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测量
Ⅰ 物理测量取值
这是一个估计的问题,一般的科学读数都是要估读一位的,除非有特殊要求
Ⅱ 初中物理测量长度的方法有几种
测量长度的方法:
1、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
2、累积法 : 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进行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得出被测量值。
3、替代法 : 测量某个与被测量相等的量,用以代替对被测量的直接测量。
4、平移法: 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如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5、滚动法 : 先测出某个轮子的周长,让此轮子在被测曲线上滚动,记录滚动的圈数。然后用轮子周长乘以圈数就可得到曲线路径的长度。
Ⅲ 物理的个个量的测量方法
密度等质量除体积..电阻等于电压除电流
Ⅳ 物理(测量)方法
累积法:因为物体太薄或太细测量不准确,所以把n个同样的物体累积在一起,再测量,测出的结果再除以物体的个数,n。
对比法:把两个或多个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控制变量法:固定实验中的一些条件不变,改变一个条件,进行试验。(一般控制变量法经常与对比法连用)
等效替代法:当一个物体在实验时,变化的量不明显,或变化的量无法测量出来。所以用力一个物体的变化代替这个物体的变化。例如在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就用量筒中的水的体积来代替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注意分清等效替代法和转换法,这两个容易搞混)
Ⅳ 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物理测量
(1)读图可知,天平的示数为50g+20g+2.4g=72.4g;
(2)量筒的分度值是:1ml;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36ml.
(3)图丙所示的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示数越大,因此对应的温度是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值(也可以用负数来表示),分度值为1℃,因此图乙中的温度值为-13℃.
(4)刻度盘上的示数最后一位是小数点后的数字.电能表的示数为931.6kW•h
故答案为:(1)72.4;(2)36;(3)-13;(4)931.6.
Ⅵ 物理(测量)方法
你好复:
累积法可用于测量纸的大致厚制度,比如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科学》教科书一张纸的厚度,步骤如下
1、观察毫米刻度尺的0刻度线及其他刻度线是否磨损;
2、在《科学》教科书中选出100(50张纸)页,并压实;
3、连续3次测出这50张纸的厚度,取平均数。4
用平均数除以50即得到每张纸的厚度。
Ⅶ 物理(关于测量的)
1
先测出空的墨水瓶的质量M1
2再测出
装满水后墨水瓶的质量M2
则墨水瓶的容积
V=(M2-M1)/p水
p水
是水的密度(1g/cm^3)
Ⅷ 物理测量方法需要下结论吗
物理的特殊测量方法:
1、 积累法。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进行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得到一个微小的数量。
2、化曲为直法。用几乎没有弹性的细线或细绳沿着曲线绕上一周,作好两端的记号或割除多余的部分,然后轻轻地拉直,放在刻度尺上测量出细线或细绳的长度,即为所测量的曲线的长度。
3、辅助器材法:就是用多个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4、滚轮法:可用一轮子沿曲线滚动,记下轮子滚动圈数,测出轮子的直径算出周长,用轮子周长乘以圈数就得到这一曲线的长度。
5、等量代替法:利用辅助工具(直角三角板)创造几何等量关系,然后进行测量。
Ⅸ 物理,测量实际上是一个什么过程
物理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
在机械工程里面,测量指将被测量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在数值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二者比值的实验认识过程。
实验物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任何测量,如果没有误差的任何知识,则这个测量是毫无意义的。
测量的结果要表示成x±y的形式,其中y就是误差。在计算中,结果的有效数字不能多于参加计算的有效数字,否则多出来的数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对于近似,通常采用向上近似法,比如1.35要近似为1.4,这样可以减少误差。
(9)物理测量扩展阅读
1)测量按是否直接测量被测参数,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直接测量被测参数来获得被测尺寸。例如用卡尺、比较仪测量。间接测量:测量与被测尺寸有关的几何参数,经过计算获得被测尺寸。
显然,直接测量比较直观,间接测量比较繁琐。一般当被测尺寸或用直接测量达不到精度要求时,就不得不采用间接测量。
2)测量按量具量仪的读数值是否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数值,可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绝对测量:读数值直接表示被测尺寸的大小、如用游标卡尺测量。
相对测量:读数值只表示被测尺寸相对于标准量的偏差。如用比较仪测量轴的直径,需先用量块调整好仪器的零位,然后进行测量,测得值是被侧轴的直径相对于量块尺寸的差值,这就是相对测量。一般说来相对测量的精度比较高些,但测量比较麻烦。
3)测量按被测表面与量具量仪的测量头是否接触,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接触测量:测量头与被接触表面接触,并有机械作用的测量力存在。如用千分尺测量零件。
非接触测量:测量头不与被测零件表面相接触,非接触测量可避免测量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利用投影法、光波干涉法测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