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物理练习题

物理练习题

发布时间: 2020-11-20 19:57:53

⑴ 高一物理练习题,附答案

一. 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 根据曲线运动的定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加速度一定改变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不为零且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变力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 质量为M的滑雪运动员从半径为R的半圆形的山坡下滑到山坡最低点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滑雪运动员的速率不变,那么( )
A. 因为速率不变,所以运动员的加速度为零
B.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C.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D.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3. 船在静水中速度是1m/s,河岸笔直,河宽恒定,河水靠近岸边的流速为2m/s,河水中间的流速为3m/s,船头方向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因船速小于流速,船不能到达对岸
B. 船不能沿一条直线过河
C. 船不能垂直过河
D. 船过河的时间是一定的
4. 下列关于平抛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 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方向可能是竖直向下的
C.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
D.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经过的位移不相等
5. 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一个向心力
B. 向心力不改变圆周运动速度的大小
C.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即为其所受的合外力
D. 向心力是指向圆心方向的合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性质命名的
6. 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高空中某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2,则该处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
A. B. R C. D. 2R
7. 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运行速度
B. 这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C.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D.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8. 对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卫星质量越大,离地越近,速度越大,周期越短
B. 卫星质量越小,离地越近,速度越大,周期越长
C. 卫星质量越大,离地越近,速度越小,周期越短
D. 与卫星质量无关,离地越远,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9. 关于摩擦力的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摩擦力总是不做功,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B.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可能对物体做功,也可能不做功
C. 静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D. 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
10. 如图所示,站在汽车上的人用手推车的力为F,车向右运动,脚对车向后的静摩擦力为F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f对车不做功,F对车做正功
B. Ff对车做负功,F对车不做功
C. 当车匀速前进时,F、Ff的总功一定为零
D. 当车加速前进时,F、Ff的总功一定为零

11. 关于功率的概念,请你选出正确的答案( )
A. 功率大说明力做功多
B. 功率小说明力做功少
C. 机器做功越多,它的功率就越大
D. 机器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
12. 关于功率的公式P=W/t和P=F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P=Fv只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B. 由P=Fv知,当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
C. 由P=W/t知,只要知道W和t,就可以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D. 由P=Fv知,汽车的额定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二. 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3.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物体,人通过定滑轮用绳子拉它,在图示位置时,若人的速度为5m/s,则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

14. 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造的外高内低,设车向右拐弯时,司机左侧路面比右侧要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R的圆弧,要使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车速应等于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5. 一艘宇宙飞船飞到月球的表面附近,绕月球做近表面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若宇航员用一只机械表测得绕行一周所用时间为T,则月球的平均密度为_________。
16. 设地球的质量为M,平均半径为R,自转角速度为ω,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同步卫星的离地高度为__________。
17. 起重机吊钩下挂着质量为m的木厢,如果木厢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了h,则钢索拉力做功为 ,木厢克服钢索拉力做功为 。
18. 质量为m的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运动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当汽车加速度为a、速度为v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1,汽车所受阻力为 ,当汽车的功率为P2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

三. 实验题(本题共两题,19题4分,20题4分)
19. 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是( )
A. 将其分解为水平分运动和竖直分运动
B. 先求合运动的速度再求分运动的速度
C. 先求分运动的速度再求合运动的速度
D. 根据竖直分运动位移y=gt2/2或Δy=gT2等规律求时间
20. 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物体运动轨迹,a,b,c三点的位置在运动轨迹上已标出。则:
(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m/s
(2)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为:x=________cm,y=__________cm

四. 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21题、22题、23题各10分)
21.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水平圆盘正以中心O为转轴匀速转动,从圆板中心O的正上方h高处水平抛出一球,此时半径OB恰与球的初速度方向一致。要使球正好落在B点,则小球初速度及圆盘的角速度分别为多少

22. 人们认为某些白矮星(密度较大的恒星)每秒自转一周,(万有引力常量 ,地球半径为 )
(1)为使其表面上的物体能够被吸引住而不致由于快速转动被“甩”掉,它的密度至少为多少?
(2)假设某白矮星密度约为此值,且其半径等于地球半径,则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多少?
23. 设地球E(质量为M)沿圆轨道绕太阳S运动,当地球运动到位置P时,有一艘宇宙飞船(质量为m)在太阳和地球连线上的A处从静止出发,在恒定的推进力F作用下,沿AP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两年后,在P处飞船掠过地球上空,再过半年,在Q处掠过地球上空,设地球与飞船间的引力不计,根据以上条件证明:太阳与地球间的引力等于 。

【试题答案】
1. D 2. D 3. A 4. B 5. B 6. A 7. A 8. D 9. B 10. C
11. D 12. B 13. 14. 15. 16.
17. , 18. 、
19. ACD 20.(1)2,(2) ,
21.(1)由 得: ;
(2)由
得:
22.
(1)由 得:
代入数据得:
(2)由 得
代入数据得:
23. 设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
从P到Q有:
解得: 引力=
故引力=

【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考试内容为高一物理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第七章第一节功、第二节功率。
涉及的内容包括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渡河问题、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中的应用、功的概念、功率的概念等。试题难度中等,平均成绩估计75—80分。

⑵ 物理填空题练习及答案

答案如下,仅供参考:
一、液体压强
产生的原因:液体具有流动性,且受到重力作用
特点:各个方向都会产生压强
计算公式:P=ρgh
帕斯卡定律:不可压缩静止流体中任一点受外力产生压力增值后,此压力增值瞬时间传至静止流体各点
帕斯卡定律的公式: F1/S1= F2/S2

二、大气压强
产生原因:气体具有流动性,且受到重力作用
存在证明:马德堡半德实验
测定:1atm=1.013×10^5Pa
变化规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小
对沸点的影响: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升高而增大

⑶ 初三物理练习题

5.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⑷ 大学物理学练习题

可以去大学答案君的小程序看一下,里面有很多答案,直接搜资料名字就可以了

⑸ 物理练习题1

1.某物体从一个固定斜面的顶端匀速滑到底端,在这个过程中(AC )

A.重力对物体做正功

B.弹力对物体做正功

C.摩擦力对物体做负功

D.合力对物体不做功

2.如图9-1所示,物体A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向右运动,则(D )

A.摩擦力一定对A做正功

B.摩擦力一定对A做负功

C.摩擦力一定不对A做功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没有说是匀速还是加速

3.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均可使其动能发生变化,以下四种情况中,可使汽车动能增大为原来二倍的情况是( A)

A.速度不变,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

B.质量不变,速度变为原来的

C.质量不变,速度变为原来的1/2

D.质量变为原来的4倍,速度变为原来的1/

4.如图9-2所示,用恒力F将物块A沿水平放置的木板B从左端拉至右端。当木板固定时,力F做功为W1;当木板随着向右移动一段距离时,力F做功为W2,比较W1和W2(B )

A.W1=W2 B.W1<W2 C.W1>W2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W1和W2的大小

5.如图9-3所示,小物体A沿高为h、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以初速度υO从顶端滑到底端,同样的物体B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υO从同样高度竖直上抛,则(C )

A.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

B.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C.两物体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D.两物体落地时动量相同

6.如图9-4所示,原长为L1的橡皮条和长为L2的细线固定在同一水平线上的O1、O2两点,L1<L2。橡皮条和细线的另一端分别拴着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将两者都拉至水平由静止释放,摆至最低点时,橡皮条和细线的长度恰好相等,则两小球在最低点时速度大小υA与υB相比较(A )

A.υA>υB B.υA=υB C.υA<υB D.无法确定

7.质量为m的物体从距地面h高处的某点自由落下,在这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

A.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 B.重力势能减少为mgh

C.动能增加mgh D.机械能增加mgh

8.质点在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则质点任一时刻的动能(D )

A.与它通过的位移s成正比 B.与它通过的位移的平方s2成正比

C.与它运动的时间t成正比 D.与它运动的时间的平方t2成正比

9.以恒定功率运动的汽车,若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则牵引力F、加速度a、速度υ的变化情况是(B )

A.F、υ不断增大,a不断减小,最后匀速运动

B.F、a不断减小,υ不断增大,最后匀速运动

C.F、a不变,汽车做匀加速运动

D.F、a、υ都不断增大,最后稳定

10.如图9-5所示,光滑斜面AC长为L,B为其中点。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B至C。设在AB段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1,在BC段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2,在AC段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3,则P1与P2之比和P1与P3之比( C)

A.P1∶P2=1∶1 B.P1∶P2=1∶( +1)

C.P1∶P3=1∶ D.P1∶P3= ∶1

⑹ 八年级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期末试题

注:g取10N/kg

一、填空(每空1分,共44分)
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______________定律,它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_____________时,总保持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状态。

2、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_____________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实验。

3、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______________mm水银柱,等于___________pa;能支持约________m高的水柱。

4、围墙的厚度和高度保持不变,只将其长度增加一倍,那么墙对地面的压强将_________。(填“不变”、“减小一半”或“增大一倍”)

5、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等于容器内液体受到的重力。

6、鞋底和汽车轮胎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_________摩擦。(填“增大”或“减小”)

7、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锅内的气压__________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填“高”或“低”)水的沸点__________于100℃。

8、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的汽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为___________;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仍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有____________,车速会越来越小,最终会停下来是因汽车受到____________。

9、在皮带转动中,要把皮带张紧,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_办法来增大摩擦的,机器上安装滚动轴承,是利用______________办法来减小摩擦的。

10、重20N的物体在3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地面对物体阻力大小一定是____________N,地对物体支持力是____________N,在以上四个力中,属于在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的是____________力和____________力,在竖直方向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____________力和____________力。

11、当船从上游驶向下游,通过船闸时,应先使____________和船闸构成连通器,船进入船闸,再让______________和船闸构成连通器,船就能顺利到达下游水面。(填“上游河道”或“下游河道”)

12、已知ρ水>ρ蜡>ρ酒精,蜡块浸没水中时将会______________,浸没在酒精中时将会____________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13、体重700N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时,人对地的压力是____________N,地对人的支持力是____________N,彼此平衡的一对力是______________力和______________力。

14、起重机钢绳吊起重6×104N的物体在空中静止不动,钢绳对物体的拉力一定_____________于6×104N,重物匀速上升,拉力______________于6×104N,重物匀速下降拉力______________于6×103N(填“大”、“小”或“等”)。

15、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______________。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时,就是利用活塞压缩气筒中的空气,从而使其压强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迫使气体进入车胎内。

16、在水面下5m深处的液体压强是______________pa。

17、作用在4m2面积上的压力为480N,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______pa,若保持压强不变,受力面积增大到8m2时,压力将变为______________N。

18、金属块重12N,浸没水中时,挂着金属块的弹簧秤示数为10N,此金属块所受浮力是______________N,若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所受浮力______________N,若金属块全部浸入煤油中时,所受浮力__________N。
(ρ煤油=0.8×103kg/m3)。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34分)
1、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 )
A、火药的推力 B、子弹有惯力 C、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它受的阻力

2、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会( )
A、保持静止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运动状态改变 D、运动状态不改变

3、关于压力的正确说法是( )
A、压力总跟重力有关 B、压力大小总等于重力
C、压力方向总垂直于物体表面 D、压力方向总竖直向下

4、一块砖放在水平地面上时,砖对地面的压强是( )
A、平放时最大 B、竖放时最大 C、侧放时最大 D、一样大

5.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它一定不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它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6、关于大气压的现象,正确说法是( )
A、大气压固定不变 B、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变大 C、气压增大,沸点降低 D、大气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7、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都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所受浮力大小( )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F乙 D、无法判断

8、下列做法中,减小摩擦的是( )
A、把生锈的针磨光些 B、刹车时用力捏闸 C、钳子刻有花纹 D、向结冰的路面撒些渣土

9、用脚将球踢出,不计空气阻力,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情况是( )
A、只受到踢力作用B、只受重力作用 C、受到踢力和重力 D、无法判断

10.如果两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2,甲、乙两个物体与桌面接触面积之比2:3,则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为( )
A.1:2、4:3; B.1:2,3:4;
C.1:1,3:1; D.2:1,3:4

11.在一只塑料桶内倒入150N水,水的高度是30cm,那么桶底所受水的压强是( )
A.5×103Pa; B.2.94×103Pa;
C.7.95×103Pa: D.0.5Pa

12、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压力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D、桌面受到的重力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13、图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14、将一个边长为1dm,重100N的正方体放在面积是0.5m2的水平桌面中央,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是( )
A、200pa B、100pa C、10000pa D、1000pa

15、浮力的产生原因是( )
A、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F浮=F向上-F向下
B、液体对物体向下和向上的压力之差,F浮=F向下-F向上
C、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强之差,F浮=P向上-P向下
D、液体对物体向下和向上的压强之差,F浮=P向下-P向上

16、某圆台形玻璃容器,开口处直径为10cm,底面直径为6cm,总高度为15cm,内装290g水,水面高为7.5cm,现向杯内投入一质量为29g的木块,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水面上升了5cm,这时杯底内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加了( )
A、2.62N; B、2.62×10-3N; C、0.28N; D、1.4N。

17、在水平地面上放一块砖A,然后在它上面再放半块同样规格的砖B,如图所示:则B对A的压强和A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2:3 B、1:1 C、1:2 D、1:3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8分)(错选不得分,漏选可得1分)
18、下面的用具或设施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
A、茶杯 B、茶壶 C、船闸 D、锅炉水位计

19、人呼吸时,通过吸气,使胸部扩张,此时( )
A、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B、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C、肺泡的体积减小 D、肺泡的体积增大

20、有关大气压强,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B、大气压的值可以用P=ρgh计算
C、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大约10.3m高的水柱
D、平原上的大气压比高原上的大气压低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它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C、悬浮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的重力。
D、只有上浮的物体才受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

四、作图题:(共3分)
1、画出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1分)

2、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重2N的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所受到的一对平衡力。(2分)

五、计算题:(共11分,g取10N/kg)
1、一只船在水深为15m的河里航行,船底距离河底12m,求:水对船底的压强是多大?(3分, 其中公式1分,计算过程1分,结果1分)

2、一个重8N,体积是0.8d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1)所受的浮力多大?(2)物体在水中将上浮、下沉还是悬浮?(4分)

3、如图:一塑料桶重5N,桶底面积200cm2,倒入重45N的水后,水面高度为0.2m,求(1)桶底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各多大?(2)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各多大?(4分)

答案

一、填空:
1、惯性 不受外力 静止 匀速直线

2、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3、760 1.01×105 10.3

4、不变

5、不一定

6、增大

7、低于 低于

8、零 惯性 地面的摩擦力(或阻力)

9、增大压力 滚动代替滑动

10、30 20 拉 阻 重 支持

11、上游河道 下游河道

12、上浮 下沉

13、700 700 重 支持

14、等 等 等

15、增大 增大

16、1.5×105Pa

17、120 960

18、2 1 1.6

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 C 4、B 5、D 6、D

7、B 8、A 9、 B 10、B 11、B 12、C

13、C 14、C 15、A 16、D 17、A

三、多项选择
18、BCD 19、AD 20、BD 21、AC

四、作图题:

五、计算题:
1、
解:P=ρ水gh=1.0×103kg/m3×10N/kg×(15m-12m)
=3×104Pa
答:水对船底压强是3×104Pa。

2、
解:(1)F浮=ρ水gV排
=1.0×103kg/m3×10N/kg×0.8×10-3m3
=8N
(2)∵F浮=G物=8N
∴物体悬浮。
答:物体所受浮力是8N,物体在水中将悬浮。

3、
解:(1)水对桶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2m=2×103Pa
水对桶的压力:
F=P·S=2×103Pa×200×10-4m2=40N

(2)桶对地的压力;
F'=G水+G桶=45N+5N=50N
桶对地的压强;
P'= =2.5×103Pa
答:桶底受水的压强是2×103pa,压力是40N;桶对水平地面压力是50N;压强是2.5×103pa。

⑺ 大学物理练习题!急

^问题应该是:两质点稳定运动后的相对速度。
以地面为参考系。
根据动量专守恒:mv1=m'v2
根据能量守恒:1/2*m*(v1)^2+1/2*m'*(v2)^2=1/2*k*(L-l)^2 (前式为动属能,后式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解出v1,v2
相对速度v=v1-v2
具体答案没算,步骤应该没问题。

⑻ 初二物理下册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R1和R2是阻值大小不同的两个电阻,且R1<R2,按图8-78所示四种方法连接后,分别接在同一电源两极,则电路中电流最小的是
[ ]

(南京市中考题)
2.串联后总电阻为10欧的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最大可达到
[ ]
A.2.4欧
B.2.5欧
C.5欧
D.1.25欧
3.将一根电阻值为R的电阻线接在某电源上,用电流表测得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为1.2安培,将这根电阻线对折后再接到同一电源上,要测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则
[ ]
A.可以用电流表的“0~0.6A”这个量程
B.只能用电流表的“0~3A”这个量程
C.电流强度超过3A,电流表不能使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两个电阻串联,电压之比为3∶4,若将这两个电阻并联在同一电源上,则电流之比为
[ ]
A.3∶4
B.4∶3
C.1∶1
D.3∶7
5.如图8-79所示,电源电压不变,要使电流表的读数最大,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S1、S2都断开
B.S1断开,S2闭合
C.S1闭合,S2断开
D.S1、S2都闭合
(山西省中考题)
6.如图8-80所示电路中,把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变成圆环,A、B、C、D是环上四等分点,当闭合开关S后,滑片由B经C滑至D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将
[ ]

A.由小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由大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7.三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值
[ ]
A.一定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值都大
B.一定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值都小
C.一定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
D.一定比其中最小的电阻值大,比其中最大的电阻值小
(河南省中考题)
8.如图8-81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的电阻为R,电压表的
读数为U,若要使电压表的读数变为 U,则下列方法可取的是
[ ]

A.在AC间串联一个阻值为3R的电阻
B.在CD间串联一个阻值为3R的电阻
C.在CD间并联一个阻值为3R的电阻
D.在DB间串联一个阻值为 的电阻
9.如图8-82所示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实验要求
[ ]

A.保持R′滑片位置不变
B.保持R两端电压不变
C.保持R不变,调节R′的滑片到不同位置
D.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
10.有一个阻值Rx已看不清的电阻器,现要测出它的电阻值.某同学用现有的器材: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只,已知阻值的电阻R0一只、电池组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条,连接成图8-83所示的四个电路,其中不能测出阻值Rx的是
[ ]

二、多项选择题
11.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B.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在电流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D.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2.用铜制成的导体AC由长度相等的AB和BC两段组成,且AB段的横截面积是BC段横截面积的两倍,给它通电时
[ ]
A.电阻RAB<RBC
B.在相同时间通过横截面积的电量QAB>QBC
C.UAB<UBC
D.IAB=IBC
13.如图8-84所示,电源电压6伏保持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为6伏,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 ]

A.L1发生了断路
B.L1发生了短路
C.L2发生了短路
D.L2发生了断路
14.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操作时不小心将电流表与电压表的位置接反了,则
[ ]
A.电流表被烧坏
B.电压表被烧坏
C.电流表示数为零
D.电压表示数约为电源电压
三、填空题
15.有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它们串联时的总电阻是并联时总电阻的________倍.

________联一个________的电阻.
17.如图8—85所示电路,电阻R1 = 6欧,开关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9伏,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开关闭合时的3/4,则电阻R2 = ________欧,电源电压U = ________伏.

(大连市中考题)
18.两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是36欧,并联时总电阻是8欧,这两个电阻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19.如图8—86所示,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 = 10欧,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读数为I,当将一个阻值为________欧的电阻与电阻R________联时,电流表的读数为2I.

(安徽省中考题)
20.王明同学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欧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欧、100欧、60欧、40欧、35欧及15欧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欧和________欧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
(辽宁省中考题)
21.电阻R1 = 10欧,R2 = 20欧,串联后接在电压为9伏的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强度是________安;并联后再接到上述电源上,这时通过R2的电流强度是________安,通过电源的电流强度是________安.
(甘肃省中考题)
22.如图8—87所示,电源两极间电压不变,R1 = 8欧,R2 = 12欧.当S1闭合S2断开,①、②都是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________;当S1、S2都闭合,①、②都是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________.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题)
23.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已知待测电阻的阻值在10欧~20欧之间,现有电压为6伏的电池组,那么,在实验中电压表应选________的量程,电流表应选________的量程.
24.在图8—88所示的电路里,滑动变阻器R1的规格是“50欧 0.5安”,定值电阻R2的规格是“10欧1安”,电压表的量程是3伏,电流表的量程是0.6安,滑片P由b向a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有效范围是________欧~________欧;电压表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伏~________伏;电流表示变化范围是________安~________安.

四、作图题
25.如图8—89所示,两电阻接入电路,在图中○内填上电压表或电流表.

26.如图8—90所示,R1 = 15欧,电压表示数为6伏,电流表示数为0.2安.已知图中矩形框内的电阻只能是下面四个电阻中的两个的连接,这四个电阻是:R2 = 10欧,R3 = 20欧,R4 = 40欧,R5 = 120欧,问矩形框内是哪两个电阻?怎样连接?作图表示.

五、综合题
27.白炽灯泡的灯丝,通常在开灯的瞬间烧断,而很少在正常发光时烧断,为什么
28.根据“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回答: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根据________定律推出公式________然后计算出Rx的阻值.
(2)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3)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接通电路前应将它的阻值调到________位置.
(4)当某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8—91所示,则U = ________伏,I = ________安,电阻Rx = ________欧.

(辽宁省中考题)
29.如图8—92所示的电路中,R1的电阻是24欧姆,R2的电阻是8欧姆,电源电压不变.
(1)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是12伏特,电流表的示数为0.8安培,求R3的阻值为多大?
(2)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多大?

30.如图8—93所示的电路中,变阻器R0的滑片P在移动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4伏,电流表的示数范围是0.5安培~1安培,求电阻R的值?变阻器R0的最大阻值和电源电压U?

参考答案

一、
1.C
2.B
3.C
4.B
5.D
6.D
7.B
8.A
9.C
10.D
二、
11.B、C、D
12.A、C、D
13.A、C
14.C、D.
三、
15.4
16.并,25欧,串,300欧
17.18,12
18.24欧,12欧
19.10,并
20.60,15或40,35,串;300,100,并
21.0.3,0.45,1.35
22.2∶5,5∶3
23.0~15伏,0~0.6安
24.50欧,10,1伏,3,0.1安,0.3
四、
25.如图14所示

26.R2与R3串联或R4与R5并联
五、27.开灯瞬间灯丝温度低,正常发光时灯丝的温度高,开灯瞬

过灯丝的电流比正常发光时大得多

(4)2.6,0.42,6.2
29.(1)40欧;(2)0.38安
30.8欧,8欧,8伏

热点内容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