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王
有周武王,周文王,周幽王,商纣王,楚庄王等。
1、周武王
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姬姓,名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在位15年。其正妻为邑姜。
约前1050年文王崩逝,姬发继位,号为武王,沿用“受命”年号。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
受命十一年(约前1046年),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进攻商纣行在朝歌,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是为牧野之战。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武王克殷三年后(约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时年四十五岁(一作五十四岁),葬于周陵,为后世尊崇为古代明君。
2、周文王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岐山县)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在位四十二年后,正式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制定军国大计,收服虞国和芮国,攻灭黎国(今山西长治市)、邘国(今河南沁阳市)等国。
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市),为武王伐纣灭商奠定基础;演绎《周易》,创立周礼,得到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称为“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驾崩,享寿九十七岁,葬于毕原(西周王陵位于今陕西岐山县凤凰山南麓)。公元前1046年,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追谥姬昌为文王。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制,自称为姬昌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
3、周幽王
周幽王姬宫湦(?―前771年),姬姓,名宫湦(音shēng,一作宫生 ),周宣王姬静之子,母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前781年―前771年在位。
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前771年,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杀死姬宫湦,西周灭亡。姬宫湦死后,谥号幽王,诸侯共同拥立其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
4、商纣王
帝辛(?-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称“纣”、“商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定为三十年(前1075年-前1046年)。
帝辛在位期间,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牧野之战,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身死,商朝灭亡。
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终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相关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等。后世就此存在争议。
5、楚庄王
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辩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
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
楚国在北林打败晋国军队后,郑国开始听命于楚国。为了争当霸主,楚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双方互有胜负,楚国在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的邲之战中大获全胜。使楚国的声威大振,国势日强,而晋国在中小国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们的能力。
不久,楚庄王灭掉了萧国,又连续三年攻伐宋国,迫使宋国向楚求和。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
⑵ 历史上姓王的名人有那些
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国学大师。
王羲之,王献之,王维,王昌龄,王之涣,王建,王翦。
⑶ 历史上有几个“中山王”﹖
称号 国君姓名 在位年数 在位年份
中山文公 (前507年 - 前414年)
中山武公 9 (前414年-约前406年)
中山桓公 29 (约前406年)
(约前380年-约前350年)
中山成公 22 (约前349年-前328年)
中山王 18 (前327年-约前310年)
中山王 (妾子)𧊒 (妾子)𧊒 11 (约前309年-前299年)
中山王尚 尚 3 (前298年-前296年)
汉朝中山王
第一次册封
中山靖王刘胜,前154年-前112年在位。
中山哀王刘昌,前112年-前110年在位。
中山康王刘昆侈,前110年-前89年在位。
中山顷王刘辅,前89年-前86年在位。
中山宪王刘福,前86年-前69年在位。
中山怀王刘修,前69年-前54年在位。
第二次册封
中山哀王刘竟,前47年-前34年在位。
第三次册封
中山孝王刘兴,前37年-前7年在位。
中山王刘箕子,前7年-前1年在位。
中山王刘成都,在位期间不详。
第四次册封
中山简王刘焉,54年-90年在位。
中山夷王刘宪,90年-112年在位。
中山教王刘弘,112年-140年在位。
中山穆王刘畅,140年-174年在位。
中山节王刘稚,174年即位。
北魏中山王
中山王(追赠)闾大肥。
中山王闾驎。
中山王闾凤。
唐朝中山王
中山王李琚,蒋王李恽孙,父休道为恽三子。神龙初封嗣赵王,加银青光禄大夫。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改封中山王,右领军将军。
明朝中山王
中山武宁王(追封)徐达,洪武三年(1370年),封魏国公。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卒,追封中山王,谥武宁
中山国历代中山王
中山王(察度) (46)庚寅1350
中山王(武宁) (10) 丙子 1396
尚思绍 (15) 乙酉 1406
尚巴志(18) 辛丑 1421
尚忠(5) 己未 1439
尚思达 (5) 甲子 1444
尚金福 (4) 己巳 1449
中山王(尚泰久) (7) 癸酉 1453
世高王(尚德) (9)庚辰1460
金丸王(尚圆) (7) 己丑 1469
尚宣威 (1) 丙申 1476
尚真(50) 丙申 1476
尚清(29) 丙戌 1526
尚元 (17) 乙卯 1555
尚永 (16) 壬申 1572
尚宁(32) 戊子 1588
尚丰(20) 庚申 1620
尚贤(7) 庚辰 1640
尚质 (21) 丁亥 1647
尚贞 (41) 戊申 1668
尚纯 (1) 己丑 1709
尚益 (8) 己丑 1709
尚敬(34) 丁酉 1717
尚穆 (37) 辛未 1751
尚哲 (1) 甲寅 1794
尚溢 (8) 甲寅 1794
尚成 (2) 壬戌 1802
尚灏 (15) 癸亥 1803
尚育 (19) 戊子 1828
尚泰 (32) 丁未 1847
⑷ 历史上被异姓封王的有谁
汉朝
楚王韩信
梁王彭越
淮南王英布
赵王张耳
燕王臧荼(后燕王卢绾)
长沙王吴芮
韩王信
吕王吕台
梁王吕产
赵王吕禄
燕王吕通
鲁王张偃
魏王曹操、曹丕
隋朝:
唐王李渊
郑王王世充
唐朝:燕郡王罗艺、汉阳郡王张柬之扶阳郡王桓彦范博陵郡王崔玄暐南阳郡王袁恕己平阳郡王敬晖汾阳郡王郭子仪、大宁郡王仆固怀恩、临淮郡王李光弼、西平郡王李晟、 武安郡王李怀仙、晋昌郡王辛京杲、高平郡王薛嵩、 南平郡王李希烈通义郡王朱滔武威郡王李嗣业(追封)、雁门郡王田承嗣、昌化郡王白孝德、常山郡王王景崇颍川郡王陈敬瑄、琅邪郡王王重荣、钜鹿郡王时溥、蜀王王建、越王钱镠、临清郡王罗弘信、太原王王处直、上谷郡王成汭、岐王李茂贞、梁王朱温、 晋王李克用等等。
宋朝:河南郡王慕容延钊(追封)、邓王钱俶、卫王史弥远、威武郡王石守信(追封)渤海郡王高怀德(追封)琅琊郡王王审琦(追封)韩王赵普(追封)济阳郡王曹彬(追封) 广阳郡王童贯(太监)、鄂王岳飞(追封)、鄜王刘光世(追封)、蕲王韩世忠(追封)、循王张俊(追封)、和王杨存中(追封)、涪王吴玠(追封)、信王吴璘(追封)等等
明朝:中山王徐达(追封)、开平王常遇春(追封)、东瓯王汤和(追封)、丽江王傅友德(追封)、宁河王邓愈(追封)、黔宁王沐英(追封)、岐阳王李文忠(追封)、河间王张玉(追封)、定兴王张辅(追封)、宁阳王张懋(追封)、忠勇王金忠、定远王沐晟(追封)、延平郡王郑成功、晋王李定国、秦王孙可望、蜀王刘文秀、延安王艾能奇、巩昌王白文选、庆阳王冯双礼、汉阳王马进忠等等。
清朝: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义王孙可望(追降义公)、嘉勇郡王福康安(追封)、武勋王扬古利(追封)、忠襄郡王黄芳世(追封)、忠勇郡王黄芳度(追封)、嘉勇郡王傅恒(追封)、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科尔沁郡王是蒙古科尔沁部首领世袭的王爵,不止一人)。
⑸ 历史上有王娰宝吗
也许存在过来吧,因为取什源么名字的人都有,总会有重名的可能。不过,历史上没有类似“王姒宝”这个名字的记载。“王姒宝”其实是小玉狐创作的小说《侯府嫡女如珠似宝》里的女主角,穿越过去的,和顺候府的嫡女,因为家中有七个儿子,只有一女,所以全家都宠爱有加、视如珍宝。
⑹ 历史上有北凉王徐骁吗
历史上不存在北凉王徐骁,他是小说《雪中悍刀行》里虚构出来的人物。
在小说里他是离阳王朝硕果仅存的异姓王--北凉王。统御西北三州。十岁从军杀人,从东北锦州杀匈奴到南部灭大小六国屠七十余城再到西南镇压蛮夷十六族,征战西楚时左腿中了流矢一箭,落下了微瘸的后遗症。亲领战力第一大雪营龙骑军。现御敌北莽军三十五万。在北凉"私下"交位给徐凤年后不久安详地死在床上。长子徐凤年。次子徐龙象。长女徐脂虎,次女徐渭熊。旗下三十万北凉铁骑。
拓展资料:
《雪中悍刀行》 是连载于纵横中文网的一部玄侠类小说,并于2013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成实体书,作者是烽火戏诸侯。该小说讲述一个关于庙堂权争与刀剑交错的时代,一个暗潮涌动粉墨登场的江湖。荣获首届网络文学双年奖之银奖作品。2017年7月12日,《2017猫片 胡润原创文学IP价值榜》发布,《雪中悍刀行》排名第17位。
⑺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姓王的名人
1、王诩
鬼谷子名王诩、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创建鬼谷门派。著名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常入山修炼,深谙道法,神妙莫测。 “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为老学五派之一。鬼谷子主要作品有《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天髓灵文》等。其著作被后世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
2、王翦
王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少时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统兵六十万大败项燕,消灭楚国 。
联同儿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3、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为“明妃”,王明君。
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呼韩邪单于附汉与昭君出塞,不但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而且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加强了双方的交流,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必然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效仿中原的制度。
4、王莽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西汉权臣,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
王莽统治末期,天下大乱。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王莽共在位15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5、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⑻ 历史上高丽王的排序
列表如下:
1、
2、王武
王武(912年—945年),高丽王朝第二代君主(943年—945年在位)。字承乾,生于罗州,是高丽太祖王建之长子,母为庄和王后吴氏。死后庙号惠宗(一作太宗),谥号义恭,葬于顺陵。
3、王尧
王尧(923年—949年),高丽王朝第三任君主(945年—949年在位)。字义天,生于开京,是高丽太祖王建第三子,母为神明太后刘氏。945年通过政变继位,949年病重并传位于胞弟王昭,旋薨。庙号定宗,谥号文明,葬于安陵。
4、王昭
王昭(925年—975年),字日华,高丽王朝第四任君主(949年—975年在位)。他是高丽太祖王建第四子、高丽惠宗王武、高丽定宗王尧之弟。
乾祐二年(949年)受禅即位,广顺三年(953年)被后周册封为高丽国王。他在位时致力于强化王权,颁布奴婢按检法,实行科举制度,制定百官公服,并使用独立的年号,甚至可能自称皇帝。
在位后期为政苛酷,鼓励告密,大兴冤狱,屠戮功臣。同时崇尚佛教,创建归法寺等多处庙宇。死后庙号光宗,谥号大成,葬于宪陵。
5、王伷
王伷(955年—981年),高丽王朝第五任君主(975年—981年在位)。字长民,父为高丽光宗王昭,母为大穆王后皇甫氏。
965年被立为太子,975年即位后平反冤狱,推行田柴科制,但沉湎享乐,在位六年即病重,禅位于堂弟王治,旋薨。庙号景宗,谥号献和,葬于荣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高丽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