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生物分子学

生物分子学

发布时间: 2020-11-21 11:15:22

『壹』 分子生物学定义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专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属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前沿与生长点,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蛋白质体系、蛋白质-核酸体系 (中心是分子遗传学)和蛋白质-脂质体系(即生物膜)。

『贰』 分子生物学与分子细胞生物学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学科是相互关联的,一般来说,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物质基础的学科。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研究内容包括各种生命过程。比如光合作用、发育的分子机制、神经活动的机理、癌的发生等。

而细胞生物学则是从细胞整体、显微、亚显微和分子等各级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分子细胞生物学从基因表达调控和蛋白质修饰、细胞膜物质运输、细胞运动的分子基础、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与干细胞和细胞凋亡等方面,结合最新研究发展动向,对细胞生物学的前沿领域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叁』 分子生物学指的是什么

分子生物学是指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从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研究内容包括各种生命过程,如光合作用、发育的分子机制、神经活动的机理、癌的发生等。

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白质和核酸结构功能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

『肆』 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区别与联系

两个学科都是分子水平上的生物研究,分子遗传学侧重的是从分子水平对生物遗传规律和遗传现象的研究,而分子生物学是注重的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一些特征和现象 。
遗传学(Genetics)——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的学科。遗传学中的亲子概念不限于父母子女或一个家族,还可以延伸到包括许多家族的群体,这是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对象。遗传学中的亲子概念还可以以细胞为单位,离体培养的细胞可以保持个体的一些遗传特性,如某些酶的有无等。对离体培养细胞的遗传学研究属于体细胞遗传学。遗传学中的亲子概念还可以扩充到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甚至mRNA的转录,这些是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课题。
遗传学的研究范围包括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的传递和遗传信息的实现三个方面。遗传物质的传递包括遗传物质的复制、染色体的行为、遗传规律和基因在群体中的数量变迁等。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研究内容包括各种生命过程。比如光合作用、发育的分子机制、神经活动的机理、癌的发生等。

『伍』 分子生物学的本质是什么

分子生物学是指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从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回、功能答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研究内容包括各种生命过程,如光合作用、发育的分子机制、神经活动的机理、癌的发生等。

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白质和核酸结构功能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现代化学物理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推动了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的研究,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学关系十分密切,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1)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是用化学的和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整体水平乃至群体水平等不同层次上的生物学问题。而分子生物学则着重在分子(包括多分子体系)水平上研究生命活动的普遍规律;

(2)在分子水平上,分子生物学着重研究的是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质,核酸,脂质体系以及部分多糖及其复合体系。而一些小分子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则属生物化学的范围;

(3)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整个生物界所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即生命现象的本质;而研究某一特定生物体或某一种生物体内的某一特定器官的物理、化学现象或变化,则属于生物物理学或生物化学的范畴。

『陆』 我在学生物分子学和细胞生物学,请问大家这个专业的博士哪所学校(研究所)实力强谢谢!

说到生物学专业,不能不提到中国科学院的一系列生物科学研究所。它们可谓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先头兵,引领了我国生物学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作为专门的研究机构,中科院的项目多,科研水平高,公费比例较大。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是由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生理研究所、上海脑研究所、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昆虫研究所和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等8个生物学研究机构组建成立。世界上首次全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以及我国第一个被国际公认的创新药物“蒿甲醚”都诞生于此。
提示:上海生科院的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和生物信息学,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相互作用及功能,细胞活动的分子网络调控,脑发育与脑功能的分子与细胞机制,防治重要疾病的新药研究开发、中药现代化以及药物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植物分子生理和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生物医学转化型研究,现代营养科学,病毒学与免疫学,计算生物学,以及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招生信息] 2008年计划招生数为247人,其中,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69人,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51人,神经所28人,院直属研发(生物技术与医药)17人,健康科学研究所25人,营养科学研究所25人,上海巴斯德研究所12人,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16人,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4人。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设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两个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设有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和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胰岛素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等生命科学、蛋白质功能基团的修饰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等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招生信息] 2008年计划招生数为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认知神经科学共90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于200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际联合开放实验室——中、荷、法无脊椎动物病毒学联合开放实验室。研究领域已由原来的普通病毒学扩展到医学病毒和新生病毒性疾病的研究。拥有亚洲最大的病毒保藏库——中国病毒资源保藏与信息中心,其中昆虫病毒占我国已发现病毒的90%以上。创建了具有现代化展示手段的我国唯一的“中国病毒标本馆”。
[招生信息] 2008年计划招生数为微生物学10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8人。
综合性大学

综合性大学往往占有学科发展均衡的优势。作为理学的一个重要门类,生物学在这些院校往往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一些名牌综合性大学更是因其雄厚的的实力、优越的科研条件和较好的就业前景吸引了大批报考者。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25年的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建立的生物学系之一。综合实力与中科院研究所不相上下,是同类院校中的佼佼者。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膜及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生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招生信息] 2008年计划招生数为植物学8人,动物学1人,生理学4人,微生物学1人,遗传学3人,细胞生物学12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3人,生物物理学1人,生态学3人,生物学(生物信息学)3人,生物学(生物技术)16人。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我国最早在大学中成立的生命科学学院。拥有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遗传学、生态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的研究领域偏重于宏观生物学和生物资源的保护及利用,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多样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种群和进化生态学、基因多样性和生物安全、城市生态与生态经济学、生物信息学、资源生物学等。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系的研究领域为发育遗传学,主要从事与发育有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正在进行“P27基因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及“果蝇神经发育基因在人类基因组中同源序列”的研究有较大的影响。
[招生信息] 2008年计划招生数为植物学3人,动物学3人,微生物学10人,神经生物学22人,遗传学34人,发育生物学9人,细胞生物学2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人,生物物理学6人,生态学10人,生物信息学2人,人类生物学2人。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拥有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

『柒』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研究内容包括各种生命过程。比如光合作用、发育的分子机制、神经活动的机理、癌的发生等。

『捌』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前沿与生长点,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蛋白质体系、蛋白质-核酸体系 (中心是分子遗传学)和蛋白质-脂质体系(即生物膜)。
1953年沃森、克里克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玖』 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有什么不同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物质基础的学科.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研究内容包括各种生命过程.比如光合作用、发育的分子机制、神经活动的机理、癌的发生等.
而细胞生物学则是从细胞整体、显微、亚显微和分子等各级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分子细胞生物学从基因表达调控和蛋白质修饰、细胞膜物质运输、细胞运动的分子基础、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与干细胞和细胞凋亡等方面,结合最新研究发展动向,对细胞生物学的前沿领域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拾』 分子生物学是什么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 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组合以蕴藏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形成精确的相互作用系统,由此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和生物个体精确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控制系统。阐明这些复杂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分子生物学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研究内容: 1.核酸的分子生物学 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由于核酸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因此分子遗传学(moleculargenetics)是其主要组成部分。由于5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该领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物学内容最丰富的一个领域。研究内容包括核酸/基因组的结构、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核酸存储的信息修复与突变,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等。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centraldogma)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 2.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 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执行各种生命功能的主要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尽管人类对蛋白质的研究比对核酸研究的历史要长得多,但由于其研究难度较大,与核酸分子生物学相比发展较慢。近年来虽然在认识蛋白质的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对其基本规律的认识尚缺乏突破性的进展。 3.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生物学 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细胞内、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构成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及其它各种功能的完成均依赖于外界环境所赋予的各种指示信号。在这些外源信号的刺激下,细胞可以将这些信号转变为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例如蛋白质构象的转变、蛋白质分子的磷酸化以及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的变化等,从而使其增殖、分化及分泌状态等发生改变以适应内外环境的需要。信号转导研究的目标是阐明这些变化的分子机理,明确每一种信号转导与传递的途径及参与该途径的所有分子的作用和调节方式以及认识各种途径间的网络控制系统。信号转导机理的研究在理论和技术方面与上述核酸及蛋白质分子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当前分子生物学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和酝酿阶段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是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准备和酝酿阶段。在这一阶段产生了两点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的重大突破: 确定了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基础物质 19世纪末Buchner兄弟证明酵母无细胞提取液能使糖发酵产生酒精,第一次提出酶(enzyme)的名称,酶是生物催化剂。20世纪20-40年代提纯和结晶了一些酶(包括尿素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黄酶、细胞色素C、肌动蛋白等),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随后陆续发现生命的许多基本现象(物质代谢、能量代谢、消化、呼吸、运动等)都与酶和蛋白质相联系,可以用提纯的酶或蛋白质在体外实验中重复出来。在此期间对蛋白质结构的认识也有较大的进步。1902年EmilFisher证明蛋白质结构是多肽;40年代末,Sanger创立二硝基氟苯(DNFB)法、Edman发展异硫氰酸苯酯法分析肽链N端氨基酸;1953年Sanger和Thompson完成了第一个 多肽分子--胰岛素A链和B链的氨基全序列分析。由于结晶X-线衍射分析技术的发展,1950年Pauling和Corey提出了α-角蛋白的α-螺旋结构模型。所以在这阶段对蛋白质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都有了认识。 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虽然1868年F.Miescher就发现了核素(nuclein),但是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并未引起重视。20世纪20-30年代已确认自然界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并阐明了核苷酸的组成。由于当时对核苷酸和硷基的定量分析不够精确,得出DNA中A、G、C、T含量是大致相等的结果,因而曾长期认为DNA结构只是“四核苷酸”单位的重复,不具有多样性,不能携带更多的信息,当时对携带遗传信息的候选分子更多的是考虑蛋白质。40年代以后实验的事实使人们对核酸的功能和结构两方面的认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1944年O.T.Avery等证明了肺炎球菌转化因子是DNA;1952年A.D.Hershey和M.Cha-se用DNA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核酸,感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是遗传物质。在对DNA结构的研究上,1949-52年S.Furbery等的X-线衍射分析阐明了核苷酸并非平面的空间构像,提出了DNA是螺旋结构;1948-1953年Chargaff等用新的层析和电泳技术分析组成DNA的硷基和核苷酸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提出了DNA硷基组成A=T、G=C的Chargaff规则,为硷基配对的DNA结构认识打下了基础。

热点内容
临沂市教育局网站 发布:2025-07-12 01:04:56 浏览:246
教师节资料50字 发布:2025-07-12 00:58:21 浏览:345
老师面试班 发布:2025-07-11 23:57:06 浏览:802
如何铺地砖 发布:2025-07-11 22:46:37 浏览:232
田静老师 发布:2025-07-11 22:21:52 浏览:758
文科生物会考知识点 发布:2025-07-11 21:32:18 浏览:808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学 发布:2025-07-11 21:21:02 浏览:729
宝蓝色校园 发布:2025-07-11 20:31:21 浏览:714
幼儿教师演讲稿精选 发布:2025-07-11 14:51:14 浏览:105
燃料电池历史 发布:2025-07-11 13:49:58 浏览: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