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如懿真实历史
❶ 如懿的历史原型
纯帝继皇后(1718—1766),乌拉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佐领那尔布之女。雍正时,封为皇子弘历之侧福晋。弘历即位后,初封娴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娴贵妃;十三年七月初一晋娴皇贵妃,摄六宫事。十五年八月初二,册立为皇后。
三十年正月随驾南巡,闰二月十八日忤旨截发失宠,提前送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缴历次册宝夹纸。三十一年七月薨,以皇贵妃礼葬,乾隆四十年,追封为皇后。葬裕陵妃园寝纯惠皇贵妃地宫之东侧。且不设神牌、无祭享。
(1)乌拉那拉如懿真实历史扩展阅读
人际关系:注:以下是电视剧的人物关系
封号:青樱格格→侧福晋→娴妃→娴贵人→庶人→娴妃→娴贵妃→皇贵妃→皇后(断发后被收回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四份册宝,只保留皇后位号,可说是不废而废)。
家人:父亲乌拉那拉·那尔布,母亲郎佳氏,一弟一妹。
丈夫: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
子女:十二阿哥永璂、皇五女固伦和宜公主爱新觉罗·璟兕、十三阿哥悼瑞皇子爱新觉罗·永璟。
养子:大阿哥和硕定安亲王永璜、五阿哥和硕荣亲王爱新觉罗·永琪。
姑母:乌拉那拉·宜修、乌拉那拉·柔则(两位皇后的之和的历史原型为孝敬宪皇后)。
好友:珂里叶特·海兰、寒香见、陈婉茵、叶赫那拉·意欢、巴林·湄若、苏绿筠。
宿敌:高晞月、金玉妍、卫嬿婉、富察·琅嬅、索绰伦·阿箬、博尔济吉特·厄音珠。
贴身侍女:惢心(中期出嫁)、阿箬(后叛主求荣)、容佩(后期心腹)。
心腹:李玉、江与彬、凌云彻。
随从/侍女:三宝、小福子、菱枝、芸枝、水芝。
寝宫:延禧宫→冷宫→翊坤宫。
❷ 历史上如懿存在吗 如懿原型是谁 如懿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上没有如懿的存在,如懿原型是乌拉那拉氏皇后。在《如懿传》中如懿追念故人安然离世。
在《如懿传》大结局剧情介绍中:
如懿接着回忆这宫中的许多事情,她记得自己初见姑母的时候,这满宫的红墙绿瓦,自己就感慨到红墙可真高啊,自己初见弘历,是因为一出墙头马上,自己当年带弘历到城墙上去玩。
弘历也在城墙上承诺会永远让如懿安心。自己嫁入王府的第一日,弘历看着自己的样子,自己位置中宫之时,皇上对自己的依赖与信任,如懿都一一记在心里。
容佩知道这一路走来,如懿的心中一直惦念之人便只有皇上,可如懿如今却说事到如今,自己早已不再怀念当年的那些事情。如懿感慨自己这些日子时不时想起了很多人。
想到了姑母、阿箬、晞月等人,甚至还有嬿婉。如懿深感宫中无休无止的争斗令人厌烦,为了恩宠,为了亲族,赔了这么多命进去,若永璜和永琪都好好的。
璟兕和永璟都长大了,那该有多好。如懿询问容佩,若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那些皇上的嫔妃如今会什么样子?和自己喝茶说话的人也许就是她们,兴许还会有皇上。
如懿和容佩一同品茶,如懿称这茶已经淡了,让容佩换一壶新的过来。如懿一人留在庭院之中,望着皇上曾经送给自己的绿梅,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2)乌拉那拉如懿真实历史扩展阅读:
电视剧如懿的人物介绍:
乌拉那拉·如懿,流潋紫小说《后宫甄嬛传》续集《后宫如懿传》女主角。原型为清高宗乾隆帝的皇后纯帝继皇后乌拉那拉氏(《清史稿》和《清皇室四谱》记载为乌拉那拉氏)。
家道中落之继后,惜情却伤情之妻。出身大族,少时骄傲任性,家道中落后日渐沉稳。入宫屡受磋磨,更习得谋略与手段,但始终不改倔强与真情。
明知后宫难得一人心,仍渴望夫妻间的尊重与信任。也得乾隆珍重扶持,一路由冷宫走至继后。却在位居中宫之后,与乾隆渐行渐远。
终至断发与帝决裂,独守青樱弘历的美好回忆而去。如懿看破帝家凉薄、世事红尘,却也是不悔一生爱一人。
人物原型介绍:
皇后(1718年3月11日-1766年8月19日)辉发那拉氏(《清史稿》记载乌喇那拉氏为误记),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赠一等承恩公、佐领讷尔布之女。清朝第一位摄六宫事皇贵妃。
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与时为宝亲王的爱新觉罗·弘历,为侧福晋。乾隆二年(1737年)册封为娴妃,乾隆十年(1745年)晋封为娴贵妃。
乾隆十三年(1748年)晋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册立为皇后。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随驾南巡;闰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辉发那拉氏。
由水路先行回京(《上谕档》记载)(乾隆后称其忤旨截发);五月十四日收缴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夹纸。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贵妃礼葬(实际仅相当于嫔),不举行国孝三年,可以说是不废而废;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中。
❸ 如懿是历史上的谁呢谁的皇后
如懿是历史上的纯帝继皇后,乾隆的继后,辉发那拉氏。
辉发那拉氏共生育二子一女。
辉发那拉氏于乾隆南巡至杭州时被令先程回京,原因是“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
约1年左右病势加重,就过世了。
辉发那拉氏虽为继后,死后乾隆却不肯为她以皇后等级举行葬礼。最后她的丧仪仅等同嫔等级而已,不举行国孝三年,可以说是不废而废。
(3)乌拉那拉如懿真实历史扩展阅读:
辉发那拉氏生平:
雍正十二年(1734年),16岁的那拉氏嫁与时为宝亲王的爱新觉罗·弘历,为侧福晋。
弘历即位后一个月,即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二十四日将她封为娴妃。
乾隆十年(1745)正月二十三日,晋封为娴贵妃。
乾隆十四年(1749)四月五日,正式册封那拉氏为摄六宫事皇贵妃。
乾隆十五年(1750)八月初二日,举行了册立皇后之礼。从此,那拉氏登上了皇后宝座。
她被立为皇后刚一年半,就于乾隆十七年(1752)四月生下了皇十二子永璂。第二年生下皇五女。乾隆二十年(1755),又生下了皇十三子永璟。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贵妃礼葬(实际仅相当于嫔),不举行国孝三年;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纯惠皇贵妃的地宫中。
❹ 历史上的如懿与皇帝的真实感情如何
大家好,我是你们亲爱的点点,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回答这个问题,点点很喜欢在网络知道里和大家探讨各种问题。沸沸扬扬宣传了两年的《如懿传》终于播完了。打着“继《甄嬛传》后最好宫斗剧”的噱头,这部剧一经上线就迅速播放量破亿,并且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历史上如懿对皇上的感情正如剧中一样,如懿一直爱着她的少年郎,而她的少年郎却喜欢许多女人。
在雍正年间,清英嫁入弘历府,因出身高贵而备受荣宠。乾隆登基后后被封娴妃,后晋升直至皇后。前半生是如此的如意,也是极其荣幸的。当时的如懿也还不是皇后,当时的皇后是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后来因为与弘历出游的时候去世才得已上位。时年32岁。
不过在乾隆三十年事情发生了突变,当年乾隆南巡,过程中,突然皇后被宣布提前回京,回京后就被收回皇后宝册,裁撤宫人。历史数据没有清楚地记录当时发生的事情。 乾隆皇帝说皇后很疯狂,并没有解释太多。
后来,事情过去了十三年,乾隆自己说出了真相,原来皇上南巡时深夜换上便服登岸游玩,皇后劝谏并触犯龙颜,而如懿皇后“自行剪发,国俗所最忌,而彼悍然”。回京后的第二年7月14日,如懿皇后悲情离世,年仅四十九岁。
最后,希望《如懿传》后续剧情能够加把油,节奏不要那么慢。毕竟,周迅的演技仅仅只能够撑起她个人部分的剧情,涉及不到其他支线。不考虑历史,只关注“言情”这一块的话,它也确实是一部适合下饭的剧集。不知道大家对这部剧有什么看法呢?很高兴今天在这里为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大家,也欢迎大家留言和我一起探讨问题。
❺ 为什么说历史上的乌拉那拉如懿,是最悲情的皇后
乌拉那拉如懿,跟乾隆皇帝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最后嫁给了他,成为侧福晋,后因富察氏去世当上了皇后。本来与皇上有情愫,最后却孤苦无依,还不如一个妃子有话语权。人人都说她是历史上最悲情的皇后,主要的原因有她对皇上是真爱,所以对感情的要求就高,后宫妃子勾心斗角离间她和皇上以及皇上自身的鬼迷心窍等。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乾隆弘历中晚年时有点鬼迷心窍,被妃子狐媚。令妃巧言令色,给皇上吃补药,每天纵情女色,实则对身体伤害极大。如懿知道后劝说无果,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如懿凉了心,她爱着皇上,不希望他龙体有恙,两个人就因此正式的成了两个阵营的人,最终如懿都没办法原谅他,就是这些原因导致了如懿的悲苦人生,可见执着爱一个人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❻ 乾隆皇后乌拉那拉如懿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与乾隆渐行渐远,终至断发与帝决裂,独守青樱弘历的美好回忆而去。
如懿因芸角之事而决定反击,借众人之力,设下“毒心”之局。借太后之力,在皇帝龙体“虚弱的时候,以储位为诱饵引嬿婉入瓮,以皇帝疑心使嬿婉方寸大乱。
借海兰之力,以凌云彻的戒指作为证据;借春婵、佐禄、王蟾之力,成功让嬿婉招认所有罪行。皇上请求与如懿重修旧好,但是如懿已经看破男女之爱的“兰因絮果”,只是让皇上保重。
如懿在翊坤宫看着从前郎画师给自己与皇上画的画,她拿起剪刀将画从中剪开,剪下自己的肖像,放入火中。在生命的最后一晚,如懿一人留在庭院之中。
望着皇上曾经送给自己的绿梅,安详地离开了人世。由于卫嬿婉垮台洗刷冤屈,但乾隆因认为如懿希望自由自在不被宫中所有事约束,于是始终没有复其位分。
认为这样也许是放了她。如懿之后,皇帝下令选秀不再选乌拉那拉氏,让乌拉那拉氏后人都可以以平凡夫妻的身份活下去。
嘉庆四年,乾隆已垂垂老矣,他命人翻找出盛放着如懿断发的盒子,剪下自己的白发,与如懿的断发放在一起。
乾隆捧着盒子入梦,恍惚之中仿佛回到了当年的绛雪轩,看着年轻的青樱向他走来。乾隆安详离世,此时殿内枯死多年的绿梅终于发了新芽,“情起情灭不由人,花开花落自有时”。
(6)乌拉那拉如懿真实历史扩展阅读:
如懿历史原型:
纯帝继皇后(1718年03月11日-1766年08月19日)乌拉那拉氏(《清史稿》《清皇室四谱》《玉牒》记载乌喇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一等承恩公、佐领讷尔布之女。
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与时为宝亲王的爱新觉罗·弘历,为侧福晋。乾隆二年(1737年)册封为娴妃,乾隆十年(1745年)晋封为娴贵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晋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
乾隆十五年(1750年)册立为皇后。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随驾南巡;闰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乌喇那拉氏。
由水路先行回京(《上谕档》记载)(乾隆后称其忤旨截发);五月十四日收缴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夹纸。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贵妃礼葬(实际仅相当于嫔),国孝三年也不举行,可以说是不废而废。
❼ 《如懿传》如懿原型是历史上的什么人
历史上是乾隆的第二位皇后,被称为纯帝继皇后。满洲镶黄旗出身,地位不低。随乾隆南巡时候触动皇帝,之后失宠。相当于挂名皇后,被皇帝收回了实权。如懿传 如懿历史原型人物详细资料
❽ 在《如懿传》中,哪些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
一,如懿姓氏 :“如懿”是雍正的皇后乌拉那拉氏的侄女,从小 自己就被告诫如何秉承着家族的高贵,保留下姓氏的荣耀。但是,通过近几年的考古研究终于发现,历史中的乾隆继后姓氏不是乌拉那拉,而是辉发那拉,虽然都是“那拉”,却并非一族。如果要追述,那么入关以前的海西女真乌拉部和辉发部是两个不同的部落。
五,高贵妃争宠 : 《如懿传》的高贵妃头脑简单,善于争宠,原因是有个好爹,因此就为所欲为。历史中,并非如此,看看她的谥号“慧贤皇贵妃“,乾隆还一改常态,亲自定下谥号,而不是先由臣子拟定。高贵妃死后,皇帝也为她写了不少的诗词,其中有一首表达的是:有一次去到圆明园,弘历念及某某宫殿是高贵妃曾住,伤感非常。加之最后让慧贤陪葬,都可以总结出一个基本的形象:生前,高氏温柔贤惠,与乾隆感情很好。
总的来说,电视剧为了让剧情更加曲折,免不了增加一点虚构的情节。但是大体上是按照历史来的
❾ 乾隆为什么恨乌拉那拉 历史上的如懿皇后竟然也不得宠
乾隆皇帝不喜欢乌抄拉那拉氏袭,在太后的敦促下,册封33岁的乌拉那拉氏为皇后,实际上皇帝对此更不情愿。
虽然乾隆并未公开废后,但在实际上已经把给乌拉那拉氏的所有册封(皇后、皇贵妃、娴妃)全部收回,乌拉那拉氏被打入冷宫,精神与肉体俱受尽折磨,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病逝,时年49岁。
乾隆令以皇贵妃的礼仪安葬第二位皇后乌拉那拉氏,实际上乌拉那拉氏的葬礼级别比皇贵妃还要低。
❿ 《如懿传》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
《如懿传》故事发生在清朝,是由新丽电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出品,汪俊执导,周迅、霍建华、张钧甯等主演的清宫女性励志剧,于2018年8月20日在腾讯视频播出。
该剧改编自流潋紫所著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乌拉那拉·如懿与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从恩爱相知到迷失破灭的故事。
(10)乌拉那拉如懿真实历史扩展阅读:
《如懿传》剧情简介
新帝登基,青樱因与乾隆青梅竹马的情分成为娴妃,但受到众人排挤,而太后又与青樱家族有世仇,青樱为求自保求太后更名为如懿,如懿危机四伏。
此时,乾隆也同样面对太后掌权和老臣把持朝政的难题。权力更迭过程中,乾隆与如懿互相扶持,共同渡过难关,直到二人扫清障碍。
乾隆经过多年努力也如愿将如懿推到皇后位置,与他共有天下。然而做了皇后的如懿却发现,乾隆已从少年夫君成长为成熟帝王,他的多疑善变以及帝王自私不断显露,两人间的情意信任渐渐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