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微生物代谢

微生物代谢

发布时间: 2020-11-21 16:35:03

⑴ 微生物得代谢产物主要有哪些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分为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
初级代谢产物是版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权、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等.通过初级代谢,能使营养物转化为结构物质、具生理活性物质或为生长提供能量,因此初级代谢产物,通常都是机体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只要在这些物质的合成过程的 某个环节上发生障碍,轻则引起生长停止,重则导致机体发生突变或死亡,是一种基本代谢类型.
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不相同,他们可能积累在细胞内,也可能排到外环境中.

⑵ 简述微生物代谢的调节方式有哪些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主要有两种方式: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
酶合成的调节
【酶内合成的调节】容: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可以分为组成酶和诱导酶两类.组成酶时微生物细胞内一直存在的酶,它们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而诱导酶则时在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的情况下才能够合成的酶.例如,在用葡萄糖和乳糖作碳源的培养基本上培养大肠杆菌,开始时,大肠杆菌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乳糖,只有当葡萄糖被消耗完毕以后,大肠杆菌才开始利用乳糖,只有当葡萄糖被消耗完毕以后,大肠杆菌才开始利用乳糖.
酶活性的调节
【酶活性的调节】:微生物还能够通过改变已有酶的催化活性来调节代谢的速率.酶活性发生主要原因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这种调节现象在核苷酸、维生素的合成代谢中十分普遍.
总结
上述两种调节方式时同时存在,并且密切配合、协调作用的.通过对代谢的调节,微生物细胞内一般不会累积大量的代谢产物.

什么是微生物的物质代谢

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运转、分解等与生理有关的化学过程称为物质代谢。物质代谢既有同化作用又有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
物质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从有生命的单细胞到复杂的人体,都与周围环
境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这种物质交换称为物质代谢或新陈代谢。物质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不同方向的代谢变化。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转化为机体的组织成分,称为同化作用;同时机体本身的物质也在不断分解成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称为异化作用。

异化作用

物质代谢过程十分复杂,即使在一个细胞内进行的物质代谢,亦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合成和分解的化学反应。一般说来由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物质的反应称合成代谢,如由氨基酸合成大分子蛋白质的反应;由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反应称分解代谢,如大分子糖元分解为小分子葡萄糖的反应。物质代谢常伴有能量转化,分解代谢常释放能量,合成代谢常吸收能量,分解代谢中释放的能量可供合成代谢的需要。

物质代谢可分为三个阶段:

消化吸收

①消化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除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单糖等小分子物质可被机体直接吸收之外,多糖、蛋白质、脂类及核酸等都须经消化,分解成比较简单的水溶性物质,才能被吸收到体内。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酶的催化进行水解叫做消化;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水、维生素和无机盐,经肠粘膜细胞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过程叫做吸收。

中间代谢

②中间代谢。食物经消化吸收后,由血液及淋巴液运送到各组织中参加代谢,在许多相互配合的各种酶类催化下,进行分解和合成代谢,进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变。

排泄

③排泄。物质经过中间代谢过程产生多种终产物,这些终产物再经肾、肠、肝及肺等器官随尿、粪便、胆汁及呼气等排出体外。

⑷ 微生物的代谢强度是怎样的

微生物虽然很小,但胃口“大”,能“吃”会“拉”,代谢旺盛,素有活的“化工厂”之称。微生物的代谢强度比高等动物的代谢强度高几千倍到几万倍。例如一千克酒精酵母一天能分解几千千克糖类,使它们变成酒精。

⑸ 微生物的基质代谢原理包括哪五种

微生物代谢是指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和增殖并降解基质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 包括有机物的降解和微生物的增殖 在分解代谢中 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 发生氧化 放热和酶降解过程 使结构复杂的大分子降解 合成代谢中 微生物利用营养及分解代谢中释放的能量 发生还原吸热及酶的合成过程 使微生物生长增殖 内源呼吸是细胞质进行自身氧化并放出能量的过程 当有机物充足时 细胞质得到大量合成 而内源呼吸则并不显著 当缺乏营养时 则只能通过内源呼吸吸收氧化自身的细胞质而获得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新陈代谢(Metabolism)简称 代谢 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 是维持生物体的生长 繁殖 运动等生命活动的基础 反应总和 为生命体与内 外界所进行的一切化学反应的总和
分解代谢
第一阶段 将蛋白质 多糖及脂类等大分子营养物质降解成为氨基酸 单糖及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
第二阶段 将第一阶段产物进一步降解成更为简单的乙酰辅酶A丙酮酸以及能进入三羧酸循环的某些中间产物 在这个阶段会产生一些ATP NADH及FADH2;
第三阶段 通过三羧酸循环将第二阶段产物完全降解生成CO2并产生ATP NADH及FADH2
第二和第三阶段产生的ATP NADH及FADH2通过电子传递链被氧化 可产生大量的ATP合成代谢 又称 同化作用 是指细胞利用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合成复杂大分子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消耗能量
吸收 生物体从外界不断摄取各种营养物及能量等
合成 合成代谢利用吸收各种营养物 中间代谢物与能量转化成自身的组成物等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两者密不可分 其各自的方向与速度受生命体内 外环境
复杂分子(有机物)经过分解代谢酶系和合成代谢酶系生成简单分子+ATP+【H】(有机或无机物)

⑹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有几种方式

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可以分为组成酶和诱导酶两类。组成酶是微生物细胞内一直存在的酶,它们的合成只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而诱导酶则是在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的情况下才能够合成的酶。例如,在用葡萄糖和乳糖作碳源的培养基础上培养大肠杆菌,开始时,大肠杆菌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乳糖,只有当葡萄糖被消耗完毕以后,大肠杆菌才开始利用乳糖。

微生物还能够通过改变已有酶的催化活性来调节代谢的速率。酶活性发生主要原因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这种调节现象在核苷酸、维生素的合成代谢中十分普遍。

⑺ 什么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什么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概念不同 : 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中,一般将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称为初级代谢 而次级代谢是相对于初级代谢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次级代谢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
产物不同 : 初级代谢的产物,即为初级代谢产物。如单糖或单糖衍生物、核苷酸、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等单体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各种大分子聚合物,如蛋白质、核酸、多糖、脂质等生命必需物质。 通过次级代谢合成的产物称为次级代谢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根据其作用,可将其分为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等类型 次级代谢产物可积累在细胞内,但通常都分泌到细胞外,有些与机体的分化有一定的关系,并在同其它生物的生存竞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存在范围不同:初级代谢的代谢系统、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在各类生物中都基本相同,它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各类微生物中的一种基本代谢类型。 次级代谢只存在于某些微生物中,并且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因生物不同而不同,就是同种生物也会由于培养条件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次级代谢产物。
对微生物的作用不同:通过初级代谢,能使营养物转化为结构物质、具生理活性物质或为生长提供能量,因此初级代谢产物,通常都是机体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只要在这些物质的合成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发生障碍, 轻则引起生长停止,重则导致机体发生突变或死亡,是一种基本代谢类型。次级代谢产物一般对菌体自身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不参与细胞结构组成,也不是酶活性必需的,不是机体生长与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即使在次级代谢的某个环节上发生障碍,也不会导致机体生长的停止或死亡,至多只是影响机体合成某种次级代谢产物的能力。但许多次级代谢产物通常对人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⑻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有哪些类型

微生物分为病毒,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
自养需氧型:蓝藻,绿藻(光能自养;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化能自养)
自养厌氧型:光合细菌(红硫细菌、绿硫细菌等),合成有机物时不产生O2
异养需氧型:圆褐固氮菌
异养厌氧型:体内寄生虫、破伤风杆菌、反硝化细菌
特殊: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红螺菌可进行光能自养,也可进行化能异养,属厌氧类型.

⑼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的代谢

在生命细胞中发生的物质化学转变过程称为代谢。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生命活动的任何过程都离不开代谢,代谢一旦停止,生命随之结束。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中,细胞不断从外部环境中摄取生长需要的能源和营养物质,同时不断将代谢产物(废物)排泄到外部环境中去,因此代谢又称为新陈代谢。微生物要靠代谢维持其生命活动诸如生长、繁殖、运动等。代谢被分为两大类,即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1.分解代谢

分解代谢也称异化作用,是指微生物将自身或外来的各种物质分解以获取能量的过程,产生的能量用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需要,部分以热能的形式与代谢废物一起排出体外。根据分解代谢过程对氧的需求,又可分为好氧分解代谢和厌氧分解代谢。

(1)好氧分解代谢

6CO2 + 6H2O + 2880kJ

C6H12O6 + 6O2

好氧分解代谢是在有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在有机物氧化过程中脱出的氢是以氧作为受氢体。如葡萄糖(C6H12O6)在有氧情况下完全氧化:

(2)厌氧分解代谢

厌氧分解代谢是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的条件下,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有机酸、醇、CO2等,再被甲烷菌进一步转化为甲烷和CO2等,并释放出能量的代谢过程。厌氧代谢的受氢体可以是有机物,也可以是含氧化合物如硫酸根、二氧化碳、硝酸根等。如葡萄糖的厌氧代谢:

6CO2+12KNO2+1796kJ

C6H12O6+12KNO3

2CH3CH2OH+2CO2+226kJ

C6H12O6

以含氧化物为受氢体时,1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为1796kJ,以有机物为受氢体时,1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为226KJ。

好氧分解代谢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比较彻底,最终产物是含能量最低的CO2和H2O,故释放能量多,代谢速度快,代谢产物稳定。从污水处理的角度来说,希望保持这样一种代谢形式,在较短时间内,将污水中有机物稳定化。

厌氧分解代谢中有机物氧化不彻底,用于处理污水时,不能达到排放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处理。厌氧分解代谢可生产沼气,回收甲烷。

2.合成代谢

合成代谢亦称同化作用,是指微生物不断由外界取得营养物质合成为自身细胞物质并贮存能量的过程,是微生物机体自身物质制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微生物合成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由分解代谢提供。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是一个协同的、一体化的过程,它们是密不可分的。微生物的生命过程是营养物质不断被利用,细胞物质不断合成又不断消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新生命的诞生,旧生命的死亡和营养物质的转化。污水的生物化学处理就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营养物质)的代谢作用实现的。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这种回答......

热点内容
爆高考语文 发布:2025-07-14 14:20:15 浏览:462
应用数学中心 发布:2025-07-14 13:37:52 浏览:19
鸡哪里最多 发布:2025-07-14 13:05:44 浏览:316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发布:2025-07-14 10:44:55 浏览:953
无翼鸟家庭教师 发布:2025-07-14 10:42:32 浏览:770
戴庙中学 发布:2025-07-14 09:56:33 浏览:699
宝宝吃多少 发布:2025-07-14 09:10:27 浏览:210
校园网学历查询 发布:2025-07-14 09:09:38 浏览:244
天策老师 发布:2025-07-14 08:46:39 浏览:801
初二物理奥赛 发布:2025-07-14 08:28:25 浏览: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