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物理化 » 历史演义

历史演义

发布时间: 2020-11-22 00:13:34

1. 影响较大的通俗历史演义著作都有哪些代表

在《列国志传》的基础上,明末冯梦龙“本诸左史,旁及诸书”编著了《新列国志》。300年来,这是一部除《三国演义》之外流传最广、影响较大的通俗历史演义。清乾隆年间以蔡元放名义印行的《东周列国志》,实即冯梦龙《新列国志》的评点本。作品叙事起于周宣王,讫于秦始皇,删去《列国志传》中某些虚构情节,改正了谬误,更符合于史实,同时“敷衍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小说的文字朴实生动,明白晓畅,部分情节描写有声有色。如第102回对朱亥义勇行为的描写:秦王欲封朱亥官职,朱亥坚辞不受,秦王益怒,令左右引朱亥置虎圈中。圈有斑斓大虎,见人来即欲前摆。朱亥大喝一声:“畜生何敢无礼!”迸开双睛,如两个血盏,目眦尽裂,迸血溅虎。虎蹲伏股栗,良久不敢动。左右乃复引出。秦王......意欲迫降之,亥不从。命拘于驿舍,绝其饮食。朱亥曰:“吾受信陵君知遇,当以死报之!”乃以头触屋柱,柱折而头不破。于是以手自探其喉,绝咽而死。在这样夸张的描写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粗豪义勇的人物形象。其他如“弦高假命犒秦军”、“围下宫程婴匿孤”、“西门豹乔送河伯妇”等故事,表现了我国人民传统的美好品质,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作者原意要将它写成一部令人“引为法诫”的历史演义,对它的文学性总的说来注意不够,所以作品的主要成就还在于对普及这个英雄辈出时代的历史知识。

2. 什么叫历史演义和演义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你看俩题目就很明显,历史演义就是以历史事件作为背景的小说演义,而后者的话则可以胡扯,不需要真实的背景

3. 好的历史演义代表著作都有哪些

明朝较好的历史演义,尚有甄伟的《西汉演义》。《西汉演义》中有些描写是很有意义的,如写刘邦在伐秦过程中,由于招贤纳士、修明政治、严肃军纪,因此深得民心,终于取得胜利;而项羽狂妄自大,恣意杀掠人民,大失民心,只能以失败告终。

4. 历史演义的介绍

中国古代史学非常发达,故尔出现此类小说也在意料之中。其实唐代咏史诗、元杂剧已有此倾向。“演义”者,据“史实敷衍成义”之义也。但有些小说虽题为“演义”,实非历史小说,最明显的是《封神演义》。另外,历史演义小说与当时评书牵连很大。
其中以《三国演义》影响最大,有“清朝第一才子书”之称这一七实三虚的著作,知名度、影响力远超过了《三国志》。
由宋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元末明初出现这个名称。“讲史”原是宋代说话四家之一,以说讲历史故事为其特点。其篇幅较长,或取材正史而作不同程度的虚构,或取材野史传说。故事内容侧重於朝代兴亡和政治军事斗争。宋代讲史话本形式上虽分卷分目,但段落标题不甚分明。元代的讲史话本分段及标题比较明确。

5. 历史演义名词解释

历史演义:小说体来裁之一。由宋源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元末明初出现这个名称。“讲史”原是宋代说话四家之一,以说讲历史故事为其特点。其篇幅较长,或取材正史而作不同程度的虚构,或取材野史传说。故事内容侧重於朝代兴亡和政治军事斗争。宋代讲史话本形式上虽分卷分目,但段落标题不甚分明。元代的讲史话本分段及标题比较明确。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则已分回(则),并用七言单句标题,这是章回小说“回目”的早期形式。以后的演义小说则都采用章回形式。明代是演义小说繁荣大盛的时代,而《三国志通俗演义》正是这种繁荣的起点。讲史小说发展到后代为何叫作“演义”,一般认为是由俗到雅的变化。“演义”一词出於晋代潘岳《西征赋》,是援引古事,敷陈其义而加引伸的意思。明代演义小说题名上常标明“按鉴演义”或“演义按鉴”,以忠於历史相号召。同时又在题名上常标明“通俗演义”,则说明敷演历史故事。但万历年间出现的《徵播奏捷传通俗演义》,却是写万历间事,这里“演义”概念已扩大,非专指敷演古事。

6. 历史演义小说 概念

“历史演义小说”:
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的小说。《三国志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7. 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什么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专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属,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热点内容
运动鞋哪些好 发布:2025-07-18 18:41:48 浏览:456
师生迷情八 发布:2025-07-18 11:58:43 浏览:478
三字经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8 11:46:47 浏览:45
希腊的历史 发布:2025-07-18 10:33:00 浏览:654
人体中的数学 发布:2025-07-18 07:53:58 浏览:951
一级建造师机电教学视频 发布:2025-07-18 07:50:21 浏览:528
班主任工作计划小学四年级 发布:2025-07-18 05:17:52 浏览:912
浅谈师德的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18 03:09:46 浏览:807
怎么浏览谷歌 发布:2025-07-18 02:29:49 浏览:51
之女教师 发布:2025-07-18 01:03:04 浏览:369