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历史
A. 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
二、进行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
三、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
四、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五、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共产党历史扩展阅读: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1日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历史网络
B.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哪几个主要历史时期
1、1927至1937年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严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有100多次,遍及14省140多县(市),参加起义的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有数百万人。
这些起义,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旗帜,给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以有力的回击。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主要来源。
2、1937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华战争(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3、1945至1949年的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党方面称为“动员戡乱”,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国共内战第二阶段。
4、1949年至今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指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共产党历史扩展阅读
历史条件:
一、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做了榜样,随后马克思主义为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并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 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四、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五、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C.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党旗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 1920年10月,由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3人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为负责人。罗章龙、刘仁静、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缪伯英、范鸿劼、张太雷等先后加入,成员大多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骨干。 1920年秋,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秘密召开会议,正式成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推选包惠僧为书记。 1920年秋,施存统、周佛海等在日本东京建立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施存统为负责人。 1920年秋冬之际,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以新民学会骨干为核心秘密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年底至1921年初,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春,在与无政府主义者组织的“共产党”分道扬镳后,陈独秀等重新组建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有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等,陈独秀、谭平山先后任书记。 1921年,张申府、周恩来、赵世炎、刘清扬等在法国巴黎也建立了由留学生中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张申府为负责人。 这些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名称不一,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叫“共产党支部”或“共产党小组”,它们的性质相同,都是组成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后来被通称为“共产主义小组”。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有组织、有计划地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发起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工人刊物,开办工人学校,领导工人成立工会,开展工人运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这样,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就基本具备了。
D.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
1、南昌起义。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5、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回顾总结新时期29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时,开宗明义地作出这样一个蕴涵广阔历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内容的精辟概括的。
E.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故事
正式成立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从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党的早期组织。这些组织当时叫法不一,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则称共产党小组或支部,由于它们性质相同,因此,后来统称它们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
(5)共产党历史扩展阅读
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对《中国共产党章程》的修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演变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延安整风之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七大到八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八大到九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九大到十四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十四大到十六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十四大党章)
十六大至十七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党章)
十七大至十八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八大至十九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
十九大至今,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共产党
F. 共产党历史
共产党 最初登上历史舞台时自称代表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利益。最早的共产党被认为是1848年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现在普遍指以共产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阐述为指导思想的政治团体,通常以将社会推向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曾于1917年十月革命后掀起第一次浪潮(即推翻现政权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运动,当时并无其他成功案例),并于二战后掀起第二次浪潮(中国于这一段时间基本建立起全国性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共产党提出的政治经济纲领中,如遗产税、超额累进税等等从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得到了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广泛认可并实施。
共产党的简史
在20世纪的整个历程中,共产党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起到了影响世界的作用。在整个20世纪的历史中,被共产党或者自我宣布为共产党性质的政党所统治的国家一度达到21个之多。
从共产党的诞生过程上来说,现有的大量共产党——特别是欧洲的共产党,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时的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大规模的分裂。这次分裂的原因是针对革命在达到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必要性的争议。在这场争议中,支持以暴力革命方式的派别开始称呼他们自己为共产党,而支持以渐进、和平过渡方式达到社会主义的派别保持了原有的名字社会党或者社会民主党。
这两个派别的分裂在之后的年代日益发展和加深。共产党坚定的支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而社会党认同马克思主义,但拒绝具有暴力革命倾向的列宁主义理论。在二战以后,这些分裂更向深层次发展。社会党开始进一步修正和远离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在共产党中间也发生了分裂,其中尤其以意大利共产党和法国共产党为代表的西欧地区共产党提出了欧洲共产主义学说,消除了原先学说中的列宁主义色彩,试图摆脱斯大林主义对其名声的影响。
大部分共产党的党组织结构按照所谓“民主集中制”进行。理论上,党应当依据如下程序进行选举:党代会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再由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政治局。但是,从世界各个国家的共产党的党史上来看,纯粹依据经典原则的组织很少能够维继长久。事实上,很多情况下实际情况被倒了过来,政治局把握了所有的权力并控制了中央委员会既而控制党代会。
在斯大林时期,世界上所有的共产党几乎都受到了苏联共产党的影响甚至直接领导。在30年代,斯大林实现了对他的反对者的清洗。其中著名的反对者托洛茨基在被排挤出共产国际以后重新组建了第四国际,托的追随者在中国被简称为“托派”。
二战以后,在中东欧国家,苏联帮助并建立了大量由当地原有左派政党和共产党合并组成的共产党。这些共产党在40年代末普遍获得了政权。并建立了和苏联相似的一套政治—经济体系。只有前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共产党不属于这种由苏联“扶植”起来的类型。但是,后两者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前者采用了分权的政治经济模式,而后者则坚持斯大林体制。
60-70年代,不少第三世界国家也声称自己要走所谓的“社会主义”道路,其领导人也建立了类似苏联的政治政党体制。但是与中东欧和苏联的政治体制相比,这些国家的政治体制更多与领导人的个人能力联系在一起而缺乏比较完善的共产党政治体系。所以,尽管这些国家被归入广泛意义上的共产党国家,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的政治体制并不是经典的共产党一党体制。
1989年到1991年间,大量的中东欧地区的共产党丧失了政权。这一过程,在有的国家是和平进行的,比如波兰和匈牙利,但在罗马尼亚等国则发生了严重的流血枪战过程。在这之前,大量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已经宣布放弃共产主义政治准则并接受了多党制大选。如尼加拉瓜、贝宁等。
冷战结束后的状况
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仍然还有保留“共产党”这个名字的政治团体,另外有些团体具有共产党思想,不过不叫共产党而已(如美国进步劳动党、加拿大社会主义党的等)。在这些形形色色的共产党中,有些依然秉持马列主义对共产主义及资本主义的态度甚至展开针对现有政权的武装斗争;有些则并加以其他的新的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阐述,以保持在经济制度的极大改变下拥有一党制或者实质一党制的政治地位;有一部分则放弃了列宁主义中关于“暴力推翻薄弱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主张,加入了更多的对共产主义及资本主义的态度的新的看法特别是对人权的强调和“自由主义”的赞同,成为一个在很多方面上与一般的其他党派没有区别的党派,如法国共产党、意大利共产党、日本共产党等等。
另外,冷战时代由共产党掌握政权的国家的在剧变中丧失政权的共产党,在90年代也走上了很不相同的道路。有的完全消失,如罗马尼亚共产党;有的仿造原西欧地区的共产党,改变纲领甚至名字成为与社会党相差无几甚至更倾向于中立立场的左派政党,在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由原波兰统一工人党改组的波兰社会党、摩尔多瓦共产党等,在多党政治下长时间处于执政的地位;有的则采用了民族主义的政策,演变为亲民族主义的政党,如前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现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塞尔维亚社会党,90年代在俄罗斯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影响的由苏联共产党和俄罗斯共产党(1990年成立)残余力量改组的俄罗斯共产党(1993年恢复)也被认为有比较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此外,原中东欧地区还有一些完全坚持正统马列主义的小党,但被认为没有很大的影响。
在第三世界的一些国家,有一些以“毛泽东思想”活动的共产党政治力量。如尼泊尔的共产党(毛派),影响力很大。该党自称传承了中国共产党原领袖毛泽东关于游击战的思想,并在占领区内进行土地改革,得到了不少原底层阶层的支持,成为控制尼泊尔2/3土地人口、拥有独立武装的实力派。相比之下,该国还有一个类似欧洲共产主义政党的尼泊尔共产党,参与议会政治并一度执政掌握首相的职位。两个政党之间互相敌视。该国的毛派游击队导致的不稳固的局势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到2005年初为止,已经造成一万多人死亡,十到十五万人无家可归。
当今执政的共产党
在中国、朝鲜、古巴、越南、老挝五国以执政党的地位统治国家的共产党属于这种政党。它的性质被认为是一党制或者实质一党制。然而这些政党在内外政策上相互之间也有极大不同。
中国、越南、老挝的政党在选择了类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以后,在政治上保持了共产党的实际牢靠权力。其中有的政党相应在理论上做出了修改了适应新的经济情况。典型的如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等。中国共产党称这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下的发展”,但中国内外不少人士普遍认为这些只是带有浓厚实用主义的主张,与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并没有什么联系或者继承性。在这三个国家,执政党采取的经济实用主义政策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繁荣经济的作用,使得这些国家的普通民众对生活的改善表示满意,如80年代的中国农村地区,90年代中期以前的中国城市地区,90年代后期到2003年以前中国经济出现过热前的大部分大城市居民,自革新开放以来的大部分越南民众等等。执政党认为并自称,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走向繁荣的有益探索及现阶段可能的唯一途径,并认为是自己的功绩,虽然有人推断,这种探索会适时而变;但也有人士根据历史推断,无论探索如何进行,终究要维护政治上的垄断,不可能进行实质性的政治改革。而且这些国家内外的很多人士从经验上来观察认为这种多赢局面并不是可以永久维持下去的,他们的主要依据是在90年代末以来特别是2002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地陆续出现了各种受损群体的过激行为。但目前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经济、法律及体制改革正在持续进行着。可以预见的是,政治民主化与法制规范化将被列入执政党的执政纲领。
古巴共产党在90年代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执行了一些经济上的自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经济,但政治理论上并没有做多少修改。
朝鲜劳动党则被韩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人士认为进行了大规模的个人崇拜运动,几乎见不到该党的改革迹象。不过,2002年以来该党在该国的相当大部分领域进行了大的经济调整,目前对其效果尚不清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和创始人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于是,最后一天的会议,便转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艇上举行。经过讨论,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并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为什么两者的时间不一致呢?为什么7月1日成了党的诞生纪念日呢?
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7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材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成果,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分。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G. 关于共产党的历史
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历经多年国共内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和绝大多数沿海岛屿取得全面胜利,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中华民国国军,迫使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澎金马,并在1949年于北京建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至今为代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统一战线,在中国大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执政党。
(7)共产党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历经多年国共内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和绝大多数沿海岛屿取得全面胜利,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中华民国国军,迫使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澎金马,并在1949年于北京建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H. 共产党的历史
中国:
http://ke..com/view/1625365.htm
http://ke..com/view/4647930.html(在图书目录里有详细的简介)
http://ke..com/view/8171.htm
http://ke..com/notexists?word=%B9%B2%B2%FA%B5%B3%C0%FA%CA%B7
国外:
http://ke..com/view/465542.html
http://ke..com/view/42691.htm
I.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
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当中,逐步传播开来。
1918年4月,毛泽东同蔡和森、何叔衡在湖南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1919年7月,李大钊组织了“少年中国学会”。不久,周恩来和郭隆真等人组织了“觉悟社”。当时,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最突出的是李大钊和陈独秀。
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维金斯基等来华,先后会见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成立共产党。之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的基础上,于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十二人,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以及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柯尔斯基。
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制订了我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了党支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达到共产主义”。大会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由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年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同时,建立了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核心的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统一战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迅速地掀起了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随后,湘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先后爆发。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党在全国各地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开始进入创建红军和发动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多次重申党的二大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规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胜利充分说明: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谋任何私利的政党虽敢于并善于领导人民百折不挠地向敌人作斗争的政党。中国各族人民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这个事实,人而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民族统一和团结。1957年,毛泽东同志也曾提出了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问题。但是,毛泽东现场在此之后的一个时期内,逐步夸大了确实存在的阶级斗争的严重程度,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随后发展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致使在不少场合混淆了敌我,造成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终于酿成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误。
1976年10月,党中央政治局代表人民的意志,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其中包括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把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真正开始了全面的、坚决的、依靠群众和深思熟虑的拨乱反正,开始了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使用权党重新加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轨道上来。
J.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多少年了
截止2019年,已经98年了。
中国共产党(英文名: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简写CPC),简称中共,创建于1921年7月23日,历经多年国共内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和绝大多数沿海岛屿取得全面胜利。
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中华民国国军,迫使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澎金马,并在1949年于北京建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至今为代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统一战线,在中国大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执政党。
(10)共产党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事件:
1、八一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
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英文:Agrarian Revolutionary War),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战争。又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4~1927年,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大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合作下曾经取得很大胜利。
然而,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背叛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勾结帝国主义,发动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使大革命最后遭到失败。
蒋介石集团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攫取了全国性政权,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力量,代表帝国主义和中国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对中国人民实行残暴统治。
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领导人民继续战斗,开始了土地革命战争的新的历史时期。
各地相继举行武装起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中国共产党人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逐步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组织革命军队的极端重要性。
3、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在1946年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悍然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