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复习历史

复习历史

发布时间: 2020-11-20 15:42:05

如何复习历史

一,严格参照《中考说明与考试范围》
《中考说明与考试范围》应作为我们把握中考历史复习的基本依据,根据教学大纲规定,包含在复习范围之内的教材中的小字,注释不做考试要求,同时把"选学的内容"和"删减的内容"也不列入考查范围,把"降低要求的内容"相应降低考查要求.
二,注重复习的方法和技巧
1,回扣课本,吃透教材.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各类练习题,模拟题还是中考题,它的出题方向都来自于课本.因此,我们在历史复习时,一定要吃透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此外,做一定量的练习题,模拟题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试题的多样性.但就历史学科而言,抛开课本,一味地去做大量的练习题是不足取的,在练习的同时一定要回归课本.
2,注重课本知识的梳理,归纳与整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只有做到对课本知识的梳理,归纳与整合,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把握重点,从而大大提高复习效率.例如:两册《世界历史》,复习范围的内容共21课,而七册中有8课内容是围绕"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怎样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 ",两册中所涉及的"三次工业革命",下册内的"一战,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状况",以及"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等问题已基本上概括了复习范围内的内容,因此,对于这此问题,我们就应该梳理思路,重点把握,专题训练.
3,注重学科的联系以及历史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常言道:"文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政史是一家".因此,还要搞好与其它学科的融汇贯通,有些历史性的问题也可在其它学科找到答案,反之亦然.其次,我们还应注重现实中的热点问题,了解这些问题在历史上的源缘,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从而提高我们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综合,观察,比较和表述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② 怎样复习历史

把重要的时间从古到今整理出来,再把事件,人物,背景,意义等对号入座,然后有余力还可以延伸一下,看点这个事件的课外知识,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兴趣,没有兴趣就只能死记硬背了。。。。。。

③ 如何复习历史

中学历史总复习“十六字”诀

1.照本

就是按照课本组织历史总复习。课本,既是教师平时教学之“本”。也是学生考前复习之“本”,从另一角度说,它既是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也是高考试题答案的依据。历史考了十余年,考试内容和题型虽年年有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本”。因此.教师在指导总复习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读课本上。特别是在总复习的第一个阶段,即系统复习阶段.更应做到以课本为主。要按照课本内容本来的顺序,逐章逐节地组织复习。事实表明,在复习过程中,边看书边做题,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不认真看书,只忙于做题,甚至掉进“题海”而不能自拔,则是“本”“末”倒置,那就是十分有害的了。

2.顾面

就是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都要顾及到,而不能凭主观臆断任意削减内容。历史高考试题涉及到的知识面越来越大。比如,1987年高考历史试题就有224个知识点,比1986年多了33个,人物则有42个,也比 1986年多了 8个。如果不全面复习,要想取得好的成绩是不可能的。“全面”是搞好复习的基础,是取得优良成绩的保证。一个有经验的历史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往往都是从指导学生“全面复习”开始的。如果抛开了课本.一味地攻“资料”,孤立地去抓“重点”,甚至采取猜题、押题的做法.这不是老实的学习态度,也是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的。

3.抓点

就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全面复习、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将复杂的知识做一番去粗取精的简化工作.整理出一个个的要点来.并让学生紧紧地抓住这些“点”.牢记在脑子里。“点”,也叫“知识点,包括历史年代、地点、人物、事物和评价等。“点”有大有小,小的多为时间、朝代名、人名和地名等,如1561年.明代,戚继光、浙江台州;大的多为事件(包括原因、过程、结果)和评价(包括性质、作用、影响等),如戚继光抗倭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对“点”表述的文字可多可少,那就要视其具体情况而定。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指导学生整理知识要点:①时间:1661年;②人物;郑成功;③经过:带领将士两万多人,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登陆,‘经过激烈战斗,到第二年初,打败荷兰殖民者;④意义: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⑤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如果历史知识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不同的类型,整理出一个一个的要点,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4.理线

就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全面复习时,帮助他们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前因后果的关系。理线,是历史复习第二阶段,即综合复习阶段经常采用的作法。比如,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就有三条:一条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条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压迫和奴役;一条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如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真正掌握了这三条基本线索,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就能做到豁然贯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归类

就是教师将历史知识按照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进行归纳分类。复习世界近代史时,就可划出“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这样一些类别。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触类旁通,达到将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又便于学生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起到深化知识,强化记忆的作用。

6.助记

就是教师采取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强记忆。教师在组织历史总复习时,要特别注重历史知识记忆方法的指导。记忆方法大体上可分为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两大类。作为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讨,努力摸索,创造多种方法,把机械记忆的内容减少到最低限度。当前,比较好的历史记忆方法有以下十种:

①系统记忆法:按照时间的顺序,列举大事;

②分类记忆法:将历史知识归纳分类,加以条理化;

③特征记忆法:通过分析,找出事件的特征;

④简化记忆法:将知识去粗取精,逐一简化或压缩,将其精髓储存在记忆里;

⑤图表记忆法:将相关的历史知识编制成图表,让学生看了图表,一目了然;

⑥直观记忆法:适当地组织学生观看以历史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借助直觉形象给学生留下刻印象;

⑦比较记忆法:把相同类型的放在一起,加以比较、鉴别,同中求异;

⑧口诀记忆法;把较难记忆的史实.编成口诀来记;

⑨读写记忆法:边看书.边写提纲,读读写写,加深印象;

⑩讨论记忆法:几个学生编成一组.互问互答,取长补短。

7.精讲

就是教师讲的要“精当”、“精练”、“精妙”。“精当”,就是讲的要恰到好处,要富有启发性,要突出教材的重难点。“精练”,就是语言要简洁凝炼.不允许拖泥带水,旁征博引。“精妙”.就是要巧设疑点,解题对路.虽言简语略,但有画龙点睛之妙。既要坚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又要辅之以教师的精讲.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8.善练

是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的训练。在系统复习阶段,常以章节训练、单元训练为主,训练题多为基础题、常规题.其特点是坦大题小,以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解词题和简答题为主。通过训练,力求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做到章节过关。在综合复习阶段、常以综合训练或专题训练为主,训练题多为列举题、分析比较题和综合论述题,其特点是综合性增强.难度加大。通过训练,力求使学生将以前学得的知识纵横沟通。在重点复习阶段,则要通观全部教材.结合当前形势.确定重点复习内容,并编拟成题后,指导学生训练。这是进·步深化知识,达到巩固提高的过程,三个阶段复习时间的安排.以6:3:1的比例为宜。学生的训练,还可分为口头训练和书面训练两种,后者为主.前者为辅。总之,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

④ 怎样复习好历史

一、目录复习法:历史和政治一样,都属于文科,属于记忆为主的科目。而这两科的目录很重要,每一单元要涉及的问题一看就一目了然。每一个单元是一个主题,为了分解这个主题,又分了几节来讲解;章节的题目又用若干的子问题来陈述。所以,从目录来复习,纲目明确,可以总体把握,做到宏观心中有数,居高临下全面看问题。这种办法很有效,你可以从目录看到大问题后,扣书闭目思考回忆大问题下小问题,不会的可以看书,在具体的补充。
二、提纲复习法:根据目录的线索,整理出每一个单元的复习提纲,把整个的知识点整理、归纳、系统化,这样要复习的知识点就全面了,在按计划有重点的复习。
三、结合习题综合复习法:历史和政治都有相配套的习题册,复习一单元后,可以重新翻阅本单元习题,再一次查漏不缺、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也可以利用网络下载一些本单元的习题再做一下,这样的反复,只会是知识更加的熟练、全面。
四、反复复习法:根据记忆遗忘规律,经常的反复及时复习,就遗忘的很少,否则就忘得很多。第一遍可能用2小时,第二遍就是1.5小时,第三遍就是40分钟,第四遍就可能是10分钟,反复复习的效果是,省时高效。也就是把厚书读薄的道理。在考试前,你复习10遍、5遍、1遍,到底哪一种效果好呢。在高中是我学的是文科,每一次考试都是全级最好的,高考的时候,政治和历史都是高分。这是我的经验和实践总结出来的。

⑤ 如何复习历史

如何搞好历史复习

一、要以"本"为本,夯实基础。开卷考试作为中考命题的一种形式,主要目的在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显示出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的转点。面对这样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历史复习过程中,仍需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能够记住并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含义,做到能复述出大意来,为考试翻书做好充分准备。二、立足基础,注重能力培养。这要求我们在掌握基础知识后能突破教材各课的限制,对知识进行梳理(纵、横向),对同类知识进行归纳、比较,以便把握内在的东西,不能错误地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翻书抄抄,无须多花时间。功在平时,在复习中只要能做到多动手、勤思考、多积累,这样就不会临到考试时忙乱阵脚。三、关注时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能力拔高的要求,也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有意识地去关注社会热点,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核武器、SARS病毒)、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活动等,做个有心人,多加积累,以利于解题。四、要掌握一些复习的方法。⑴贴书签式法。历史学科考试范围广,知识点多,而且较散,为了寻找方便,可以以贴小书签的方式在课本上将知识点在课本的最上边或左边分阶梯式的排列编目。⑵正确处理课本与资料。面对今天市场纷繁多样、良莠不齐的复习资料,应正确地选一本有代表性的复习资料。这本资料应包括对基础的复习,重难点的讲解、各类题型的解法指导、知识点归纳和整理等,有目的进行自我检测,对不能独立完成或一时找不着答案的题目,应找同学或老师解疑,不要去等待答案,被动地去学习。⑶要会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可以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可以穿插在理科复习的过程中进行或利用周末进行阶段性复习巩固,切忌临阵磨刀。⑷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题目所给的条件、时间、地点、指向等有效信息应反馈到课本中,审清题目,读懂题干,找出切入口。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和立定法。材料题要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辨析、回答问题。问答题一般都有时间范围,要仔细审清,同时找出题干部分要求进行回答,注意答题的条理性。·

怎么复习历史

首先,要狠下心去背书。
主要掌握:重要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过程如果书上重点写了,老师重点提了也要记一记,如果没有的话大概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评价(记这些的时候一定要按要点一二三四分着记,可以每一条要点自己用一两个字做一个大意的标注,有时候还可以把他们编成顺口溜连在一起,理解后只要记住这个标注,几百字的论述或简答就拿下了。)
有兴趣的话可以做点题,尤其是材料题,熟悉一下阅读和知识点之间的转换,这样的话就和做简答论述没区别了。
但关键还在于背书阿!我当初就是捧着课本背了一天,(平时学的其实也没什么印象),然后就大赞了。
所以不要着急啊,静下心来好好准备,没问题的。

⑦ 怎样复习历史

记住东西其实最好是深刻的理解,这样,才是自己的,而且不容易忘。学习历史不能断章取义,而是要放到一个很长的时间流向上来学习。
这不是大话空话。有句话说,读史使人明智,就是历史上有很多东西,很多事件的发生,很多人物的作为,都是有规律可循,并且可以引申借鉴到我们当前的时代下,所以我们才为了深远的历史而自豪,才有可以明智的说法。
根据我以前给人做家教的经验,建议你学习的时候按朝代列个重大历史事件表,或者按某个方面(比如经济的发展、变法什么的,军事行动,文化的发展)列出重大事件的简明大纲,可以有效帮助记忆。这是纵向学习法,比横向的但一时间段内一系列东西更能让你记好。
除此之外,你大可以把历史中的事件,人物等往现在生活中套,既有趣又能加深记忆。比如张骞出使西域,你可以理解为为了国家利益,打破坚冰的出访(此后大汉和西方各国的往来才有了基础),更可以想打架还要呼朋唤友,国家之间干架也一样;再比如各朝代的官职,你也可以往现在的比较,很有趣的。
学习历史,更可以发挥谐趣学习法,在笑中学习。记得以前看过一篇《中国简史,果然够简》的文章,笑得喷饭。看这样的文章,既需要有相当的历史功底,才能看到简单的文字后会心一笑,又可以因为这有趣的文字加深自己的记忆。我把它弄出来,你可以看下,自己也可以弄个类似的东西,很好玩。
中国简史——果然够简

盘古说:我开;

女娲说:我补;

共工说:我撞;

神农说:我尝;

精卫说:我填;

夸父说:我追;

后羿说:我射;

嫦娥说:没射着!

黄帝说:我们做什么;

尧说:我让;

舜说:我也让;

禹说:咱爷们怎么办?

启说:让他们球!

桀说:好玩;

汤说:造反有理了;

夏亡了……

纣说:痛快;

武王说:我也反了;

商亡了……

幽王说:点火;

褒姒说:刺激;

周也亡了……

干将说:我铸;

专诸说:我舞;

荆柯说:我刺;

赢政一躲:没刺着……

始皇说:我修;

姜女说:我哭;

陈胜说:有种;

项羽说:我举;

刘邦说:我斩;

秦亡了……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无为;

庄子说:我逍遥;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张良说:我出谋划策;

韩信说:我统帅三军;

萧何说:无运筹帷幄;

高祖说:老婆,怎么办;

吕后说:全喀嚓了。

文景说:我治;

武帝说:我兴;

光武说:我中兴;

献帝说:我说了不算。

张骞说:我通;

班超说:我也通;

苏武说:通个屁!

卫青说:我打;

霍去病说:我也打;

李广说:我还打;

昭君嫣然晕笑,遂天下太平。

董卓说:我势大;

吕布说:我人帅;

貂婵说:你们俩谁厉害。

董卓完蛋了。

曹操说:快帮我脱鞋迎老许;

刘备说:快给我牵驴来访诸葛;

孙权说:周郎自有妙计安天下;

周瑜说:加油,烧死老曹;

诸葛说:天下三分,人人有份;

司马昭说:向刘备同志学习;

晋开始了。

司马迁说:要想成功,不怕被宫;

班固说:我要出书;

司马相如说:一首赋稿费一千;

曹草说:抄家伙我要赋诗;

曹植说:命题作文有何难;

孔明说:我要写道动员令;

陶潜说你们累不累呀。

遂卷铺盖回家了。

朱温说:我同花顺;

萧道成说:我一条顺;

陈霸先说:重新洗牌……

杨广说:去扬州观花;

李渊说:消来公费旅游;

李世民说:魏征,你的意思;

李治说:老婆,你的意思;

武则天说:那还不如我说了算;

薛刚说:反了你了!

骆宾王说:鹅肥;

王勃说:情深;

李白说:酒美;

王维说:景幽;

孟浩然说:风流;

杜甫说:屋漏;

白居易说:抱想琵琶唱OK;

李商隐:我没话说了。

柴荣说:三武废费有我一份;

赵匡胤说:今年流行黄袍子

寇准说:带上瓶醋谈判去;

李刚说:保家卫国;

徽宗说:没保成;

钦宗说:我想回家;

金兀朱说:没门……

赵构说:把姓岳的抓了;

岳飞说:我有何罪?

秦桧说:也许有……

陆游说:我要死了;

文天祥说:死得好,我为你喝彩!

完颜说:金大;

耶律说:辽大;

成吉思汗说:大你个球!

忽必烈说:亚欧大陆我说了算……

朱元璋说:高筑墙;

建文帝说:孙承祖业;

朱棣说:我找我爹;

严嵩说:清史留字;

崇祯说:袁崇焕,你的良心大大地坏了……

李自成说:歇会,找个小姐来;

吴三桂说:敢泡我老婆;

皇太极说:三桂是个好同志。

顺治说:爱江山更爱美人;

康熙说:江山好管儿子难教;

雍正说:说我狠,我就狠给你们看;

乾隆说:我爹是谁;

嘉庆说:和坤是我爹留给我的遗产……

施耐庵说:天罡盖地煞;

罗贯中说:曹刘震河腰;

吴承恩说:全盘西化;

曹雪芹说;读书人的事能算淫么;

蒲松龄说:我是另类我怕谁?

林则徐说:我销;

洪秀全说:我反;

康有为说:我变;

孙中山说:看我的。

慈禧说:木偶戏你当好演呀;

李连英说:有奴才伺候;

李鸿章说:九亿白银,小意思;

袁世凯说:窃国者为诸候?

蒋介石说:共党未灭何以家为

毛泽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这文章我看一次笑一次。
好了,历史并不是枯燥无味的,给你这种感觉,只是你没找到方法,或是老师太菜了。呵呵,学习历史需要经济、军事、文化多方面的基础,反过来也可以促进你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死记硬背?小道而。
写了这么大通,累死了,多给几分,我还是昨天刚申请的号,这是第一次回答……

⑧ 怎样快速复习历史

可以用画树来快速复习。
你把历史当作一颗大树,树有很多支架,支架上面有很多小店树叶。
支架可以作为历史的年限和背景,树叶可以作为在某一历史时期出现的重要历史事件。
树的生长是有过程的,那么历史的发展也是有过程的,你可以从最前面一点一点的剖析着看,那么当你把这颗历史的大树种起来了,那么你的历史也就复习完了。
复习也是需要讲技巧的,希望能够帮助你

⑨ 应该怎么复习历史

只一个晚上了?!主要靠抓重点。
1、《共同纲领》;2、结合彭德怀的话理解抗美援朝;3、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内容及意义;4、“一化三改”;5、“大跃进”的错误;6、10年成就中的代表人物;7、文革开始标志;8、邓小平整顿经济及成就;9、真理标准讨论及意义;10、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几意义(必考!);1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开始(注意安徽凤阳);12、4大经济特区;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14、民族区域自治;15、一国两制;1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必考);17、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爆炸;18、袁隆平,钱学森;19、“863计划”20、邓小平“三个面向”。
快去记、背!肯定考90分!

⑩ 如何复习历史(具体一点)

中学历史总复习“十六字”诀

1.照本

就是按照课本组织历史总复习。课本,既是教师平时教学之“本”。也是学生考前复习之“本”,从另一角度说,它既是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也是高考试题答案的依据。历史考了十余年,考试内容和题型虽年年有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本”。因此.教师在指导总复习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读课本上。特别是在总复习的第一个阶段,即系统复习阶段.更应做到以课本为主。要按照课本内容本来的顺序,逐章逐节地组织复习。事实表明,在复习过程中,边看书边做题,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不认真看书,只忙于做题,甚至掉进“题海”而不能自拔,则是“本”“末”倒置,那就是十分有害的了。

2.顾面

就是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都要顾及到,而不能凭主观臆断任意削减内容。历史高考试题涉及到的知识面越来越大。比如,1987年高考历史试题就有224个知识点,比1986年多了33个,人物则有42个,也比 1986年多了 8个。如果不全面复习,要想取得好的成绩是不可能的。“全面”是搞好复习的基础,是取得优良成绩的保证。一个有经验的历史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往往都是从指导学生“全面复习”开始的。如果抛开了课本.一味地攻“资料”,孤立地去抓“重点”,甚至采取猜题、押题的做法.这不是老实的学习态度,也是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的。

3.抓点

就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全面复习、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将复杂的知识做一番去粗取精的简化工作.整理出一个个的要点来.并让学生紧紧地抓住这些“点”.牢记在脑子里。“点”,也叫“知识点,包括历史年代、地点、人物、事物和评价等。“点”有大有小,小的多为时间、朝代名、人名和地名等,如1561年.明代,戚继光、浙江台州;大的多为事件(包括原因、过程、结果)和评价(包括性质、作用、影响等),如戚继光抗倭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对“点”表述的文字可多可少,那就要视其具体情况而定。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指导学生整理知识要点:①时间:1661年;②人物;郑成功;③经过:带领将士两万多人,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登陆,‘经过激烈战斗,到第二年初,打败荷兰殖民者;④意义: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⑤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如果历史知识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不同的类型,整理出一个一个的要点,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4.理线

就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全面复习时,帮助他们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前因后果的关系。理线,是历史复习第二阶段,即综合复习阶段经常采用的作法。比如,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就有三条:一条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条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压迫和奴役;一条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如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真正掌握了这三条基本线索,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就能做到豁然贯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5.归类

就是教师将历史知识按照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进行归纳分类。复习世界近代史时,就可划出“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这样一些类别。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触类旁通,达到将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又便于学生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起到深化知识,强化记忆的作用。

6.助记

就是教师采取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强记忆。教师在组织历史总复习时,要特别注重历史知识记忆方法的指导。记忆方法大体上可分为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两大类。作为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讨,努力摸索,创造多种方法,把机械记忆的内容减少到最低限度。当前,比较好的历史记忆方法有以下十种:

①系统记忆法:按照时间的顺序,列举大事;

②分类记忆法:将历史知识归纳分类,加以条理化;

③特征记忆法:通过分析,找出事件的特征;

④简化记忆法:将知识去粗取精,逐一简化或压缩,将其精髓储存在记忆里;

⑤图表记忆法:将相关的历史知识编制成图表,让学生看了图表,一目了然;

⑥直观记忆法:适当地组织学生观看以历史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借助直觉形象给学生留下刻印象;

⑦比较记忆法:把相同类型的放在一起,加以比较、鉴别,同中求异;

⑧口诀记忆法;把较难记忆的史实.编成口诀来记;

⑨读写记忆法:边看书.边写提纲,读读写写,加深印象;

⑩讨论记忆法:几个学生编成一组.互问互答,取长补短。

7.精讲

就是教师讲的要“精当”、“精练”、“精妙”。“精当”,就是讲的要恰到好处,要富有启发性,要突出教材的重难点。“精练”,就是语言要简洁凝炼.不允许拖泥带水,旁征博引。“精妙”.就是要巧设疑点,解题对路.虽言简语略,但有画龙点睛之妙。既要坚持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又要辅之以教师的精讲.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8.善练

是指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的训练。在系统复习阶段,常以章节训练、单元训练为主,训练题多为基础题、常规题.其特点是坦大题小,以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解词题和简答题为主。通过训练,力求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做到章节过关。在综合复习阶段、常以综合训练或专题训练为主,训练题多为列举题、分析比较题和综合论述题,其特点是综合性增强.难度加大。通过训练,力求使学生将以前学得的知识纵横沟通。在重点复习阶段,则要通观全部教材.结合当前形势.确定重点复习内容,并编拟成题后,指导学生训练。这是进·步深化知识,达到巩固提高的过程,三个阶段复习时间的安排.以6:3:1的比例为宜。学生的训练,还可分为口头训练和书面训练两种,后者为主.前者为辅。总之,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

热点内容
教育的情怀 发布:2025-07-02 01:17:44 浏览:807
e推教学 发布:2025-07-01 20:16:22 浏览:492
故事数学题 发布:2025-07-01 19:00:18 浏览:952
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 发布:2025-07-01 17:05:51 浏览:241
英语辅导报社 发布:2025-07-01 16:38:23 浏览:143
高一语文综合试卷 发布:2025-07-01 16:38:21 浏览:589
而且英语 发布:2025-07-01 14:58:57 浏览:936
个人师风师德自查报告 发布:2025-07-01 13:46:43 浏览:476
物理家庭电路 发布:2025-07-01 13:30:04 浏览:464
物理因子 发布:2025-07-01 13:05:18 浏览: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