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化学解析

化学解析

发布时间: 2020-11-20 21:36:35

1. 分析一下 原因 解析 化学

A项 仅仅溶质物质的量确定 溶液体积不确定所以浓度也不确定 不一定相等
B想 浓度有两个关键因素溶质的量 和溶液体积 这一项只说明了溶剂体积 氯化钠溶于水之后水的体积肯定有变化 最终溶液体积不是1 L 所以浓度不是1 mol/L
C项 体积相等 浓度相等 溶质相同 则溶质的量也就相等 所以溶质的粒子数肯定也相等
D项 溶质是氯化钙 一个氯化钙中有一个钙离子 和两个氯离子 则1 mol 氯化钙中就有1 mol钙离子 和2 mol 氯离子 选项描述的溶液中钙离子的量等于溶质的物质的量 而氯离子的量则等于溶质的物质的量的二倍 所以不相等 钙离子浓度是 1 氯离子浓度是 2

2. 化学答案解析

根据凝固点降低公式ΔTf=Kf*bB,Kf是水的凝固点降低常量,bB是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稀溶液中近似等于物质的量浓度,带入0.186=1.86bB,bB=0.1mol/kg=0.1molL-,等于5.2克溶于1000ml水形成0.1molL-的溶液,物质的摩尔质量5.2/0.1=52g/mol

3. 高一化学题答案及解析

1、3.2g S,0.4g氢气,13.2g CO2 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

2、A、B分别装有氨气和氢气,若它们所含氢原子个数相等,则两气体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

3、用氢气还原某二价金属的氧化物使之成为单质,每40g氧化物还原得到32g金属,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

1、S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g,用质量3.2g除以相对原子质量,可得出物质的量。即3.2g/32g/mol=0.1mol
同样,氢气相对分子质量为2g,那么
0.4g/2g/mol=0.2mol
最后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为44g,那么
13.2g/44g/mol=0.3mol
所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2:3

2、根据两者化学式可知,如果氢原子个数相等,那么物质的量之比就为2:3
所以,气体质量之比就为(17g/mol×2xmol):(2g/mol×3xmol)=17:3

3、因为金属是二价,可得知氧化物化学式为XO,所以,40g氧化物里面有8g氧,32g金属,从化学式可知物质的量是1:1,所以金属与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应该和质量比相等,所以8:32=16:x,式中x为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可得出x=64

2个水分子的质量:因为1mol水分子的质量为18g,所以2个水分子的质量可以求出为:
(18/(6.02×10的23次方))×2

4. 化学题目:详细解析

可以选C ,其反应方程式为:HCl + Na2CO3 = CO2↑ + H2O + 2NaCl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氢氧化钠 与碳酸钠无现象,由此可以将三者鉴别出来。

5. 化学 解析什么意思

若体积以升为单位,你就容易明白了。
已知原来有5升NO、1升NO2,
通入5升空气,其中有1升O2, 这1升O2能与2升NO反应生成2升NO2,
结果剩下3升NO (5-2=3升﹚,3升NO2﹙1+2=3升﹚
不就是 V﹙NO﹚∶V﹙NO2﹚=3∶3=1∶1 吗

6. 锂离子电池的化学解析

负极材料:多采用石墨。新的研究发现钛酸盐可能是更好的材料。 负极反应:放电时锂离子脱插,充电时锂离子插入。充电时:xLi + xe + 6C →LixC6 放电时:LixC6 → xLi + xe + 6C
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碳负极材料:实际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基本上都是碳素材料,如人工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石油焦、碳纤维、热解树脂碳等。
第二种是锡基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可分为锡的氧化物和锡基复合氧化物两种。氧化物是指各种价态金属锡的氧化物。没有商业化产品。
第三种是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负极材料,没有商业化产品。
第四种是合金类负极材料:包括锡基合金、硅基合金、锗基合金、铝基合金、锑基合金、镁基合金和其它合金 ,没有商业化产品。
第五种是纳米级负极材料:纳米碳管、纳米合金材料。
第六种纳米材料是纳米氧化物材料:目前合肥翔正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2009年锂电池新能源行业的市场发展最新动向,诸多公司已经开始使用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硅添加在以前传统的石墨,锡氧化物,纳米碳管里面,极大地提高锂电池的充放电量和充放电次数。 电池涂碳铝箔(导电涂层)
涂碳铝箔在锂离子电池应用中的优势
1、抑制电池极化,减少热效应,提高倍率性能;
2、降低电池内阻,并明显降低了循环过程的动态内阻增幅;
3、提高一致性,增加电池的循环寿命;
4、提高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粘附力,降低极片制造成本;
5、保护集流体不被电解液腐蚀;
6、改善磷酸铁锂、钛酸锂材料的加工性能。 涂碳铝箔/铜箔的性能优势
1.显著提高电池组使用一致性,大幅降低电池组成本。如:
明显降低电芯动态内阻增幅 ;提高电池组的压差一致性 ;延长电池组寿命 ;大幅降低电池组成本。
2.提高活性材料和集流体的粘接附着力,降低极片制造成本。如:
改善使用水性体系的正极材料和集电极的附着力;改善纳米级或亚微米级的正极材料和集电极的附着力;改善钛酸锂或其他高容量负极材料和集电极的附着力;提高极片制成合格率,降低极片制造成本。
涂碳铝箔与光箔的电池极片粘附力测试图
使用涂碳铝箔后极片粘附力由原来10gf提高到60gf(用3M胶带或百格刀法),粘附力显著提高。
3.减小极化,提高倍率和克容量,提升电池性能。如:
部分降低活性材料中粘接剂的比例,提高克容量;改善活性物质和集流体之间的电接触;减少极化,提高功率性能。
不同铝箔的电池倍率性能图
其中C-AL为涂碳铝箔,E-AL为蚀刻铝箔,U-AL为光铝箔
4.保护集流体,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如:
防止集流极腐蚀、氧化;提高集流极表面张力,增强集流极的易涂覆性能;可替代成本较高的蚀刻箔或用更薄的箔材替代原有的标准箔材。
不同铝箔的电池循环曲线图(200周)
其中(1)为光铝箔,(2)为蚀刻铝箔,(3)为涂碳铝箔

7. 化学解析题

H3PO4:

  1. 表示磷酸这种物质

  2. 表示磷酸由氢元素、氧元素、磷元素组成

  3. 表示磷酸分子

  4. 表示1个磷酸分子

  5. 表示1个磷酸分子由3个氢原子、1个磷原子、4个氧原子组成

5 Fe:

  1. 表示5个铁原子

Cu:

  1. 表示单质铜

  2. 表示铜元素

  3. 表示铜原子

  4. 表示1个铜原子


5 H2S:表示5个硫化氢分子

H2CO3:表示1个碳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8. 化学,求通俗易懂的解析

ph越小,那么反应速率越大。
醋酸会不断电离,ph上升没有盐酸那么快,所以反应速率是醋酸>盐酸。
那么,产生相同的氢气,醋酸快。

9. 【化学】解析

加稀盐酸防止碳酸离子存在,形成碳酸钡沉淀,加氯化钡形成硫酸钡沉淀

10. 高中化学 要解析

1)首先一点,有磁性的固体,常见的铁钴镍这3种金属单质是有磁性的。四氧化三铁这种氧化物是有磁性的,含有四氧化三铁的矿石叫做磁铁矿。这种属于知识,就是说:没有为什么,记住就好了。是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
既然是在空气中煅烧。那么就是跟氧气在加热的情况下反应。就算有铁单质产生,最后还是变成氧化物了。想想锯条的烤蓝。因此这种有磁性的物质是四氧化三铁(这个可能难一点,不过还是属于书上的知识),气体就是CO2(这个毫无难度)。

Fe3C+3O2==Fe3O4+CO2。这个方程很好配平,观察法一眼就看出来了。对于这种化合价不好判断,用我之前教的0价配平法也一样能配。

向四氧化三铁中加盐酸,中学课本上说,四氧化三铁是由一份子氧化亚铁FeO,和一份子Fe2O3形成的。所以加入盐酸,就是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铁的混合物。其实四氧化三铁就是通过这个方法推断出来其组成的。

2)这四个家伙,加入过量氢氧化钠,镁,亚铁,铜,都变成了对应的碱沉淀。铝离子变成偏铝酸跟继续存在于溶液中。过滤,获得的滤渣就是氢氧化镁,请氧化亚铁,氢氧化铜。
灼烧之后,氢氧化镁变成氧化镁,氢氧化亚铁变成三氧化二铁(有空气的氧气嘛,被氧化啦),氢氧化铜变成氧化铜。

然后投入盐酸。这个是初中的知识,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还有对应的盐。
所以变成氯化镁,氯化铁,氯化铜。
相比之前,大量减少的是铝离子(过滤之后它不是滤渣是溶液),亚铁(变成三价铁了)

3)生成单质硫的问题,FeS这种硫化物还有像硫化铜,硫化汞这些的,都属于极难溶的物质。其离子积常数比水的都小,也就是说比水还难电离。所以在写离子方程的时候,不能拆!这才是这个题的难点。方程反而好写。

既然生成了S单质,就表示FeS中的S2-失电子了,看看给的材料稀硫酸,氧化铁,二氧化硅。
稀硫酸不具有氧化性,排除。二氧化硅就是石头,排除!看到氧化铁,就想到三价铁离子,氧化性不错。
所以就是三价铁离子跟硫化亚铁反应。2Fe3+ + 2FeS==3Fe2 + S

还要注意在这里,硫酸(强酸)不能制H2S(弱酸)。也是前面提到的,有一些特殊的金属硫化物太难溶了。并且这种特殊的性质也会延伸出来一些不可思议的性质。H2S+FeSO4==H2SO4+FeS↓在这里可以弱酸制强酸。

加足量铁屑的原因:为了使三价铁完全转化为二价铁,除去过量的硫酸,并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有这3个原因,答第一个比较保险,后面两个不知道给不给分。
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反之保存亚铁盐溶液,都要加一些铁屑在里面。这个老师会讲,只不过你可能忽略了。

4)这类问题是大部分同学的软肋啊,虽然计算化简的难度不高,不过如何应用是难点。
你就紧紧把握住Kps的定义即可。Fe(OH)3的Kps值=c铁离子×c氢氧根³①式

PH=4就表示cOH=10^-10,带入①式
c铁离子×10^-30=4×10-38
解得铁离子=4×10^-8mol/L
铁离子浓度小于10-5,所以“完全”沉淀啦。

热点内容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