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周期表图
⑴ 化学元素周期表图片,前三十六位
⑵ 求化学元素周期表!要高清的!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
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于1869年发明周期表,此后不断有人提出各种类型周期表不下170余种,归纳起来主要有:短式表(以门捷列夫为代表)、长式表(维尔纳式为代表)、特长表(以波尔塔式为代表);平面螺线表和圆形表(以达姆开夫式为代表);立体周期表(以莱西的圆锥柱立体表为代表)等。
中国教学上长期习用的是长式周期表。
拓展资料
发展历程
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先创造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
原子半径由左到右依次减小,上到下依次增大。
在化学教科书和字典中,都附有一张“元素周期表(英文:the periodic table)”。这张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来似乎互不相关的元素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它的发明,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于促进化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这张表,人们便会想到它的最早发明者——门捷列夫。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随着科学的发展,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时,编排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形成现行的元素周期表。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跟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如下关系:
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的预测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镓、钪、锗)。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射线X,发现原子序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核的正电荷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排列。后来又经过多名科学家多年的修订才形成当代的周期表。
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列。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序号,大小恰好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这个序号称为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前。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性质有明显的规律性,科学家们是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列。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VIII B族包含三个纵列)。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共有16个族,从左到右每个纵列算一族(VIII B族除外)。例如:氢属于I A族元素,而氦属于0族元素。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也显示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称为化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递减(零族元素除外)。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最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序数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元素周期表的意义重大,科学家正是用此来寻找新型元素及化合物。
2015年12月31日美国《科学新闻》双周刊网站发表了题为《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获得永久席位》的报道。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宣布俄罗斯和美国的研究团队已获得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发现了115、117和 118号元素。
此外,该联合会已认可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了113号元素。两个研究团队通过让质量较轻的核子相互撞击,并跟踪其后产生的放射性超重元素的衰变情况,合成了上述四种元素。IUPAC执行理事林恩·瑟比说,有关确认新元素的报告将于2016年初公布。
官方对这些元素的认可意味着它们的发现者有权为其命名并设计符号。113号元素将成为首个由亚洲人发现并命名的元素,于2016年6月正式命名为Nihonium,符号Nh。
2015年12月30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第113,115,117,118号元素存在,它们将由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科学家命名。IUPAC官方宣布,元素周期表已经加入4个新元素。
2016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将合成化学元素第113号(缩写为Nh)、115号(Mc)、117号(Ts)和118号(Og)提名为化学新元素 。
⑶ 化学元素周期表前20的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怎么画
元素:氢、氦、锂、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⑷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
解:由“五种元素中来有一种元素源的原子序数是它们所处的同族中最小的”可知B是该族中的第一个元素
由“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AO3”可联想到Si
故A是Si(硅元素)
B是N(氮元素)
C是S(硫元素)
D是As(砷元素)
X是P(磷元素)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NH3>PH3>SiH4
⑸ 化学元素周期表图是什么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用表格表达的具体形式,它反映元素原子的内专部结构和它们之间相属互联系的规律。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有16个族和4个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周期表中同一横列元素构成一个周期。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周期的序数。同一纵行(第Ⅷ族包括3个纵行)的元素称“族”。族是原子内部外电子层构型的反映。例如外电子构型,IA族是ns1,IIIA族是ns2
np1,O族是ns2
np4,
IIIB族是(n-1)
d1·ns2等。元素周期表能形象地体现元素周期律。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推测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以及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
满意请采纳
⑹ 化学元素周期表图
还好吧
⑺ 初三化学元素周期表图
化学元素周期表如下图所示:
化合价记忆法
(1)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二三铁、二四碳
一至五价都有氮 铜汞二价最常见
(2)
正一铜氢钾钠银 正二铜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四六硫 二四五氮三五磷
一五七氯二三铁 二四六七锰为正
碳有正四与正二 再把负价牢记心
负一溴碘与氟氯 负二氧硫三氮磷
(7)化学元素周期表图扩展阅读: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VIII B族包含三个纵列)。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共有16个族,从左到右每个纵列算一族(VIII B族除外)。例如:氢属于I A族元素,而氦属于0族元素。
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递减(零族元素除外)。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最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序数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⑻ 元素周期表高清大图
元素周期表的图片如下:
化学元素周期表根据原子序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卤素及惰性气体。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
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
(8)化学元素周期表图扩展阅读:
元素性质口诀
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
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我是铍,耍赖皮,虽是金属难电离;
我是硼,电子穷,我和本族大不同;我是碳,反应慢,既能成链又成环;
我是氮,我阻燃,加氢可以合成氨;我是氧,不用想,离开我就憋得慌;
我是氟,最恶毒,抢个电子就满足;我是氖,也不赖,通电红光放出来;
我是钠,脾气大,遇酸遇水就火大;我是镁,最爱美,摄影烟花放光辉;
我是铝,常温里,浓硫酸里把澡洗;我是硅,色黑灰,信息元件把我堆;
我是磷,害人精,剧毒列表有我名;我是硫,来历久,沉淀金属最拿手;
我是氯,色黄绿,金属电子我抢去;我是氩,活性差,霓虹紫光我来发;
我是钾,把火加,超氧化物来当家;我是钙,身体爱,骨头牙齿我都在;
我是钪,耐温广,高温合金我来帮;我是钛,过渡来,航天飞机我来盖;
我是钒,酸碱烦,如虎添翼钢加钒;我是铬,正六铬,酒精过来变绿色;
我是锰,价态广,七氧化物爆炸猛;我是铁,多用也,不锈钢喊我叫爷;
我是镍,无锈铁,镍钛合金能记忆;我是铜,色紫红,投入硝酸气棕红;
我是锌,人必需,体内我立大功勋;我是镓,易熔化,六十七镓是奇葩;
我是锗,可晶格,红外窗口能当壳;我是砷,颜色深,三价元素夺你魂;
我是硒,补人体,口服液里有玄机;我是溴,挥发臭,液态非金我来秀;
我是氪,很耐克,通电就显橘红色;我是铷,碱金属,沾水烟花钾不如;
我是锶,天青石,八十七锶帮医师;我是钇,难分离,我在特种合金里。
⑼ 元素周期表结构图
元素周期表结构图: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回表。列表大体呈答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卤素、碱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或贵族气体)等。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与零族、八族。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
⑽ 各种化学元素周期表
你是说不同种类的元素周期表么?
有很多种的。。。
从门捷列夫把他那个元素周期表弄出来了以后。。。自己闲的没事又弄出来了个什么“奇数元素”“偶数元素”。后来,又有各种科学家做出自己的周期表(这里我按时间排序的):
1、汤姆生的“塔式周期表”:把周期表横过来,像塔一样,很漂亮,而且在他当时发明这个周期表的时候,首创性的加入了 镧系和锕系。但是不足的是,有很多元素的原子量因为历史原因,测量并不准确,导致有很多元素因为测量不准确而颠倒位置。(后来的西博格开辟了锕系)
2、拉姆塞的惰性气体:拉姆塞发现了整个一个惰性气体族、6个元素,并在元素周期表中为惰性气体谋得了一席之地。为元素周期表开辟了一个族
3、现代的各种元素周期表:
有很多不同的样式,有折扇形的,有宝塔形的等等。
4、莫衷一是的氢元素位置:
氢元素作为天字第一号元素,其位置也是众说纷纭,有的给定位在第一主族,有的定位在第二主族。所以有的人为了避免此麻烦,直接把周期表改成塔形(以H为第一行,He却划到第二行)
总结一下吧:感觉上,还是传统的元素周期表好用(不知道是因为用惯了还是怎么地)
实际上,有的时候科学弄那么井井有条,看着也难受,尤其是化学这科,把一些当成特例来记也挺简单,非要弄成一类干啥……就是用原来的周期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