01 13:46:43 浏览:476
物理家庭电路 发布:2025-07-01 13:30:04 浏览:464
物理因子 发布:2025-07-01 13:05:18 浏览:844
汉乐府诗有哪些 发布:2025-07-01 08:41:05 浏览:409
短篇小说班主任 发布:2025-07-01 05:53:13 浏览:140
阳春教师待遇 发布:2025-07-01 04:22:37 浏览:201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信息 发布:2025-07-01 04:21:50 浏览: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