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聊城历史

聊城历史

发布时间: 2020-11-20 21:23:02

① 聊城有多少年的历史

聊城市名由来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一说因春秋时期曾称聊国故名)

② 山东聊城有多少年历史了

聊城市名由来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一说因春秋时期曾称聊国故名)。 聊城地区历史悠久.唐虞3代, 聊城属兖州之域。 春秋时期,聊城、茌平、高唐、东阿、阳谷属齐国,莘县、临清属卫国,冠县属晋国。 战国时期,聊城、茌平、东阿、阳谷、高唐仍属齐国,莘县改属魏国,冠县、临清改属赵国。 秦行郡县制,境域均属东郡。 汉承秦制,西汉初曾封王建国,郡国并称。至武帝始设州部,分全国为13个刺史部(州)。是时,聊城、东阿、阳谷、莘县属兖州部东郡,冠县、临清属冀州部魏郡,高唐属青州部平原郡,茌平分属兖州部东郡与青州部平原郡。东汉正式定州、郡、县3级。聊城、东阿、莘县、阳谷、高唐、临清仍属原州郡,茌平改属兖州部济北国,冠县改属司州部阳平郡。 三国袭汉制,境域统属魏地,聊城、茌平属青州部平原郡,莘县、冠县、临清属司州部阳平郡,高唐属冀州部清河郡,阳谷为县王国,东阿仍属兖州部东郡。 晋朝仍为州、郡、县3级制,聊城、高唐、茌平属冀州部平原郡,临清、莘县、冠县属司州部阳平郡,东阿、阳谷属济北国及东平国。 南北朝时期仍承晋制。后魏,聊城、茌平属济州部平原郡,临清、冠县、莘县属济州部济北郡,高唐属济州部南清河郡。齐周,聊城属平原郡,临清、高唐、茌平属清河郡,阳谷、东阿属济州部济北郡,冠县、莘县属司州部阳平郡。 隋初废郡存州,后又废州为郡,聊城、冠县、莘县属魏州武阳郡,临清、高唐、茌平属贝州清河郡,阳谷属济州济北郡,东阿属兖州济北郡。 唐朝,州郡之上增设道,始分全国为10道,至733年(开元二十一年)改为15道。是时,聊城、高唐属河北道博州博平郡,临清属河北道贝州清河郡,莘县、冠县属河北道魏州魏郡,阳谷、东阿初属河南道济州济阳郡,后属郓州东平郡,茌平属河南道郓州东平郡。 宋初,废道设路,路辖府、州,府、州辖县。是时,聊城、高唐、茌平属河北东路博州博平郡,临清、冠县、莘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魏郡,东阿、阳谷属京东西路东平府东平郡。 辽、金承宋制,分其所辖治的北方为19个路。聊城、高唐、茌平属山东西路东平郡博州,东阿、阳谷属山东西路东平府,莘县、冠县属大名路大名府,临清属大名路大名府恩州地。 元代,全国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下设路、州、县。是时,聊城、茌平、莘县属东昌路总管府;冠县初属东昌路,后为冠州;高唐初属东昌路,后为高唐州;临清属濮州,阳谷、东阿属东平路。上属8县均隶山东省。 明代,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废路存府、州,全国分统于15个布政司,亦称15个省。是时,聊城、临清、茌平、高唐、莘县、冠县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阳谷、东阿属山东布政司兖州府东平州。 清代通称为省,全国初为18个行省,后增至22个行省,省下为府、县两级。是时,境内今属8个县市均隶山东省。聊城、茌平、高唐(一度为直隶州)、莘县、冠县、属东昌府,东阿初属兖州府东平州、后属泰安府,阳谷属兖州府,临清初属东昌府、后为直隶州。

③ 聊城传统的历史文化景点都有哪些

古城聊城位于山东西部,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黄河与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历史悠久,古迹荟萃,因其位置和布局状若凤凰,故有“凤凰城”美称。聊城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巢父遗牧、崇武连墙、绿云春曙、古秋铺凉、圣泉携雨、仙阁云护、铁塔烟霏、光岳晓晴八大胜景著称,如今江北最大人工湖东昌湖环抱古城,秀色可餐。聊城还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故乡。
聊城被喻为“中国北方的威尼斯”,是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她的魅力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水”。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条。黄河在东部奔腾咆哮百余里;运河从中部蜿蜒曲折过市区;卫河从西部携水弄潮冀鲁豫;还有马颊河、徒骇河等纵横交错,东昌湖、鱼丘湖相互辉映。仅聊城市区,湖、河水域面积就多达13平方公里,占建成区的1/3。众多的河流,美丽的湖泊,使聊城形成了“湖水相连,城湖相依,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独特水城风貌。这一优势是中国江北许多城市无法比拟的。
水孕育了生命,也造就了文明。明清时期,聊城因水而兴盛四百余年。当时聊城运河漕运发达,经济昌盛,文化繁荣。这里“舟辑如云,帆樯蔽日”,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在此交汇,人文资源独具特色,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有400多处。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临清运河钞关、明代的光岳楼、清代的山陕会馆和三国时期的曹植墓等,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创办的海源阁,藏书之珍贵丰富名闻天下。中外读者比较熟悉的《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等古典名著中描述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聊城。优秀的人文环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名人志士,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唐初名相马周、哲学家吕才、宋代医学家成无己、明代文学家谢榛、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义学正”武训、抗日名将张自忠、国画大师李苦禅、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国学泰斗季羡林等,都是聊城人。

④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是聊城籍

据聊城县志记载,刘毓敏1850年考中进士,跟他一起考中的还有他的哥哥刘毓勤,他们为兄弟同科进士。
刘毓敏在同治初年,受到清钦差大臣李鸿章的重视,调江苏,办金陵保甲总局,不久,有被派督办正阳关盐务,再迁金陵税捐总局协办粮饷,经陕甘总督左宗棠奏保二品顶戴,历办两江营务处轮船支应各差。积劳成疾卒。

聊城茌平,有连续四代8人有功名的刘氏家族。记载有上海出版社出版的《明清进士题名录》、有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聊城人物大辞典》、有团结出版社“阅三代进士题名,补史册方志遗缺”的《进士题名杯掌故传说》,有现代书法家谷国伟先生收藏的《魏彦致刘毓勤手札》影印件。有保存完好的刘毓敏之子的墓志铭。以下为墓志铭内容
清授 朝议大夫 乙斋 : 刘公暨配申恭人 副室于、杨孺人合葬墓志铭
公姓刘氏 讳燕臣 字乙斋,茌平城南三十里铺人。系刑部郎中锡五公之孙。江苏候补道易农公之子。易农公三子:翰臣 字墨卿,监生。鸿臣 字云程,鸿胪寺序班。公其仲也,幼侍父宦游江南。父病,刲臂以疗父疾。母叶夫人病,弟鸿臣刲臂以疗母疾,兄弟同以孝称。公性聪慧,嗜读书,弱冠补邑庠生。以棘闱屡踬,援例报捐县承,指省直隶试用。蒙直隶总督大学士李委充北洋水师学堂汉文教习,未几,倭寇肇搅。委由天津赴清江浦督运军械,适逢大雪,沿途盗贼充斥,因军情万急,公率马、歩护勇二十余名,大车百余辆,冒雪赴程,连夜奔驰于泥水中,军械幸得无恙。光绪二十五年,山东黄河漫口,公援效河工,蒙督办三游河工尚委办杂料厂差,皆随时应付,毫无拖延。合拢后,蒙前大总统袁在山东巡抚任内保免补本班,以知县留原省补用,并加五品衔。民国三年署曲阜县知事,加捐四品衔,旋即交卸。公以时事日非,决计归田家中,自奉甚俭,蔬食布衣,日与野老,讲求种植,非公事未尝轻入县城也。配申氏,封恭人,历城县举人江苏候补知县天麟公女,克孝克慈,咸称其贤。公生于同治元年五月初九日卯时,卒于民国二十一年夏历八月二十八日未时,享年七十一岁。恭人生于咸丰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午时,卒于民国十一年夏历十月初五未时,享年六十三岁。子三:体恒副室于出,承兄墨卿公嗣。体仁、体荣副室杨出,体荣承弟云程公嗣。女一,申恭人出O临清附生陕西候补知县孙鉴藻为之名曰:
公之生平,有为有守,世有变迁,名自不朽,恭人之德,媲美孟光,克孝克慈,誉驰茌阳,贞珉既立,后世弥昌,吾与之铭,山高水长。
告授奉直大夫 光绪庚子辛卯并科举人 户部主事姻愚侄 朱钧声 顿首拜撰
国务院简任职存记 任用众议院议员 候补知县愚子婿 孙鉴藻顿首谨书

⑤ 山东聊城的历史

聊城,居鲁西,临河南、河北,处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位于35°47′~37°2′和东经115°16′~116°32′之间,东西直距114公里,南北直距138公里,总面积859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6%。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此交汇,其南部和东南部隔金堤河、黄河,并与河南省及山东省的济宁市、泰安市、济南市为邻,而北部和东北部与德州市接壤。聊城全境地处黄河冲击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耕地面积553183公顷。气候适宜,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半干燥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全年光照时数在2463~2741小时之间,无霜期200天左右。聊城,春秋时期曾称聊邑故名,一说因古有聊河而得名。 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夏商周时期,聊城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春秋时期,聊城为齐国西部重要城邑;战国时期,聊城为诸侯争战之地;秦汉时期,经济文化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改善,铜、铁、铝是主要生产工具,利用水井解决饮水和灌溉问题,豪富之家乘车马出行,铜镜、熏炉成为必需品,能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的陶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培养了不少名士武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自然灾害较多,其间局部统一的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事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隋大业4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使市境交通、水利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当时临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唐代是市境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尤其是教育事业发达,造就了许多名人;明清两代是聊城历史上的辉煌时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到明永乐九年(1411)间曾数次兴工开复会通河,纵贯中国南北的大运河为聊城的发展繁荣带来勃勃生机,临清、聊城(今之东昌府区)成为沿运九大商埠之一。民国建立之前,市境有同盟会会员秘密组织民众进行革新。民国时期,聊城是鲁西政治、文化、中心。民国初,有棉业研究所、讲习所、实验厂,修建了公路,成立了汽车运输公司、电灯公司、银行、织布厂、医院、官立中学堂、师范学校等。民国中后期,由于军阀混战、日军入侵,农工商各业遭受极大破坏。1937年“七七事变”后,聊城成为抗日的前沿。抗日武装6万余人,与日军作战80余次,保卫收复了大片国土,聊城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解放战争时期,聊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方基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强渡黄河之际,市境有3.7万人参军入伍;在淮海战役、渡江南下作战中,境内民众组织运输队、担架队全力支援解放军作战,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聊城人民继承优秀历史传统,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其所辖各县、市屡经变迁。唐虞三代属兖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系齐国、卫国、晋国、魏国、赵国属地。秦行郡县制,时境域均属东郡。西汉初,聊城、东阿、阳谷、莘县分属兖州部东郡、冀州部魏郡,青州部平原郡。东汉,分属平原郡,兖州部济北国,司州部阳平郡。三国,境域统属魏地。晋朝,分属冀州部平原郡、司州部阳平郡、济北国及东平国。后魏,分属济州部平原郡、司州部阳平郡、济州部济北郡、济州部南清河郡。齐周,分属平原郡、清河郡、济州部济北郡、司州部阳平郡。隋初分属魏州武阳郡、贝州清河郡、济州济北郡、兖州济北郡。唐朝,分属河北道博州博平郡、贝州清河郡、魏州魏郡及河南道济州济阳郡、郓州东平郡。宋初,分属河北东路博州博平郡、大名府魏郡、京东西路东平府东平郡。辽、金,分属山东西路东平郡博州、东平府、大名路大名府、大名路大名府恩州地。元代,分属东昌路总管府、冠州、高唐州、濮州、东平路。明代,分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兖州东平州。清代,分属东昌府,兖州府、泰安府、直隶州。1912年,境域为济西道(治聊城),1914年改为东临道。1928年废道,境内各县直属山东省。1936年,境内鲁西北13县为第六区,临清、高唐时属第四区。1940年4月,隶属鲁西行政主任公署。1941年6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鲁西行署和冀鲁豫行署合并,成立新的冀鲁豫行署,辖7个专署。境域分属二、三、四、六、八专署。至建国前,专署名称隶属几经变化。1949年8月20日,聊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属平原省。馆陶、临清及临清镇(县级)属河北省邯郸专区。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聊城专署改属山东省。1967年3月,聊城专员公署更名为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聊城地区行政公署。1997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聊城地区和县级聊城市,分别设立地级聊城市和聊城市东昌府区。自然资源水利资源充足,境内有徒骇河、马颊河、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加之位于黄河位山灌区上游,水利条件十分优越。市境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为454.86亿立方米,过境黄河水资源420.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9.51亿立方米。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石膏、铁等地下矿藏丰富。地热资源尚待开发。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粮食作物品种500多个,经济作物品种107个,蔬菜品种600多个,药材品种61个,林木果树品种225个,花卉品种146个,饲养动物品种95个。区域划分聊城市辖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东昌府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代管省辖市临清市,下辖126个乡、镇、办事处,6516个村委会。经济状况聊城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蔬菜、果品、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出口基地。其中高蛋白小麦、鸭梨、圆铃大枣、香瓜、小尾寒羊、鲁西黄牛等名优稀特产品驰名中外,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食用菌栽培面积居全国首位,久负盛名的冠县鸭梨种植面积达60万亩,为全国之最,肉牛年出100多万头,肉鸡年出栏500多万只。农业耕地面积55.62万公顷,耕作制度多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工业的主要行业有机械电子、化学、一轻、二轻、电力、医药、建材、纺织、汽车制造等。城市风貌聊城是山东省交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京九铁路、邯济铁路、济馆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是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贯穿中国南北的京九铁路和连接祖国东西的胶济邯铁路及高速公路在此相交形成“黄金大十字”。从聊城出发,1小时到达济南空港,4小时到达青岛海港,4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北京。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网络立体化的现代化电信网络。聊城还开通了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通讯网络。科学教育蓬勃发展,文学艺术异彩纷呈,城市环境整洁清新,是山东省卫生城市。聊城不仅起着辐射和带动鲁西经济发展的中心作用,而且也是与山西、河北等内陆省份进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东部沿海的先进技术,还可利用东部省份的丰富资源,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

⑥ 聊城的建城历史,东昌湖是怎么形成的

东昌湖始建于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在原护城河的基础上经历代开挖而成,现有水域4.2平方公里,为中国江北地区罕见的大型城内湖泊。东昌湖引黄河水为源,常年水深3-5米,湖水清澈,无任何工业污染;景色宜人,令游客流连忘返。东昌湖中心是已有千年历史的1平方公里的正方形聊城古城。古城风貌保存完好,以古城正中的光岳楼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形成东西南北四条古城区干道,其它大街小巷,也都是经纬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盘方格网状骨架。 古城区民居,至今保留着白墙、灰瓦、城屋顶的传统建筑风格。古老的京杭运河两岸,街巷布列,各种店铺民居,随坡就势,依河而建。条石铺砌的大小码头,株株苍劲的古槐,以及宋代隆兴寺铁塔,国家重点文物、清代建筑山陕会馆,仍会使人们体味到昔日运河漕运鼎盛时期古聊城的繁荣和辉煌。通过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东昌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内容——湖滨风景区、古城文化区和运河风情区。 东昌湖风景名胜区文化的内涵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聊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明朝宰相朱延禧,清代名臣傅以渐、任克溥、书画名家邓钟岳,近代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著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傅斯年,以及八十年代青年楷模张海迪和九十年代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湖滨风景
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此外,《水浒》、《聊斋》、《金瓶梅》、《老残游记》等中国古代名著,对古聊城和东昌湖均有描述。千年的历史沧桑,层出不穷的杰出人物,造就了东昌湖风景名胜区丰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迷人的自然风光,众多的文化景点,也汇成了东昌湖风景名胜区的丰富旅游资源。风景区内,错落散布着中国现存古代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的明代光岳楼,中国佛教文化的瑰宝宋代铁塔,集商业与文化之大成的精美清代建筑山陕会馆,中国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等名胜古迹,以及傅斯年纪念馆、民族英雄范筑先纪念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等文化景点;东昌湖区,近年又兴建了中国钓鱼协会聊城垂钓基地、东昌湖游乐园、江北水上竹寨、沙滩浴场、游船码头、湖心岛、荷香岛、浮春亭等一大批游览景点和设施,沿湖30余华里的绿化带也初具雏形,湖西公园、西关二十一孔游览石桥、北关游览石桥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也正在积极实施。

⑦ 聊城的历史故事

可以去聊城市政府网站去看看。

⑧ 聊城古楼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到现在(2019年)已经645年了。

光岳楼,亦称“余木楼”、“鼓楼”、“东昌楼”,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古城中央,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

在《中国名楼》站台票纪念册中,光岳楼与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太白楼、滕王阁、蓬莱阁、镇江楼、甲秀楼、大观楼共同组成中国十大名楼。

光岳楼为中国既古老又雄伟的木构楼阁,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988年光岳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誉。

(8)聊城历史扩展阅读:

聊城光岳楼由当时的东昌卫守御指挥佥事陈镛出于“严更漏而窥敌望远”的军事需要用修城所剩余的木料修建的,当时,人们称它为“余木楼”。

又因此楼有鼓声报时的功能,人们也称之为“鼓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知府杨能在维修该楼时,因地而名,称之为“东昌楼”。

此后,历代重修碑记中,一直沿用“光岳楼”的名称。光岳楼外观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阁,从构造上可分为墩台和主楼两大部分。

墩台为砖石砌成的正四棱台,底边长34.43米,与光岳楼的总高度相近,垂直高度9.38米。台的东、西、南、北四面中部,各设有一半券拱门,券至台中心处成十字交叉拱。

四个券门上方,各砌有方形门额。南曰:“文明”,北曰:“武定”,东曰:“太平”,西曰:“兴礼”。

值得注意的是,北门的“武定”带有浓郁的军事色彩,应与明朝建国初期对北方蒙古残存势力还抱有戒心有关。

在南向拱门两侧,又各开一小拱门,形制与中间拱门相似,东侧小门门额用青石刻成,上书“凤城仙阙”,西侧刻有“阆苑瀛洲”。

“凤城仙阙”中的“凤城”,取名于聊城旧有凤凰落古城的传说。“仙阙”,这里指神仙所住之处。读来意境缥缈,给人以仙山琼阁的联想。“阆苑瀛洲”中的“阆苑”,即传说中的神仙住处。

“瀛洲”,指传说中的仙岛。两额虽不相同,却都在烘托超然物外的仙境气氛。西门为假门,只存形式,以求和东门相称。东门则是登楼的惟一通道。

门宽3.14米,拱高1.75米。而实际使用仍显过大,于是在券内另砌小券,门洞宽仅1.86米。踏门而人,门内为一方室,东设踏跺,升四级至梯台,南壁有一小窗,以供通风采光之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光岳楼

⑨ 山东聊城有什么名胜古迹

临清舍利宝塔
舍利塔景色舍利塔晨曦舍利宝塔耸立在城北人运河东岸,雄浑高峻,巍峨壮观。舍利宝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约文l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
古运河景区
古运河风景区为古老京杭古运河聊城段,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漕运盛极一时,借助漕运之利,运河经济甚为繁荣。聊城为沿岸九大商之一,被盛誉为“江北一都会”清康熙、乾隆皇帝曾十一次驻驿于此。
运河沿岸留有很多名胜古迹,“山陕会馆、大小码头、宋代铁塔、唐朝古槐”等国家重点文物沿河而立;与...
东昌湖
东昌湖,环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聊城古城,初现于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逐代开阔,水域4.2平方公里,引黄河水为源,常年不涸。驰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城河湖一体,托出江北独特的水城风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中的《胭脂》篇,...
鳌头矶
鳌头矶座落在临清市中区会通河分叉处,是京杭大运河上一处著名的名胜古迹。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此处原为元代运河与明代运河交汇处的一座石坝,其状如鳌头,两支运河上的四处河闸象鳌两只足,广济桥在鳌头矶后象其尾。坝上所筑古建筑称鳌头矶...
海会寺
海会寺位于阳谷县城东约25公里阿城镇南街,会通河(今称小运河)东岸,为典型的清代古建筑群,是古运河民族文化旅游线上重要景点。其主体建筑落成于清康熙年间,至今仍坚固如初。寺院占地近百亩,由刘公祠、海会寺、运司会馆三部分组成。原有殿堂、僧房、楼阁200余间、各种佛像...
山 陕 会 馆
山陕会馆院景山陕会馆坐落在古运河两岸,为山西商人集资兴建的一处庙宇与会馆相结合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历经四年,主体工程竣工,其后连年扩修,至嘉庆十四年方具现今之规模,前后历时十六年,耗银六万零四百六十五两六钱九分,占...
曹植墓
曹植墓古墓葬。位于东阿县鱼山西麓,坐东朝西。建于魏太和七年(233)。曹植墓依山营穴,封土为冢。南临鱼山八景之一的“星落陨石”,北傍曹植读书之地羊茂平台。墓顶悬崖峭壁,灌木葱郁。1700余年来,古墓沧桑,历经磨难。据记载,早年:“兆茔崩...
武训祠
武训祠位于冠县柳林镇。主要建筑有武训祠和武训墓。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武训祠,始建于1903年,仅三间。1937年,由时任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拨款重建。1997年5月重修。祠堂为歇山式砖木结构,阔五间,进深三间,飞檐高挑,肃穆庄严。祠后为武训墓。1896年12月5日武训在临...
鱼邱湖
鱼邱湖位于高唐县县城内。又名城环湖、高唐四湖、高唐城圈湖。由东南湖、西南湖、东北湖、西北湖4部分组成。为古代掘土筑城而成。其中,东北湖和西北湖以拱桥为界,桥旁建有亭台4座,1958年起注入黄河水。湖面
64公顷。湖底平坦,水深常年保持1米左右。湖内有鱼、藕,间有苇蒲。...
鱼山
鱼山坐落于东阿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黄河北岸。属泰山西来余脉。海拔82.1米,占地80余公顷。相传,因其形似甲鱼,或曰古建鱼姑庙于山顶,故名鱼山。因汉武帝所作《瓠子歌》中有“吾山平兮钜野溢”之句,又名吾山。春秋时属齐。魏晋时建有一座神女祠,供奉神女成公...
华歆墓
华歆墓位于高唐县城东涸河镇大华村北200米处,距县城20公里。墓封土高3米,直径7米。墓室顶部有1平方米的洞。从顶部洞口能看清墓室。此墓为砖室结构,上为圆形拱顶,底部呈八边形。据当地群众历代相传,此墓为华庄华姓祖坟。华姓人经常维护,故古墓至今保存完整。据《高唐州志》记载,此为三国时期魏臣华歆之墓。...
兴国寺古塔
兴国寺古塔又称菩萨塔。位于高唐县城北17公里梁村街东。始建年代无考,传为兴国寺寺僧和当地居民共同筹资兴建,明清时曾维修。塔为青砖砌筑,八角楼阁式仿木结构,共13级(存11级),高37.5米。基座为正八边形,周长22.8米,面积33平方米。第一层重檐,檐下设斗拱,...
临清清真寺
清真北寺北殿后寺东寺大殿望月楼清真寺,阿拉伯语称为“麦斯吉德”,意为“礼拜的场所”,临清俗称“礼拜寺”。临清原有三座清真寺。现保存完整的是北寺和东寺,均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
海源阁
海源阁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清道光二十年进士杨以增所建,总计藏书22万。它与江苏常熟县翟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吴兴县陆心源的“?z宋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合称清代四大藏书楼。其中以翟杨两家所收藏的宋元刻本和抄本书为最多,因之又有“南翟北杨”的美称,深为海内外学者所仰...
临清运河钞关
运河二闸遗址钞关大院内景临清运河钞关(收取关税之所)在鳌头矶南300米处大运河西岸。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延存至今已有570余年的历史。现存有钞关仪门,南、北穿厅,公堂、巡拦房、船料房、官属舍房等80余间古建筑,院内存...
姜堤乐园
姜堤乐园位于:聊城市南郊,地理位置优越,东临赵王河,北靠徒骇河,西傍聊阳路,是在原来四河头自然风景区的基础上,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建成的透染了浓重乡土气息、折射着民族地域文化风采的游乐园。

热点内容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