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生物手抄报

生物手抄报

发布时间: 2020-11-20 18:52:41

❶ 初一生物手抄报内容

创作思路:

确定抄中心,写出深袭意。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言之有序,条理要清楚。根据所述时间选择合理的顺序来安排材料。



正文:

我们的生命是一个奥秘,我们的生命体奇迹的出生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是一个生命的奥秘,目前我们人类科学只是揭示了生命体的奥秘,对于生命的奥秘我们人类根本上还没有碰触到,生命的奥秘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我们生命的真相是,生命体消失了,生命依然存在,他不仅存在而且显示着更大的生命能量,这种能量不仅可以使自己投生到习性相应的另一生命体中,而且可以以遗传基因的方式作用自己的后代,这是人世间恶习和疾病的根本来源,我们的生命是完成一次转变。

我们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体是一体中完全不同层面、不同性质、不同能量、不同形式的存在,我们生命体的一切痛苦都是对生命真相无知的结果。

❷ 初一生物手抄报资料

手抄报
手抄报是模仿报纸的,单面的,用钢笔书写的,可传阅、也可张贴的小报。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和黑板报一样,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

一、手抄报的总体构思

如何使一张手抄报在有限的空间内,既容纳一定的知识内容,版面设计又精彩美观呢?这不单纯是技巧问题,对编者来说,组稿、编辑、排版、插图、书写,这是一个全神贯注、脑手并用的创造过程,是他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精神风貌和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这对一个学生来说,无疑是发展个性才能的广阔天地。

办手抄报,从总体上考虑,首先要确立主题思想。一期手抄报,版面很有限,要办出特色,必须在内容上突出一个主题,做到主题突出,又丰富多彩。版面编排和美化设计,也要围绕着主题,根据主题和文章内容决定形式的严肃与活泼,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二、手抄报的编排设计

手抄报的编排设计,总的要求是:主题明确,版面新颖美观。

1.版面划分

先把版面划分成两块,每块中还可以再分成片。划分文章块面时,要有横有竖,有大有小,有变化和有对称的美。报头要放在显著位置。

2.块面编排

如不符合原先的划分,就要将版面块面安排作必要的调整;如不能安排下文章,就利用移引、转版的形式等,并用字号、颜色、花边与邻近的文章块面相区别。

3.装饰设计

除报头按内容设计、绘制外,每篇文章的标题也要作总体考虑,按文章主次确定每篇文章标题的字体、字号、颜色及横、竖排位置。文章内容以横排为主,行距大于字距,篇与篇之间适应用些题花、插图、花边及尾花等穿插其中,起装饰、活泼片面的作用。

三、手抄报的书写

1.标题的书写

主要或重要的文章标题,应用较醒目、庄重的字样;文娱消息或次要文章,则可用轻松活泼的字体。同一期或同一版上的各篇文章标题,也应用不同的字体书写。标题字体应比文章内容字体大,色彩也应加重。标题多用美术字,以楷书、行书、魏书、隶书见多。

2.正文的书写

字体要清楚、美观大方,字行间要整齐,字体不宜太小,忌潦草、错字。

四、手抄报的装饰美化

主要是用色彩、绘图等艺术手段,弥补文字的单调,给人以生动形象、优美和谐的美感和启迪。内容包括报头、题花、插图、花边、尾花和色彩运用等。

1.报头

它是手抄报的标志,由图案或画面和刊名组成。文字上由报头名称、日期和编辑单位等组成。

2.题花

是对文章标题或开关的装饰,常见的有底纹,带有提示性的图画或图案。

3.插图

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画一个能说明一个情节的画面,这种形式与文章内容紧密联系;还可以采用与文章内容毫无联系的图案,如花鸟、山水等,这是纯粹为了美化而作的。

4.花边

一般不宜太多、太大、太粗,否则就会喧宾夺主。花边可以美化版面,可以隔开文章,便于阅读。

5.尾花

是装饰在文章后面的图画或图案。如一篇文章抄完后,还剩有空白,可以画一尾花,既可充实版面,又能增加美感。

6.色彩

一般宜简练、明快、淡雅,不宜过分渲染、杂乱。一般而言,正文色调宜朴素、稳重;标题及花边、插图等,则可用较鲜艳的色彩。这样才能浓淡适宜,增强效果。

❸ 生物手抄报题目

粘花惹草、招风惹蝶-----形形色色丰富多采的生物世界

❹ 生物手抄报内容

生命的奥秘
我们的生命是一个奥秘,我们的生命体奇迹的出生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是一个生命的奥秘,目前我们人类科学只是揭示了生命体的奥秘,对于生命的奥秘我们人类根本上还没有碰触到,生命的奥秘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我们生命的真相是,生命体消失了,生命依然存在,他不仅存在而且显示着更大的生命能量,这种能量不仅可以使自己投生到习性相应的另一生命体中,而且可以以遗传基因的方式作用自己的后代,这是人世间恶习和疾病的根本来源,我们的生命是完成一次转变,我们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体是一体中完全不同层面、不同性质、不同能量、不同形式的存在,我们生命体的一切痛苦都是对生命真相无知的结果。
在我们的生命中存 在着人性同样存在着动物性,它们是相对立的存在。我们的生命体只是一个生命的显示器,生命的本质性能是意识的存在,它更深的本质存在是一个整体,是包容了人性与动物性的一个整体。是包容了一切对立存在的一个整体,我们人类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去掉动物性达到人性的圆满,我们所有的人都在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去做,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失败了,我们人类不知道我们面对的是意识生命的意识作用,在意识生命的作用原理中,不知道它就是给它能量,不敢面对它就是给它能量,害怕就是给它能量, 对抗它就是给它能量,一直试着去避开它就是给它能量,你的接收就是它们的存在。根本上说,知道它并且根本不要认同它,这个能量的源泉就会彻底的切断,这是因为所有的意识能量都要通过你来显示,如果你把这个能量的源泉切断,也就是我所说的不要认同,那么它就会立刻变成死的,它本身没有能量,观照的另一面就是不认同。这是我们生命中宇宙能量的显示。这就是生命的奥秘。我们生命的所有痛苦都是来源于自我,确切的说来源于自我的认同。
生命和生命体是完全不同层面的存在 ,目前人类科学只是揭示了生命体的奥秘,对于生命的奥秘我们人类根本上还没有碰触到,我们的生命体存在基本的被动性,正是这种被动性表明了某个主体的存在,在这个生命的主体的存在中。我们的生命体只是一个显示器,我们的生命就如同一个万能的生物电脑,它是集显示器,无量的宽带网和会使用这个万能电脑的人一体的存在。生命的真相是;我们的生命体是一个生命信息的显示器。我们的生命是一个无形的,万能的电脑芯片,在这个无形的电脑芯片中存在着整个人类的进化史和自己生命中生生世世的因果。我们每个生命体 无论它的形状如何,都是生命因果的显示器,它们在这同一体的生命中相互变异显示运动,以一定的关系相互依存,这就是生命的实相。
我们面对的是对我们生命自身的认识,面对的是我们大脑中意识和意识能量的认识,面对的是我们大脑中的无量虚空和这种无量虚空能量的认识。我们大脑中的意识是一种能量,是一种生命的能量,意识是一种生命的能量,是可以支配我们生命体的能量。它是产生一切生命体的根本动力,是这种生命能量的习性构成了无量种生命体的产生,正是这些无量种的生命体大脑中的生命意识以信息的方式相互作用显示,构成了一切生命体之间的相互变异作用显示运动。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体都是在完成一次转变,在所有生命体的存在中,我们人类的生命体是最高级的存在,但是由于我们对生命体之间意识作用原理和相互变异的无知,无论是何种生命体的存在,只要是觉悟了意识生命的作用原理,就可以作用到我们人类生命体中来,就可以用自己的意识能量支配人的身体,当人的大脑中受到了这种意识的支配,人的大脑中就会产生挥之不去的意识支配人的行为,身体的规定部位上就会出现疾病,这是人世间疾病和恶习的根本来源,可是我们整个人是对此毫无知晓,它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人类对意识生命作用原理的认识是一个空白,这是生命中的暗能量,目前人类的科学还在可见体上徘徊,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人类将会认识意识生命,生命演变的真相会清楚的展现在整个人类面前,它存在于整个人类的灾难和疾病痛苦中,生命的真相,生命的真理存在于整个人类极难抗拒的灾难和疾病的痛苦中,但是它可以在我们人类对生命认识中超越,这就是生命的智慧。
我们在认识意识生命,我们在认识意识生命的作用原理,我们在认识我们大脑中的意识,我们在认识我们大脑中意识的能量,在这个对我们大脑的认识过程中,我们的大脑是一个被认识的客体,我们大脑中的意识同样是一个被认识的客体,而我们大脑中无量虚空的存在则是认识两者的主体,不清楚的知道这个对生命认识的程序,根本上无法去认识生命的奥秘,这就如同送给古人一台现代的电脑,这是个比喻,但就生命的奥秘来讲,我们人类科学家所面对的比这样的差距还要相差甚远,甚远,在这个认识我们生命的程序和原理中,我们的大脑则是一个障碍,我们大脑中的自我意识则是一个障碍,当我们知道了我们大脑中的无量虚空是一种能量时,我们才会发现这个认识生命的主体,它存在于一切生命体中,在一切生命体的根部它们是一体的,所以会有这种生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异显示运动的发生,如果要想真正揭示生命的奥秘,必须睁开整体的眼,必须打开无量的心,我们大脑中的无量虚空是一种宇宙生命的能量。我们大脑中的无量虚空是和整个无量宇宙虚空是同步的存在,所有的生命体,无论它是什么形状,它们的生命原理是不二的,在它们的生命根部是一体的,只有睁开宇宙的眼,只有睁开空的眼,只有睁开整体生命的眼,才可以见到生命演变的真相,在我们犹如深渊般的大脑中存在着整个宇宙和整个生命的奥秘,这是因为我们大脑中的无量虚空和我们身体外的整个宇宙的无量虚空是同步的存在。这个空是一种生命的能量,这个空是一种宇宙生命的能量,它存在于我们生命体中,它存在于一切生命体中,这就是宇宙生命的存在,在我们渺小的生命体中存在着整个宇宙的生命能量,我们的生命是海洋里的一滴水,同时又是这个海洋的自身,在我们生命的根部它的存在是一体的,所以会产生生命体之间大脑中意识之间的相互变异显示的运动,同时构成了生命体之间的相互变异作用显示运动,我们的生命是一体空中两重性的运动,我们的生命是肉体生命和意识生命在宇宙生命一体空中两重性的运动,因此我们人类科学只是揭示了生命体的奥秘,对于生命的奥秘根本上还没有碰触到。
我们在探索生命科学,我们在重新认识我们生命的自身,我们在重新认识我们生命的能量,科学的发展根本

生命的八大奥秘

1.作为生命基础的蛋白质的结构能确定吗?

目前我们不能根据纯粹的理论基础来阐明蛋白质的形状,用实验方法确定蛋白质结
构是十 分繁琐的事情。许多不同的氨基酸序列能形成形状相似的蛋白质,因而我们可以
通过详细研 究蛋白质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分子来推断各种蛋白质的结构。随着已解出的
蛋白质结构的增 多以及科学家开发出蛋白质基本结构分类的更加精细的方法,生物化学
家将能不断地利用计 算机来模拟新发现的蛋白质的结构。

2.能合成人工生命形式吗?

科学家已经利用几种可能得到的已完全排序的因基组——大多数来自细菌——在生
命由何物 组成这个大问题的指引下,至少在单个细胞的水平上开始了这些有机体所隐含
的基因的排列 工作,这将有助于人工合成生命。当然,这类实验亦将引出不容忽视的安
全性和伦理等问题 。

3.能否建立精确的细胞计算机模型?

过去50年间,生物学家经常主要研究单个基因或蛋白质。今后50年,研究人员将转
向研究许 多基因的整体功能、基因路径的反应网络以及外界因素如何影响该系统的领域
。当然,长久 以来,生物学家就力图描述细胞的构成因子如何相互作用。今后半个世纪
里,随着所有基因 被鉴别,以及所有的细胞相互作用和反应被绘制出来,药物学家开发
药物,或毒物学家试图 预测某种物质是否有毒等工作,都可能转变成用细胞的计算机模
型来回答他们的问题。

4.能弄清基因如何决定哺乳动物发育的细节吗?

随着人类全部的基因组序列于2003年完成,以及老鼠等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可能在4至
5年内完 成,序列比较将变得越来越普遍和彻底,并将给生物学家提供在何处寻求构成
整个动物形体 动力的众多线索,代表进化树不同分支的更多的完整基因组将被推导出来

总有一天,科学家们将描述产生不同物种间生命形式的显著多样性的基因序列,以
及基因调 节中的变异等。通过比较物种,他们将了解遗传回路被如保修饰以执行不同的
程序,以致几 乎相同的基因序列怎样决定物种的不同表现形式。

5.预防、诊断和治疗医学会发生变革吗?

长久以来,分子生物学都主张将医学从依赖偶然的事实,转向依赖建立在对生命机
理根本理 解上的合理研究。50年内,我们希望以基因组学为基础的综合卫生保健在美国
成为平常事。 我们将了解疾病的分子基础,在许多情形下能够预防它们,并为疾病设计
出个性化准确治疗 方法。

6.能否准确地再建人类种群史?

虽然我们知道人类似乎具有显著的多样性,但过去10年的研究表明,我们人类种群
比众多基 他种群更单一。就一个类型来说,我们人类展示的差异性比黑猩猩更少。人类
也许是由只有 一万个个体的一小群构成,人类群仅仅最近在地球上扩散开来。大多数遗
传变异早于这一时 间。
遗传数据已经支持了这样的观点:现代人类相对较近地(也许在10到20万年前)起源
于非洲,然后逐渐扩散到世界其余地区。人类学家已经利用DNA数据来检验诸如吉普赛人
和犹太人等 群体起源的文化传统,追溯人类迁移到南太平洋岛屿和美洲的情形,控索种
群在欧洲的扩展 等等。
随着DNA序列数据日益容易积累,人类种群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清楚,从而揭示相互
融合的 原史以及隔离和迁徙的时期。种族和人种表现出主要是社会和文化思想上的差异
,从科学上 讲,将发现类型间不存在明显的根本界限。

7.能否重构地球上生命的主要进化步骤?

50年内,我们将弄清生命史的许多细节,尽管我们还不能完全了解第一个自我复制
的有机体 是怎样诞生的。例如,我们将了解各种世系何时并怎样创造与获取和修改基因
,以获得一系 列新的生化反应或躯体轮廓。以基因为基础的生命前景将如此深深地抓住
科学家,以致他们 考虑的基本单位可能不再是一个生命或物种,而是一个基因。他们将
描绘哪些基因在哪些基 因组内一起经过了多长时间。科学家还将说明自从达尔文明代起
就纠缠着人们的 问题:什么东西创造了我们人类?什么东西将我们区分为种群?

8.社会将对遗传知识爆炸式增长作何反应?

倡导回归自然的反技术运动可能会因遗传科学的全部新发现而熄灭吗?这样的问题还
有很多很多。
这些社会问题不像先前的科学、技术和医疗问题,没有一个“是”或“不是”的答
案。遗传信息和技术将为改良卫生和减轻痛苦提供巨大的机会。但是,任何作用大的技
术都伴随着风险,并且技术的作用越大,风险也越大。我们将面对如何评价遗传信息的
爆炸式增长这个 悬而未决的问题。
科学进步和向往简朴、更自然的生活方式将产生矛盾,它们之间的紧张状态,可能
将随着基 因组学越来越多地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加剧。

❺ 生物手抄报资料

我也要做手抄报,抄资料时看到的。把我的资料借你吧: 学习生物的方法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生物关系比较密切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方法、做笔记的方法、思维方法和记忆方法等。1.观察方法
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而感性认识主要靠观察来获得,所以观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学习方法。观察方法主要包括顺序观察、对比观察、动态观察和边思考边观察。
(1)顺序观察 顺序观察包括两层意思。从观察方式上来说,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也是先低倍,后高倍。例如,对植物根尖的观察,就是先用肉眼观察幼根,根据颜色和透明程度区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报尖的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认识根尖各区的细胞特点。从观察方位上来说,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例如对一朵花的观察,就要先从整体上观察花形、花色,然后从外到内依次观察花等、花冠、雄蕊、雌蕊。
(2)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时,就要先异中求同:它们都有双层膜,都含有基粒、基质、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后再同中求异:线粒体的内膜折叠成崎,叶绿体的内膜不向内折叠;线粒体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且酶分布在内膜、基粒、基质中;而叶绿体内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层和基质中;叶绿体中有叶绿素,而线粒体中没有。
(3)动态观察 对生物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生殖发育的观察都属于动态观察。动态观察的关键是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观察根的生长,在幼根上等距画墨线后的继续培养过程中,重点就是观察各条墨线间距离的变化,从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长的结论。
(4)边思考边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思维可促进观察的深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带着问题观察,边思考、边观察。 2 .做笔记的方法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累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总结中外许多学者的经验,可以说,做笔记是一条成才的途径。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阅读笔记、听讲笔记和观察笔记三种。
(1)阅读笔记
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作读书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②卡片笔记,卡片内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应具有资料类别、编号、出处、著者姓名,正文等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张卡片写一个内容,并及时进行分类归档或装订成册。③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④符号笔记,即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以对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号有黑点、圆圈、直线、曲线、双线、虚线、箭头、方框、三角、惊叹号、问号等。作符号笔记应注意两点:一是符号意义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二是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重点难以突出。⑤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
(2)听讲笔记
即听报告、听讲座和课堂听课的笔记,做这种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为此要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3)观察笔记
即在生物课内外对生物形态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时所作的记录。做这种笔记要注意细节,注意前后比较和过程变化,并要抓住特征。3.思维方法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方法是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思维方法在学习方法中占有核心的位置。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在实际运用时,既可先分析后综合,也可先综合后分析,还可以边分析边综合。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
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比较和归类互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认识生物的异同点之后,才好进行归类;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进行归类,才好进行比较。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
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
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抽象和概括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达到对知识正确、深入的掌握。4.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记忆方法很多,下面仅举生物学学习中最常用的几种。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 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血浆的成分,可以和厨房里的食品联系起来,记住水、蛋、糖、盐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质,糖指葡萄糖,盐代表无机盐)。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例如高等动物的物质代谢就很复杂,但它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无论是哪一类有机物的代谢,一般都要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五个过程,这十个字则成为记忆知识的纲要。
(5)衍射记忆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可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另外,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一要联系自然实际;二要联系生产实际;三要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❻ 生物手抄报怎么做 生物手抄报绘制过程步

人与生物圈
生物圈是一个巨大而及其复杂的生态系统。它由无数个大小不等的各类生态系统所组成的,这些生态系统基本可归为: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构成生物圈的各类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各自的特点,起着特殊的作用,共同维持着生物圈的正常功能,这就是生态平衡。我们要保护生态平衡,尽全力不让别人破坏它。
大家知道吗?牧民们也离不开狼呢!我这儿就有一个事例: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草原之一,那里牧草丰茂、牛羊成群。可历史上由于这里野狼成群,对牧业发展构成了威胁。
怎么样,朋友们,听了我举的事例一定会大吃一惊吧。我想对你们说:“人类不仅是生物圈的一部分,而且对生态系统起左右作用,我们每个人都要对保护生态平衡做力所能及的事,一旦生态平衡被破坏,就会危及整个生物圈,人类也再劫难逃。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看了上面的例子,你一定会想:要保护生态平衡,只要把它的天敌放进去就行了。不是的,土著鱼的命运就不是这样的:云南洱海原有22种野生土著鱼,其中包括名贵的大理弓鱼等8种洱海特有品种。由于人们为追求渔业产量,从20世纪60年代向洱海投放了青、草、鲢、等鱼苗,并混入了多种小杂鱼苗。这种外来的杂鱼适应力和竞争力很强,肆意掠食土著鱼卵、繁殖很快,挤占了土著鱼的生存空间,土著鱼无力与之抗衡。因此,20年后,大理弓鱼绝迹了,其它几种优势土著鱼也已灭绝或濒临灭绝。
啊哈,知道了吧,过去的武松打虎受到的是人们的赞美,可现在呢,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我希望大家不要盲目的学武松打虎,否则,有可能你打的老虎是最后一只了。天地万物构成“生命大网”,每一个物种便是“大网”的一个网结、网眼,某个网眼的破裂,都会威胁到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生命的存在。
食肉动物吃食草动物,在控制食草动物的同时,保护了草原。而飞禽走兽的粪便则成了上好的肥料,促使各种植物生长。这种以植物为主体,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以及昆虫和鸟类为客体所形成的食物链,对维护草原的生态平衡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类寄住的家园——地球村,既是一个植物的世界,也是一个动物的王国。
“地球是主,人是客”,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属于大自然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而是大自然的一员,是大自然的安全维护者。

❼ 初二生物手抄报(动物)资料

鱼: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尾部的摆动和鳍协调作用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用鳃在水中呼吸。 其他水生动物: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事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 蚯蚓的生长环境,家兔的内部结构 8上P16 空中飞行的动物:自然界中空中飞行的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出现了。先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后来是有脊椎动物中的鸟,以及哺乳动物中的蝙蝠。他们既是陆生动物,又适于飞行。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100万种以上的昆虫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昆虫的特征: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分类:昆虫的分类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的是节肢动物) 两栖动物: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动物的运动:家兔的骨骼,关节模式图,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8上P29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运动需要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动物的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也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8上P39 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动物与仿生: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菌落: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或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细菌的发现: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了200~300倍的显微镜,观察老人的牙垢,发现细菌。 巴斯德用鹅颈瓶证明了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细菌没有细胞核8上P60 细菌的生殖:细菌是靠分裂来进行生殖的,有些细菌在生长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真菌的繁殖: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物植物共生。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8上P70 生物分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植物的分类:8上P81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❽ 高中生物手抄报图片

直接用扫描仪

❾ 生物手抄报

1.兔是兔形目兔科动物,共9属43种,通称兔。兔具有管状长耳朵(耳长大于耳宽数倍);簇状短尾,比前肢长得多的强健后腿。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南北美洲。陆栖,见于荒漠、荒漠化草原、热带疏林、干草原和森林。兔科中的9属种类仅兔属终生在地面生活,善奔跑,后鼻孔宽,奔跑时充分供氧;初生幼兔身上有毛,睁眼,耳有听觉,不久便会跑,俗称兔类。其余8个属均是穴兔类,后腿不太长,穴居;穴兔类幼兔出生时身上没有毛,闭眼,耳无听觉,7天后才长毛,睁眼时具听觉,需要母体照顾。
2.特灵的警犬嗅觉

人类的嗅觉对气味相当敏感,在1立方米的空气中,只要有1/10000毫克的人造麝香,人就能嗅出来,但人只能嗅出2000~4000种气味。而品种优良的警犬,嗅觉却比人高出1万倍。警犬能从120公里以外,回到家中。人们利用警犬特灵的嗅觉侦破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案件。

蛇的“热眼”功能

蛇的视力近于零,却能在黑夜里及时发觉并准确捕获几十米外的田鼠、青蛙、蜥蜴等猎物。科学家们证实,这是因为蛇能借助眼睛与鼻子之间颊窝进行“热定位”的结果。

蛇天然具有红外线感知能力,其舌上排列着一种类似照像机的装置,使其能“看”到发出热量的哺乳动物。而人类只有戴上特殊护目眼镜才能探测到红外线。

❿ 起一个生物手抄报的标题

生命之源

热点内容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
班主任培养总结 发布:2025-07-04 14:40:37 浏览: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