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化学的发展

化学的发展

发布时间: 2020-11-20 22:44:02

㈠ 简述中国对化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人类文明的起点——火的利用
在几百万年以前,人类过着极其简单的原始生活,靠狩猎为生,吃
的是生肉和野果。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至少在距今50
万年以前,可以找到人类用火的证据,即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经火烧过的动物骨骼化石。

有了火,原始人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吃了熟食后人类增进
了健康,智力也有所发展,提高了生存能力。

后来,人们又学会了摩擦生火和钻木取火,这样,火就可以随身携
带了。于是,人们不再是火种的看管者,而成了能够驾驭火的造火者。

火是人类用来发明工具和创造财富的武器,利用火能够产生各种各
样化学反应这个特点,人类开始了制陶、冶金、酿造等工艺,进入了广
阔的生产、生活天地。

2.历史悠久的工艺——制陶
陶器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已很难考证。对陶器的由来,说法不一,
有人推测:人类最原始的生活用容器是用树枝编成的,为了使它耐火和
致密无缝,往往在容器的内外抹上一层粘土。这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
偶尔会被火烧着,其中的树枝都被烧掉了,但粘土不会着火,不但仍旧
保留下来,而且变得更坚硬,比火烧前更好用。这一偶然事件却给人们
很大启发。后来,人们干脆不再用树枝做骨架,开始有意识地将粘土捣
碎,用水调和,揉捏到很软的程度,再塑造成各种形状,放在太阳光底
下晒干,最后架在篝火上烧制成最初的陶器。

大约距今
1万年以前,中国开始出现烧制陶器的窑,成为最早生产陶器的国家。陶器的发明,在制造技木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制陶过程改变了粘土的性质,使粘土的成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碳酸钙(gài),氧化镁(měi)等在烧制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使陶器具备了防
水耐用的优良性质。因此陶器不但有新的技术意义,而且有新的经济意
又。它使人们处理食物时增添了蒸煮的办法,陶制的纺轮、陶刀、陶挫
等工具也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陶制储存器可以使谷物和水
便于存放。因此,陶器很快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特别是定居
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更是离不开陶器。

3.冶金化学的兴起

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开始使用金属代替石器制造工具。使用得
最多的是红铜。但这种天然资源毕竟有限,于是,产生了从矿石冶炼金
属的冶金学。最先冶炼的是铜矿,约公元前3800年,伊朗就开始将铜矿 石(孔雀石)和木炭混合在一起加热,得到了金属铜。纯铜的质地比较软,用它制造的工具和兵器的质量都不够好。在此基础上改进后,便出现了青铜器。

到了公元前3000~前2500年,除了冶炼铜以外,又炼出了锡(xī)
和铅(qiān)两种金属。往纯铜中掺入锡,可使铜的熔点降低到800℃左
右,这样一来,铸造起来就比较容易了。铜和锡的合金称为青铜(有时也
含有铅),它的硬度高,适合制造生产工具。青铜做的兵器,硬而锋利,
青铜做的生产工具也远比红铜好,还出现了青铜铸造的铜币。中国在铸
造青铜器上有过很大的成就,如殷朝前期的“司母戊”鼎。它是一种礼
器,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又如战国时的编钟,称得上古代在音
乐上的伟大创造。因此,青铜器的出现,推动了当时农业、兵器、金融、
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把社会文明向前推进了一步。

世界上最早炼铁和使用铁的国家是中国、埃及和印度,中国在春秋
时代晚期(公元前6世纪)已炼出可供浇铸的生铁。最早的时候用木炭炼
铁,木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把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为金属
铁。铁被广泛用于制造犁铧、铁■(一种锄草工具)、铁锛等农具以及铁
鼎等器物,当然也用于制造兵器。到了公元前8~前7世纪,欧洲等才相
继进入了铁器时代。由于铁比青铜更坚硬,炼铁的原料也远比铜矿丰富,
在绝大部分地方,铁器代替了青铜器。

4.中国的重大贡献——火药和造纸
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什么要把它叫做“黑火药”呢?
这还要从它所用的原料谈起。火药的三种原料是硫磺、硝(xiāo)石和木
炭。木炭是黑色的,因此,制成的火药也是黑色的,叫黑火药。火药的
性质是容易着火,因此可以和火联系起来,但是这个“药”字又怎样理
解呢?原来,硫磺和硝石在古代都是治病用的药,因此,黑火药便可理
解为黑色的会着火的药。

火药的发明与中国西汉时期的炼丹术有关,炼丹的目的是寻求长生
不老的药,在炼丹的原料中,就有硫磺和硝石。炼丹的方法是把硫磺和
硝石放在炼丹炉中,长时间地用火炼制。在许多次炼丹过程中,曾出现
过一次又一次地着火和爆炸现象,经过这样多次试验终于找到了配制火
药的方法。

黑火药发明以后就与炼丹脱离了关系,一直被用在军事上。古代人
打仗,近距离时用刀枪,远距离时用弓箭。有了黑火药以后,从宋朝开
始,便出现了各种新式武器,例如用弓发射的火药包。火药包有火球和
火蒺藜两种,用火将药线点着,把火药包抛出去,利用燃烧和爆炸杀伤
对方。

大约在公元8世纪,中国的炼丹术传到了阿拉伯,火药的配制方法
也传了过去,后来又传到了欧洲。这样,中国的火药成了现代炸药的“老
祖宗”。这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纸是人类保存知识和传播文化的工具,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
大贡献。在使用植物纤维制造的纸以前,中国古代传播文字的方法主要
有:在甲骨(乌龟的腹甲和牛骨)上刻字,即所谓的甲骨文;甲骨数量有
限,后来改在竹简或木简上刻字。可是,孔子写的《论语》所用的竹简
之多,份量之重是可想而知的;另外,用丝织成帛(bó),也可以用来写
字,但大量生产帛却是难以做到的。最后才有了用植物纤维制造的纸,
一直流传到今天。

1957年5月,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西安市灞(bà)桥的一座古代
墓葬中发现一些米黄色的古纸。经鉴定这种纸主要由大麻纤维制造,其
年代不会晚于汉武帝(公元前156~公元前87年),这是现存的世界上最
早的植物纤维纸。

提起纸的发明,人们都会想起蔡伦。他是汉和帝时的中常侍。他看
到当时写字用的竹简太笨重,便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用树
皮、麻头、破布、破鱼网等做原料,先把它们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长
时间浸泡,再捣烂成为浆状物,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
晒干,便制成了纸。它质薄体轻,适合写字,很受欢迎。

造纸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化学工艺,它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
实际上,蔡伦之前已经有纸了,因此,蔡伦只能算是造纸工艺的改良者。

5.炼丹术与炼金术
当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的时候,统治
阶级对物质享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皇帝和贵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两种
奢望:第一是希望掌握更多的财富,供他们享乐;第二,当他们有了巨
大的财富以后,总希望永远享用下去。于是,便有了长生不老的愿望。
例如,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便迫不及待地寻求长生不老药,不但让徐
福等人出海寻找,还召集了一大帮方士(炼丹家)日日夜夜为他炼制丹砂
——长生不老药。 古代的炼丹术是化学科学的先驱,炼丹术就是企图将丹砂(硫化汞)之类药剂变成黄金,并炼制出长生不老之丹的方术。中国金丹术始于公元前2、3世纪的秦汉时代。公元142年中国金丹家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最古的论述金丹术的书,约在360年有葛洪著的《抱朴子》,这两本书记载了60多种无机物和它们的许多变化。约在公元8世纪,欧洲金丹术兴起,后来欧洲的金丹术逐渐演进为近代的化学科学,而中国的金丹术则未能进一步演进。

金丹家关于无机物变化的知识主要从实验中得来。他们设计制造了加热炉、反应室、蒸馏器、研磨器等实验用具。金丹家所追求的目的虽属荒诞,但所使用的操作方法和积累的感性知识,却成为化学科学的前驱。

㈡ 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有什么作用

化学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到底有哪些好处化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密切,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生命、化学与医药营养、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法学、化学与哲学、化学与信息都有密切的关系
化学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价值
化学是一门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科学.学习了化学,就能更好地认识和说明生活和生产中的化学变化和现象,就能控制这些变化,消除或者降低这些变化有害的方面,并使变化充分向有利的方面发展.例如,掌握了燃烧的化学原理,就可以合理利用燃料,防止火灾以及开发新的燃料来源等.运用化学原理,可以从自然界中提取或利用自然物质制造出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人类需要的各种物质.例如从海水中提取盐类和其它有用的物质;用矿石冶炼多种金属;以空气、水、石油、煤炭等作原料,制造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化肥、农药、染料、洗涤剂、医疗药品等等.应用化学研究的成果,还可以探索生命现象的奥秘,研究新的生产流程,研制新材料,开发新能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促进农业发展,增加食物和营养品,使物理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得到进一步发展.总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极其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化学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价值
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㈢ 化学工业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化学工业已进入了成熟时期,主要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已大部分满足世界市场的需要,世界性的市场竞争和技术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化工生产仍属于较高利润的行业之一,并仍处于快速成长期。从世界统计情况看,从80年代起化学工业的税后利润一直高于食品加工、造纸等行业。21世纪初,世界化学工业将继续进行合理化调整,完全走出亚 洲金融危机的阴影,逐渐进入另一个上升周期。21世纪初将是化工投资的新一轮高峰期。(感受中国股市最具震撼力的攻击型波段……)

目前,世界化学工业在经济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的推动下,正在进行由资本集约型向技术集约型的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的化工产业已进入成熟期,正向上中下游协调发展、全球化经营的目标迈进;而发展中国家的化学工业则初具规模,正处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过程中。

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是:(独家证券内参,披露更多内幕……)

高新技术已成为影响世界化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以信息化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催化技术、新能源利用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将为世界化工产业在新经济时代的升级换代提供巨大的动力和强有力的支持,促进世界化工技术产生新的重大突破,从而使世界化工行业在21世纪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世界各大跨国公司,为了取得竞争优势,都不惜加大科技开发的投入,以确立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先地位。

大型跨国公司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纷纷进行兼并和重组,进行资产与技术的交换和合作,收缩经营范围,加强核心业务,集中力量谋求竞争优势。其发展趋势足从多元化发展转向专业化发展,加速向技术和效益密集型转移,逐步退出附加值低、污染严重的传统化工领域,加速向技术和效益密集型转移。

以优势核心业务为主的结构调整使化学工业公司经营业务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变化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足以ExxonMobH、Shell、BPAmoco为代表的上中下游一体化经营的综合性大石油公司,它们以巨大的跨国油气资源储量、高的油气产量、强大的炼油能力和全球性的油品市场,以及与炼油相配套的各具特色的石化产品生产能力一起成为全球或区域性石油和石化业中坚的跨国石油公司;另一类是以发展中国家、产油国为主的国家石油和石化公司,它们以本国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石油石化业为主,积极向国际化经营发展,凭借其资源等优势和国家的支持成为国际石油石化工业的重要力量,其典型代表是委内瑞拉、沙特等的石油石化公司;第三类是为提高竞争力放弃非核心业务的同时加强优势业务领域,向大型专用和高附加值专业化学品公司的方向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专用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公司,诸如汽巴精化公司、罗姆哈斯公司、韦伯公司等,第四类是淡出传统的以石油化工为基础的化学工业,在保留少部分或大部分核心优势石化品业务的同时,主体或部分向包括制药、保健、农业等业务在内、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生命科学领域转移,诸如杜邦、拜耳、罗纳普朗克、孟山都公司等。

世界化工行业在调整中进一步走向集约化经营。超大型跨国化工集团的影响不断扩大,兼并联合创造出了世界化工行业的超大型公司,而单项产品的联合增强了该产品在技术、质量、市场等某一方面的领先地位。一批化工超大型公司相继出现,在其优势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对世界化工产品市场的竞争和行业的发展将带来重大影响。

生产装置上下游一体化已成为全球化工行业的发展主流。一体化可优化原料成本,降低运输和终端销售成本,以及公用事业、管理成本和其它费用,提高装置利用率,增加收益。今后,一体化的化工公司和能够获得低成本原料的化工公司在行业中将居于支配地位,而弱小和中等规模的经营者被迫撤离化工行业,一些纯化学公司也将被挤出化工领域。如欧洲主要大宗聚合物生产者之一荷兰DSM公司,由于没有石油原料,不能保持其竞争力,已准备退出石化行业,非上下游一体化的比利时索尔维公司已将其聚合物业务转让给了BP公司。而上下游一体化的公司由于其巨大的协同作用,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成为推进化工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的主要动力。世界化学工业在21世纪将进行不懈的努力,通过推行环境友好工艺技术,重视环保投资,以节能降耗,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环境质量;以期在为全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得到社会的认可,树立本行业良好的形象。

亚太地区已成为发达国家大型公司转移大宗石化产品和传统化工产品生产的热点。世界化工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大宗石油化工产品市场已进入成熟期,增长速度平缓,竞争加剧,费用增加,获利空间减小,而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进入成长期。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石油化工正处于生命力旺盛的成长期,对化工产品的需求则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一地区人口众多,原料丰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化学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到2010年,亚洲在世界化工市场需求所占的比重将由目前的24%提高到38%,远远高于北美的22.6%和西欧的24%。

亚洲金融危机虽然对亚洲国家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但亚洲国家通过其财政制度的改革,市场的透明度将进一步增加,从长远上看,亚洲市场的规模仍具有巨大的潜力,是最有希望的投资和消费地区。目前在亚洲地区正在建设一系列世界顶尖级的化工生产装置,据国外权威机构预计,今后世界石化和化工行业一半以上的新投资将用在亚洲地区,这将给亚洲的石化市场带来质的飞跃。

㈣ 化学发展的历史

在化学发展的历史上,是英国的波义耳第一次给元素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指出:“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它可以与其他元素相结合,形成化合物。但是,如果把元素从化合物中分离出来以后,它便不能再被分解为任何比它更简单的东西了。” 波义耳还主张,不应该单纯把化学看作是一种制造金属、药物等从事工艺的经验性技艺,而应把它看成一门科学。因此,波义耳被认为是将化学确立为科学的人。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物质是由元素构成的,那么,元素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创立的原子学说进一步解答了这个问题。 原子学说的主要内容有三点:1.一切元素都是由不能再分割和不能毁灭的微粒所组成,这种微粒称为原子;2.同一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不同;3.一定数目的两种不同元素化合以后,便形成化合物。 原子学说成功地解释了不少化学现象。随后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又于1811年提出了分子学说,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他认为,许多物质往往不是以原子的形式存在,而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例如氧气是以两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而化合物实际上都是分子。从此以后,化学由宏观进入到微观的层次,使化学研究建立在原子和分子水平的基础上。 19世纪末,物理学上出现了三大发现,即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这些新发现猛烈地冲击了道尔顿关于原子不可分割的观念,从而打开了原子和原子核内部结构的大门,揭露了微观世界中更深层次的奥秘。 热力学等物理学理论引入化学以后,利用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概念,可以判断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方向和条件,从而开始建立了物理化学,把化学从理论上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在量子力学建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化学键(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结合力)理论,使人类进一步了解了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大大地促进了化学与材料科学的联系,为发展材料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化学家们运用化学的观点来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用化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例如能源危机、粮食问题、环境污染等。 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产生了很多边缘学科,如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等等,使得生物、电子、航天、激光、地质、海洋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化学也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数不清的物质保证,在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代化学的兴起使化学从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多分支学科的科学,开始建立了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为分支学科的化学学科。化学家这位“分子建筑师”将运用善变之手,为全人类创造今日之大厦、明日之环宇。

㈤ 化学的历史由来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

当时这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化学知识的形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它的发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历史的前进。

化学在发展过程中,依照所研究的分子类别和研究手段、目的、任务的不同,派生出不同层次的许多分支。

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化学传统地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四个分支。2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化学键的电子理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化学研究在理论上和实验技术上都获得了新的手段。

导致这门学科从30年代以来飞跃发展,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化学内容一般分为生物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七大类共80项,实际包括了七大分支学科。

(5)化学的发展扩展阅读

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即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是在原始的地球条件下进行的。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米勒的模拟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还原性大气”。

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而氰氢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第二个阶段

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这一过程是在原始海洋中发生的,即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经过长期积累,相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如黏土的吸附作用),通过缩合作用或聚合作用形成了原始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

第三个阶段

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这一过程是怎样形成的?前苏联学者奥巴林提出了团聚体假说,他通过实验表明,将蛋白质、多肽、核酸、明胶、阿拉伯胶和多糖等放在合适的溶液中,它们能自动地浓缩聚集为分散的球状小滴,这些小滴就是团聚体。

第四个阶段

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包括以生化系统和遗传系统的建立为标志的细胞的诞生。这一阶段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是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目前,人们还不能在实验室里验证这一过程。

㈥ 化学发展前景及其方向

1.就业前景
化学就业前景每年一次性就业率都较高,就业行业包括教育、材料、军工、汽车、军队、电子、信息、环保、市政、建筑、建材、消防、化工、机械等行业。部门包括:各级质量监督与检测部门、科研院所、设计院所、教学单位、生产企业、省级以上的消防总队等。
市场调研发现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适宜到石油化工、环保、商品检验、卫生防疫、海关、医药、精细化工厂等生产、技术、行政部门和厂矿企业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适宜到科研部门和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适宜继续攻读应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2.就业方向
化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化学工业领域的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就业方向:
1、各种原料及成品的分析测试;
2、化工、石油炼制等生产操作、技术和质量管理;
3、石油产品的调配、分析与营销;
4、精细化学品、油田化学剂的研制与开发;
5、分析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化验室的技术与质量管理;
6、电池,电池材料,电化学表面处理等生产和研发;
7、分析仪器营销。

化学专业就业岗位:
销售工程师、化验员、销售代表、研发工程师、销售经理、高中化学教师、初中化学教师、工艺工程师、实验员、质检员、化学分析员、销售助理等。

㈦ 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

1.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2.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3. 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4.定量化学时期,既近代化学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科学相互渗透时期,既现代化学时期。二十世纪初,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蛋白质、酶的结构问题得到逐步的解决。

㈧ 化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有何意义

我国著名滑雪前辈杨石先生说:“农、轻、重、吃、穿、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创造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生活。就化学对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来说,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化学可谓给生活增添温暖。尼龙,涤纶还有类似的许多衣料,如人造纤维、尼龙等衣料大部分都是石油提炼成的化学品制成。
化学对于食物同样重要。用纯碱发面制馒头,松软可口。各种饮用酒,经粮
食等原料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制得。在住的方面,建筑材料如三合土(水泥)钢筋、磁砖、玻璃、铝和塑胶等均来自化学工业的制成品。通过化学,我们才能拥有铁制品,石油,陶土等. 交通方面
:,如飞机、轮船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所用的燃料均是石油工业提炼成的副产品。飞机机身是由特殊的合金制造的。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化学作为一门核心、实用、创造性科学,已经为人类认识物质世界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化学寻求结构多样性和分子多样性,合成制备了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发展了化学合成理论和技术,为阐明生命的起源、发现生物活性物质、新材料以及新药物的设计合成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化学研究物质之间的变化规律,阐明各类化学反应的机理,从真实时空的水平上认识物质转化的化学过程。化学创立了研究物质结构和形态的理论、方法和实验手段,认识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为设计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化学品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面对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其它学科迅猛发展的挑战和人类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提出的新要求,化学在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思路的同时,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物质和品种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造福国家,造福人类。

㈨ 谈谈中国化学发展的认识(从古至今)

十六世纪,化学从古典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新的科学学科的时候,也就是被现代人类公认的“第一次科技浪潮”澎湃的历史时期。
中国错过了人类科学史上的那次重要机遇!致使中国的科技思想与曾经辉煌的冶炼技术、造纸技术、陶瓷技术、酿造技术、纺织印染技术等丧失了科学升华、放眼千里的大踏步进步的能力。相反,上述技术传到欧洲后,得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洗礼后,脱胎换骨成为了崭新的工业技术。特别是化学理论给予的洗礼,奠基了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
反观当时的中国,人类科技文明的春风数百年没有吹进这个内力澎湃、方向感丧失的泱泱大国。从此,落后了数百年,被列强欺负了数百年。
可喜的是国人的反省能力,自强能力、学习能力。新中国建立以后,政府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就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化学科技在这个奋起直追西方的国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短短的六十几年,中国已经在化学科技领域走到了前沿。化学工业给国民经济的各个工业领域注入了发展的动力。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历史证明了化学科技给予国家发展的贡献。历史也必将证明化学科技是全人类的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㈩ 化学的来历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

当时这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化学知识的形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它的发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历史的前进。

化学的发展经历的时期:

(1)萌芽时期

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这些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只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2)丹药时期

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而后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也相继出现。

(3)燃素时期

这个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进行化学变化的理论研究,使化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为化学元素指明科学的概念。

(4)发展期

这个时期从1775年到1900年,是近代化学发展的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使化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突出地强调了各种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其中量的概念的引入,是与古代原子论的一个主要区别。

(5)现代时期

二十世纪的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实验与理论一直是化学研究中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两个方面。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受到自然科学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

并广泛地应用了当代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化学在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合成和测试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而且在理论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10)化学的发展扩展阅读:

化学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化学在发展过程中,依照所研究的分子类别和研究手段、目的、任务的不同,派生出不同层次的许多分支。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化学传统地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四个分支。

2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化学键的电子理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化学研究在理论上和实验技术上都获得了新的手段,导致这门学科从30年代以来飞跃发展,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化学内容一般分为生物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七大类共80项,实际包括了七大分支学科。

热点内容
中国房价历史 发布:2025-07-05 16:22:07 浏览:309
2年级的英语 发布:2025-07-05 13:33:31 浏览:773
初中物理电动机 发布:2025-07-05 11:48:09 浏览:245
慈利教育网 发布:2025-07-05 11:15:09 浏览:622
奥特曼黑历史 发布:2025-07-05 05:13:59 浏览:8
2017全国二语文试卷 发布:2025-07-05 02:17:04 浏览:679
德阳是哪个省的 发布:2025-07-05 01:20:18 浏览:562
欧豪年彩墨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05 00:38:16 浏览:713
教学实践内容 发布:2025-07-04 21:32:22 浏览:431
云南教育论文 发布:2025-07-04 18:10:10 浏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