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择题
A. 2018年化学选择题第8题全国1卷
LZ您好
全国1卷的理综选择题的第8题AB均有问题
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答案
A选项的"蔗糖,果糖,麦芽糖均为双糖"毫无疑问是错的,果糖明明是单糖,什么时候变双糖了?!
B选项有争议,因为不是所有的酶均为蛋白质,也有部分RNA也有生物催化性.所以说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的蛋白质是不正确的.
该题理应属于病题,按过去高考出现病题的研判来看,最后该题理应会认定选AB的都对.(大约15年还前曾经出现过有一道数学题出题不严谨,最后判该题作废全体得分.但这个理综错题判废题,CD也得分的概率不大.)
B. 求初三中考化学难选择题,要有答案,最好是最后一个选择题
1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四种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251515反应后质量11未测122对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未测值为3g B、丙一定是催化剂C、乙全部参加了反应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2 “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送上太空。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一氧化氮作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H4 +2NO =====2X + 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N2 B.NO2 C.NH3 D.N2O 3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 质ABCD反应前物质质量g901082反应后物质质量g1159.2529.7510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类型为: ( )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4 右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 ( ) A.2H2+O2 = 2H2O B.2H2O = 2H2↑+O2↑C.2CO+O2 = 2CO2 D.H2+Cl2 = 2HCl 5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6 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Z表面无明显变化;把Z金属浸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Z表面析出X。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Y>X>Z B.X>Z>Y C.Y>Z>X D. Z>Y>X 7 小王同学需配制100g 12%的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在托盘上垫上纸并称取12g NaOH固体B.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C.用100mL量简量取88mL水D.把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88mL水的量筒中溶解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 8 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进入长久未通风的地窖时要做灯火实验 B.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可用铁制容器 C.用食醋浸泡可除去热水瓶内的水垢 D.食品添加剂都对健康有害,应禁止使用 9.“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 A.多食水果和蔬菜,给人体补充维生素 B.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防其变质 C.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吃桔子 D.向易变质的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10 今年年初,我国许多地方实施大面积人工降雨,其中使用了液氮作增雨剂。根据你现有的知识推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氮是一种溶液 B.使用液氮会污染环境,应严格控制使用 C.降落的雨滴中将含有大量的液氮 D.液氮作增雨剂降雨是物理变化 11 在化学发展史上,为制碱工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侯德榜 B.张青莲 C.道尔顿 D.拉瓦锡 1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无尘空气 B.加铁酱油 C.水银 D.不锈钢 13 小明同学所做的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用蜡烛制取炭黑 B.用简易净水器净水 C.自制汽水 D.鸡蛋壳加入食醋中 14 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下列菜肴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是( ) A.麻辣豆腐 B.凉拌黄瓜 C.炒青菜 D.红烧粉丝 15 2009年2月20日某市许多市民在饮用自来水时闻到刺鼻的农药味。经检测,该市自来水厂的水源受到某化工厂排放的酚类化合物的污染,如苯酚就属于酚类化合物,苯酚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其化学式为C6H6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苯酚属于有机物 B.苯酚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6:6:1 C.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6.6% D.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9 16 旱灾期间,水源减少,做好生活饮用水消毒工作,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措施。适用于旱灾地区应急饮用水消毒的常用消毒剂有: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CaCl2)和次氯酸钙[Ca(ClO)2]。①漂白粉属于 ( ) A.化合物 B.单质 C.纯净物 D.混合物 ②下面关于漂白粉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 A.氯化钙【CaCl2】和次氯酸钙【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B.氯化钙【CaCl2】和次氯酸钙【Ca(ClO)2】都是盐 C.氯化钙【CaCl2】属于盐类,次氯酸钙【Ca(ClO)2】属于氧化物 17“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又一新兴的交通工具,具有无污染的优点。当轻轨电车开动时, 在轻轨电车跟架空电线的接触点上,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 料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认为该接触点上材料的选用较为合适是: ( ) A.金刚石 B.石墨 C.塑料 D.铁 18 目前,国家食品监督检验部门检出某“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若食用这样的粽子会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A.有机物 B.混合物 C.金属单质 D.盐 19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吃水果蔬菜,多吃含蛋白质的肉类,更能增强体质B.购物时减少使用或不用塑料袋,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0 右图是某菜农使用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该化肥属于(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21 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质量很小C.分子体积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22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或小常识往往包含着一些化学原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油锅着火时迅速加入大量青菜灭火②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上的污垢③用热的纯碱水洗涤铁锅上的油污④煤气泄漏及时打开换气扇排气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 达菲”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一种特效药。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化学式为C16H31N2PO8的物质。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C、H、N、P、O五种元素组成 B.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2:1C.相对分子质量为410 D.一个分子中含有58个原子 24 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小明灼烧棉花、羊毛、涤纶三种纤维得到下列气味: 纤维编号 ① ② ③灼烧时的气味 特殊气味 烧纸气味 烧焦羽毛气味则棉花、羊毛的编号分别为A.①② B.③① C.②③ D.无法断定 25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t℃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26 取3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加入3支试管中,如图所示的物质进行实验,试 管中铁钉锈蚀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①②③ B.②①③C.②③① D.③①② 27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A.化学常识B. 化学与食品
C. 化学选择题 (答案及解析)
A:硅酸是不溶性酸
B:氯水中有氢离子,溶液中有硝酸根,能把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
C:可以
D:氢氧化铝是沉淀
D. 世界最难化学选择题
B错误,因为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可部分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将碘酸钾还原成碘单质,同样也能使未水解的淀粉变蓝,故不能确认原溶液是否有碘离子。
E. 化学选择题!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C )
A、井水 B、5%的过氧化氢溶液
C、含铁元素70%的三氧化二铁 D、洁净的空气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C)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并放出热量
B、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在日常生活中陆续出现了一些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饮料或调味品,如加碘盐,铁强化酱油,高钙奶等,这里的碘、铁、钙应理解为 (C)
A、分子 B、单质 C、元素 D、原子
8、美国和日本的三位科学家以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在其相关技术中,用碘来掺杂聚合物,使其导电能力增加107倍,具有金属般的导电能力,碘(I2)属于 (A )
A、非金属单质 B、混合物 C、化合物 D、金属单质
9、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热胀冷缩现象时,从化学角度分析,主要是由于 (D )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在不断运动
10、欲采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且不混入其他杂质,适合选用的试剂是 (C )
A、木炭 B、蜡烛 C、红磷 D、细铁丝
12、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举行的“主火炬点燃仪式”,令人耳目一新,火炬的燃料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在白天,200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
⑤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4、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最常用的方法是 (D )
A、加明矾 B、加肥皂水 C、加食盐水 D、煮沸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为了节约药品,实验结束后将剩余药品倒回试剂瓶
B、过滤时为了加快液体滤过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
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双手紧握试管外壁,再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D、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16、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空气四瓶气体,可选用 (D )
A、澄清石灰水 B、燃着的木条
C、带火星的木条 D、以上方法都不可以
1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B )
A、氧化镁 MgO2 B、氧化亚铁 FeO C、氖气Ne2 D、碳酸钠NaCO3
18、某物质经测定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不可能是 (D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19、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A)
A、H2S B、H2SO4 C、SO3 D、SO2
F. 化学选择题
选D
A和C错误很明显。
C选项:N点,恰好反应生成NaHN2O3【酸式盐】和NaCl,此时溶液显碱性,说明NaHN2O3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即水解生成的H2N2O3比电离生成的N2O3*2-离子浓度大。所以B错误。
D选项:等于C(HN2O3-]/Ka[C(H2N2O3)]/,从N点到Q点,相当于向NaHN2O3溶液中加入盐酸,HN2O3-浓度不断减小,则比值不断减小。因此D正确。【Ka[C(H2N2O3)]为H2N2O3的电离平衡常数】
G. 化学选择题解答
B错了。因为生成的氯化钾的重量是大于氧气的。
2KClO3=2KCl+3O2[有催化剂时(如MnO2等)可加速分解]
KCl重量2x74.5,氧气重量3x32。谁大谁小很好比
H. 化学选择题
1.用红磷燃烧实验测定出约占空气体积1/5的气体是(O2)
A.氮气B.氩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下列不属于混合物的是(B)
A.碘酒B.冰水混合物(H2O)C.清新的空气D.糖水
3.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一定属于后者的是(C)
A.化学变化,物理变化B.氧化反应,化合反应C.爆炸,化学变化D.工业制氧,物理变化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C)
A.糖水,白酒B.铁矿石,氧气C.冰水混合物,盐水D.氮气,氧气
I. 高考化学选择题答题技巧
这个问题问迟了,基础不是在快考试了再来夯实的。
建议自己在最后几天拿着自己的笔记本好好看看,再就是认真分析下以前做错的题,当然要有选择性的,看那种起码你认为今年高考会出现的类型的题。
快考试了,一定要心平气和的应考,因为着急于事无补,反而有碍!
好好发挥吧
J. 高考化学选择题一般几个答案啊
选择题除非给出明确提示“单选”,否则都是不定项选择题,即答案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