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历史
Ⅰ 中国清朝重大历史事件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军事上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清朝统治者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并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最终确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但是封建专制也推向了最高峰。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清朝灭亡后复辟势力一直存在,例如张勋复辟和伪满洲国,二战末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伪满洲国彻底灭亡。
(1)大清历史扩展阅读:
清军进军江南的过程中,烧杀抢掠,激起江南人民的强烈反抗,特别是剃发令强制执行,各地燃起抗清的熊熊烈火。1659年,清军占领西南地区。并迁移湖广人口填川,以补充劳动力的不足,视为历史上的第二次“湖广填四川”。
清廷制定的圈地和投充政策使人民放弃土地,增加更多流民。为此又制定严禁奴仆逃亡的逃人法,激化京畿地区的民族矛盾。后来清廷下令停止这些政策,并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并且正式开科取士,追尊崇祯帝与明朝忠臣。
李自成死后,大顺军余部与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明抗清。1647年大败清军于全州,次年几乎收复湖南全境。江西金声桓和在广州李成栋先后反正,出现了第一次抗清斗争的高潮。但永历政权不能团结对敌,给了清军以喘息之机。
1649—1650年,何腾蛟、瞿式耜先后牺牲。1652年,李定国率军8万东出广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广东,“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刘文秀亦出击四川,克复川南。东南沿海的张煌言等的抗清军队也发动攻势,抗清斗争再次出现高潮。
这时孙可望同李定国之间矛盾爆发,破坏了大好形势。孙可望投清后,云贵虚实尽为清军所知。由于华南反清势力较大,清帝册封吴三桂、耿仲明与尚可喜为王以镇守云南、贵州、广东与福建等地,史称三藩。1658年,吴三桂率清军攻入云南,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
Ⅱ 清王朝的历史
阳光之所以开始对清朝这个中国最后的朝代感兴趣应该是源于“孝庄秘史”这部电视剧的播出。期间孝庄这个人物深深的吸引了阳光。于是,阳光开始四处收集、查阅关于“孝庄”这个历史上伟大的女人的资料。久而久之,不但收集了很多孝庄的资料,同时也收集了清朝的部分历史资料。
以下资料主要来源于书本、网络,在这里阳光将其整理后分批贴出来,与感情趣的朋友共同分享一下。
清王朝(1616-1912),创立者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初名“后金”1636年改名为清。定都盛京(今辽宁沈阳),公元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于是,清朝进入关内,并迁都至北京,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1662年,圣祖玄烨即位
1674年平息三藩之乱
1683年,清统一台湾
1689年与俄罗斯签订清朝历史上唯一的平等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
1662-1795年,这一百多年的时光是清王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时期,史称“康雍乾盛世”
1796年,爆发川峡鄂白莲教农民起义,清政府动用的全国的兵力才镇压下去,至此,清王朝开始走向衰亡之路。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清政府战败,与英国签订《中英江宁(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口通商”赔款白银2100万,至此,西方列强纷至沓来,中国承受了“割地赔款”的深重灾难。中国历史翻开了其最黑暗的一页
1911年,清朝政府竟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千多个不平等条约。割地面积之大、赔款数额之多,均为空前绝后!!!
其间,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1860-1895年的洋务运动,1898年的戊戌变法,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无不轰轰烈烈,但全部失败。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其后,各省纷纷响应,脱离清朝政府的统治
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在南京成立
1912年3月10日,清政府在紫禁城召开了最后一次御前会议,隆裕皇太后代末代皇帝溥仪宣读了《退位诏书》。至此、清朝的统治正式宣告结束。
Ⅲ 大清王朝历史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建立的大一统政权,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制王朝,统治者为东北的爱新觉罗氏。清朝的前身是1616年由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1636年皇太极将国号改为大清。
清朝初期,通过剃发易服和文字狱来抑止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以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清朝统治者对内:采取了民族分治的民族政策;在文化上,制造文字狱,压制汉族进步思想;对外:实行海禁,闭关锁国,轻视外国先进思想和技术。这些政策维护了清朝的疆域扩张和社会稳定,但却导致了其统治时期内此起彼伏的民族问题,和末期的国家极度贫弱。
清朝后期,它成为了,英,法等殖民国家侵略扩张的新对象。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与之签定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为维护其统治,晚清政府开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奠定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基础。1898年,光绪帝开始了“戊戌变法”,但受到了保守势力的阻扰,变法失败。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纷纷独立。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清朝结束。清朝共十一帝(后金的建立者努尔哈赤并未称帝,被追封为清太祖),统治关内26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