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答
『壹』 智力问答(历史问题)
共有七个答案
甲、
在明太主朱元章 贪官当道 人们有怨都很难得到公正的审判 有一穷书生 考试三年而不第 并且 家中田地被占 官官相卫 他无处伸冤 跟本不可能去告御状 终于 他想出个方法 能让太主知道他的冤情
他出了这么个谜语 让别人猜 由于很难 很快传遍天下 也就传到了太主的手里 太主看了后 便把他招来 问 你有什么怨情?
他把所有的委屈都说了出来 贪官被斩首了 可他们总不明白书生怎么告的御状 后来 迷揭开了 所有的秘密全在那个诗歌里:
何车无轮?:古时候,农民犁地,在牛身后的拉的叫犁车,犁车是用来开荒的,那时候,人们管开荒又叫‘起地’,所以‘起’通‘乞’代表乞求的意思
何猪无嘴?:这个自然代表太主本人,猪代表朱字,说太主很少慰问国事,像无嘴一样
何驴无毛?:也代表太主本人,太主本来当过和尚,那是广交贤良,以天下为心,用这句和上面的那句对比,说明太主应该管国事了 所以,这句代表的字就是‘为’字,表示太主该有所为了。
何屋无门:这个屋字通吾字,代表书生自己,
何书无字:古代的诏书都是太监念的,而太监根本不认识字,所以,诏书就是用口头来传达的,所以,这句代表的字就是‘昭’
何花无叶:这个很简单了,大家都会想到的,就是雪花了,这句代表的就是‘雪’字
所以,整个句子连起来就是‘乞朱为吾昭雪’
天下之博学者,当数书生,令以后之人没有不为之叹服的.
乙、
安步当车无轮,安步当车即走的意思,走与祝谐音;亥本义指猪,字形无嘴,可说亥这个猪无嘴,亥为地支,与天干结合可纪年,年与你谐音,且亥在地支中位居十二,十二与是尔谐音,意是你;秃驴无毛,秃驴可借指和尚,和尚即僧,僧与升谐音;千年屋无门,千年屋即棺,棺与官谐音;天书无字,天书可理解为天子写的书,即圣旨,相当于“法律”,法与发谐音;妙笔生花无叶,妙笔生花指一个人的文采,即才气,才与财谐音。因此,可连成一句话为:祝你升官发财。
丙、
(风)车无轮
(雨)珠(谐 猪)无嘴
(秃)驴无毛
(中)午(谐 屋)无门
(桐)树(谐 书)无字
(心)花无叶
风雨秃中桐心 谐 风雨途中同心
丁、
何车无轮:我(我)车无轮。我的车本来就没有轮子,轮子给我卸了,但没有钱买新的轮子,只好放在仓库里。
何猪无嘴:矮(爱)竹无嘴。矮竹,就是我们说的文竹。植物而已,哪里来的嘴巴?
何驴无毛:泥(你)驴无毛。谁都知道。
何屋无门:蚁(一)屋无门。蚂蚁的家是洞口,没有门的。
何书无字:万树(书)无字。多少树都没有字的。
何花无叶:年画(花)无叶。年画而已,和叶子确实没有关系。
所以答案是:我爱你一万年。
戊、
“老鼠喜欢大米”
何车无轮:老车蘼帧3道狭耍
『贰』 历史 问答题
1.两宋时期,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原因有哪些?
东汉末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使南方的经济得到了发展;魏晋南北朝时,北方长期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特别是人口大量南迁,使南方进一步开发;两宋时期北方人民抗击周边少数民族入侵,南方相对稳定,正所谓“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2.有人说,两宋时期是一个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时代。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两宋时期,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气象。指导学生以自学为主,通过读书找出两宋农业的新特点。
农业人口的增加:人口达一亿;
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秧马;
农田水利方面的进步:钱塘江海塘;
耕作技术的提高,水稻种植普遍推广,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占城稻、太湖流域。
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
1、宋代商业繁荣:
指出:两宋时期商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城镇的兴起、纸币的出现和使用,海外贸易的兴盛。
指导学生以自学为主,通过读书找出两宋商业的繁荣的表现。
城镇的兴起:城镇的兴起是商业发展的结果,它是由贸易集市发展而来的;
纸币的出现和使用: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2、宋代海外贸易兴盛:
指导学生以自学为主,通过读书找出两宋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周边民族的兴起,迫使宋与中亚地区的陆路往来中断,必须通过海路与外国发展贸易关系;高度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政府的鼓励政策。
表现:“蕃客”、“蕃坊”、“蕃市”、“蕃学”的出现;重要外贸港口的出现;市舶司的出现;外贸范围广。
『叁』 历史问答题
1,三国时吴国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去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这时大陆与台湾交往的最早记录;
2,隋炀帝时,三次派人去流求,也就是今天台湾;
3,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与澎湖,这时台湾归属中央政府正式管辖的开始;
4,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入台,并于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
『肆』 历史问题
(一)、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①排斥市场调节。②其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使得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③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
(二)、原因: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有的经济模式(斯大林模式),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缺乏正确理论指导,没有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实验,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也就是没有从本国实际出发。以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并没解决
而中国提倡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群众路线,采取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
希望能帮助到你!
『伍』 历史问题答案
(1)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答: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统一中国。
(2)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失败了?
答:因为在官渡之战中善于用人,战术得当。在赤壁之战中却骄傲轻敌,麻痹大意,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船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
(3)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
答:(1)政治上:把汉献帝迎到许,“挟天子以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2)经济上: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实力不断增加,使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3)军事上: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其统一奠定了基础。
(
4)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骄兵必败。
『陆』 历史问答题
《历史与社会》(七上)期末调测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注意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把答案填在卷二的相应表格中)
1. 张杰生活的开发区银河社区“一百”超市连锁店开业了,张杰很高兴,因为社区又增添了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娱乐功能
2. 上虞市的解放路步行街店铺林立,商业繁荣。如果按社区的功能划分,它属于
A.工业区 B.生活小区 C.商业区 D.高科技园区
3. 以下四幅地图的图幅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A.绍兴市政区图 B.浙江省政区图
C.中国政区图 D.亚洲政区图
你喜欢住在气候宜人的地方吗?根据所学的气候知识回答4—5小题:
4. 请你想一下冬季的气候状况,再回忆夏季的气候状况,我省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5. 你认为季风气候最有利于农作物(特别是水稻等)生长的有利条件是
A.冬季多雨 B.终年多雨
C.雨热同期 D.夏季高温
6. 小明早上背着书包,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去上学,小明的学校在他家的什么方向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7. 某民族希望小学统一为学生提供午餐,可小江的饭莱很特别,在他的饭盒上总标着“清真”两字,他吃的荤菜主要是羊肉、牛肉等,从来不吃猪肉。你认为小江是哪个民族的学生?
A.满族 B.藏族 C.回族 D.汉族
8. 我国疆域辽阔,当乌苏里江上迎来日出时,帕米尔高原上是
A.天近正午 B.晚霞满天
C.旭日东升 D.满天星斗
9. 睁大眼睛找错误:小强最近收到美国网友查理的电子邮件,查理告诉了小强一些他家的情况:查理家在美国中部平原的中部,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农场,耕种着10m公顷土地,家里有很多的农业机械。每当种植的水稻收割时,爸爸会找来很多很多的帮工帮忙。收获的粮食运到离农场不远处的公路边的粮仓去,然后销往美国以及全世界。请你仔细分析,小强的资料中有几处错误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10. 下列图示中,属于平原的是
11. 我国四个直辖市中,位于西部地区的是
A.天津 B.北京 C.重庆 D.上海
12. 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旱情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决定引长江水到华北地区,这一巨大工程是
A.西气东输 B.西电东送
C.南水北调 D.南磷北运
13. 下列平原中,有稻作文化印记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西欧平原
C.亚马逊平原 D.华北平原
14. 暑假期间,小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地旅游了。在那个地方,他们喝到了新鲜的牛奶和奶茶,还参加了一种叫作“那达慕”的盛会。请问,小丽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是
A.太湖流域 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天山牧场
15. 以下全部是发达国家的一组是
A.中国、墨西哥、加拿大、日本
B.日本、英国、德国、法国
C.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
D.埃及、刚果、南非、意大利
16. 下列“羊比人多”,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的是
A.澳大利亚 B.蒙古 C.阿根廷 D.德国
17. 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区)是
A.青海、甘肃 B.青海、四川
C.云南、西藏 D.青海、新疆
18. 我国的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A.哈萨克斯坦 B.印度 C.俄罗斯 D.蒙古
19. 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是
A.鱼米之乡 B.牧人的天堂
C.天府之国 D.人间天堂
20. 2003年,非典型肺炎从广州开始传播到全国多个省(区)。广州位于
21. “梯田是小伙子的脸”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俗语
A.傣族 B.哈尼族 C.土家族 D.苗族
22. 在新疆的绿洲上居住的人们利用的一种典型灌溉设施是
A.坎儿井 B.水渠 C.运河 D.大型水塔
23. 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居住在浙江舟山市岱山岛人们的生活主要靠
A.开采石油 B.砍伐树木
C.晒盐捕鱼 D.开采煤矿
24. “终年严寒,人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撬,以打猎和捕鱼为生”,以上所描绘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撒哈拉沙漠 D.北极地区
2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的特点是
A.东密西疏 B.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C.大杂居、小聚居 D.集中分布在边疆地区
26. 上海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关于上海的论述,正确的有
①位于长江人海口,现有1600多万人口
②近代上海被称为“东方的巴黎”
③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此召开
④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7. 下列古代文明中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从未间断的是
A.中华文明 B.古代希腊文明
C.玛雅文明 D.古代罗马文明
28. 服饰是社会变革的窗口,辛亥革命时期有人设计了一种新式服装是
A.旗袍 B.中山装 C.西装 D.马褂
29. 民间故事大多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并在劳动人民中长期流传。下面哪一则是民间故事
A.《红楼梦》 B.《水浒传》
C.《白蛇传》 D.《孙子兵法》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用世纪年代表示是
A.19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19世纪5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0分)
31. 想一想,连一连(8分)
(1)为下列文明古迹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家:(4分)
①金字塔 A.古希腊
②汉谟拉比法典 B.古埃及
③“哈拉帕文化” C.古巴比伦
④雅典卫城 D.古印度
(2)将我国的地理分界线与相对应的名称用直线连接起来:(4分)
①人口分布地理分界线 A.秦岭—淮河
②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 B.秦岭
③东部季风区和西部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黑河—腾冲连线
④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D.大兴安岭—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
喀拉山一冈底斯山
32. 读“沿我国中纬地区某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6分)
(1)图中①、③、④分别代表我国地势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级阶梯。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_____________高_____________低,呈_____________分布。
33. 读左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写出大洲和大洋:
大洲: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大洋:(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2)写出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
运河:a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海峡:b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34. 读右上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西气东输”是我国四大工程之一,主干线西起A点所示的_____________自治区,东到B点所示的——市,其间三次穿越——河,一次穿越_____________江。
(2)依次写出C、D、E、F、C、H六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有什么好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读下图回答:(8分)
(1)黄河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注入_____________海,是中国第_______长河。
(2)该图表示的是黄河_____________河段(上、中、下游),被称为“_____________”。
(3)该河段多灾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根治黄河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我国不仅地形多种多样,而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小明对自己家乡的地形、气候是这样描述的:“我的家乡盛产茶叶和竹制品,是一个开门见山、山青水秀、绿意盎然、环境优美的好地方。我的家乡气候宜人,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请你根据小明的描述,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小明家乡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为主。(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2)小明家乡的气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37. 细心斟酌,填一填(8分)
材料1:黄蓉家是上虞市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家里承包着50亩水稻田。
材料2:华筝家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草原上一户“逐水草而居”的普通牧民。
材料3——备选答案:A、大米饭 B、牛羊肉和奶制品 C、面食 D、人宇架屋顶的楼房 E、蒙古包 F、种水稻 C、种小麦 H、放牧牛羊 I、钓鱼、游泳 J、赛马、摔跤 K、溜冰 L、骑自行车上学 M、骑马上学 N、定居生活 O、游牧生活 P、蒙古袍Q、乌毡帽
请你在下面的表格中展示两家人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差异。(要求:至少对比四项,对比内容可以从材料3——备选答案中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概括。如果是从备选答案中选,则填序号字母)
对比项目
衣着
饮食习惯
民居特色
交通工具
黄蓉家
华筝家
38. 小强的家在哈尔滨,小丽的家在广州。暑期中的夏令营活动使两人成了好朋友。在介绍各自的家乡时,两人都讲得头头是道,而且是非常的自豪。现在,请你分别扮演小强和小丽,给大家说说北方和南方的不同特点,好吗?(8分)(提示:从“饮食习惯、交通、气候类型、主要农作物”等方面回答。)
39. 材料探究题:从事历史研究的张教授对巴比伦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深入研究巴比伦文明,他借助的资料有:巴比伦城琉璃墙及其墙上的浮雕、出土的人脸形状的金瓶、乌尔王出土的金瓶山羊、《吉尔伽美什》及西欧历史学家的研究著作、关于巴比伦文明的传说等。(5分)
(1)上述提到的资料中哪些是文献资料?哪些是实物资料?哪些是口述资料?
(2)其中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
『柒』 中国历史问答题
“进士”在唐代属于哪一层次的考试?
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这个诗人考中进士说明什么。。。。
就唐朝而言,考进士需要诗赋,明经等,这也就是说诗人中了进士,可以说明他对明经科也是比较擅长的。这个问题太怪了,还有诗人的鉴定是怎么说??会做的就算??还是名垂千古的?会做的话,基本所有的秀才级别的都能做的。。。名垂千古的又是百年难得一见啊。所以如果是一个人中了进士(唐朝的科举分很多种类的,我在下边帮你引用下吧)的话,说明此人在诗赋和明经上都很有水平,此外,他就踏上了政途,选入京或外放。
至于唐代科举制与今天的考试制度有哪些异同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由此可知道,唐朝的科举制度是多方面考察,比较现在的考试制度要完善,但在实用上可能比现在的差些,比如现在的考试关于数理,天文,地理等的学习又是唐朝不可比的,毕竟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嘛。
今天的考试制度有哪些利弊?这个问题不应该是咱们应该考虑的,既然你说到了,那我谈下自己的浅见吧。
现在的考试制度,我认为,他的初期目标是提高全国平均文化素质,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高的文化素质才会诞生更多的人才,才能为下一部的学习奠定基础,才不会再战争后出现人才断流。
据我了解,德国在1860年左右就已经达到了我国现在的水平,这也是德国经历两次战败后仍然能够崛起的原因,其他瑞士,美国紧随其后,当然发达国家的教育一定是很高的,因为大家都从德国身上血刀了东西。
也正因为这样,国家才会在明明知道,大学生就业难得前提下,还有扩招了。
在全国水平提高的情况下,那么下一部再提出的考试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这才将是真正的人才选拔,而且,国家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摸索,在教育体制上也会改进很多的(说句实话,我们其实就是国家的实验品,本来就没想着有什么成就,出了什么人才固然好,没出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这又涉及了中国官场,我就不多说了,)有些人提到要向西方学习什么的,其实到了这个第二阶段的话,那大学也会是好进难出的,并不是中国现在不愿意这么做,而是国情所限制。
再之后的话,那就是培养使用性人才,象现在的西方英美等国,名校出现的人大多在全世界多能吃的开的原因了。
再下一阶段,我没见到过,我不敢妄言,
目前可以采用什么办法更科学地得到人才?更能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
公平竞争的原则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一直都没有出现过,不管是谁,都不会那么做,只会那么说。你想,要拉拢人心,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你会选择谁,当然是朋亲故旧了,其次就是送礼的了,呵呵。所以绝对的公平竞争的原则是不可能出现的,除非你又大才,相对其他人你确实强非常多,而且得会“做人”。
更科学地得到人才,公平竞争的原则,我只在报告里见过,现实没见过。但我想相对的做法可以来实比,只要真实的比拼一下就会出来你说的原则的,但不会有人提出这种做法的,也不会得到其他人的赞同的,因为你在逆势而为,一切都清澈见底的话,不是什么好事。人的私心得不到解决,那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历史上的汉奸就是内部的私心得不到解决,水至清则无鱼。
『捌』 清朝历史问答题(30道)
第1题
清朝一共有几个皇帝?
答案:清朝有十二帝,但有十三朝。
原因是皇太极一个皇帝先后用了“天聪、崇德”两个年号。古代皇帝用了一个年号即称为一朝。所以清朝有十二帝,但有十三朝!
第2题
清朝康熙时的三藩指的是哪三藩?
A 吴三桂 耿精忠 王锡阐
B 尚可喜 鳌拜 施琅
C 吴三桂 尚可喜 耿精忠
答案:C
第3题
清朝的文官一品补子是什么图案?
A 锦鸡
B 孔雀
C 云雁
D 鹭鸶
E 仙鹤
答案:E
第4题
清朝康熙的南洪北孔指的是哪两个人?
A 陈梦蕾 蒋延锡
B 曾静 吕毅
C 洪异 孔尚任
答案:C
第5题
清朝嘉庆时期的白莲教起义襄阳暴动的首领是谁
A 王聪儿
B 李文成
C 怡良
答案:A
第6题
道光时期的《海国图志》的作者是谁?
A 孙士毅
B 魏源
C 王永旋
答案:B
第7题
《 ?》的作者是洪仁轩
A 资政新篇
B 桃花扇
C 长生殿
答案:A
第8题
满洲八旗有哪四种颜色?
答案:黄 白 红蓝
第9题
在维新思潮的影响下,哪一位皇帝在哪一年毅然变法,史称“百日维新”。
A 光绪
B 道光
C 同治
D 宣统
答案:A
第10题
简述 同治帝 光绪帝 宣统帝的关系
答案:同治和光绪是堂兄弟 宣统是光绪的侄子
第11题
清朝政府都有哪些部门?
答案:清朝沿袭明朝传统,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第12题
清初哪位大臣历事三朝,并被赐号“巴克什”?
答案:清初被授予“巴克什”称号的大臣有好几位,但是历经了三朝的只有希福一人。
希福:赫舍里氏,满州镶黄旗人。太祖时随其兄硕色来归。因通晓满、汉、蒙古文字,被赐号“巴克什”。希福很有才华,受到清太祖、太宗、世祖三代皇帝的重用,官至大学士、太保。顺治九年十一月卒。
第13题
清朝禁教政策是从哪位皇帝开始的?康熙还是雍正?
答案:康熙四十六年时,康熙颁布了“禁教令”
第14题
乾隆皇帝共()次西巡五台山。
答案:乾隆皇帝共(6)次西巡五台山。
15
八家铁帽子王指?
答案:(1)礼烈亲王代善 (2)睿忠亲王多尔衮 (3)豫通亲王多铎
(4)郑献亲王济尔哈朗 (5)肃武亲王豪格 (6)承泽裕亲王硕塞
(7)克勤郡王岳托 (8)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
16
雍正八年间,()担任浙江总督。
答案:李卫
17
清朝自康熙开始,传位是否都以密诏形式?
答案:清朝立嗣经历了:贵族公推制(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遗命立储制(康熙,),秘密立储制(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懿旨立储制(同治,光绪,宣统).
18
康熙朝时曾发生了( )起文字狱的案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一案,发生于( )时期;以及1971年发生的( );著名诗人龚自珍曾经提诗:“( )”
答案:十多,《明史》,康熙初年尚未亲政时期,1971年哪里还有文字狱?是不是1711年的《南山集》案?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19
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四部,分别为( )( )( )( )
答案:哈达、辉发、乌拉、叶赫
20
皇太极获得传国玉玺是在天聪()年。
答案:十
21
皇帝的生日称()节;皇后的生日称()节
答案 万寿节,千秋节,
22
同治皇帝于( )岁,大婚,皇后为( )氏。
答案 同治皇帝于(16 )岁,大婚,皇后为(阿鲁特 )氏。
23
入关前的两位皇帝分别是(),()。
答案 入关前的两位皇帝分别努尔哈赤和皇太极
24
自封“十全老人”的是()皇帝。
答案 乾隆
25
除掉和绅的是()皇帝。
答案:清仁宗睿皇帝嘉庆(所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26
末代帝王是()皇帝。
答案:清宣统溥仪皇帝
27
清朝唯一一位以嫡皇子身份继位的是()皇帝。
答案:清朝唯一一位以嫡皇子身份继位的是清宣宗道光
28
写出“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的词人是()皇帝年间,()的儿子,叫()。
答案 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29
光绪皇帝的死因是什么?
答案 光绪死于砒霜中毒
30
乾隆朝的清漪园什么时候改名成颐和园了的?
答案:1750年,清皇帝乾隆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建成了“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五百万余两白银和其他款项重建,改名“颐和园”。
『玖』 求一些常见历史问答题
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是什么?
英国工业革命为何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
明末清初,我国出现了社会转型的新现象,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1.从经济、思想和文学方面概括这些新现象的主要特征,并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2.这些新现象为什么没能像西欧一样,从根本上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进而成功地把中国带入近代社会?
明清时期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是
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鲁国实行按亩收税还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怎样理解三民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