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地理导学案

地理导学案

发布时间: 2020-11-21 22:52:02

『壹』 人教版 八年级的地理上册 水资源 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过程与方法: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
三、教学难点:联系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
四、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
五、课前准备:学生:对当地用水状况及主要水利工程进行调查。
教师:有关水污染、浪费的资料和三峡、南水北调的材料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一个在海洋中遇难的人,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他首先要寻找什么
【出示板书】第三节水资源
【教师承转】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地球上的水储存在哪里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读图3.16,思考讨论:为什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
【出示板书】1、水资源是有限的
【教师引导】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来自哪里?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来自降水)
【教师承转】每年的3月22日为什么日。确定这一特殊节日的意义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教师引导】指导学生读书讨论,并交流已收集的资料。
【归纳总结】人口的增长 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水污染
【教师承转】地球上的水资源不但是有限的,而且是短缺的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用实例说明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学生活动】结合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出示板书】2、全球水资源短缺
【教师提问】在我国城市中,购买纯净水、矿泉水饮用,已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这是因为水污染的问题,我们需要清洁的饮用水。
【教师引导】请读图3.17想一想,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总结】水危机将成为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教师承转】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如何呢?
【出示板书】3、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教师引导】举例说明我国水资源危机的状况
【教师引导】全球水资源短缺和我国水资源危机的问题已引起世界和我国的高度重视,请阅读材料"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并思考下列问题:
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时间分别是什么?
⑵、确定"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意义是什么?
⑶、以1999年和2000年的主题为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学生活动】⑴、⑵较简单,⑶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整理要点,以书面的形式在班内交流。
【归纳总结】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威胁我国未来水环境安全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必须强化水资源稀缺和节约意识。
【教师引导】造成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原因除了以上外,还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这是我们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学会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学会运用读图分析法解决实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三、教学难点: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五、课前准备:了解当地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搜集有关三峡、南水北调工程的材料。
教师:将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水资源分布图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展示我国长江和淮河洪水泛滥和西北(北方)地区干旱的场景。
【教师提问】这些场景说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分布不均
【教师补充】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和地区分布不均也是导致我国水资源宝贵的原因之一。
【出示板书】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投影图片】投影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地的降水量柱状图
【教师提问】你从图上得到什么信息?我国降水时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它对河流的水量和汛期有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教师参与其中并作指导)
【教师引导】影响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教师引导】归纳总结水资源时间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夏秋多,冬春少。
【教师引导】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对水资源的利用有什么影响?应采取哪些措施?结合当地实际说明。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让一名代表发言,回答不全面的教师引导和同学补充。
(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需要修建水利工程,调节径流,增加了水资源利用的困难等。沂水跋山水库、沂河橡胶坝等)
【投影】投影三峡水库风景图,让学生结合搜集到的资料,简要介绍三峡的功能,在班内交流,建立水资源时间分布特征联系实例加深水利设施在水资源利用中重要性的认识。
【教师承转】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不均,在空间分布上有何特征呢?
【教师引导】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28图,并做填充图册P26页第一题。
【投影】水资源空间分布图
【教师引导】对照图分析讨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学生回答】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教师引导】这种分布特征对水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有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教师指导,总结回答,适时补充。
【教师引导】结合当地实际举例说明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应采取的措施?
【学生活动】当地可采取沟渠引水灌溉,通过指导读图P79南水北调示意,让学生举例说明,最后得出跨流域调水这一重要措施,并指导学生在班内交流有关南水北调的材料。
【教师补充】投影南水北调图,介绍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情况。
【展示投影】我国降水分布图
【教师引导】水资源空间分布与降水量分布有何关系?
【学生活动】归纳总结水资源空间分布的原因?
【教师引导】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蓄水、调水只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合理用水,节约用水,请同学们回去以后调查一下家庭用水情况,总结一下,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学会提出节水措施。
2、过程与方法:联系生产、生活,通过事实和资料说明。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节水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培养节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难点:如何联系生产、生活,通过事实和资料说明节水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资料说明法、讨论法
五、课前准备:学生:对工业、农业及家庭用水调查
教师:搜集有关节水措施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出示节水标志:让学生说明该标志的寓意,以此引入课题
【出示板书】: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资料展示】资料1 北京水价涨三毛
经北京市政府批准,自2000年11月1日起,北京市调整水价,居民用自来水价格每立方米由1.3元调为1.6元。
资料2 北京水价涨二毛经北京市政府批准,自2004年8月1号起,居民用自来水价格每立方米由1.6元调为1.8元。
【教师引导】如何看待北京市居民用自来水的价格调整问题?请同学们展开讨论。
【学生活动】从正反两方面讨论,然后选一名代表陈述,其他小组补充,教师注意引导。
【教师承转】水资源危机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21世纪的主旋律。

【资料展示】请学生对农业、工业、家庭三方面的用水、护水调查,以小组为单位,依次在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面对工业、农业用水状况,请同学们提出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
【学生活动】结合工业、农业用水调查,小组展开讨论,形成要点。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承转】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但是对于家庭用水节约情况可能很多同学熟视无睹。下面,各位同学将各自家庭的用水情况在班内交流,然后制订节水计划。
【学生活动】每位同学分别展示自家的用水调查。(教材P84表)
【教师引导】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节水的常识,请同学们补充,全班同学一起分享。

『贰』 7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答案答案

http://www.1010jiajiao.com/daan/bookid_13755.html
希望能帮助复你。制
如果版本不同,请自行搜索(搜索练习册)

『叁』 成都出版社《区域地理导学案》哪里有卖的

可以在淘宝上买呦

『肆』 地理必修2金太阳导学案答案高一

http://www.1010jiajiao.com/daan/bookid_20617.html

如果版本不同,请自行搜索(搜索练习册)

如果帮助了你,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伍』 如何利用导学案让地理教学更有效

一、树立形象。(第一课时)1、情境创设,激趣导入。阅读课伊始,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图画或多媒体课件再现与课文有关的情境,使学生再现表象或形成新表象,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如审美感、理智感、道德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愿望去阅读课文。2、独学。学生按课文顺序进行朗读或默读,要求所有学生能够达到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及其表达顺序,对课文形成一些初步的印象和感受,情感受到一定触动。用已经储备的方法学习生字新词,完成导学案,教师巡查(一查)。3、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两步连续进行)。对子或小组内交流、讨论、展示独学成果,(学会的生字新词,交流识记的方法,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写作顺序)教师巡查(二查),在教师巡查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为大展示作准备。4、班内大展示。在黑板上展示容易写错的、难记的生字,难理解的字词以及对于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并进行评价。5、整理导学案,完成达标测评。达标测评题目的设计要有层次,在这一课时题目以字词句为主,题型多样,按照基础题和提高题4:1的比例设计。教师检查(三查)。二、自主感悟——升华情感——积累拓展。(第二课时)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1、独学。引导学生选择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或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认真阅读体会,加以感悟。教师也可以提出宽泛的话题,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读、思、画、批,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整理自己的思维,做好与小组成员交流的准备。教师巡查(一查)。2、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两步连续进行)。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向其他人说明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其他成员对其发言进行评价,每个人都有充分的交流和表现机会。小组交流中,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提出明确要求,及时加以引导,排除障碍,开阔思路,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学生思维的火花闪现(二查)。调整布置下一步展示内容。3、班内大展示。各个小组派代表结合重点词句谈收获,讲真感受、真体验、真理解,按照“读—悟—读”的要求深入体会作者情感,不断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张扬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其他小组要及时补充或者质疑。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忽略了,教师要提醒学生予以关注;对于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的重点、难点,教师要进一步提出来,和学生共同探讨;对于学生尚未意识的学习方法,尚未养成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导发现,习得,对于学生应该知道却不知道,讨论交流后仍理解不到位之处,教师要做必要的、精当的讲解。此外,要注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指导方法,评价一个是为了带起。学生评价要使学生学会认识他人,欣赏他人,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在这一环节中提醒老师们不要忽略朗读的指导。4、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题型的设计以句式训练、语段仿写、拓展性阅读等等为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陆』 如何使用地理导学案

两种方案
1、提前给学生发下去,作为家庭作业,上课集中处理作业中问题。再讲难点就版好了。

2、课上权发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上时间完成,并学习基础知识。再提出些重要知识点的引导问题,指导学生学习,就可以了。

『柒』 地理学案如何用

这是一篇关于初中地理导学案,初中地理教学导学案,地理集体备课记录的文章。因此在使用中要因材施教,合理运用,灵活对待。 1.自主探究。依据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在学生预习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帮助学生真正理
地理“导学案”就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利用学案导引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遇到问题而自己又不能解决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形式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导学案”是教师体现此种教育、教学思想方法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载体,它也引导学生在预习、交流、巩固复习、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为此,“导学案”的科学、恰当的编制,显的极为重要。
一、“导学案”的编制思路及框架
我们对“导学案”设计和编写提出如下的要求:
紧扣新课标:遵循《地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设计思路、课程结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对每章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从三个维度进行分解和细化,旨在使教师教和学生学时既有针对性,又有整体性。
思路与要求:对各章节的知识与方法的学习与探索,要以基本知识、基本思想方法为中心。设计基本问题时,可把一个重要知识点放在不同的情景中,反复考查;要注意总结方法、规律,渗透地理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设置上一定要有层次,各种难度的问题都要有,但要严格控制难度。
1.每一章分为若干节,每一节分为若干课题;
2.每个课题的栏目设置及说明如下:
【学习目标】指明新课程标准对此部分内容的要求,明确教学及学习目标;
【引入导学】导入新课:或通过复习旧知识、承上启下进入新知结构;或利用有意义的问题导出新课;或采用类比、推广等手段自然进入新知结构。总之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预习掌握】学生看完书后,对基本知识、方法进行填空;此处是学生自主探究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或其根源的重要栏目,一定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探究过程与问答。不能只是一些生硬的知识的填空。
【双基训练】设计1—2个紧扣课本的基本题目让学生解答,检测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思路归纳】对基本知识、思想方法、规律进行总结,对教法、学法及易错、易混点进行反思;
【双基测评】设计一组层次得当的题目测试学生,了解学生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掌握情况,找出问题,不断完善。
【能力培养】设计2—3个综合题供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训练,提高综合能力。
【走进中考】找出近三年学业水平考试与本节内容有关的题目,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二、“导学案”形成过程
①在集体备课时(单独分配任务、大体研讨内容)[第一次集体备课]
②第一次个性化备课:
主备人在平时认真备课,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然后交给备课组长、学科负责人检查。
③第二次集体备课和第二次个性化备课:
在集体备课活动时,集体讨论并修改完善通案和个案。
④第三次个性化备课:
上课应用前,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通案和个案,在上课后进行课后反馈的书写。
每周五按上课次序装订,由备课组长上交到年级或课改办。
由备课组长检查通案的数量、个案的质量,并写好检查记录和总结。
形成个人管理档案袋(将个人备课归入个人档案袋)和教务管理档案袋(将集体备课记录、通案备课检查、评比记录等归入教务管理档案袋)
三、“导学案”的使用要求
由于“导学案”的编制还不是很完善,并且课堂态势也不断变化,因此在使用中要因材施教,合理运用,灵活对待。
1.自主探究。依据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在学生预习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地理活动经验。
2. 合作交流。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大部分基础内容,但“导学案”中问题不一定全部解决,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针对“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交流,确保课堂教学效率。
3. 巩固练习。“导学案”中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应注意多做案例、多设疑,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知识。评讲时教师围绕学生疑难点、重点、关键点提问、追问、反问。
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课后反思包括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教师课后反思是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思考性回忆,包括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等。学生是对学生思维和探索过程进行整合的一个环节,突出重点内容,归纳多种思维过程,完善知识结构。另一个方面,教学反思有利于对学案的修改和完善,能较好的体现教师集体和学生群体的智慧。
望采纳

热点内容
希腊的历史 发布:2025-07-18 10:33:00 浏览:654
人体中的数学 发布:2025-07-18 07:53:58 浏览:951
一级建造师机电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8 07:50:21 浏览:528
班主任工作计划小学四年级 发布:2025-07-18 05:17:52 浏览:912
浅谈师德的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18 03:09:46 浏览:807
怎么浏览谷歌 发布:2025-07-18 02:29:49 浏览:51
之女教师 发布:2025-07-18 01:03:04 浏览:369
奥数物理 发布:2025-07-17 23:41:12 浏览:318
中西方历史 发布:2025-07-17 21:55:02 浏览:867
师生伦理关系电影 发布:2025-07-17 21:35:16 浏览: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