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理位置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岛地区历经沧桑,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景观,根据景观的空间分布和文化内涵,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四大区域,即:西部旧城区(西方近代城市风貌),东部新区(现代化国际城市风貌),市区腹地(胶东民俗文化风貌),郊区(历代文物古迹风貌).到青岛来游览,即可享受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风光.又可在观赏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晶中产生深层次的思索和启迪,因而具有很高的旅游美学价值.
1992年,青岛市重新调整了城市规划总体布局,实施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移的战略.
新区距老市区中心约6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经过7年多的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已经在市区东部拔地而起.新区现总建筑面积383万平方米.
② 青岛地图的地理位置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在地图中的位置:
③ 青岛的具体位置,地理优势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为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等7区)1102平方公里,所辖即墨、胶州、全市总面积为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等7区)1102平方公里,所辖即墨、胶州、胶南、平度、莱西等5市9552平方公里。。 优势:青岛属于海滨城市,风和日丽,水清沙白,有优良的港口,清澈的海水,还有热情的人民。我爱青岛!!!
④ 青岛在哪里
在山东省的东部的半岛地区。胶州半岛的东南部。是个如诗如画的好地方
⑤ 青岛在中国地图的什么位置
青岛在抄中国地图东部偏北位置。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
(5)青岛地理位置扩展阅读
青岛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青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属山东莱州府境内。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殖民地。
民国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民国八年(1919年),中国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10日,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辟为商埠。
民国十八年(1929年)7月,国民政府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国民政府接管青岛,仍为特别市。
1949年6月2日,青岛成为华北地区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改属山东省辖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青岛
⑥ 请告诉我青岛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和人口,民族,宗教,城市等概况
位于胶东半岛,面东海,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有台风现象。东西山地中间平原,有800万人口,汉族为主,旅游城市,是计划单列市,GDP占全省一半,早期是德国在中国唯一殖民地,是号称蓝天红瓦的风景城市
⑦ 青岛地理位置,农作物,气候,地形地势…
青岛位于山东省,属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花生,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势为丘陵地带,最低处海平面的海拔0米,最高为崂山主峰崂顶海拔1100多米。
⑧ 青岛有几个区哪几个区繁华请详细说明
青岛有七区五市:城阳区,李沧区,崂山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黄岛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胶南市,即墨市。
市内有四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
市南区是青岛市的旅游、商务区,是青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北区是青岛市的商业区,属老城区;四方区是青岛市的老工业区、老城区;李沧区西部是青岛市的重工业区、东部是青岛市北部的商业中心,是青岛市的门户、交通枢纽。
市郊有三个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
崂山区区中心是新兴的商务区,管辖崂山的四个街道办事处,紧邻市内四区,主要是旅游、商务区;城阳区是新兴的产业区,刚刚规划的青岛高新区就在城阳区的西部,高新区规划从城阳区分离出来成立红岛区;黄岛区在胶州湾西面,是青岛市最早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有5个市辖市:即墨市、胶州市、胶南市、平度市、莱西市
这五个市辖市都是副地市级城市(因为青岛是副省级城市),经济也比较发达。
拓展材料:
青岛,山东省地级市,国家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简称青,旧称“胶澳”,别称“琴岛”、“岛城”。青岛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新一线城市、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国际性港口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幸福宜居城市, 被誉为“东方瑞士”。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地处中日韩自贸区的前沿地带; 东北与烟台毗邻,西与潍坊相连,西南与日照接壤; 青岛因地理位置优越继而1891年清政府驻兵建置,1897年德国租借建设港口和铁路,青岛因“一港一路”而兴,拥有国际性海港和区域性枢纽航空港,是实施海上丝绸之路、履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枢纽型城市。
青岛最新区域划分:
市南区 面积 30平方公里,人口 43万。市北区 面积 29平方公里,人口 47万。 四方区 面积 35平方公里,人口 36万。李沧区 面积 98平方公里,人口 28万。 黄岛区 面积 277平方公里,人口 26万。崂山区 面积 389平方公里,人口 19万。城阳区面积 553平方公里,人口 43万。胶州市 面积1210平方公里,人口 75万。即墨市 面积1727平方公里,人口107万。平度市 面积3166平方公里,人口133万。胶南市 面积1846平方公里,人口 83万。莱西市 面积1522平方公里,人口 72万。
⑨ 山东青岛地理简介
地理
位置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黄岛、城阳等六区)为3293平方千米,即墨、胶州、平度、莱西等四市为7989平方千米。[5]
地貌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其中,山地约占青岛市总面积(下同)的15.5%,丘陵占2.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青岛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
青岛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和胶莱凹陷区中南部。区内缺失整个古生界地层及部分中生界地层,但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层发育充分,在青岛市出露十分广泛。岩浆岩以元古代胶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状花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为主。市区全部坐落于该类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本区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自第三纪以来,区内以整体性较稳定的断块隆起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5]
山脉
青岛市大体有3个山系。东南是崂山山脉,山势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从崂顶向西、北绵延至青岛市区。北部为大泽山(海拔736.7米,平度境内诸山及莱西部分山峰均属之)。南部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铁橛山(海拔595.1米)等组成的胶南山群。市区的山岭有浮山(海拔384米)、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岛山(海拔128.5米)、北岭山(海拔116.4米)、嘉定山(海拔112米)、信号山(海拔99米)、伏龙山(海拔86米)、贮水山(海拔80.6米)等。[5]
河流
青岛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条,均为季风区雨源型,多为独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较大河流33条,按照水系分为大沽河、北胶莱河以及沿海诸河流三大水系。
大沽河水系,包括主流及其支流,主要支流有小沽河、五沽河、流浩河和南胶莱河。大沽河是青岛市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招远市阜山,由北向南流入青岛,经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和城阳,至胶州南码头村入海。干流全长179.9千米,流域面积6131.3平方千米(含南胶莱河流域1500平方千米),是胶东半岛最大水系。大沽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61亿立方米。该河20世纪70年代前,径流季节性较强,夏季洪水暴涨,常年有水;之后,除汛期外,中、下游已断流。
北胶莱河水系,包括主流北胶莱河及诸支流,在青岛境内的主要支流有泽河、龙王河、现河和白沙河,总流域面积1914.0平方千米。北胶莱河发源于平度市万家镇姚家村分水岭北麓,沿平度市与昌邑市边界北去,于平度市新河镇大苗家村出境流入莱州湾。干流全长100千米,流域面积3978.6平方千米。该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5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24千克/立方米。
沿海诸河系,指独流入海的河流,较大者有白沙河、墨水河、王戈庄河、白马河、吉利河、周疃河、洋河等。[5]
气候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据1898年以来100余年气象资料查考,市区年平均气温12.7℃,极端高气温38.9℃(2002年7月15日),极端低气温-16.9℃(1931年1月10日)。全年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3℃;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日最高气温高于30℃的日数,年平均为11.4天;日最低气温低于-5℃的日数,年平均为22天。降水量年平均为662.1毫米,春、夏、秋、冬四季雨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17%、57%、21%、5%。年降水量最多为1272.7毫米(1911年),最少仅308.2毫米(1981年),降水的年变率为62%。年平均降雪日数只有10天。年平均气压为1008.6毫巴。年平均风速为5.2米/秒,以南东风为主导风向。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月份最高,为89%;12月份最低,为68%。青岛海雾多、频,年平均浓雾51.3天、轻雾108.2天。[5]
土壤
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地分类系统,青岛市土壤主要有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盐土等5个土类。
棕壤,面积49.37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59.8%。是青岛市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及山前平原。土壤发育程度受地形部位影响,由高到低依次分为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等3个土属。棕壤性土因地形部位高、坡度大、土层薄、侵蚀重、肥力低,多为林、牧业用;棕壤和潮棕壤是青岛市主要粮食经济作物种植土壤。
砂姜黑土,面积17.69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21.42%。主要分布在莱西南部、平度西南部、即墨西北部、胶州北部浅平洼地上。该类土壤土层深厚,土质偏粘,表土轻壤至重壤,物理性状较差,水气热状况不够协调,速效养分低。
潮土,面积14.49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17.55%。主要分布在大沽河、五沽河、胶莱河下游的沿河平地。因距河道远近不同,土壤质地、土体构型差异较大。近海地带常受海盐影响形成盐化潮土,土壤肥力和利用方向差异较大。
褐土,面积6333.33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77%。零星分布在平度、莱西、胶南的石灰岩残丘中上部。
盐土,面积3666.67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44%。分布在各滨海低地和滨海滩地。[5]
海洋
海岸线:青岛市海域面积约1.22万平方千米,其中领海基线以内海域面积8405平方千米;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816.98千米,其中大陆岸线710.9千米,大陆岸线占山东省岸线的1/4强。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
海湾:面积大于0.5平方千米的海湾,自北而南分布着丁字湾、栲栳湾、盐水湾(又称横门湾)、崂山湾(又称北湾)、小岛湾、王哥庄湾、青山湾、腰岛湾、太清宫口、流清河湾、崂山口、沙子口湾、麦岛湾、浮山湾、太平湾、汇泉湾、前海湾(又称栈桥湾)、胶州湾、唐岛湾、灵山湾、利根湾和古镇口、斋堂湾、董家口湾、沐官岛湾等;胶州湾内又有海西湾(包括小叉湾、薛家岛湾)、黄岛前湾、红岛湾、女姑口、沧口湾等49个海湾。
海岛:青岛市原有海岛70个。1987年,把斋堂前岛和斋堂后岛以人工堤连接为斋堂岛,千里岩划归海阳市;2006年,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分析与实地踏勘,确认3个未正式报告的海岛(石岛礁、大桥岛、小桥岛),而黄岛和团岛已失去海岛属性,不再列为海岛。青岛市现有海岛69个。其中,水岛、驴岛、小青岛、小麦岛、团岛鼻岛、牛岛和吉岛是人工陆连岛,只有62个岛四面环海。69个海岛总面积为13.82平方千米,岸线总长度为106.08千米。海岛的面积大部分较小,只有田横岛和灵山岛的面积大于l平方千米,其余各岛面积都在0.6平方千米以下。在69个海岛中,只有10个海岛有固定居民。
潮汐:青岛属正规半日潮港,每个太阴日(24小时48分)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平均潮差为2.8米左右,大潮差发生于朔或望(上弦或下弦)日后2~3天。8月份潮位比1月份潮位一般高出0.5米。中国以青岛验潮站观测的平均潮位作为“黄海平均海水面”,其高度在青岛观象山国家水准原点下72.289米。中国自1957年起,大陆国土的地物高程即以此为零点起算。[5]
⑩ 青岛的地理位置、人口和旅游景点(加急!!!)
青海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青藏高原东北部,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人口562.67万,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国家AAAAA级国家自然景区。2006年10月25日,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像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镶嵌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高山、草原间,构成了一幅群山、湖水、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4300平方公里的辽阔水域,天水之间水鸟翔集,蓝天白云和湖光山色相互辉映。最适合的三个旅游时期分别是,一、每年6月左右,这时西宁会有郁金花节,在原子城(西海镇)会有王洛宾艺术节,羔羊节等。还可以在去青海湖的路上绕道去原子城看看,这里以前是两弹的研发地,可以看到很多有关原子弹的纪念物,这里离青海湖很近,出了西海镇走东环湖路可以直接到青海湖,但去151较远,走这条路沿途有“观景台”“班禅行院”“沙山划沙”(可以去尝试,一般从山顶划一次20元左右)“海神庙”(藏族人祭海的一个地方)等地也是不错的选择,走东环湖路,离沙岛也很近,沙岛上有好都沙雕。二、5~6月间鸟岛鸟蛋遍地,继而幼鸟成群,热闹非凡,数里之外,鸟鸣声可传入耳际;充满生机。是青海湖观鸟最好的时候。三、7~8月的青海湖边将不但盛开大片的油菜花,而且黄色的花海和一望无际的蓝色湖水相配衬,景色绝佳。青海湖边是游人最好的扎营地,那时的气温不过18℃左右,气候凉爽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